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里,我们习惯的认为只有强者,才能占上风。但其实,那些懂得示弱的人,往往会走得更远。
01
示弱不是无能,而是一种智慧
有时候,我们之所以在人际关系中处处碰壁,是因为锋芒毕露,从来不肯认怂。
可是却忽略了,示弱是一种温柔的力量。
民国时期,26岁的沈从文,已然是文坛最受瞩目的新星。
他有一次受邀到大学里讲课,许多学生慕名而来,挤满了整个教室。
沈从文刚走上讲台,就被当时场面给吓到了,他愣是在台上呆呆地站了十多分钟,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等他缓过神来,只好一面低着头讲课,一面在黑板上抄写提纲。
原本预备讲一个小时的课程,不到十分钟就全部说完了。
底下的学生,开始有些躁动,台下小声地议论着。
这时候,沈从文拿起一支粉笔,转身在黑板上写了一句话:“今天是我第一次上课,人很多,我害怕了。”
看着这句话,台下的学生都站了起来,并回报以理解和鼓励的掌声。
沈从文用弱者的低姿态,来坦诚自己的不足与紧张,既得到了学生们的谅解,又化解了自己的尴尬。
真正厉害的人,遇事就懂得适当示弱,永远给自己留有一个台阶和余地。
内心虚弱的人,才会时时刻刻争强好胜;心里平和的人,早就无惧别人的眼光。
示弱不仅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手段,更是一种以柔克刚的力量,能在无形之中化解很多问题。
02
示弱不是认输,而是一种格局
春秋时期,吴越争霸。
越王勾践在与吴国交战中大败。勾践被俘,假装投降,在吴国为奴三年,饱受屈辱,终被放回越国。
勾践暗中训练精兵,晚上睡在柴薪上,又在屋里挂了一只苦胆,他不时会尝尝苦胆的味道,为的就是不忘过去的耻辱。
最终励精图治,打败吴国,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
人生最难得的不是逞强,而是示弱。
示弱,是一种格局。懂得示弱的人,眼里有更广阔的天地,不会囿于眼前的荣辱得失,鸡毛蒜皮。
韩信有胯下之辱,然后能领兵百万,横扫齐楚;汉朝有和亲之耻,然后能深入大漠,追亡逐北。
做人不能没骨气,但做事不能仰着头。
低下头,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认清自己,寻求升华之道。
懂得低头的人,才会有机会抬头。
03
人可以示弱,但不可以软弱
示弱,并非软弱,而是权宜变通之计。
人可以示弱,但不可以软弱。示弱是韬光养晦、养精蓄锐的好策略。
如果说,面对压力不低头、不屈服是有个性的话,那么适时适度示弱,则是聪明的选择。
而软弱者仰人鼻息而行事、寄人篱下而苟且,没志气、无骨气,没底气、不硬气,是真正的懦夫。
示弱常有真英雄。“天下莫软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强者示弱、赢者示弱,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示弱不软弱,方能成就真正的强者和赢家。
有一句话说:“逞强是弱者的伪装,示弱是强者的智慧。”
愿你示弱而不软弱,坚强而不逞强。
不必张牙舞爪,也能与世界温柔相处,与他人远近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