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岁以后,我变成了一个主动示弱的人,不再较劲、不再遮遮掩掩,坦承自己的短板和缺憾,不再为没有意义的表面的虚荣和繁华埋单,释然地面对和接纳自己才华有限的事实,明媚而笨拙地生活着。成长的路上,因为不懂得迂回、婉转,走过很多弯路,也受到过非议和排挤;长大以后才明白,强悍和脆弱的刚硬其实是因为内心的不够饱满和丰盈,或者说是一种隐隐的卑怯和不安。其实,在别人的眼里,我们远没有自己想的那么重要;而我们却习惯了反复咀嚼他人的一句无心之语,过于在意别人對自己的评价,在决胜高低的假象中,寻找着大而无当的存在感。当我逐渐明白自己的时间并不如想象得那么多的时候,我学会了不再苛责自己,不再对出现在生命中的任何事物挑剔,学会了向生活示弱、向曾经的执著示弱、向未来的承诺示弱。
认识一个女孩,父亲早逝,被寄养在亲戚家中长大,结婚后遭遇感情变故,迅速离婚。很长的一段时间,她都对周遭同事隐瞒了她离婚的事实,没有人能发现她有丝毫的疲惫和懈怠,甚至说,她的衣着比以前还要光鲜、笑容比以前还要开朗、工作比以前还要卖力。但是,她对同龄人尤其是能力、资质能与她抗衡的同龄人却有着越来越强的戒备心理,事事都要拔头筹,每天都警觉地竖起一身的芒刺,敏感好斗,随时做出一副抵抗捍卫的姿态,用语言和行动告诉别人——我不能输。有的时候,真的觉得她有些可怜,其实过度的好胜是一种心理上的疾病。人如果在某些地方脆弱或有不堪的情绪,都会尽量用别的方面来弥补。她的好强、张扬都是需要引起别人的注意,其表面的强悍之下恰是自己怕受凌虐的弱者心态。这样的人常常内心有一个黑洞,情感上的缺失和匮乏让她对他人习惯性地推开——她可以强迫自己磨砺成不怕任何伤害的铜墙铁壁,却拒绝旁人创可贴式的关怀。
示弱,是人生经历跌宕起伏后修炼出的一种智慧,是内心变得强大、蓬勃后的一种姿态。当一个人懂得示弱以后,那些曾经耿耿于怀的人和事,竟开始有着动人的光芒。那根曾经紧紧绷住的弦,一旦放松,如释重负的感觉安然又踏实。一切都尘埃落定了,一切都随风而去了。世界本来就是不完美的,我们不过是顺势而为。
(常朔摘自《今晚报》2019年10月8日 图/槿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