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不必破万卷

发布者:小桥流水 2022-1-31 04:32 原作者: 傅君琳 郑少雄来自: 现代阅读

有一段时间,我沉迷于在kindle(电子阅读器)里一次性囤积十来本书,然后用半个月的时间啃完。我当时焦虑地认为,如果不加快汲取知识的节奏,就会迅速被同龄人甩下,被AI(人工智能)替代,被时代抛弃,所以一定要快速进行认知升级!受俞敏洪的影响,我给自己定下了一年读100本书的目标,就连赶路和等餐的时候都在疯狂啃书。

然而,坚持了几个月后,我蓦然回首,感觉自己好像也没有变聪明,知识也没有变渊博,思辨能力也没有变得更加犀利。唯一变了的,是眼袋变大了几圈。

为什么会这样?我开始自我反思。我发现自己掉进了饱和式充电的误区,明明大脑里已经塞了很多东西,还没来得及理解和融合,就又被接踵而来的新信息顶替,变成了大脑皮层深处的一缕“空谷回音”。而这些本该慢慢咀嚼的好书,就在我的匆匆一瞥中化成了已读书目中一记干瘪的打卡,除了占据大量时间,没有起到丝毫作用。

出于浮躁和焦虑的心理,我们对新信息总有种无节制的贪婪。我们不甘示弱,我们激流勇进,我们每天不停地阅读、不停地翻书、不停地刷新公众号文章,生怕错过任何一条对自己可能有用的信息。出发点虽然是好的,但是,这些信息太多太杂,往往来不及整合和消化,过不了几天就被遗忘了大半。即便后来回忆起只言片语,也不记得堆积在大脑的哪个角落了,根本无从查起。

当人学习的核心动力从有目的性的自我充实变为了毫无头绪的东拼西凑,当我们对知识的度量标准从学习了多少内容变成了读过多少本书,我们就会发现,自己无非是从“忙”变成“茫”,实质上,没有任何思想境界上的提升。

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读书,如何避免成为疯狂读书却一无所获的“劳奴”呢?我想,接下来讲到的几位学者会给你启示。

好书三千,只取一瓢

几年前入“红楼坑”的时候,我关注了一位“一生只读一本书”的个性博主。他的博客里只有一类文章,就是對《红楼梦》的分析,文字妙趣横生、观点新颖、视角独到。后来我才知道,这个博主已经专注分析《红楼梦》十余年,文章水准在圈内可谓是首屈一指,广获好评。

我还意外发现,他竟然是我在喜马拉雅听书APP关注的《红楼专辑》的作者,这个专辑特别受欢迎,收听量已经达到近两百万次。

我心中顿时被一种奇妙的缘分感戳中。无意之中,我竟见证了一位红学“大V”的崛起!由一个红楼爱好者变为一个颇有影响力的红学研究人士,怎么能不叫人佩服?

这位“大V”笑言,自己大半生都在研究红楼,可以说是在用生命读这本书了。用尽一生读懂一本书,多么浪漫。我顿时想起了木心那首动人的诗: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我一直坚信,在同等效率下,做一件事投入的时间与它产出的质量成正比。一件由手工艺人精心设计、认真雕琢,一针一线缀上细密珠玉的衣裙,一定比流水线上批量生产的更有质感。

同样,读书的质量远比数量重要,读书的效率远比速度重要。最关键的不是这本书是否成了我们读书列表的一部分,而是这本书是否成了我们大脑的一部分。同样是读莎士比亚,有的人可以流利地背诵里面的每一句至理名言,有的人却能真正领会到文字背后的深意。哪一种才是真正的阅读者?答案不言而喻。

真正衡量一个人是否有学问不是看他拥有多少知识量,而是看他思想的深浅、格局的高低。

读书是盖楼,不是搬砖

《哈佛幸福课》一书说到,现在的教育,就像是把每个人当成一只盘子,在上面不断堆砌食品。这些食品不过是信息本身,我们对它的理解,只是浅尝辄止,仅仅是知道了、关注了而已。

而这些未经加工和整合的知识,就像多余的食材一样无序地堆在一起,利用率极低,价值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幅度缩水,最终变成了厨余垃圾。

这种学习模式,我定义为“伪学习”。伪学习者的通病,就是出于不自信的心理和对学习目的的错误认知,用大量的知识填满内心的空虚,相信学习知识的多少与真实的进步一定成正比。当然,我们必须肯定伪学习者上进的初衷,但是,不得法的学习模式只会让我们变成知识的搬运工,而绝非智慧的生产者。大量未经理解的知识涌入大脑,反而有可能会给大脑带来更多负担。

《社会动物》一书提到,一说到学习,我们马上想到的就是接触和获得陌生的、全新的知识,很少意识到学习的本质是对知识(其中包括大量的旧知识)的整合,是对知识的重新建模。

学习不是搬砖,而是盖楼。我们从小到大,无论是从书上还是从人身上学到的各种知识,经过每个人独特的理解,逐渐形成了每个人自己所独有的思维模式。而它就形成了房子的基本架构。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会把新学到的东西搬运回来,经过比较、过滤和筛选,将处理过的有用的信息作为组成房子的建筑材料,不断在原有的构架上进行累积和构建。

如果说学习过程是出去寻找各种各样的建筑材料,那么吸收过程就是筛选合适的材料,加工后完善结构的搭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认知体系也在不断升级,我们伸到外界的触角也会随此越来越灵敏。每一次接受新知识后的搭建过程,都是对自身知识体系的加固,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核心步骤,也是赋予大脑更强大生命力的秘钥。

一个人的进步,不在于他读了多少书,也不在于他学到了多少知识,而在于他在既定领域里,有没有得到思维和认知的提升。如果知识量不能转化成自我认知的一部分,不能裨益思维大厦的构建,不能成为自己分析处理问题的工具,那么它们只能是占用大脑空间的垃圾。

书上无字,心中有书

企业家冯仑对于读书有着独特的理解逻辑,他认为,读书是生存的必须,是为了解决当下的问题。他强调读书是对于生活和工作的即时实用性。他说:“要把别人的知识、经验、观点转化为你的一种生命体验和价值,以及你创造新的生命过程的一种行动力、参考力。”

不像广泛阅读者不抱目的阅读,他是怀着找答案的心态,有针对性地看书,再从书中寻找普遍规律,融入自己的思想理念和认知体系。

他说,看书练的是心,练的是看未来的思想。他给自己的书屋起名叫“无字”,意思是,当你看完了一本书,这本书上就没有字了。无字所折射的思悟,是指读书并非普通意义上的浏览,而是与自己的心灵对话。当读透一本书后,书里的字已经全部变成了思想,融进了灵魂中。

读书的最高境界,是把书从多读到少,把有字读到无字,最后书成就了人,人忘记了书。而此时书读几卷,早已无从得知,也不再重要了。

(摘自四川人民出版社《做事的逻辑:如何持续做正确的事》)

推荐阅读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