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味者》是一本由[美] M. F. K. 费雪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36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恋味者》精选点评:
●费雪真的是我读过写散文最好的,更不要说我们在美食这件事情上共有的自持的坚定审美。
●如隔着窗纱的泛黄照片。写的全是过去的时光……无论是好是坏。一份玉米卷引发的对生活的绝望,一份过度大餐的俏皮而可怕的回忆,一份恰到好处的套餐带来的安心。但是也仅限于食物,一旦写的主角变成人类,过度的无情与辛辣让人觉得有这么个朋友不如没有。
●书应该是好书,但我为何读得昏昏欲睡呢,一定是我读的方法有问题,挠头
●适合冬日的书,轻轻浅浅的风景和告白,却带着强烈的饭蔬色泽香气。生命中肯定会有的时刻,独自一人坐在餐桌前,罔顾周围的目光自得地享受一顿美味的食物;对海洋迷醉却被海上旅程扰乱魂魄丧失存在感;在动人的吟唱和音乐声的洗涤下变身成干枯树木。“当人们认为自己永远不会再像眼前这般年轻和自由的时候,就会像我们当时那样。无论你对自己说了多少次再见,你依然会重新再经历这样的感觉。这就像是用盔甲在武装着自己。”
●唉,为了能看书我都坐地铁绕大弯儿上班了…………..也并没有传说中那么好看。也可能是因为这两年对欧美人的生活和文字越来越无感了。
●她对自己生活的掌控或失控都很惊人
●让我想起普鲁斯特。适合大把挥霍时间阅读。
●翻译得不好还是怎么着?看不下去,有代沟。
●结尾处,作者的感情混乱将书中本来就不算太多的饮食趣味摧毁殆尽。
●贪恋那些味道
《恋味者》读后感(一):好书
粗粗的看过一遍 感觉不错
书印刷质量不错 翻译方面感觉也好可以
新星的书质量一直都不成问题
很好的一本书,对饮食方面的分析很入理~
推荐~~
《恋味者》读后感(二):不是书不好,而是我渐渐消失了读书的心情
刚拿到手的一本书,眼里心里都是喜欢。
在床头呆了一个星期之后,我拿到无聊的辩证法课堂上去看,终将所有的耐心都消磨掉。
这是一本内心的书。讲的只是些寻常的无聊事,甚至通篇都是不知所谓的情绪和味道。
并没有流露太多小女人的情愫。只是平白的叙写。
这种书其实适合冬日里慢慢打发懒洋洋的时光。只可惜,这里的冬日并不存在。
急进的思想让我恨不得一个小时就把此书翻完,而不是喝着茶,听着歌,晒着稀松的太阳光。这样子的日子只存在十多年前,然后十多年前我能够触及到的书却是少之又少!
《恋味者》读后感(三):寻味而忆
阳光明媚的下午,适合看这么一本关于美食和深情的小书。
这是个美国美女写的,第一次看她的照片,还以为是某个好莱坞明星。不过她的情事的确不断,一生三次婚姻,还有私生女。挺传奇的一个女人。写美食都能整出一个美食方面的“费雪奖”。
我喜欢她的故事,特别是最后一篇,写那个女扮男装的乐队歌手的,在她邋遢的男装外表之下,潜藏了诸多心酸、爱欲、惆怅、孤独等复杂的情愫,令人唏嘘。
所谓恋味者,即恋旧,寻味而忆,恋过往一切深情之所在……
《恋味者》读后感(四):为什么要做饭?
为什么要做饭?
这似乎是一个很傻的问题,古人早就说过民以食为天,而我们都亲身体会过一顿不吃饿得慌是什么感觉。不过,那两种说的都是吃饭,饭一定是要吃的,可是有多少人会做饭呢?
此处指的做饭也并不是随便煮熟,能吃就行的做饭。假如有人把煮速冻水饺、挂面加豆瓣酱当成做饭,那就真的侮辱了这门已经流传五千年的艺术。
是的,在费雪的世界里,做饭是一种艺术。无论是在第戎跑遍大街小巷去买各种食材,并在小小的厨房中做出一餐的那种经历,还是在法国小镇上吃一顿由著名厨师煮的大餐。料理的艺术与心情都会掺杂在饭菜的香味中。
最近,我迷上了做菜。似乎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一切自然而然的生发的。记得,我也曾经对那些家庭煮妇们嗤之以鼻,认为这是一件多么不浪漫、而且低级的工作啊。好像只要我沾染了厨房的油烟气,我的那些梦想就会被玷污一样。
如今看来,彼时的想法多么的幼稚而可笑。如今,我在做菜中所获得的乐趣,并不仅仅在能够吃到独一无二的美味食物,还来自能为自己所在乎的人们做出一餐的快慰。每当一道菜摆上桌时,听着大家说的每一句赞美,都觉得是一种幸福。就像费雪曾不厌其烦的描述过那些饕客们的赞美而感到由衷的快乐一样。
原来,幸福的真谛真的是在于付出啊。
李安名剧《饮食男女》开篇便把美食用于联络感情的功能发挥的淋漓尽致。一家人只能在饭桌上可以团圆。当然假如心存芥蒂,就算是山珍海味也不会吃出什么味道。
所以,饮食不仅能检测出情感的浓淡,也是衡量幸福的指标。
粗茶淡饭亦甘甜,这是贫贱却恩爱夫妻的写照。许多男人吃着女友烧糊的菜依然津津有味,这难道不是精神战胜物质的例子吗?
因此,幸福的真谛还在于真心。假使爱一个人,就去为他/她精心准备一餐饭吧,相信那平淡却隽永的幸福味道。
《恋味者》读后感(五):译者评述
我害怕看自己译过的文字,生怕扭曲了作者的本意。尤其对是费雪这样感情细腻、才思敏锐的作者。
从1912年到1941年,《恋味者》其实是费雪的一部写意画似的自传。只是情节跳跃,场景不断变换,还有风格各异的美食贯穿始终:这自传诚然是别具一格。从北美故土,到法国瑞士,再到墨西哥,其中又穿插着数次海上故事,作为不得见全貌的读者,我禁不住从文字里寻找着每一个场景之间的联系,每个关于细节的蛛丝马迹。最终一切都变得模糊了。越是读下去,越是会陷入作者彼时的情绪里。如果要我形容,那么我想说《恋味者》是一部宁静的作品,虽是五味杂陈,然而经过了费雪的笔,便摒弃了一切大悲大喜的色彩,变得恬淡了。二十世纪的前半段时光,恐怕是个刺激的故事。费雪则有本事剔除其中的一切刀光剑影,让每一日的生活成为对某种滋味的真切体验。
这已经是我第四次翻译费雪的作品了。这种感受是独特的。你以为你对那个年代并不陌生,以为对她走过的城市早有了概念,但读将下去,她敏锐的观察,细微的情感,会掩盖掉惊涛骇浪的历史背景,让你忘记曾浏览过的读物中给某一个时刻某一个地点定下的调子。那些文字虽简练平实,却甚是耐人寻味,须反复琢磨数次,才能体会个中玄机。多少次,我恨不能和她相视而坐,逐字逐句问个究竟,不过终还是要带着遗憾回到她勾勒的那个时间片段里,对着她忽而调侃忽而义正言辞的笔锋,时笑时叹罢了。
如费雪所说,她记叙的是食物,以及与食物紧密相关的情感。每一种味觉体验,都因为与自己共同经历这种体验的那个或是那些人,和与他或他们之间深深的情谊,而变得意义深刻了。无论是被外祖母严苛看管着的童年时代,还是初为人妇时与爱人远渡重洋,或者是和弟妹在墨西哥小聚,“滋味”是席上主角,却也是爱的陪衬。每一种食物的完美配搭已经和当时的情境融成了一体。餐桌上酸甜苦辣,回忆里悲喜交加,可谓相映成趣。
通晓生活者方可通晓五味,我猜这话应不会太错。经历了战争的洗礼、社会价值观的颠覆、家庭的聚散离合、爱人的恩怨生死,费雪依然把生活还原成了一个恬淡的美食故事。她将失去至爱的大悲、对战争杀戮的愤恨均是轻轻带过,没有歇斯底里的咏叹式抒情,却依然在读者心里留下了深刻的烙印。直到结尾处,在墨西哥流浪乐队的歌声中,我们虽会体味淡淡的哀愁,却依然可以宁静地阖上尾页,舌尖仿佛还留着墨西哥风味美食的余香。
作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美国女作家之一,费雪为读者留下了细腻却丝毫不矫情的文字“珍馐”。这就如她亲自设计并呈现的某一桌盛宴,没有矫揉造作,完全是性情之产物。翻译始终是遗憾的艺术,但愿我没有太过辞不达意,能够向读者展现这本极具“费雪”特色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