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丹感受经济学上的幸福与财富

发布者:叶子飘飘 2021-11-13 01:54 原作者: 梁冬来自: 阅读

人之所以觉得贫困,有一种不是因为他没有吃的,而是因为他不如别人。查尔斯·汉迪曾经说过,现代人的贫困来自邻居的眼光—这就叫相对贫困感。在不丹,这个以佛教立国的小国会给你另一种体验。

有一次,我和一些企业界的朋友一起去了不丹,在那里有个很有趣的体验。我的好朋友,台湾的“奇女子”陈念萱,帮我约了一个人,他就是不丹的国师格玛乌拉,相当于国王的顾问。

不丹是一个信奉佛教、以佛教立国的国家,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甚至唯一以GNH(国民幸福指数)衡量发展进步水平的国家。在这个过程当中,格玛乌拉参与制订了整个国民幸福指标发展的规划。

我们同去的朋友都感到非常震撼,想不到这个国家对幸福问题的思考这么细致。他们把整个国民的幸福分成九大维度:国家的经济发展算其中的一部分,大概不超过30%;第二是人民互助的程度,就是在没有利益的前提下人们是否愿意互助,经过定期的市场调查或者国民统计来看变化趋势;第三是国民用于祈祷和冥想的时间,因为不丹是一个受佛教影响很深的国家;第四是人们生气的时间;第五,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还包括森林,就是绿地面积占整个国土的比例……不丹人用这种方式考察一个人在这个国家是否幸福,每年整个国家的政策又围绕着“如何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而展开。如果一个不丹人在一年当中生气、发怒有26次之多,那他就是一个不幸福的人,就会有人去帮助他。还有一个专门的部门基于全国人民的幸福状态—包括心理状态、外在状态—来展开调研,然后持续地进行改良。

不丹人对于幸福的整个理念让我们感觉很乌托邦、非常美好;另一方面,我们也有点儿质疑这种幸福是否可持续。格玛乌拉说,人们的快乐其实来自思想深处的满足感。格玛乌拉介绍称,每一个不丹家庭,如果有人没有土地,国王会根据全国人民的花名册,让他在某个指定的区域砍80棵树盖房子,其他的土地则用来种粮食。有意思的是,不丹皇家的航空公司只有两架飞机,所以他们的国王到其他国家出访时也要乘坐。不丹人常常在飞机上碰到国王,还跟国王合影。

不丹整个经济的发展不太现代化,有人开SUV(运动型多用途汽车),但数量不是特别多。一个公主的房子跟一般老百姓的房子大小差不多,装修也差不多。格玛乌拉有三栋独立的房子,在一个院子里。我问他的生活水平怎么样,他说在不丹属于比较普通的、中等的状况。后来,我们又到了很多平常的不丹人家里面,确如他所说,没有太大差别。一般不丹老百姓的家里就是一栋三层的小楼,有点儿像中国藏区的建筑,最下面一层是牛羊,中间一层是人住的,最上面一层是神龛,做礼拜用的。

直到那时我才理解,为什么“家”这个字下面是个“豕”。就是说,在“宀”下面,最下面那一层住的的确是动物。有意思的是,我们走进普通的不丹人家,他们不会特别抗拒,也没有特别的兴奋,他们觉得很正常,好像大家本来就应该认识一样。他们请我们喝完茶之后我们就走了,平平淡淡的,没有很激动地来,也没有很激动地走。

在不丹,有很多从各地来朝圣的人,也有很多人在路上磕五体投地的长头。我们大家都在拍照、拍视频。我们问他们的财产有多少,很多人家里的钱其实很少,如果折合成美元的话,可能就是一两百美元,全家的物质财产也就这样一个数量级。

我们总觉得一个国家的幸福、一个人的幸福应该和经济生活结合在一起,因为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让人更幸福。古典经济学要解决人的幸福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公共福利和私人福利之间的关系,如何增进人类的总体幸福和福利。美国的《Fortune》杂志,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人把它翻译成“幸福”杂志,现在则把它翻译成“财富”杂志。英文“fortune”有幸运、幸福的意思,同时跟发财也有一定的关系—发了财当然会很幸运。所以它既有“财富”的含义,也有“幸福”的含义。

在西方人看来,财富是跟幸福连在一起的,但到底哪个是主体、哪个是附属,就很值得玩味了。有人认为财富是主体,有了钱就有幸福;也有人认为,幸福是主体,财富是一种佐料。这表面上很浅显,但是经济学一直在纠缠这个问题。

2002年,丹尼尔·卡尼曼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他所属的流派叫行为经济学派。卡尼曼跟以前的经济学家最大的不同,在于他关心体验、关心幸福、关心人们做经济决策时的非理性因素和情感因素,而且把經济学作为一种探讨幸福的学问,而不是仅仅探讨财富、探讨增长的学问。

事实上,很多人都忽略了一点,就是所有财富的增长都是为了让人民更幸福,但是现在我们花了太多的时间去讨论国内生产总值、讨论经济增长,而忽略了增长的目的。

卡尼曼认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幸福,并做了一个“快乐水车”的隐喻。农村里的水车上有一个个小桶,水车不停转动的时候就把水带起来,但一停下来一点儿水都没了。南方人把钱比作水,钱要不停地转,如果停下来了,就什么都没有了。但是假如有一小桶水,它并没有转动,而是放在旁边的,它会一直在那儿。现代人的幸福感就要不停地转动,才可能有这种财富的感觉,一旦停下来就没有了。

不管是哲学、经济学、伦理学还是宗教,都要解决幸福的问题,因为这是人的终极关怀。我们追逐金钱、地位等,最终的目的是什么呢?这个问题是不能回避的,而且它在现代社会当中已经变得非常普遍了。

经济越发达,个人的幸福感反而越低。有经济学家计算过,到6000美元、8000美元,甚至10000美元这些指标后,人的幸福感会随着每增加1000美元而发生边际效用递减。到了一定的程度,幸福感不仅会递减,甚至是倒过来的,反而让人更加痛苦。现在的经济最终变成一种竞争性的经济,就是人与人之间出现的贫困感,人人都觉得没有钱。

一位经济学家讲过,如果用金钱来衡量幸福,这种方式通俗易懂,也容易操作,但是它的麻烦就在于总是有人更有钱,所以任何人都会感觉自己是一个穷人。这里引入了一个概念,叫相对贫困感和绝对贫困感。饥寒交迫,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这叫绝对贫困感。现代人的贫困感不是绝对贫困感,有这种绝对贫困感的人越来越少了。

举一个典型的例子:有一次我和一帮朋友吃饭,剩下了一些饭菜,有的都没动过一筷子。我们把饭菜打包拿给一些流浪者,他们居然看不上,说还是给他们现金比较好。

人之所以觉得贫困,不是因为他没有吃的,而是因为他不如别人。查尔斯·汉迪曾经说过,现代人的贫困来自邻居的眼光。这就叫相对贫困感,当人们觉得穷的时候,不是因为本身穷,而主要是来自他的邻居。

我以前总是很怀疑,那些建在高尔夫球场旁边的四五层高的洋房到底能不能卖得出去,那里房子比别的地方贵,住在里边的人花了很多钱,体会到的仍然是相对贫困感。事实证明,这种房子通常不是很好卖。

这种相对贫困感,使得财富最后给人的感觉不是富有,不是幸福,而只是贫困,让人总觉得欠缺什么。比如油价涨了,出租汽车司机指着某国营能源公司说:本来我一个月能挣2500元的,这帮人一搞之后,我现在只能挣2000元。出租车司机经常说,早晨一起来,就欠国家四百多块钱。这实际上反映了现代人的生存状况,人一生下来,或者开始工作,干什么都是在欠钱,供房、供车,一辈子有好多账,总是在还账,而不是获得和增加。

现代人的贫困感变得单一化、单向度,就是幸福与否主要是看欠钱还是不欠钱,不欠钱就相对感觉轻松。但是实际上等房贷还清了,车贷也还清了,哪天一串门,跟邻居一比较,人家开的奔驰跑车,你开的是现代跑车,就会感到很贫困,于是幸福指数就会直线下降。

大概10年前,我采访过中国几位最著名的广告人和几个最大广告公司的老板,问过他们这样一个问题:作为一个广告人,为人们创造了那么多欲望,让那么多人感觉自己对生活不满足,需要把一个很好用的手机扔掉,再去买一部新的,是否在内心感到愧疚?

广告的本质,就是用所谓时尚化的销售方式制造相对贫困感。广告背后的逻辑是,生活可以很美好,但是现在还不属于你,要花钱才能买得到,而且买到之后再告诉你还有更美好的东西,你又成了不幸者。《围城》里讲了一个例子,说西方人为了让驴子拉车的时候不停地往前走,就在驴子前头挂一根胡萝卜,驴要去吃胡萝卜,所以就走得很卖力,但实际上它走的时候胡萝卜也在走。

包括广告在内的很多营销方式,还有整体经济的经营方式,都是这样的。二百多年前,亚当·斯密在写《国富论》的时候,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如果按照这种竞争逻辑,人类在将来一定会生产越来越多的用完即扔的东西。因为如果东西经久耐用,大家都没有购买欲望,对这个东西满足了,那整个社会的财富增长就会停滞,GDP增长就会非常缓慢。所以,必须把一种诡计、一种暗示、一套价值体系或一套潜规则,像植入芯片一样植入大家的頭脑当中,让人们不断地抛弃已经得到的东西,或者说看清已经得到的东西,而去向往还没得到的东西,把一根“胡萝卜”吊在前头,不停地去追。

我们回过头来看,“fortune”这个词包含“幸福”和“财富”两重含义,本来财富是包含幸福的,但现在财富的逻辑变了,财富就是不断地追求“更高、更快、更强”。

我们不断地把已经得到的东西归零,认清它、忽略它,把它视为透明的,然后看见的总是我们得不到的东西。这样,从经济学上来讲,它的的确确让人的需求没有止境,需求越多就越会刺激生产,整个社会的财富就能增加。反过来,人们发现这种财富逻辑是干扰幸福感的,本来财富作为一种手段是能够让人得到幸福的,结果它却造成了痛苦。

不丹的最大逻辑就是截断众流,告诉人们幸福除了经济增长以外,还包括每日用于反观内照、看见自己内心情绪变化的一部分。它打破了财富的单向度—数字化、可视化,它是反对这种财富逻辑的。如果你发现了这一点,你就是一个觉悟者。

(摘自中信出版社《无畏》一书)

推荐阅读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4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