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悟”是觉醒,也是重生

发布者:初雪未央 2024-12-30 20:18

一、

意识决定形态,思维决定选择,心态决定世界。

不一样的心态就会呈现不一样的状态,我们看世界的态度是以自己的心为核心所建立的,什么样的内心就会看到什么样的世界。

正所谓说:“人生福祸境区,皆念想造成。”

所以在你的人生之外,还可以有另一种人生,只是被主观意识局限,缺乏了突破的“路径”。

我们由自身环境以及成长过程形成了属于自己的认知和性格,以及看待世界的态度,包括我们时时刻刻的心情和处理问题的方式等等,这是一种特定的模式。

就好像你的外貌一样,你由“基因”为根本,并随着自己成长的环境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独特外表。

而我们处理人生的态度,包括我们未来的生活模样,都取决于我们面对世界的态度,以及自己的思维性格等等各种因素。

所以,你未来的世界以及当下的人生是什么样的状态,都以当下的心态为核心,形成了看世界的态度。

《菜根谭》之中有一句话,叫:机动的,弓影疑为蛇蝎,寝石视为伏虎,此中浑是杀气;念息的,石虎可作海鸥,蛙声可当鼓吹,触处俱见真机。

好动心机的人,常把杯中弓影看作蛇蝎,把草间卧石看做隐藏丛中的老虎,心中到处都是危险的杀机;而心平气和的人可以把凶恶的石虎看作温顺海鸥,把嘈杂的蛙鸣看作和谐的鼓乐,处处都能看到生命的真正机趣。

这就是不同性格所看见的不同世界,正所谓说“疑心生暗鬼”,疑心太重,性格偏激的人常常心存歹意,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他们的人生常态。

同样的一件事情,别人随口说出的一句话,在他们心里都会形成一个心结,他总觉得别人的无意识实则是别有用心,这就是由自身认知以及性格各种负面因素所带来的人生阻碍,这样的生命也由此暗淡下来。

如果能够认知到自身的问题,清醒的看到意识存在的偏激和狭隘,便能在之前的基础上,有效改善自己面对世界的态度,从而改变人生的局面和状态。

能够调整自我的认知,调整看待世界的态度,人生也会迥然不同,所以在你的当下人生之外,还有另一种未曾发现更“和善”的人生。

二、

而核心的问题就是我们难以察觉自己的问题,当自己的性格存在偏激等问题时,自己很难察觉,最后陷入一个又一个认知深渊当中,无法自拔。

人生需要一种突破认知局限的“契机”,这个契机可以是经历,也可以是自我。

所谓经历,就是由外界的环境以及自己能够遇见喜怒哀乐,旦夕祸福的事情,并且对自己产生冲击,让自己得以去见识新的事物,感受不一样的生命历程;

而所谓自我,就是觉悟。

悟,是以自己的心为核心的内心活动,也是从曾经的烦恼局限中解脱出来,看清生命究竟和人生本来真相,从不定际遇中看清真正的自己。

“悟”是觉醒,也是重生。

《庄子》之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阳子居迁到内地之后,正巧见老子在西边秦地闲游,阳子居在郊野遇见老子,可是到梁城才见上面。

老子在半路上就仰天长叹说:“我本以为你是可以教诲的人,如今看来也是不可受教。”

阳子居当时无言,到了客栈之后,阳子居把鞋子脱在外面,跪在老子面前,就向老子请教自身的过错,老子对他说:“你仰头跋扈太过嚣张,谁还愿意和你相处呢?非常清白的人好像有污垢,盛德的人好像又不足。”

阳子居听了恍然大悟,羞愧不安的说:“弟子由衷接受先生教诲。”

阳子居刚来客店的时候,店里旅客都迎来送往,客店的主人亲自为他安排坐席,女主人都要亲自拿着毛巾伺候他梳洗,旅客们见了他都得让出座位,做饭的人都不敢当灶,而阳子居在接受教诲之后,一改傲慢行为,客栈的客人便无拘无束的和他坐在一起闲聊了。

人生状态皆在一迷一悟之间,阳子居有幸得老子点化改过,这是人生一大荣幸,一改常态之后,人生面貌便迥然不同。

而红尘之人未能得此荣幸,则更需要自我察觉的精神和意识,发现自己的问题,改善自身认知局限并得以有所彻悟。

人生走什么样的路,用什么样的方式活着,都应该为了同一个目的,那就是突破曾经的自我,看到未曾发现的新生,发觉自己曾经生命中存在的问题。

这样的人生才是值得追求的,更是有意义的。

作者|国学书舍

品读国学智慧,感受古人文化,体悟不一样的世界,看见不一样的人生。

推荐阅读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