#头条群星8月榜#
普通人学习提升能力,
高手学习改变思维。
作者:洞见yebo
听过这样一句谚语:“不怕田瘦,就怕田漏。”
一块良田若是出现漏水,哪怕种子再好,耕耘得再勤劳,也都是无用功。
其实人也是如此,心理学家大卫·舒尔茨就曾说:
“真正决定我们的因素中,体力、智力、精力、教育都在其次,最重要的是思维。”
一个人的思维若出现漏洞,再怎么努力也是白费。
今天给大家分享7个哲理小故事,帮助大家转变思维方式,读懂受用一生。
1
孔子雕像
宋代时,有家书院请一个叫于涛的石匠,雕刻一座孔子像。
完成之后,却发现孔子的眼睛不是直视正前方,而是目光偏下。
书院觉得这破坏了孔子的形象,于是要求于涛修改。
于涛听了却犯了难,雕像已经成型,如果再修改眼睛,那势必会破坏整体的美感。
他思虑再三,对书院的管事说:
不用修改眼睛,只要再雕上一张书桌和一本书,摆在雕像下面就行。
学生们看到圣人学识渊博尚在学习,就更没有理由偷懒了。
书院的管事一听,连连点头称是。
而加上了书桌书本后,雕像变得更有韵味了,前来参拜的人也更胜从前。
感悟:
生活中,我们也常会一个不留神,就走入某个死胡同之中。
这个时候,一味地横冲直撞,只会让自己遍体鳞伤。
听过一句话:“水能直至大海,就是因为它能巧妙地避开所有障碍,不断拐弯前行。”
遇到难事,懂得及时转换思路,方才有新的出路。
2
付款方式
英国将澳洲变成殖民地后,曾签署法令,要将罪犯送到澳洲去。
这样既解决了本土监狱人满为患的问题,同时也为澳洲带去了更多劳动力。
英政府雇用私人船只运送犯人,按照装船的人数付费。
但很快他们就发现,运送过程中,船主对罪犯的死活毫不关心,罪犯生病了、打架了他们也全都不管。
一趟下来,罪犯死亡率超过百分之十。
政府官员绞尽脑汁,想降低死亡率,却都无济于事。
最后,他们终于找到了一劳永逸的办法,就是将付款方式变换了一下:
由根据上船的人数付费,改为根据下船的人数付费。
船东只有将人活着送达澳洲,才能赚到运送费用。
新政策一出炉,为了拿到钱,船主们开始认真对待罪犯。
他们不仅提高了饮食水平,甚至还在船上配备了医生。
就这样,没多久罪犯死亡率立竿见影地降到了百分之一左右。
感悟:
数学家卡尔·雅各比提起自己的治学方法时,经常说的一句话是:
“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
当我们无法从正面去解决问题的时候,不要忘记从反面去思考。
就像故事中的英政府,从原本上船付款,变成下船付款,一举达成了想要的结果。
学会逆向思考,打破思维的惯性,往往就能出奇制胜。
3
培训师的问题
有位培训师给学员讲课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一家体育用品店来了一位聋哑人,要买一副滑雪杖。
他冲着售货员做出滑雪的姿势,售货员看到后,递给他一副滑雪板。
聋哑人摇了摇头,做出手持滑雪杖的样子。
售货员这才明白过来,就给他拿了一副滑雪杖。
那聋哑人走后,又进来了一位盲人,他是来买拉力器的。
请问他使用什么方法,最快捷明了?
一个学员不假思索地说:“他双手做出抻拉状即可。”
其他学员也表示赞同:“这样比划,一看就明白了。”
培训师望着学员,笑了笑说:“错了,他只要开口说‘我买拉力器’就行了,干嘛要做手势呢?”
学员们这才恍悟,聋哑人需要打手势,而盲人是可以直接张嘴说话的。
感悟:
故事里的学员们,看到聋哑人打比划来购物,就下意识掉入了陷阱,认为盲人买东西,也要打手势。
结果闹出了笑话。
主持人莫罗说:“我们都是自身经验的囚徒。”
抱着一成不变的思维,或许你可以赢得一时。
但稍有不慎,一旦出现超出认知的变化,就很有可能输掉全部。
及时打破以往的经验,才能少撞一点南墙。
4
纪念树
一个商人看中了一座小岛,便投入重金,在那里开发了一个度假村。
但由于小岛名气很小,几个月过去了,游客寥寥无几。
商人想提高绿化覆盖率来吸引游客,可小岛满目荒凉,种树谈何容易。
眼看亏损越来越大,商人心生退意。
这时他一个教授朋友来了,得知情况后,便给他出了一个主意。
第二天他向外界打出广告,小岛专门开辟出一片土地,为广大游客提供特色服务。
游客可以在这里种植纪念树,可以是结婚纪念,也可以是家庭纪念等等。
这个创意广告一经推出,迅速走红,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慕名前来,种下自己的纪念树。
不到两年,小岛上就种满了树,卖树苗的收入也给他带来了巨额利润。
感悟:
有一个成语,叫“借鸡生蛋”,就是借助他人的力量,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人这一生,无论你擅长什么,终有力所难及的地方。
当你陷入死胡同的时候,与其一味死磕或束手待命,不如换个角色,换个观念。
适时借一借力,往往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
亚历山大与绳结
古希腊国王葛第士,曾在一辆战车上打了个精妙的绳结。
他预言:谁能打开这个结,就可以征服亚洲。
一直到公元前334年,还没有人能够成功解开它。
亚历山大听说后,命人将自己带到绳结前,试图亲自解开它。
可试了半天仍不见有效,便茫然自问:“我怎么才能解开这个结呢?”
忽然他脑子一转:“那么就用我的规矩来解决这个问题吧!”
只见他拔出腰间的剑,将绳结一劈为二。
自那之后,亚历山大战无不胜,最终建立了横跨欧亚非大陆的帝国。
感悟:
正如亚历山大所言:“山不走到我这里来,我就到它那里去。”
一味恪守原本的方法,只能故步自封,将自己的手脚捆住。
成大事者,绝不被陈规旧习所束缚。
通晓事物变化,不拘泥于陈规旧制,敢于打破死板教条,才能达成自己的目标。
6
废纸的利用
德国有一家造纸厂,在生产纸的过程中出了一点事故。
由于技术员忘了加糨糊,造出的纸太渗水不能用,按照规定只能报废。
这将给公司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厂长非常恼火。
就在大家纷纷表示惋惜的时候,有名员工心想:
“难道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些纸报废吗?能否再利用起来呢?”
这名员工反复思考,他想了个主意:
既然这纸容易渗水,那不如把它改为吸水纸。
厂长抱着试一试的想法,采纳了意见。
没想到吸水纸卖得非常好,最终不仅解决了问题,还给企业增添了一种新产品。
感悟:
国学大师曾仕强说: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有好的一面,就有坏的一面,反过来也是如此。”
正如故事里的报废的纸,看似无用的废弃品,但换个角度,它又变成新的财富。
遇事先别急着说“不可能”,多想想“怎么让它变得可能”。
凡事多从其他方面考量,才能化弊为利,甚至把劣势转化为新的优势。
7
老人与孩子们
有个老人爱清静,可附近常有小孩子打闹,吵得他心烦意乱。
他呵斥过那些孩子,可毫无用处,他们依旧天天来玩。
后来老人想了个办法,他将孩子们召集过来,说:
“我这很冷清,谢谢你们让这更热闹,要是你们每天都来,我就每天给你们一人一块钱。”
孩子们听到玩耍还有钱拿,兴奋不已,更加疯狂地玩闹。
但是几天后,老人只给他们五毛钱了,又过了几天变成两毛钱,最后就不给钱了。
于是孩子生气地说:“我们才不会每天白白来这给你看热闹呢,以后不来了!”
终于,老人获得了久违的清静。
感悟:
很多时候遇到困难,一味用强硬的手段去解决,往往适得其反。
就像故事里的小孩子,强制命令他们离开,只会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变本加厉。
但换个思路,站在孩子的立场逐步引导,却能另辟蹊径,解决问题。
学会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事物,再难的局面,都会迎刃而解。
▽
稻盛和夫曾提出一个公式: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思路要是不对,再有热情和能力也是徒劳。
普通人学习提升能力,高手学习改变思维。
每一种好的思维方式,都是生命历程中一盏明亮的灯。
希望这7个小故事,能给你带去启发,帮你打开思维,不断突破自我。
点个赞吧 ,与朋友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