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人、熟人、生人

发布者:春色红杏 2022-5-12 01:37 原作者: 儒风君来自: 儒风大家

叔本华说:“人就像寒冬里的刺猬,互相靠得太近,会被刺痛;离得太远,又会感觉寒冷。”

亲人要生,熟人要亲,生人要熟。

人与人之间,最考验分寸的,就是这三种关系。

1

亲人要生

亲人,是离我们最近的人。

正因为亲近,才容易忽略了尊重。

相处起来无所顾忌,放纵自己的坏脾气。

我们总是对外人很有礼貌,却对至亲的人缺乏耐心。

在外面受了天大的委屈,都能够笑脸相迎;

回家却因为一点小事,就对亲人摆脸色,冷言冷语伤人心。

关系太过于亲近,便以为对方应该包容自己。

殊不知,人心都是肉长的,被伤多了都会疼。

亲人之间一旦翻脸,连路人都不如。

在英国,流传着“女王敲门”的故事。

维多利亚女王与丈夫吵架。

丈夫生气后,独自回到卧室,闭门不出。

女王回卧室时,就只好敲门。

丈夫在门里问:“谁?”

女王在门外傲然答:“女王。”

丈夫既不开门,也不应答,毫无声息。

女王只好再次敲门,丈夫又问:“谁?”

女王答:“维多利亚。”

丈夫还是没有动静,女王只得再次敲门。

里边再问:“谁?”

女王收敛了脾气,答:“你的妻子。”

这一次,门终于开了。

曾听人说:“对亲近的人挑剔是本能,但克服本能,做到对亲近的人不挑剔,则是教养。”

亲人之间最好的关系,就像“熟悉的陌生人”。

保持最基本的礼貌和尊重,关系才会长久可亲。

2

熟人要亲

中国是典型的熟人社会,熟人多了好办事。

中国人无论是做什么事,都喜欢“找熟人”“托人情”。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里有个形象地比喻:

人与人之间,并不是一捆捆独自矗立的柴火。

而是像把一块石子投入水中后,在水面形成的一圈圈波纹。

在这些相互交叠的波纹里,每个人都是自己波纹的圆心。

对待同一件事,关系亲近的人,就会尽心尽力的帮你办;

关系疏远的人,就会觉得“跟我没有关系”。

小到朋友圈拉票,大到借钱凑首付,谁都有需要熟人帮忙的时候。

很多人不愿意开口求人,就是不想给别人添麻烦。

但是,不麻烦彼此,关系也就无从建立。

钱钟书在《围城》里讲,熟人要亲,最好的方式是“借书”。

因为有借就有还,这样就有了“来往”。

一来一往,关系也就渐渐拉近。

不管是你有求于人,还是别人有求于你。

人与人,就是在这种来往中,变得更加亲密。

3

生人要熟

所有的朋友,最开始都只是陌生人。

古人云:“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人和人,总是刚认识的时候最好。

你对陌生人的善意,对方也许会感激一阵子。

日子一长,走着走着就散了。

苏轼被贬惠州一年多,大儿子苏迈住在宜兴。

两地路途遥远,久不通信,父子二人都非常牵挂对方。

一日,苏迈去定慧寺祈福,向寺中长老诉说心事。

长老听后,也只能连连哀叹,却又无力相助。

长老身旁侍立的杂役僧人卓契顺,却对苏迈说:“你把家书交给我,我去惠州送给你父亲。”

长老转头看看卓契顺,问他:“谈何容易,你知道惠州有多远吗?”

卓契顺认真地说:“惠州不在天上,行即到矣。”

说完真的收拾行装,随身带去苏迈和佛印等人写给苏轼的信件,长途跋涉去见苏轼。

卓契顺一路托钵化缘,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抵达惠州。

最终凭借路人的指引,把家书送到了苏轼手中。

这世界上最高级别的善意,往往都发生在陌生人之间。

生人之间的熟,拉近的是距离,传递的是温暖。

萍水相逢的,给一次微笑;

一面之缘的,给一声问候;

点头之交的,给一句关心。

人与人交往,不需要复杂的技巧和手段。

只要付出真心,生人也能变得熟悉。

推荐阅读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4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