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所爱,无畏山海》是一本由石若轩著作,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简精装图书,本书定价:USD 38.00,页数:21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心怀所爱,无畏山海》读后感(一):几个不得不再次探究的问题
一,作者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直接否定了萧红与陆姓表哥的同居关系。
二,同样的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猜测了萧红第二个孩子的结局。
三,萧红的致死原因,我认为没有说清楚,书中肺结核不是致死原因,但是我觉得不一定。最后一卷好像是删减版,草草结尾,莫名其妙。
四,作者的观点是骆宾基与萧红无暧昧关系,这个不一定。
五,萧红出走的原因只是求学嘛?
《心怀所爱,无畏山海》读后感(二):从开始到结束,她成长了
萧红的生命不长,传记不少,因为她的谜太多。孩子究竟是怎么死的?她和军为什么分手,端木蕻良真的喜欢她吗?汪少爷去哪里了?萧红的传记不好写,因为人物太多,关系网不小,作者够胆量,当然也是仗着自己年纪小,所谓童言无忌,年龄是一种软猬甲。
很认可书中的前言中的观点,萧红不是出道即巅峰,却是越写越好的,她底子比较弱,但是天赋高,够敏感,够个性。呼兰河传和萧红一样,属于越读越有味道的那种,乍看之下确实平淡,但是越看越有重量,文如其人,她是不断成长的女作家,但是败给了时间。
《心怀所爱,无畏山海》读后感(三):所以,你找到答案了吗?
书中探讨了自由,选择,理想,现实等词语的意义。一遍读完闷闷的感觉,因为我没有找到一开始抛出的疑问,也许萧红自己终其一生也没有找到她心中的自由。我们跟随作者,跟随萧红一起去寻找心中的答案,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梦想和现实之间永远有差距,所以我们依然没有找到何为自由。
萧红寻找的自由是真的自由吗?她知道自己的想要吗?作者没有描述,因为她心虚,因为作者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是自由,作者不知道萧红想要什么,因为年纪轻轻的萧红自己都未尝知道她想要什么。为了离家出走而离家出走,为了分手而分手,为了求学而求学,是噱头吗?我不知道,作者不知道,萧红也不知道。
《心怀所爱,无畏山海》读后感(四):石姑娘,你懂张迺莹,但是不懂萧红
石版的萧红传记不少学者写了评语,但是估计也是长辈爱护晚辈的行为,就和鲁迅先生当年给张迺莹写序言是一样的心态。因为萧红的《生死场》的艺术价值实在是不如呼兰河传,鲁迅对其的帮助也是出于被萧红的赤诚之心感动。
《萧红的绝世飘零》中塑造的萧红严格来说不是萧红,萧红这两个字很复杂,包含了太多东西,全书的思维和想法还是在为张迺莹代言,在没有成为萧红之前的张迺莹的纠结,迷茫,亲情与爱情以及友情,在书中得到了很好的“发泄”。
但是石若轩忽略了作为女作家的萧红的心路历程,刻画亲情还是离不开文艺女青年的调性。感情经历分析部分初看惊艳,但是总会觉得自己被小姑娘骗的不爽之感。(ps:读者也是要面子的嘛)。当然了,先有张迺莹才有萧红。石小姐还是要接着下功夫啊。
《心怀所爱,无畏山海》读后感(五):尊重了萧红,尊重了自己,也尊重了时代
我是从2019年的少数民族代表作家会议上知道了石若轩这个姑娘。姑娘作为回族作家代表却像江南女子一般的柔弱,而她目前所写的作品也与她的民族并无关系。坦白说,这部《萧红的绝世飘零》的份量在市场组稿书之上,但是较权威学术著作还有一些距离,但是并不影响它的可读性。文学的价值在于传播,这也是石若轩为萧红所做出的一些贡献。本书塑造的萧红更加人性化,石若轩并没有掩饰或者洗白萧红的任性,同时也没有刻意吹捧萧红,她只是借萧红之口,表达了同样处在人生十字路口中女孩子们的迷茫。石姑娘把尊重和理解不单单给了萧红,也带给了书中的每一个人物。人物的人格缺陷固然存在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却没有伤天害理的行为,感情是太复杂的东西。
我看了石版的张爱玲传记,也看了石版的萧红传记,她似乎在说什么,明明可以马上说出来却又欲说还休,欲言又止的样子。石对过往的求学经历愤愤的感觉与态度让我思考当代大学生的教育问题。大学校园中的气氛是否应该带给这些追梦孩子们一些柔和呢?
《心怀所爱,无畏山海》读后感(六):【转】生命的巅峰体验
在重庆秋色最宜人的时节,我读到了石若轩的新书《心怀所爱,无畏山海-萧红的绝世飘零》。在安宁的氛围中,读一本关于民国才女作家萧红的书,这原本是最惬意的事情,只是由于我这段时间四处奔走,在喧嚣中难以有较为连续性的时间,影响了我的阅读。不过这样也好,我会更好地利用这碎屑状的时间,将那个远去已久的呼兰河边的女子,在我的印象中连缀起来,一点点地还原,一段段地连通,一个悲怆而又圆融的人物在我的脑海中奔突和摇晃,就要呼之欲出了。仿佛是是时间的片羽漫天飞舞,也仿佛是精灵的汉字在四处走动,萧红竟然超越了时间,活在当下,即便是走向生命终结,也似乎延展了她生命的长度,向着更为深远精微的未来而去。 我要感谢石若轩,这位年轻的女作家,为我们捧出这一部二十余万字的作品。由于我的阅读面有限,不知道这本书算不算是传记,但是我觉得不是。这更像是一部以人物经历为线索写成的一本随笔集。这部书具有较多的学理思辨,但是也不是评论集。石若轩完全超越了类型文学作品的界限和桎梏,为我们奉献出一本文学性很强的佳作。整部书文笔流畅细腻,叙述开阖有度,描写精细传神,特别是人物心理的镂刻极为精到,将特定时期的人物真实内心展现出来,自然而然地纠正了政治立场偏见、美学观念偏见和阶层划分偏见,而用近乎虚构的人物灵魂剖析,还原历史人物真实。也许这种来自作家人性深处的开掘,才是最贴近人物内心的真实。这样,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社会环境的复杂性都呈现出来,并将群体抉择和个人抉择区别开来。作家在这部书中对一些谜一般的过往做了自己的分析,比如:汪恩甲的消失之谜,端木蕻良先行去重庆之谜,萧红与骆宾基的交往之谜等,从人的基本情感和判断的角度(而非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角度)来进行解读,是很有人情味的解读,而且可能更符合逻辑。作品甚至将萧红和鲁迅先生的交往也做了深入分析,偶像与粉丝的关系描绘得很到位,是师生情而不是师生恋,虽为异性,却是师徒,只不过是最为欣赏的徒弟和最为尊崇的师长之间的关系。这种相互欣赏,更像是知己。书中很多处关于蜚短流长和人为抹黑的地方,做了修复,这是对一个身负大才却又身世飘零的女作家的最大尊重。 我是用PDF格式读完这本书的。虽不能掩卷赞叹,但能临屏激赏。在鼠标一次次的滑动中,我一次次地折服于石若轩的笔力。用心理在场的切入角度,用举重若轻的叙述语言,用婉转悱恻的诗性描写,用条分缕析的肌理再现,这些对一个年轻作家来讲很不容易。谢谢石若轩,让我再一次阅读和了解了萧红,再一次对东北大地充满神往,再一次对民国时期思想启蒙时代横空出世的作家们充满敬仰,再一次对战火纷飞的环境中仍然坚持文学理想和社会责任的作家们充满尊崇。特别是,在生命时刻面临危机的环境中,还用人间真情温暖别人,也温暖自己,甚至抱团取暖的行为,让我再一次领略了作家们的真性情和真信仰。 最近常常在思考死亡问题。苏格拉底认为:哲学的任务是预习死亡。而我觉得,文学的任务就要用形象化的语言方式对死亡进行哲学思考。石若轩无疑就是用文学的方式,对萧红的生命进行了深入的礼赞和思索。萧红身体状态很差的情况下,还在坚持创作,便是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人生的价值体现,才是对抗死亡,正视死亡的最佳选项。只有最大化地实现人的价值,对于萧红来说,就是最大化实现文学理想,就是真正地超越了死亡,拥抱了生命。 而萧红的一生那么短暂,而又那么辉煌。无疑,这是生命的长度有限的情况下,生命的高度有了巅峰水平。我记得荷尔德林曾在《致命运》中想要写出伟大的诗歌,即便像是神那样活一天,也就值了。萧红也是这样的,写出了大作品,但是人生却很悲惨,生命长度有限,但是无碍于她在文学上的高度体验。我觉得这就很值了。我想,石若轩在这部书中传达出的,也有这种浓厚的英雄主义思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