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社会,任何人都有权决定他愿意说什么或不说什么。
参与公共讨论,围观热点话题,有人选择沉默。无非两种情形:一种是,对话题不了解无底气,因不知而不便不宜发声,属于无底气沉默;另一种是,对话题有研究具底气,担心“言多必失”或其他原因而不愿发声,属于有底气沉默。无论是“无知者有畏”式的无底气沉默,抑或“有知者有畏”式的有底气沉默,毕竟,都守住了“真话不全说,假话全不说”的底线。
对公共话题发声表达意见,无非表示支持(同意)或反对(不同意)。基于个人学识立场和观察视角,无论发声支持或反对,只要秉持公共立场,恪守“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真实意思表示,都可视为有底线发声。尤其是面对不确定未来的话题,本来就无标准答案,只是基于“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声源差异,才衍生“远近高低各不同”观点龃龉,很难用“正确”“错误”来简单机械界定。既然有底线发声无所谓对错正误,就根本不值得神经过敏“上纲上线”。
现实中,有些发声却偏离公共立场,颠覆常识公理,违背良知操守,属于无底线发声。譬如早年某教授惊世骇俗,抛出“强奸陪酒女比强奸良家妇女危害性小”怪论,就背离了司法精神和公平正义,明显颠覆常识。某些“公知”“板凳不坐十年冷”,却“语不惊人死不休”,觊觎博人眼球“一举成名天下知”。诸如令人啼笑皆非的“英人英语源于中国”之类,就“有哗众取宠之心,无实事求是之意”。早年某教授抛出“50岁退休65岁领取养老金”奇谈,显属“饱汉不知饿汉饥”“站着说话腰不疼”,违背了基本道义良知。某些专家“满嘴跑火车”,人民网曾罕见连发三文,痛陈“吓尿体”“哭晕体”“跪求体”等浮夸自大文风,激批其“污染舆论生态,扭曲国民心态”。某些学者选择性发声,在攸关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平的敏感话题上,屡屡鼓噪不负责任的“惊人之语”,诸如“镉超标大米不是毒大米,吃一两年没问题”“控烟就是卖国”“制止空气污染要向人民征收呼吸费”“买房就是爱国”“房价越高对穷人越有利”“房价越低城市越丢人”“房价涨到顶就没有人投机了”,等等。是类无底线发声,难怪招致天怒人怨,很难不让人怀疑其背后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物必自腐,而后虫生。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曾有网站问卷调查,回答“对知识分子群体最不满意的地方”,学术浮躁、作风腐败、脱离群众排前三位;回答“知识分子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是增大还是减小”,选择增大的25.9%减小55.6%;回答“如果你是知识分子,你会为这个群体骄傲吗”,选择会的19.1%,不会的67.1%。要命的结果是,七成以上被调查者表示对知识分子印象逐渐变坏。如同小姐被贬损为“小姐”,现下失去公信的某些专家、学者、教授、大师,也被污名为“砖家”“学贼”“叫兽”“大屎”,实在是自作自受自取其辱,只能用鲁迅在《论雷峰塔的倒掉》中的两个字相送:“活该”!
有底线沉默,也许并未影响或实质影响公众对沉默者的信任,而且沉默既未构成对公共利益的现实肇害,更未误导主流价值和掣肘文明演进;无底线发声,则不仅“一颗老鼠屎坏一锅汤”,污损知识分子群體形象,而且直接混淆视听误导公众制造恐慌,甚至可能激化社会矛盾,埋下祸国殃民的祸根。反思指鹿为马的历史故事,假如当时大臣们全部选择有底线沉默,而不是颠倒黑白混淆是非迎合赵高,选择指鹿为马的无底线发声,会有后来赵贼叛乱篡权、秦朝灭亡的悲剧发生吗?可见,无底线发声比有底线沉默可怕得多!
谁也无权要求众生皆具“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风骨;然而,“真话不全说,假话全不说”却是为人发声的共同底线。“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心”,知识分子有底线沉默,则无惧“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知识分子无底线发声,则加速世道人心江河日下。无论如何,社会可以包容有底线沉默,不能容忍无底线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