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最有哲理的一篇小短文,寥寥百字,却写出了人生真谛

发布者:清泉 2023-4-24 00:47

苏轼一生跌宕起伏,人生的风风雨雨,迫使他不断地思考人生的问题,寻找安身立命的道理,所以,在他的诗词文中,处处透露出人生的哲思。

苏轼五十多岁的时候,他再一次被贬,这一次贬得比黄州更远,贬到了广东惠州,有一天,他偶然出游松风亭,走到半路就累了,这一累,却让他顿悟到了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

记游松风亭

苏轼

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文中写到,苏轼他曾经寄居在惠州的嘉祐寺,一天,他信步走到松风亭的下面。走着走着,便感到腿脚疲乏,于是便想到松风亭休息,但抬头一看,松风亭还在那山顶高处。

此时,苏轼心想,要怎样才能到松风亭那里休息呢?想了一会,忽然顿悟,这里又有什么不可以休息的呢?

这样一想,苏轼整个人都轻松了起来,他还用了一个绝妙的比喻来形容这种状态,他觉得他就像挂在鱼钩上的鱼,忽然挣脱了鱼钩。

苏轼还将自己悟到的这个哲理放在了人生最艰难的处境中考验,他说,即使是上阵杀敌之时,耳边战鼓声声,此时前进就会被敌人杀死,后退就会被军法处死,面对这样的必死困境,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一样能放下顾虑,很好地休息一番。

苏轼的“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其实就是世间有什么歇不得处。

人生很多痛苦,都是因为我们太执著于外在的目标。我们总是想,等我有房了,生活就舒服了,等我有车了,生活就安逸了,我们总是幻想,等我们达到了一个目标,人生从此就无忧虑了。

事实是,即使我们实现某个目标,人生依然充满烦恼,充满痛苦,把目标放在远处,人生总是不如意的。

诚然,人生需要执著的毅力不断鞭策自己前行,但执著固然使人进步,固执却只会使人痛苦。

当我们明白人生随处可歇,那么我们在不断前行的人生中,也就不会有那么多执念,也就不会那么痛苦了。

此间有什么歇不得处呢?

文 | 谢小楼

推荐阅读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