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
中国人对于花的理解与热爱,往往是从对生命的领悟中得来。
文人墨客,常以花草喻人明心,侍弄花草,逐渐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与花草相伴,心闲手忙,可养眼、养脑、养心,可以说,沾花惹草就是最好的养生。
01
爱花草的人,热爱生活。
一个喜欢养花种草的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可能有很多种答案,但简单来说,必定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热爱,是一种用心生活的态度。
一个冷漠或者焦灼的人,是没有多余的心力,来爱一盆花或者一棵草的,他可能连自己都不爱,何况花草呢。
喜欢花草的人,热爱生活,对生活的感受更为敏锐,在片花寸草间,亦能感受天地自然。
庭院之中,滋兰数盆,兰之猗猗,扬扬其香,闲坐窗边,瀹茗听琴,心旷神怡。
案几之上,莳蒲几盎,一簇葳蕤,龙盘清泉白石间,碧翠欲流,赏蒲散帙,神骨俱清。
唐代潘咸《芍药》:
闲来竹亭赏,赏极蕊珠宫。
叶已尽馀翠,花才半展红。
媚欺桃李色,香夺绮罗风。
每到春残日,芳华处处同。
栽几盆芍药,春来妩媚动人。
明代归有光《山茶》:
虽是富贵姿,而非妖冶容。
岁寒无后凋,亦自当春风。
种一棵茶花,冬日孤芳自赏。
周作人说:
“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
听雨闻香,养草看花,都是闲情,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懂得其中的意趣。
02
爱花草的人,不怕孤独。
李渔说:弄花一年,看花十日。
莳花弄草的时光,总是养护漫长而赏玩短暂,但内心丰盈的人,虽处孤独,不虞寂寞。
宋代诗人曾瑞伯有花中十友之说:
兰花为芳友、梅花为清友、腊梅为奇友、瑞香为殊友、荷花为净友、栀子为禅友、菊花为佳友、桂花为仙友、海棠为名友、荼蘼为韵友。
有花为伴,以花为友,即使一个人,亦多清欢。
张岱在《不二斋》种写道:不二斋,高梧三丈,翠樾千重……
夏日,建兰、茉莉,芗泽浸人,沁入衣裾。
重阳前后,移菊北窗下,菊盆五层,高下列之,颜色空明,天光晶映,如沉秋水。
冬则梧叶落,蜡梅开,暖日晒窗,红炉毾㲪。以昆山石种水仙,列阶趾。
春时,四壁下皆山兰,槛前芍药半亩,多有异本。
余解衣盘礴,寒暑未尝轻出,思之如在隔世。
爱花草的人,为了那些不会言语的植物,甘愿远离热闹的社交,独自与花草为伴,日复一日,尽享独处的清欢。
当生活有了花草的身影,离群不觉孤寂,索居不会无味,清赏自能祛除俗情。
03
爱花草的人,知足常乐。
栽花种草,是个默默付出的过程,花草有灵,你照顾,它自有回应。
但更多时候,花开花落自有时,“玩得一日是一日,赏得一时是一时。”
叶圣陶曾手种牵牛花,种在十来个瓦盆里,瓦盆排列在墙角,从墙头垂下麻线,任其攀爬。
因为一连种了三四年,土不再肥沃,他就专门买了过磷酸骨粉,搀泥里,算是替了新泥,往后日日守着园中花。
早上才起,工毕回来,他不觉总要在那里小立一会儿。
即使没有花,兴趣未尝短少。
看着牵牛花攀爬,渐渐地,浑忘意想,不言不语,只对着一墙绿叶,已是知足。
宋代程颢《是游也得小松黄杨各四本植于公署之西窗戏作》:
功名不是关心事,富贵由来自有天。
任是榷酤亏课利,不过抽得俸中钱。
宋代理学家程颢出游,挖得小松树和黄杨各四棵,种在公署后,写下了这首诗。
花开有时,花落无声,养花人深知,人生如草木,富贵自有天,无常才是常态。
“沾花惹草”里,修得一颗平常心,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知足,才能常乐。
04
热爱花草的人,值得深交。
人这一辈子,有所爱,则存热忱,有所专注,则乐趣无穷,莳花弄草,治愈尘俗。
老舍爱花,也爱养花,但他只把养花当做生活中的一种乐趣,花开得大小好坏都不计较,只要开花,就高兴。
他的院里,都是些寻常花木,却照料的十分尽心。
工作时也不忘时常跑出去,浇浇这棵,搬搬那盆。
遇到雷雨天气,就全家动员,抢救花草,头天搬到屋里,第二日,天气好了,再搬出去。
张岱在《陶庵梦忆》种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
喜欢“沾花惹草”的人,多有照料付出,深情而有耐心,大方而有责任感。
每日对着花花草草,如居山水之间,人无算计,事无机心,活得身心舒畅。
这样的人,无论走到那里,总是带着正能量,值得深交。
一个爱“沾花惹草”的人,热爱生活,耐得住寂寞,懂得知足常乐,把平凡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点个在看,余生,做个“沾花惹草”的人,遇见生命最纯粹的模样,以花草之美,治愈焦虑,抚慰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