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读书写字我想大家并不陌生,可是,当我们翻看古代书籍的时候,就会发现古人的写字习惯是从右向左,让人感觉很别扭,而古人不可能都弄错,很明显是有意为之。那么,古人为什么钟爱从右向左这种写法呢?
我国最早的文字记载是记录在甲骨文上的,当时的甲骨文其实是卜卦的一种物件,字符呈多种选择,有从右往左写的,也有从左往右写的,由此可见最开始古人记事并没有准确的书写规定,但是在商周时期出土的一系列青铜器中,我们发现器皿周围的字都是采用从右向左的顺序写的。
青铜器的制造工艺对后世人们书写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商周出土的青铜器上大多刻着铭文。当时青铜器的制作工艺精湛,先做陶器,陶器有内范外范之分,做好了之后将铜液倒进范中,成型之后再打碎陶器,一件青铜器就制好了。
而青铜器上的铭文,实际上是刻在陶器内范上的。铭文能够印在青铜器上,是因为范上刻的是凸出的镜像字。我们知道从古至今国人的书写习惯都是右手执笔,为了避免在书写内范上的字时不小心被刮蹭,人们选择从左往右的顺序刻铭文,而灌入铜液时,铸成的铭文就是从右往左的了,而成千上万的青铜器让人们书写汉字产生了从右往左写的习惯。
商周以后,人們开始用竹简写字,这一书写方法巩固了商周自上而下,从右向左的书写顺序。当时人们用竹简写字时用左手拿简,右手书写,在阅读时人们可以左手拿简,右手拉简,这一习惯直到纸张出现,古人依旧沿袭从右往左的写字顺序。
除了习惯还有思想。古代一直遵循右为长,左为庶。右边为大,所以为了适应这种尊卑思想,古代写字都约定俗成从右边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