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耗少了, 心就不累了

发布者:星河清梦 2022-4-30 03:04 原作者: 惠子来自: 夜听

选择多了,路就弯了。

有人说,真正让人疲倦的,不是繁重的工作和琐碎的生活,而是内耗。

它看不见摸不着,却时时束缚着你,不断消耗你,让你无法专注、体会不到成就、甚至丧失前进的动力。

只有远离了内耗,人生才有向好的可能。

01

远离情绪的内耗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

比如,工作上被领导批评了,可能只是一件很小的事,你却久久放不下心中的委屈。

比如,楼梯口碰到的同事没跟你打招呼,可能只是因为时间紧急,你却花了很长时间去想,今天有没有做得不对的地方。

比如,给朋友发了一条微信,半天没有回复,你就开始无端地猜测,把种种不好的可能想了一遍又一遍。

其实,这些就是情绪上的内耗。看上去只是很小的事,久而久之,却会影响工作和生活。

因为时间对谁都一样,你在情绪的纷扰上多花一秒,就会在问题的解决上少花一秒。

远离情绪的内耗,是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曾国藩在岳麓书院读书时,曾与人同住一间寝室。

寝室内的书桌距离窗口好几尺远,为了方便读书,曾国藩便将书桌移动到窗前。

室友见后大为恼火,说:

“你的书桌放在窗口,把我案头的光线全给挡住了!”

曾国藩听后没跟他计较,反而和气地问他:

“我的书桌应该放到哪里呢?”

室友指着床边:“就放在那儿吧。”

曾国藩笑一笑,按照他的意见放了。

到了晚上曾国藩用功读书,这位室友又说:

“白天不念书,夜深了却来打扰人吗?”

曾国藩便改朗读为默读。

不久,曾国藩考中了举人,这位室友没考上,他挖苦讽刺说:

“要不是他把我的好风水带走了,他怎么能考上举人?他还不是沾了我的光!”

即便如此,曾国藩也没动怒,也不争辩。

控制好自己的脾气,不在情绪上跟别人内耗,才能远离纷扰,专注地做好当下的事情。

如果一有事情就要猜测别人的想法,如果一遇到矛盾就要跟别人较劲,如果一被别人误解就要到处吐槽、唉声叹气,并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越与情绪纠缠,就越会把自己拉进深渊,越与情绪较劲,就越会让自己陷入泥潭。

内耗自己的情绪,最终耗费的是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02

远离工作的内耗

看过一个问答:“为什么我整天忙得脚不沾地,却没有丝毫的进步和成就感?”

高赞的回答是:“因为你总是在瞎忙,不分大事小事,什么都忙。”

如果工作没有明确的目标,什么都想抓、什么都想做,到头来可能是一事无成。

远离工作的内耗,是要让目标更明确一些。

看过一个小故事:

一位父亲带着三个儿子到草原上狩猎野兔。

在到达目的地,一切准备就绪之前,父亲向三个儿子提了一个问题:

“你们看到了什么? ”

老大回答道:

“我看到了我们手里的猎枪、在草原上奔跑的野兔,还有一望无际的草原。”

父亲摇摇头说:“不对。”

老二回答道:

“我看到了爸爸、大哥、弟弟、猎枪、野兔,还有茫茫无际的草原。”

父亲又摇摇头:“不对。”

而老三的回答只有一句话:“我只看到了野兔。”

这时父亲才说:“你答对了。”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这本书中提到:

同时做几件事只会分散你的专注力,如果你期望凡事都走向成功,那么必须聚焦目标,你要做最重要的那件事。

选择多了,路就弯了;目标多了,精力就散了。

在大海中航行,你必须朝着灯塔的亮光前行,才不会偏航。

在大山里行走,你必须按着指南针的方向指引,才不会绕路。

如果要出色地完成工作,我们需要全神贯注于自己的目标,忽略其他无关的困扰,专注、坚定地往前走。

03

远离生活的内耗

有条“三七法则”是这么说的:

一部手机,70%的功能是没用的;

一间大房子,70%的空间是闲置的;

家里的东西,70%是经常不会用的。

想一想,确实如此。

比如,你本来只需要一件上衣,却为了搭配又买了计划外的裤子和鞋子。

比如,某一天,你忽然心血来潮,想亲手烤个蛋糕,于是,网购了烤箱和一堆东西,到最后,可能也就只用了一次。

久而久之,你的空间越来越小,你的环境越来越挤,你的心越来越堵。

远离生活的内耗,是要让自己对物质的需求归于简单。

古希腊先贤苏格拉底一生过着朴素的生活,无论严寒酷暑,他都穿着一件普通的单衣,经常不穿鞋,吃饭也不讲究。

有一天,几位学生怂恿他去热闹的集市逛一逛。

他们七嘴八舌地说:

“集市里的东西可多了,好听的、好看的、好玩的,衣、食、住、行应有尽有。您如果去了,一定会满载而归!”

苏格拉底想了想,同意了学生的建议,决定去看一看。

第二天,苏格拉底一进课堂,学生们立刻围了上来,热情地请他讲一讲集市之行的收获。

他看着大家,停顿了一下说:

“这次我的确有一个很大的收获,就是发现这个世上,原来有那么多我并不需要的东西。”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时间不够用,我们觉得每天除了累还是累。

是因为我们常常在为无关紧要的70%疲于奔命,却错过了人生最重要的30%。

物质,并不是拥有越多越好,人生,也不是拥有越多就越幸福。

就像梭罗在《瓦尔登湖》中说的:

一个人,只要满足了基本生活所需,不再汲汲于声名,不再汲汲于富贵,便可以更从容,更充实地享受人生。

04

看过一句话:

人们总是把幸福解读为:“有”,有房,有车,有钱,有权。

但幸福其实是“无”,无忧、无虑、无病、无灾。

“有”多半是给别人看的,“无”才是你自己的。

世间浮躁又喧嚣,愿我们懂得适时清零、懂得删繁就简。

在琐碎的生活中,不内耗情绪,不内耗工作,不内耗生活,做个简单而又快乐的人。

点个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推荐阅读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