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语:我们都想活的好一点,这个好就需要有一个参照物,当然了这个参照物也会随着我们的提升而改变。
我们中国人爱比较,比工资、比房子、比学历、比成绩,比尽了物质上的东西,又比谁的老婆漂亮、谁的老爸官大,网上更是可以天花乱坠——反正吹牛又不上税。千方百计地打听背景消息以满足一较高低后的快感或沮丧,或多或少,我们都有这种心态。
出国前常听人说,美国人不会强迫孩子去争第一,而总是鼓励孩子,只要尽力了,就可以得到家长和校方的赞扬,这种说法把我这个在处处比较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羡慕得要死。来了美国才发现,距离真的会产生美:美国人的争强好胜,比中国人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其他的不说,如果美国人不是事事争先,咋会有奥运金牌数多次第一呢!美国中小学放学早,放学后多开展各项体育运动,这体育运动除了培养出强健的体魄,更培养了强烈的竞争精神。我的一个曾经拿过奥运会奖牌的朋友,现在都年过半百了,还经常在学校泳池里和18、19岁的游泳队小伙子掐表比赛,真的是比了一辈子还那么有干劲。后来她却尝到了别人的嫉妒之火:她去一所大学面试教职,院长对她百般刁难,原来这院长以前也是个运动员,对她的奥运会获奖的背景不禁产生了嫉恨。(文章吧 www.lingdz.com)
的确,美国学校里不会公布成绩,不会排名次,但课堂上强调讨论、强调提问,落后于人也是很糗的事情。如果成绩优秀,毕业时会有各种荣誉称号,大学录取也要看多年成绩,所以说考试一样重要。除了考试,学生不仅仅要从小培养特长,而且从初中开始就要做义工,有条件的家庭会把孩子送到海外游历,为进大学加分,一样忙得不可开交。职场上美国人可是在和来自全世界各地的精英竞争,不抓紧点怎么可能出人头地?
说起来美国人比较最多的是“软性”项目,因为工资这种“硬性”的数字不好打听,人们都很注意保护隐私。可其他表面上的东西,是举债也要打肿了脸充胖子的。美国有句俗话:“Keeping up with the Jones”,意即大家都明里暗里在和邻居朋友们比较,你家买了大车,我也得换辆新车;你家铺了靓草皮,我家也得搞搞绿化……君不见美国电视节目里大大小小的竞赛节目层出不穷吗?!
我刚来美国读书的时候,和两位美国同学合作参加了一个设计竞赛。其中一位年纪稍长的同学生怕别人偷了我们的创意,千方百计地严防死守不将设计方案透露给任何外人,结果我们并没有进入复赛。后来另外那个同学偷偷对我说,唉,当时如果能问问老师的修改意见,说不定方案就成功了。其实只要竞争,不要合作,真的走不了多远。
编后语:有了同样的目标才会有竞争力,都勇于向前,这是一种良性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