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顶级的思维习惯,读懂受用无穷

发布者:倪天 2021-12-9 06:26 原作者: 许清欢来自: 樊登读书

1954年美国帕萨迪纳街头,一名中年男子边走边痛哭着,他刚刚在病房里拥抱过患白血病的儿子。

离婚以后,他独自承担着高昂的医疗费用,倾尽所有想挽救孩子的生命,却最终改变不了生离死别的结局。

30岁,一个男人的黄金年龄,他迎来的却是离婚、丧子,破产的接连暴击,或许这一刻,他也在埋怨命运的不公;

但痛哭过后,他还是告诉自己要“男人”一点,再自怨自艾下去,只会让一个悲剧裂变成更多的悲剧。

5年后,他在朋友的宴会上认识了一个叫沃伦·巴菲特的人,由此开启了两人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合作。

他就是当今投资界杰出的思想家,98岁的查理·芒格。

这位历经磨难的智者用他的经历告诉我们:

想要得到某样东西的最好方法,就是让自己配得上它。

01

拒绝顺遂,戒掉自怜

每一次不幸都是学东西的机会,你的任务就是不要在自怜中淹没,而是以建设性的方式充分利用可怕的打击。

1924年,查理·芒格出生于美国奥马哈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

5年后,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大萧条爆发了,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艰辛。

为了补贴家用,6岁的芒格每个周六都要去一家杂货铺打工,一刻不停地干满12小时,才能获得2美元的报酬。

这对于一个6岁的孩子来说近乎苛刻,但生活提前教会了他戒掉任性。

珍珠港事件爆发后,已经大二的芒格退学入伍,被分配到犹他州冰天雪地的帐篷里当气象兵。

挺过了“大萧条”时期的贫穷与艰难,芒格并不以当前的环境为苦,他对朋友说,自己将来要生一堆孩子,盖一栋房子,房子里有很多书。

只是生活的艰难会止步于此吗?不会,它还可以更加苛刻。

1953年,芒格结束了第一段婚姻,一年后,他9岁的儿子被确诊为白血病。

昂贵的医疗费让他几乎破产,却依然无法挽回儿子的生命。

在那段灰暗的岁月里,他强迫自己保持理智,继续工作,不要失去信念,不要让一个悲剧演变成更多的悲剧。

有这样一句话:在最黑暗的那段人生,是我自己把自己拉出深渊,没有那个人,我就做那个人。

芒格就是这样一个,做自己英雄的人。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挫折商”,一个挫折商低的人,看问题难以看到积极面,也容易将一件事情上的挫折感,延伸到其他方面。

由此产生的自怜、嫉妒等不良情绪,在芒格看来,这些都是不可逆转的灾难。

只有戒掉自怜,才能完成自我救赎。

过于顺遂的人生并没有好处,因为生活的摔打或许迟到,但决不会缺席。

与其等待它的致命一击,不如趁早就接受风雨。

02

专注当下,投资未来

老道理总是正确的,关键是你能不能践行。

1956年,芒格再婚了。

夫妻俩前后有8个子女要抚养,在巨大的经济压力下,芒格依然坚定地执行从祖父那继承下来的铁律:

“专注于当前的任务,控制支出,投资未来。”

作为一个律师,专注于当前的任务就是要全心以赴的服务好每一个客户。

他还是初级合伙人时,有一次接手了一个案子,客户虽然没定哪天上门,但芒格还是提前加班,分析案情,做了三种解决方案,每一种方案又做了具体的分析报告。

等客户上门讨论方案时,果然选中了芒格预备的方案之一。

这时高级合伙人让芒格回去准备具体方案,但芒格说,他现在就可以拿出来,这让客户大为震惊,以后就指定芒格为他的委托律师。

因为芒格的专注与真诚,一些客户开始愿意和他进行更广阔范围的合作。

他的第一份兼职,就是一位做电器商的客户提供的,这份兼职持续了五六年,极大地改善他的经济状况。

后来,一位叫布斯的客户也成为了他的朋友。

有一次他委托芒格处理祖辈留下的一块空地,芒格敏锐地感觉到,在这里开发房地产会大有前途。

于是布斯出于对芒格的信任,共同出资开发了这处楼盘,结果大获全胜。

三年后,芒格靠着在地产上的持续投资,赚到了人生的第一个100万。

芒格就靠着践行祖辈留下的老道理,抓住了很多机会,实现了人生的转折。

多年前,某卫视一档火爆的养生节目里,一个女孩问嘉宾,她这个年纪资金有限,该如何保养皮肤。

嘉宾在传授了一些护肤技巧后总结道,在收入有限的情况下,先保证自己有一张干净的脸。

所以护肤品方面可以多些预算,衣服首饰之类则可以放一放。

把钱花在最能让自己增值的地方,将来你肯定不会后悔。

这也是芒格的态度:

把钱用到最有意义的地方,把注意力放在手头的事情上。

践行老道理, 肯定不吃亏。

03

降低期望,保持低调

由于坚信人类获得幸福感的奥秘来自放低目标,我立刻就照办了。

芒格曾不止一次的提到,理性而快乐的人生不能缺少两点:

一是降低期望,二是隐藏智慧。

很多时候,我们知道要降低期望,但却不知如何正确的降低期望。

芒格的做法是:不把目标设在小概率事件上,就像“成为百万富翁”这样的目标,他从未设定过。

正确的做法是在超出“能力圈”一小点的范围内定一个目标,然后全力以赴地去实现。芒格给自己定的目标很低,“获得比别人更多的常识”而已。

能有今天的财富,是意外超越计划的结果。

作家和菜头曾把人生的目标,比喻为拉磨的驴头上吊着的胡萝卜。

既要有距离,又要能看得着,这样才可能驱动你转动人生的磨盘。

即使最后没吃着那根胡萝卜,也得到了足够的米和面。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每年的股东大会上,两位创始人都会并排而坐,巴菲特总是率先回答提问。

每当他把头转向身边的芒格时,总会得到一句,“我没有什么可补充的”。

这个时候,芒格是很乐意充当一个配角的,有人质疑他在巴菲特面前向下属一样,他却说没什么不好,要看到他人身上比自己优秀的地方,也要学会扮演各种角色。

这种低调包容的风格并不是天生的,芒格年轻时也曾恃才傲物,喜欢表现出见识多广的样子,总是得罪人,所以有一段日子过得很艰难。

有一次他听到一位高级合伙人批评另一位有才华又爱表现的同事:

你的工作和职责是让客户认为他是房间里最聪明的人,如果你完成了这项任务还有多余的精力,你才可以表现你自己。

他这才觉得,过于高调地表现自己不是一种明智的做法,除了多得到些阻碍和批评,没有其他的好处。

人生需要保持理性,避免狂热。

所以降低期望,不要让“胡萝卜”离开你的视线。

隐藏智慧,因为你没有自以为的那么聪明。

04

坚持学习,秉持正道

我认识的聪明人,没有一个每天不阅读的,一个都没有。

芒格在2018年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说到自己一周要读20本书。

当时的芒格已经95岁,却依然能保持旁人望尘莫及的读书速度,难怪他的孩子们嘲笑他是“长了两条腿的书。”

芒格读书有两个主张:

一是:不要只看一种类型的书

只对一个领域的知识感兴趣,这样很容易用一种思维方式看问题。

二是:多读名人传记

芒格是一个狂热的传记爱好者,他觉得要是能和这些“已逝的伟人”交朋友,会对一个人的生活产生绝对正面的影响。

把杰出的思想带到自己的生活中,把更多的学科知识带入自己的思考中,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型,摆脱人云亦云。

这是芒格的读书方法论。

他曾说自己的智慧,只对那些勤恳读书、耐心做事,诚实做人的“书呆子”管用,抱着挣快钱的心态去生活,他的理论帮不上忙。

这不是空洞的大道理,在芒格漫长的从业生涯中,优秀的品格确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巴菲特就曾评价他不怕吃亏,做的总比他分内的事情要多。

芒格曾与一位合伙人共同收购一家公司,这家公司是创始人向自己的两个姑姑各借8万美元开办的;

可直到这个创始人去世,也没有归还欠款,更没有支付利息,芒格的合伙人说:

现在这种情况,咱们完全可以用低于8万美元的价格,收购这两张欠条。

但芒格坚持按8万美元的原价支付费用。

后来这位合伙人因为家里急需用钱,想要退出股份换成现金。

芒格问他想要多少。合伙人想了想,说20万。芒格说,不对,你算错了。

合伙人一听,以为芒格嫌自己把价报高了,正惴惴不安时,却听芒格说道,你那份值30万美元。

“走正道,路越走越宽。”

这是芒格和他的老搭档巴菲特一直强调的。

两人虽然做投资,但从没有为了赚钱而忽悠别人从他们手里接货,也决不教唆他人频繁买卖股票,他们认为这与教唆吸毒无异。

这就是“书呆子”芒格给出的读书与做人的心法:

读书最重要的,是打破自我的边界,把更多杰出的思想带入自己的生活。

做人最重要的,是坚持一些朴素的道德观念,走正道,不要怕吃亏。

05

2021年,查理·芒格98岁,根据最新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他的老搭档沃伦巴菲特以675亿美元排第四。

而他以16亿美元排第1335位。

看上去两人的财富差了挺多,因为这么多年来,他要么将钱财赠送给自己喜欢的人,要么投资自己喜爱的事业。

据说他看到一本喜爱的书,就会给这本书的作者寄钱,类似于我们看一篇好的文章会“打赏”一样。

这样一个率性可爱的老人,在被问起长寿的秘诀时,笑着说这很简单:

不要嫉妒、不要抱怨,不要铺张浪费;

即使遇到麻烦,也要保持乐观,和可靠的人打交道,做你应该做的事,这些简单的道理能让你活得更好,都是老生常谈。

芒格很清楚,道理只对遵循它、并采取行动的人才管用。

所以他说:“我的剑传给能挥舞它的人。”

能做好手头上的事情,能遵循最简单的老道理,能保持尽可能简单的生活;

能按自己的方式积累价值,偏离方向的诱惑,绝对不追求。

点个在看,愿我们都能成为这样的舞剑人。

推荐阅读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