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若缺(医学大神13)》是一本由朱石生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页数:2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成若缺(医学大神13)》读后感(一):种树重要,还是栽培重要?
班廷与麦克劳德共获诺贝尔奖,是基于麦克劳德和班廷之前的论文,以及多例临床应用的结果。书中客观评价: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克里普的贡献最大。
胰岛素的发明,自然是团队协作的成果。班廷是栽树之人,虽然他的出发点是对的,但可能把树都栽倒了;麦克劳德在这颗参天大树长成的过程中,并没有具体负责施肥和浇灌工作——但负责的是团队成员如何分工合作,以及如何正确地完成大树的培育工作。
那我们现在来掰扯一下到底是种树重要,还是栽培重要?
这个问题根本没必要回答。
因为在大树的成长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是必不可少的。
本书中最见作者功力的不是对班廷实验过程的生动描述,而在于第一章对于糖尿病诊断以及胰岛素研究的中西文献梳理——这部分内容如果不是学贯中西,通古识今,是没有办法写得如此清晰顺畅的。
第二个作者功力的体现是对班廷的行为分析部分。根据丛书后附的内容可见作者曾从事心理分析,因此对于班廷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描述,除了白描的手法之外,不着痕迹地加入了一些心理学的视角,读后除了得到场景还原之外,还引导读者从心理学视角对行为进行解释,是读书之外的又一个收获。
《大成若缺(医学大神13)》读后感(二):胰岛素的发现
班廷是个外科医生,他不是生物学家,也不是化学家。对糖尿病研究不深的他不知道前人已经做了多少次尝试,又失败了多少次,满腔热情的他试验自己的想法,但是命运并不垂青他,第一批试验的10条狗,因为操作不当,还没正式试验就死了一半。
如果班廷被重重困难吓住,也不会有后续的故事了。
他没有受过专业的生物医学培养,也不懂得制造严谨的对比实验,但是他近乎傻天真的热情和执着促使胰岛素更早地被发现。
他自己成名后也说,如果当初知道糖尿病的研究现状,他恐怕没有勇气去研究糖尿病。
命运有时候很奇妙,非科班出身的班廷提出新奇的点子,正好遇到愿意让他尝试的麦克劳德,更有提炼大师的化学家——克里普加盟,在胰岛素研究出现曙光之际,胰岛素的团队成员也越来越豪华。
当胰岛素被研制出来后,全世界都为其欢呼,糖尿病几乎是不治之症,医生们拿它毫无办法,如今有了特效药——胰岛素,才使得糖尿病这一医学难题被攻克。
而班廷,促使了胰岛素被更早地发现,凭这一点,他也当得起世人的敬仰。
《大成若缺(医学大神13)》读后感(三):缺的是什么
相较前几册有着明确功劳归属,这册(以及第14册)发现胰岛素的功劳(故事)远不止一个人,也反应医学进步后,一个成果往往是团队之力,不过我连班廷都不认识,和大部分国人一样,所知的最知名的加拿大的医生是白求恩。至于团队之力,非得看完书才知道了。
#大成若缺
班廷的专业技能不能说到医学大神级别,个人能力好像也不能到大神级别,但恰是他是发现胰岛素之始,因为他的不专业所以有了坚持和热情,此时又有专业的人为他把关推进,事情才成。
有了名和利,研究也变复杂起来,不单是知识的发掘,还有人与人的冲突和碰撞。
末尾年表写的是「胰岛素年表」,窥见一斑,许多现在不知名之后也不会知名的人在胰岛素这条路上付出的并不比班廷少,甚至某些角度来看比他的付出更有价值和格调。
但是想到胰岛素的时候,你最不能绕开的还是班廷。
大成是什么,一目了然,缺的是什么,倒是要自己读完后好好思考的。
《大成若缺(医学大神13)》读后感(四):偏执狂的贡献
1921年,30岁而没有病人的外科执业医生班廷,因偶然的“奇想”坚持来到母校多伦多大学,借了糖尿病专家麦克劳德暑期空闲的实验室做了几个月实验,发现了胰腺提取液的有效性。1922年,胰腺提取胰岛素获得量产。1923年,这位农村长大、没有博士学位、拿过军工十字勋章、笨拙、勤奋、固执、防御心理极强的人,破天荒地以当时最快的速度获得了诺贝尔奖。
I型糖尿病之前就是绝症,只有节食疗法可以苟延性命。虽然19世纪就有人发现胰腺和糖尿病有关,而且也知道有外分泌和内分泌的区别,知道胰泡细胞和胰岛细胞各司其职,但因为种种误解和误操作,一直没有人能成功从胰腺中分离出降血糖的东西。班廷作为一个门外汉,几乎是凭一己之力重复了前人的实验,并通过反复的失败不断校正实验方法,再加上很重要的运气成分,成功将胰岛素推到了临床。但这个创新究竟最关键的人物和点是什么,其实很难说。历史无法假设,班廷的成功并不是某种天才的奇思妙想,而正相反,正因为班廷不是天才,甚至都不是业内人士,像初生牛犊一样偏执地去干了他所不知道的别人已经失败过多次的尝试。没有他的偏执,恐怕还要等很多年,要么是从另一个渠道掌握了糖尿病和胰岛素的关系,从而再次去胰腺分泌物中寻找胰岛素,要么就得等下一次机缘巧合。班廷的主要贡献即在于此,——让巧合提前发生了。诺贝尔奖颁给了他和麦克劳德,前者的主要贡献是从0到0.1,后者的主要贡献则是从0.1到1,但对于创新而言,两者至少同等重要。
世界就是由各种各样的人组成的,每一个人都可能失败,但作为整体,则必然会有成功者。保持多样性,保持每个人的活力和自信,即使它会无谓地消耗很多资源,但创新即来自于此,也只会来自于此。对不确定性的担心,以及对不确定性的期待,是人类本能的两难,可能从猴子时代就根植于人的本能了。个人具备这一本能,集体则天然地只会保留前者,那么,压制个性、压制个人,就必然会走向创新的反面,这也就是“低人权优势”其他都行,就只是创新需要靠拿来主义的原因。而提倡或促进创新,需要的却与当前的气氛正好相反:解放个性、放弃计划。
本书是我看的《医学大神》系列的第二本(《搜神记》除外),文笔比《青霉素》那本更加活泼,尤其班廷刚开始到多伦多大学做实验的描写,那种“大象闯进瓷器店”,或者不恭敬地说“刘姥姥一进大观园”的形象跃然纸上。十条预先准备的实验狗,转眼间死了七条,而实验都还没开始做,最后不得不满城去收购“野狗”,这种“冷笑话”(或按新近流行的说法叫“凡尔赛文体”)由作者以非常平静的语调讲出来,而我则半夜忍不住大笑多次,甚至想着那些死狗是不是都做了花江火锅。感谢作者再次给我提供了这一饕餮盛宴。有同学说这套书文风类似茨威格,但我的印象里,茨威格的传记或纪实类(如《人类群星闪耀时》)有点“端着”,远没有朱老师的文章接地气。
再次感谢,两天一本,很快就要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