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深度好文)

发布者:海曲人 2022-4-27 14:59 原作者: 儒风君来自: 儒风大家

人与人的差距,来自于“认知力”。

认知力的不同,决定了人生的层次。

认清四件事,方能明明白白过一生。

1

认理

《格言联璧》讲:“处事不可任己见,要悉事之理。”

与人相处,不能随自己的意志,要了解人情世故;

做事不能固执己见,要帮理不帮亲。

唐代有个贤人,名叫张公艺。

他家四世同堂,数十口人聚居在一起,都能和睦相处。

皇帝召见张公艺,向他请教他治家的方法。

张公艺拿来纸笔,在纸上写了一百多个“忍”字,呈献给皇帝。

他说:“家族之所以不能和睦相处,就是因为一家之主不讲理。

要么分派衣食不公平,要么上下尊卑的礼节有疏漏。

家庭内部互相责备、产生怨恨,便形成了矛盾和争斗。”

家是讲爱的地方,也是讲理的地方。

家庭成员之间需要沟通,否则矛盾越积越深。

一个幸福的家庭,至少需要一个“讲理”的人。

面对难以解决的事,要宽大;

面对不好相处的人,要宽厚。

处理紧急的事,情绪要和缓;

处理重大的事,态度要平和。

一家人生活在一起,需要理解对方的情感、理解对方的需求。

通过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立场去了解别人。

2

认命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很多事情,人力有限,天命难为。

唯一能做的,就是竭尽全力,而不奢求结果。

芸芸众生中,绝大多数都是平凡的普通人。

忙忙碌碌一辈子,离不开柴米油盐,舍不得衣食住行,甩不掉鸡毛蒜皮,干不成惊天动地。

宋朝名将狄青,十六岁时曾犯下重罪。

古时候,犯人要在脸上刺青,并且发配充军。

狄青就在军中不断立功,慢慢当上了将军。

皇帝召见他,说:“你都当将军了,就把脸上的刺青去掉吧。”

狄青却说不必,看似耻辱的印记,对他却是鼓励。

过去种种,皆是命运的馈赠。

勇于接受,才能更好地前行。

敢于承认这种现实,把自己活明白的人,才能少些遗憾,少些抱怨,少些烦恼。

风雨经历多了,跟头栽得多了,就不会再勉强自己。

人生在世,有无数种活法,无数种选择。

大可不必瞻前顾后,更不要去羡慕别人。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心态摆正了,人活着就不那么累了。

3

认亏

俗话说得好:“将军赶路,不追小兔。”

眼前吃点亏怕什么,能问题解决是最重要的。

不计较眼前一城一池的得失,才能集中精力,奔向更大的目标。

东汉的时候,皇帝在除夕夜给大臣赏赐了一群活羊。

但是羊大小肥瘦都不一样,对于如何分羊大家意见一直不统一。

有人说抓阄,有人说杀掉分肉。

此时甄宇站出来说:不用计较这么多,随便取一只就好了。

言罢,牵了最小的一只走。

大家纷纷效仿,羊很快就分完了。

皇帝知道之后,对甄宇另眼相看,不久就把他提拔为太学院院长。

利益是一面镜子,透过它可以看清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一个人吃亏时的反应,会暴露他的修养。

事事都要占便宜的人,失去的远比得到的多。

愿意认亏的人,并不是真的喜欢吃亏。

只是心有远见,顾全大局,不计较眼前的得失。

笑着认亏的,都是聪明人。

4

认实

李大钊曾说:“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

这个世界上,从来都不缺少聪明的人。

真正稀缺的,是为人处事都踏实靠谱的人。

态度和人品,远比能力更重要。

一个人,能力差一点没关系,可以慢慢培养。

只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努力,总有出头的那一天。

东晋大书法家王献之,是“书圣”王羲之的儿子。

王献之自小成长在父亲的光环下,急于在书法界闯出自己的名声。

到了十四五岁时,他的书法已经很出色了,跟父亲比却依然差得很远。

王献之主动找到父亲,问他:“怎么才能把字写好?”

父亲带他来到后院,指着十八口大水缸说:

“用这些水磨墨写字,等你把这缸里的水都用完,字自然就练成了。”

王献之听从父亲的教诲,从此不再着急,沉下心来钻研书法。

最终取得了一番,被誉为书坛的“亚圣”,成为“书圣”王羲之身后的第一人。

路要一步一步走,字要一笔一划写,欲速则不达。

把功夫做扎实,你的道路才会踏实。

推荐阅读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4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