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捡垃圾的App 【哲理的故事】 杰夫·基施纳是美国的一名技术人员,从2013年开始,他进行了一项有趣的研究:从城市的垃圾入手,用废弃烟蒂、塑料袋、一次性咖啡杯等垃圾的数据,探索城市居民的生活习惯,构成了一个城市特有的“垃圾指纹”。“垃圾指纹”不但能够准确呈现垃圾问题的源头,改善城市环境,还可以让捡垃圾变成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基施纳的这个想法,来源于和女儿奥克兰森散步时的灵感。女儿看到小溪边有垃圾,大声喊道:“爸爸,这些东西不应该放在这儿。”这句话勾起了基施纳年轻时在夏令营的回忆。
那年,营地积累了很多垃圾,夏令营的最后一天,营长要求大家在家长们到来之前将垃圾清理掉。当营长一声令下,几百个参与者一拥而上,转眼间营地就变得非常干净整洁。
如果能够号召更多的人参与到清理垃圾的活动中来,或许城市垃圾的问题就不再那么令人头痛了。
基施纳的做法很简单:用照片分享软件给垃圾拍照,加上标签,然后把垃圾扔进垃圾桶。最初,只有基施纳一个人这么做,他每天捡10件垃圾,并把它们悉数拍照、上传。
很快,通过照片分享的标签聚合功能,基施纳便收集到了来自不同国家的五十多张同样标签的垃圾照片。直到他发现了一张来自遥远中国的照片时,他才意识到,这个项目已经发展成为社群,是时候把参与者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
既然可以利用地理信息来标记垃圾位置,基施纳又想到可以进一步让垃圾数据化。结合上传图片时标注的标签,他利用谷歌地图把这些照片的时间、位置等资讯联系起来,就这样,Litterati变成了App的名字。在这个手机应用里,Litterati增加了标记垃圾种类的功能。于是,在Litterati官网可以看到版图宏伟、数量详尽的垃圾统计数据。
随着使用人数的增多,Litterati不断收集地理数据,形成了自身的数据库,并借此了解在特定地点最常见的垃圾,从而帮助垃圾回收者或城市清洁工制定更适合的清扫策略。
不仅如此,旧金山市政府对Litterati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希望了解垃圾中烟头数量的比例,并就此出台一项税收政策。如今,Litterati已经把触角深入到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回收垃圾以每周增加5000件的速度持续增长。(姚秦川)
很多时候的创新,都是意料之外的收获。与其苦思冥想创新之道,不如在实践中找寻灵感,创新源于生活与工作中的点滴积累。
2019年初,一条新闻登上世界各大报纸头条,詹姆斯·戴森以138亿美元的财富成为英国首富。
戴森很生气,临走时说:“既然你们不行动,别怪我跨界设计抢生意!”戴森决心改造出一款无袋吸尘器,好让干家务活的人省心、舒心。画图、设计、测试,戴森的试验品做了一个又一个,结果无一例外都失败了。试验影响了公司效益,几位股东联手抵制戴森。无奈之下,戴森卖掉股份辞职回家。
没有收入,购买试验材料需要大量支出,妻子的薪水又很微薄。戴森的妻子却一直在鼓励和支持他。一年后,妻子以房产做抵押,为戴森申请到一笔银行贷款,全家人搬到一处老旧农舍中生活。
又过了两年,戴森的试验仍没有结果。第5126个试验宣告失败的那天乌云密布,戴森沮丧地走在郊外,一只知更鸟“嗖”的一声从头顶飞过,停在木材加工厂15英尺高的分离器顶部。圆锥形的分离器呼呼作响,从墙外就能听到木片往下掉落的声音。作为理工男,气旋分离器工作原理熟知于心,一个绝佳试验方案初步形成,戴森高兴极了。
第二天,第5127个试验品组装完工,戴森小心翼翼地将这款小型离心力除尘气旋马达安装在吸尘器上。地上抛洒了用来验证的石子、棉絮和头发,它们毫不例外被吸尘器“吞”进肚子。戴森一边欢呼,一边寻找可以吸进去的东西。
带着设计的产品来到吸尘器厂,老板听完戴森的介绍,点头说:“听起来是个好产品!”然后,他话锋一转:“不过,用户更换集尘袋的利润有多少你知道吗?没有集尘袋,我们的利润如何保证?”没有厂商愿意接受无袋吸尘器,戴森只好带着样机来到日本。经过试销,无袋吸尘器备受日本用户喜爱,见此情景,戴森打道回府,再次向英国市场推广。
这次,戴森没有贸然出手,而是对产品做了多处改进。经过调查,戴森发现很多男人像自己一样在做家务。于是,除了在高档电器经销处投放产品外,戴森还将无袋吸尘器放在时尚品牌男装店销售。3个月后,男装店销售量惊人。很多男士对吸尘器的粉红色颜色喜爱有加,对变形金刚一样的外形赞不绝口,更换大小不同的吸头更是让男人们乐此不疲,似乎回到童年。尘垢原本让人生厌,但戴森的透明集尘盒却让用户对吸尘器的威力惊叹不已。尽管价格不菲,戴森的吸尘器还是以最快速度占领英国市场,并成功走进白金汉宫,随后又在瑞士、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创下惊人的销售业绩。(侯美玲)
一个产品,是站在企业的立场思考如何持续盈利,还是站在顾客的立场思考如何为其创造价值,这是两条不同战略思路。而在这个时代,用户思维是制胜关键。
1922年11月,爱因斯坦正在日本进行世界巡回演讲,住在东京帝国大酒店。11月 9日,一名邮差敲开了爱因斯坦的房门,送上了让他惊喜万分的一封电报。电报里说,爱因斯坦因光电效应研究而被授予192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爱因斯坦心里十分激动。他拉住邮差的手,兴奋地说:“你等一等,我要好好犒赏你为我送来这个消息!”说完,他就去掏身上的口袋,可掏来掏去爱因斯坦也没掏到一分钱。
邮差知道爱因斯坦是想给自己掏小费。他憨憨地一笑说:“您不用费心,送信本来就是我的职责。”说完就想走。
爱因斯坦紧紧拉住邮差的手,说:“等一等,请你一定等一等!”说完他就跑进房间。不一会儿,他就拿出了一支笔和两张帝国大酒店的信纸。
爱因斯坦沉思片刻,然后分别在这两张信纸上用德语写下了两句话,“有志者,事竟成”,以及“相比纷纷扰扰地追逐成功,宁静谦逊地生活更让人快乐”。写完之后爱因斯坦把两张信纸递给邮差,说:“如果你运气够好,这两张便笺的价值将远远超出普通小费!”
邮差还是憨憨一笑,接过便笺,一再道谢。他怎么也没想到,在95年之后,爱因斯坦的预言中了。2017年10月下旬,邮差的后人携带爱因斯坦的这两张便笺,出现在以色列耶路撒冷的一场拍卖会上。来自现场、网络和电话的竞拍者争相出价。經过大约20分钟的竞拍之后,两张便笺分别拍出了24万美元和156万美元的天价!
此消息一出,人人都说那名邮差运气好,懂得把爱因斯坦的便笺保留下来,给后人积福。
拥有世界规模最大爱因斯坦收藏品的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档案管理员罗尼·格罗西,却这样评论那名邮差:“他的确是运气好,保留下了伟人的便笺。但他保留这两张便笺的原因,是因为他能预见百年之后它们会拍出那么高的价格吗?显然不是。对邮差而言,便笺上的两句话太过鼓舞人心,所以他才一直留存。我想,不管是在爱因斯坦的心里,还是在邮差的心里,这两张便笺的价值都不在于它们值多少金钱,而在于它们能激励、鞭策世人!” (流念珠)
管理是实践。能够感染和激励他人的话语,一则是话语本身,二则是说出这些话语的人用自己的实践已经做到了!所以,管理者最好的激励,不一定非是精妙绝伦的辞藻,而是自己实干出来的成功经历。
(摘自《中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