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林语堂说:“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
面对人生浮沉,境遇起落,苏轼都是始终如一地豁达乐观。
决定情绪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对事情的认知。
一个人智慧不够,才会生出无边烦恼和忧思。
唯有提升智慧,让内心澄明通透,方能活得高兴,拯救不开心。
1
把人生当作修行
中国有句老话:“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人要在事上磨炼,才能增长见识,有所成就。
但有的人,会把挫折磨难当成考验,一旦失败就伤心沮丧,萎靡不振。
也有的人,则会愈挫愈勇,将失败视作进步的阶梯,继续微笑着向前。
苏轼恰是后者,他将每一次失败、每一次不幸,都化成了自己的进阶之路。
众所周知,在乌台诗案中苏轼险些丧命,甚至已经让弟弟安排后事。
幸运的是,在友人的周旋下,苏轼被贬黄州做团练副使,但仕途几乎断绝。
官职卑微,生活困窘,他不能像在杭州那样建苏公堤,也不能像在密州那样灭蝗救灾。
在这种境遇当中,苏轼仍然在做士大夫分内的事。黄州因贫穷而溺婴成风,苏轼了解到情况下,积极奔走,救活婴儿无数。
期间,苏轼还写下了诸多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在诗词、书法、绘画、经学上,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
他将人生当作一场修行,既不执着一时得失,也不在意一时成败。
而是把遇到的所有不如意,都化作成长的养料和向上的动力。
这样的人,不会自怨自艾,不会被轻易打倒,而是越历练越强大。
2
学会与生活和解
苏轼年少成名,科举及第,自然是春风得意。
主考官欧阳修曾说:“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甚至宋仁宗都公开说,苏轼有宰相之才。
但世事无常,他命途多舛,一桩又一桩的祸事接踵而至。
父母离世,幼子夭折,被贬离京,朋友反目,此后一生辗转漂泊,直到客死他乡。
生活五味杂陈,世事纷纷扰扰,但他从来都是选择和生活和解,和自己和解。
在黄州,苏轼“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在惠州,苏轼“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在儋州;苏轼“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
连迫害他的权臣章惇,看到他写“尽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觉得他日子太怡然自得了,还再加贬谪。
遭受生活的打击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只有这样的苏轼,才能活成国人的精神偶像。
杨绛说:“在这物欲横流的人世间,做人实在够苦。”
人活一世,几多风雨,几经磨难,有不遂人意,也有事与愿违。
如果总是盯着过去的苦痛和眼前的困扰,只会让挫败感击溃自己的人生。
而真正的智者,往往都善于和生活和解,不较劲不纠缠,活得充实而快乐。
3
做自己的旁观者
《旧唐书》有言:“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苏轼也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人生如局,如果你深陷其中,只会迷茫不知所以然,难得自在和洒脱。
此时不如抽身事外,用旁观者的角度审视人生,方能轻松破局,活出云开月明。
世事变迁,宦海沉浮,苏轼一生从南到北,多少失意,多少离合悲欢。
但他以山水为亲,和美食相伴,将日子过得像诗一样,真正做到了超然物外、达观世事。
而这一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和自己的现实生活保持着一种距离感。
他在《赤壁赋》中写:“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无论个人的情感多么强烈,个人的经历多么特别,在天地面前,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见了天地之广,宇宙之大,明白自己的渺小,也就生出了从容和豁达。
见了众生之苦,举世之艰,明白自己的浅薄,也就生出了慈悲和宽厚。
那些得也好,失也罢,一下子就突然觉得不值一提,没必要看得太重。
说到底,世间万事也不过如此,所有的劫难苦痛,到最后也都会烟消云散。
余生,学会做自己的旁观者,拉长时间空间的维度,才不会自伤自怜、自怨自艾,而是享受当下,笑对人生。
儒风君说:
智慧是情绪的克星,是烦恼的终结者。
当一个人具备了足够的智慧和境界,情绪才能稳定,内心才会愉悦。
不为人忧,不为事扰,活得高高兴兴,就是对自己这一生最好的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