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人生三境,阅世,越世,悦世

发布者:槿风 2022-2-27 14:39 原作者: 儒风君来自: 儒风大家

来到世上,别计较得到了什么,要看你留下了什么。

人这一辈子,要走过三个阶段:

阅世,则眼界更开阔。

越世,则心胸更豁达。

悦世,则生命更圆满。

01

阅世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苏轼《定风波》

有句话说得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读过的书、走过的路、见过的人,都会放大你的格局。

苏轼的一生,走遍了大半个中国。

无论走到哪里,他都能随遇而安。

苏轼的旅程,绝不是走马观花,而是真正用脚丈量土地,睁眼看世界。

他爱游山玩水,也爱结交朋友,更爱发明美食、爱对酒当歌。

阅历越是丰富,越能看见更加开阔的世界。

电影《一代宗师》里说过,人这一生有三个阶段:“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当你看过山河大海,也看过人山人海。

你才会明白自己有多渺小,你才会憧憬更广阔的天地。

你会包容更多的差异,拥有更多种选择,而不是被困在鸡毛蒜皮的日常琐事当中。

02

越世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风波》

公元1082年,苏轼被贬到黄州的第三个春天。

苏轼与友人结伴春游,忽然间风雨交加。

他却泰然自若,在雨中缓步而行,写下了这首《定风波》。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内心若是足够强大,直面狂风暴雨也不怕。

杨绛说:“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

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等到我们经历过生活的鞭打,才逐渐看穿世界的真相:

许多人拼尽全力,依然过着最平凡的生活。

罗曼·罗兰说:“这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永远不要害怕未知的世界,前方注定会有苦难。

生活是一个不断受锤的过程,可那些打不垮你的,终将使你变得强大。

哪怕世界不会因你而改变,至少可以超越自己的心。

03

悦世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苏轼《自题金山画像》

苏轼一生漂泊不定,被贬到哪里,都能造福一方的百姓。

1077年,苏轼担任徐州知州。

走马上任三个月,黄河决口,洪水呼啸而来。

城下积水二丈八,随时可能将徐州吞没。

苏轼就站在城墙上,手拿工具、脚穿草履,与军民一道筑堤抢险。

他彻夜巡查险情,屡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在洪峰到来之前,筑起一道千丈长堤。

徐州保住了,百姓将这道“救命堤”称作苏堤,感念苏轼的善举。

被贬黄州,他成立“育儿会”,捐钱捐粮,救活了无数弃婴。

被贬惠州,他改良农具,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被贬儋州,他开办学堂,培养出岛上第一位举人和进士。

俗话说:“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来到世上走一遭,不要计较你得到了什么,而是要看你留下了什么。

真正的聪明人,终将与世界和解、为世界造福。

杨绛先生说过:

“人虽然渺小,人生虽然短促,但是人能学,人能修身,人能自我完善,人的可贵在人自身。”

当你做更好的自己,你才能遇见更好的世界。

当你看到更大的世界,你便能进一步重塑自己。

人这一生,都是在阅世、越世、悦世的同时阅己、越己、悦己。

点个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推荐阅读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4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