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斗士”伍连德

发布者:骑驴流浪 2021-11-13 01:16 来自: 特别文摘

提到伍连德,大多数中国人未必熟悉,可是在国际医学界,他可是鼎鼎有名,关于他的论文和研究从未间断。

1879年3月10日,伍连德出生于马来西亚北部的一个小岛——槟榔屿。他的父亲是广州人,年少时迁居于此。

1896年,17岁的伍连德获得英国维多利亚女皇奖学金,赴剑桥大学学习,7年时间拿下了5个学位(医学学士、文学学士、外科学硕士、文学硕士、医学博士)。

1907年,伍连德收到直隶总督袁世凯的邀请,请他出任天津陆军医学校的副监督(副校长职)。他的妻子也是一位中国人,在妻子的劝导下,一家三口前往中国。

治鼠疫

1910年,清政府遭遇了自立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天灾——“人类历史上的第三次鼠疫劫难”,疫情蔓延整个东北。吉林、黑龙江两省的死亡人数达39679人,占当时两省人口的1.7%,哈尔滨一带尤为严重。

当时清政府尚无专设的防疫机构,沙俄、日本均以保护侨民为由,要求独揽防疫工作,甚至派兵相要挟。迫于形势,经外务部施肇基推荐,清政府派伍连德为全权总医官,到东北领导防疫工作。

当时,医学界普遍认为鼠疫是由鼠传染给人的,而人与人之间不会传染,控制鼠疫的方法就是灭鼠。

伍连德现场调查了哈尔滨疫情最重的傅家甸,很快有了疑问:哈尔滨的冬天动辄零下数十度,老鼠怎么会大规模活动?而且当地门窗紧闭,空气不流通,室内一人染病,很快就感染全家。顶着清政府禁止尸体解剖的禁令,伍连德就地解剖尸体,通过检验,在尸体的肺部发现了大量鼠疫杆菌。经过深思熟虑,他提出了一个在当时全新的观点:鼠疫杆菌可以通过人与人之间近距离的呼吸传播。

虽然确定了鼠疫是如何传播的,但防控工作面临着缺少医生、药品、经费的困境。伍连德顶着重重压力,于1911年1月在哈尔滨建立了第一个鼠疫研究所,并出任所长。他不避艰险,深入疫区调查研究,采取了加强铁路检疫、控制交通、隔离疫区、火化鼠疫患者尸体、建立医院收容病人等多种防治措施,不到4个月就扑灭了这场震惊中外的鼠疫大流行。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通过隔离等办法应对城市发生的传染病疫情。直到今天,世界各国用于防治非典等传染病的紧急措施,许多都是从他这里沿用而来的。

治霍乱

1919年,哈尔滨出现霍乱病例。在伍连德的主持下,及时收治病人,感染人数13万,死亡人数仅4500人。

1926年,远东又开始流行霍乱,也是在伍连德的主持下,这场霍乱中方医院的死亡率为17%,而俄方两个医院的死亡率分别为35%和65%。由此可见,伍连德对霍乱的抗击非常有效。

1932年,正值“一·二八”事變,上海霍乱流行。伍连德考察后,认为上海防疫规模与这座城市的人口及经济很不相称,他促使各方出资,在上海设立了中央防止霍乱临时事务所。霍乱很快扩散,全国所有省几乎都出现病例,近10万人发病。伍连德追查霍乱根源,标本齐治、防患于未然。他不仅治病救人,为上百万人接种疫苗,还要求相关领导从源头上提供清洁饮水。在他的指挥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死亡率控制在7.4%,而英法租界中的外国人病死率为30%。

入围诺奖

伍连德博士的诺奖评价人是著名的瑞典病理学家Folke Henschen,中译名为“韩森”。在瑞典医学界乃至世界医学界有着很高的地位。他给伍连德的诺奖提名理由是:“在肺鼠疫防治实践与研究上的杰出成就,以及发现旱獭(土拨鼠)于其传播中的作用。”

通过抗疫实践和“疫的研究”,伍连德提出和确立了“肺鼠疫”学说,著有《肺鼠疫论述》。在他的带领和组织下,依据科学的流行病田野考察,确认了野生啮齿类动物如蒙古旱獭为疫菌宿主;通过临床实践及病理解剖和微生物学实验发现,确认了肺鼠疫“呼吸”和“飞沫”的传播方式,并对肺鼠疫自然疫源地追踪调查,提出见解。他于肺鼠疫方面的实践和研究,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人类流行病科学理论,为公共卫生学、检疫学、防疫学、疾病社会学等诸多相关学科提供了理论基础。

1983年由国际著名流行病学家J.M.Last主编的《流行病学词典》中,伍连德是唯一被列入的华人科学家,这是对他在人类医学科学领域杰出成就的有力肯定。伍连德因他的科学抗疫实践和对“疫的研究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于1927年获得日内瓦国际联盟卫生组织(今WHO前身)授予的“鼠疫专家”称号。

推荐阅读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