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恰到好处的爱 做不焦虑的父母》是一本由[美] 丽莎 • 舒格曼著作,低音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给孩子恰到好处的爱 做不焦虑的父母》读后感(一):绪论
如何才能培养完美的孩子?
这看似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不过方法却出奇的简单。如果您认为没那么简单,很遗憾,我们还没有就此达成统一认识。
当今社会,全世界的父母都希望将自己的下一代培养成比同龄人更聪明、更健康、更成功、更受欢迎的孩子。为此,这些家长从小就给孩子灌输竞争的概念,并且绝不容许孩子犯错和失败。然而,正是这些家长的所作所为将孩子们送入了崩溃的境地。
身为两个女孩(一个上初中、一个上大学二年级)的母亲,在经历怀孕的六百多个不眠之夜后,我非常清楚,要成为孩子的父母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但这就是家庭教育的实质——教养子女注定是一种浴火淬炼的过程。在没有孩子的时候,每个清冷的周日清晨都是您与被窝温暖相伴的惬意时刻;有了孩子,一切都变了。清晨五点,当您尚在甜梦中,已经有个小小的身躯跳上床来,扒开您的眼皮,央求着您给他们做薄饼。从那一刻开始,您会整天处于“开机待命”状态,直到12 到18 个小时之后筋疲力尽地倒下。
但与此同时,教养子女的过程会颠覆我们过往的生活,带领我们开始一段从未体验过的美丽旅程。请设想一下,如果此时有一份地图在手,能保证我们不偏离航线(至少不会偏航太远),那么这段旅程一定会更加轻松愉悦。
这也就是我撰写《给孩子恰到好处的爱 做不焦虑的父母》这本书的初衷——在帮助家长们保持正确教育航向的同时,提前预告前方可能的危险,这样家长们就可以及时跳出“做完美家长”以及“培养完美孩子”的家庭教育误区。
这里,我需要提醒家长们的是:常见的地图都是从单一维度来解读真实世界的。它们无法提供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本土知识。本土知识是只有当地人才知道的实用信息,能够告诉我们路面上哪里有颠簸以及如何避开它们。
在本书中,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家长们的导游,通过《给孩子恰到好处的爱,做不焦虑的父母》一书向大家提供教养子女所需的实用知识,帮助各位家长在教养子女的道路上遭遇歧途时保持头脑清醒。本书会涵盖社会心理学、认知发展以及与子女教养相关的所有儿童发展关键环节。我会将相关重点问题分为篇幅较短、容易理解的子章节进行独立论述。其中,我会在分析家长误区的同时,还原家庭教育的真相,并提醒家长关注培养心理健康孩子的关键原则。
也许有的家长会问我:本书为什么不从教养新生儿开始写起,而偏要将教养对象设定为5 岁即将进入幼儿园时期的孩子?原因很简单。除去新生儿对睡眠的极度需求,刚出生的孩子完美无瑕。婴儿期是家庭教育最容易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宝宝除了进食、睡眠、排泄与啼哭,对家长再没有其他需求。而当孩子们逐步学会爬行、咿呀学语,或开始像大人一般坐在餐桌前就餐,他们的肢体运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独立性逐渐发展,这时候才开始形成独特的个性。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园是最为关键的性格与行为养成期。而这个往往也是孩子们开始调皮捣蛋、频频惹家长生气的时期。
在您即将被身边环绕的教养压力所淹没、快要无法呼吸,或是即将把孩子拖入“完美主义”的深渊时,请把本书当作救生圈吧。请大家时时用本书中的内容提醒自己:即便孩子表现得再好,他们也是潜在的混乱制造者;作为家长,学会灵活应对生活带来的各项挑战是我们的必修课。
不论您是即将为人父母的新手父母,还是经验丰富的家长,本书都强调:家庭教育的最终目标不是培养完美的孩子,而是培养具备自我调适能力,能够勇敢、从容、乐观地应对生活带来的所有挑战的孩子。
现在,就让我们来为培养这样的孩子一起努力吧!
《给孩子恰到好处的爱 做不焦虑的父母》读后感(二):前言
我常年与孩子们打交道。10多年小学教师和两个女孩母亲的身份,让我每天都有很多机会接触孩子(及其家长)。我所亲眼见到的,年幼孩子在父母高期待压力下濒临崩溃的案例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父母不切实际地期望自己的孩子在各个方面的表现都超越其同龄人。
而结果呢?孩子们越来越频繁地造访心理诊所,甚至不得不接受药物治疗来抑制情绪紊乱、抑郁、社交恐惧和急性焦虑的发作。我每天都能亲眼看到这类事件的发生。根据儿童心理研究所发布的《2016 年儿童心理健康报告》,美国18岁以下患有或曾经患有诊断性精神疾病的青少年数量高达1710万。而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事实上,YoungMinds.org网站早在2013年就报道过,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15~16岁青少年罹患抑郁症的数量几近翻番。如果您已为人父母就会明白,在家长眼里,这个数字是多么令人胆战心惊。
我花费了20多年的时间来观察那些因无法入选球队、没有赢得最具价值球员奖,或没能如愿进入梦寐以求的常春藤盟校而崩溃的孩子及其父母。我发现,令人痛心不已的是,这些孩子根本无法接受自己不完美的事实。而他们的家长亦是如此。
您或许已经注意到了,“虎妈”“鹰爸”无处不在。在这些父母的操控下,孩子们根本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来做自己。我相信,谈到这里的时候,您心里可能已经列出了一份长长的家长名单。上面的每一个家长都极其擅长将孩子们的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或许您也在无意识地这样做吧。
作为全国性专栏报道《这才是事实》(It is What It Is)、《波士顿环球报》地方最畅销图书《生活:就让它这样吧》的作者,我在过去的8年里一直试图提醒家长们,生活永远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人是完美的,也注定不会有所谓“完美”的存在。儿童的发展也是如此。因此,我认为现代社会的家长最需要的是一声警钟来提醒自己放下不切实际的高期待,将孩子们的童年还给他们。如果这意味着我们在教养子女的过程中犯了错,那不妨就让我们错下去吧。
在我看来,现今的很多父母已经忘记了,父母能够传授给子女最重要的技能,就是犯错以及跌倒之后可以爬起来继续前进。毕竟在本就不完美的世界里偏执地追求完美的做法对成年人和儿童来说都过于不切实际了。
恐怕迄今为止市面上还没有一本教授家长如何在教养孩子的路上适当减负的著作。这也是我创作《给孩子恰到好处的爱 做不焦虑的父母》这本书的初衷。我希望本书能够提醒家长们把对孩子的期望降到合理的范围内。因为如果父母的期望值过高,孩子们的能力恐怕永远也无法企及。
在过去的近25 年里,我与丈夫大卫携手相伴,经历了从怀孕到女儿上大学期间家庭教育的各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面对家庭教育这个难题,我和我的孩子们都没有被击倒。而我从中得到的最宝贵的启示是:生活,尤其是家庭教育,从来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坦荡通途;与之相反,它是一条崎岖颠簸、充满艰辛、遍布巨大深坑的山道,时常还会出现难以预料的曲折迂回。但这条道路的沿途尽是波澜壮阔的美景。家长们只需接受自身的不完美、接受孩子的不完美,就能享受这无限的风景。做到这一点并不困难,因为没有人生来就完美。为此,家长必须培养孩子正确面对失败的能力。通过培养这种能力,我们可以更好地帮助孩子开启未知的巨大潜能。
在书中,我将分享与您有过类似家庭经历的家长朋友们的故事,您或许会随着他们的故事放声大笑,或者潸然泪下。我也会分享我最骄傲的母性时刻、心碎的故事、一些感悟和取得的成绩,以便您更好地理解:家长能为孩子、为自己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从孩子的生活中退一小步,让孩子们学会自己把控自己的生活。有时候,家长对孩子最宝贵的赠予就是培养孩子自给自足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养成能够催开世间最奇妙的花朵。当您真正接纳了这个观点,就会发现,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了。
《给孩子恰到好处的爱 做不焦虑的父母》读后感(三):真正地摆脱育儿焦虑,养育出完美孩子
‘你看看人家王怡佳,都是一个老师教的,人家能做对,你怎么就错了?你比人家笨?’我才回了一句嘴,妈妈立马声音提高八度:‘人家的孩子怎么那么听话?怎么不和妈妈顶嘴?’看到妈妈嘴里蹦出的一件件‘杀人武器’,我只好低头拼命写作业。”这是南京市浦口区复兴小学六年级学生张喆的一篇日记,日记的名字叫《我恨“别人家的孩子”》。
“我的孩子不能输给别人”“我的孩子一定要比我强”……培育“牛娃”的梦想让家长们乐此不疲,“别人家的孩子”让童年变得沉重,难以抑制的“比娃”冲动让教育显得急功近利。
焦虑的家长们,经常有各种各样的“难题”:孩子不爱吃饭;我家的孩子总爱坐在厕所里看书;我家小孩总是自我管理太差了,直到大人发火了才哭着说自己错了;家中的姐姐总最对弟弟挑衅,两个孩子的相处总是让大人苦恼;甚至,孩子太活泼了,孩子太安静了;孩子太不听话,孩子太听话……
有的孩子认真细致,有的孩子粗枝大叶,有的孩子心灵手巧,有的孩子笨手笨脚,有的孩子从小善于关注生活小节,表现得精明能干,也有的孩子喜欢默默思考,思想整天飞翔。孩子们的状态很不一样的,我们应该允许这种差异存在,正是这种差异性构成了人的丰富性。
一些太求完美的父母特别注意孩子的每一个细节,当孩子犯了一些小错误,或在某方面表现出能力不济时,他们就忧心忡忡,就像立即帮助孩子改变。事实上,他们已经变成太苛刻的父母。
《给孩子恰到好处的爱.做不焦虑的父母》用一个个案例,重现家庭教育中各种“小宇宙爆发”的激烈时刻,并追根溯源,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给出教养建议和解决方法。
作者丽莎 • 舒格曼,研究儿童心理二十多年,从事儿童教育工作十余年,深刻了解处于父母高期待压力下的孩子们的心理。她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来观察“未能如愿”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
作者始终提醒家长们:家庭教育的最终目标不是“养育”出完美的孩子,而是培养具备自我调适能力,能够勇敢、从容、乐观地应对生活带来的所有挑战的孩子;父母能够传授给子女最重要的技能,就是“跌倒”以后可以重新站起来,继续前进。
做孩子的盟友,不做孩子的上级
有一个绘本名叫《小熊和最好的爸爸》,里面描述的是小熊爸爸带着小熊一起做饭,游戏,扮家家,打猎等等动人场景。爸爸会耐心地和儿子一起准备做菜的材料;爸爸会教儿子辩认野牛奔跑的声音,用小手捉鱼;还会陪着儿子玩各种各样令他新奇的疯狂的快乐的游戏……绘本中的小熊儿子每天都觉得自己是最快乐的,因为他得到应有的温暖和关爱。
是的,每一个完美的孩子背后,一定都有一对完美的父母,关心他的品质多过他的成绩,陪伴他成长,陪伴他游戏,帮助他找到人生的目标,给他足够的尊重,关注他,爱护他,并且做他心目中永远的英雄。
大多数的父母把他们的孩子视为“自己生命的延续”。这种想法经常导致父母强烈地试图影响孩子成为他们定义中的孩子,或者变成他们遗憾自己未能长成的模样。
漂亮的衣服,精美的礼物,这固然是孩子所喜欢的,不过,孩子更需要的还是充满欢乐和关爱的精神生活。在遇到挫折、困难时,我们要及时给孩子传递爱的鼓励,让他重新站起来,坚强地去面对一切。
父母给予孩子的爱应该是这样的:不是因为你是聪明,帅,美,活泼,外向我才爱你。而是不管你是怎样的,只要你是我的孩子,我就是爱你的。我就会把我的爱倾注在你的身上,照顾你的身体,给予你我的情感,帮助你慢慢地成长。
与孩子一起度过一些温暖、快乐、亲密的时光,带给他们童年的快乐。用温暖的语言和动作表达对孩子的爱意,是他们快乐的源泉,也是他们情感学习的启蒙课。当孩子感觉到被爱,就会在童年或成年后也有能力对别人表达和给予关爱。
人生,就是一个大赛场,孩子必须自己参赛,父母不能替代孩子面对生活,更不能当“裁判”,而是应作为“拉拉队”来给予孩子鼓励,给孩子力量。面对日常生活、学习等各方面问题,父母要充分给予孩子空间,让他们做出选择,而不是一味的善作主张,替孩子决定好。
爱的最高境界是尊重和认可
法国哲学家伏尔泰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我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
这句话特别适用于做父母的人,有修养的父母也大都是一个“伏尔泰主义者”。在和孩子沟通时,他们能够倾听孩子的想法和需求,站在孩子的身边给予他表达的权利和机会,然后再帮助孩子变成更好的自己。
我们能尊重成年人,是因为大家处在平等的位置。我们难以尊重孩子,主要是我们和孩子不在同一高度。总是习惯高高在上地俯视孩子,这样的对话自然难以平等。
其实,孩子除了身高以外,没有什么比我们低一等。只有孩子在享受尊重的同时,还会萌发自尊心。有了自尊心,孩子就能增长自强、自立的精神。
在现今中国家庭的教育观念中,“棍棒出孝子”、“严师出高徙”仍是普遍被认可的教育理念。家长们给到孩子的成长环境往往是严肃而不逾矩的。“不许动,动坏了”、“别碰,手碰脏了”、“别拿,伤着自己”、“看吧,我就说让你不要……”等等类似的语句,不一而足。
在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里,孩子是可以自由提出自己的意见,然后同父母用合理的方式去争论和探讨。而不是父母一言堂。吵架,说明意见不合了,或者相处出问题了。这时候,只要耐心聆听孩子的意愿,与孩子一起去解决问题,事情就一点也不棘手。
尊重孩子,在态度上以朋友相待,走近孩子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感受和思想。作为一个孩子,其实他不需要你给他买各种物品,拉着他去看比赛,或加班加点地工作买更高档的房子。他需要看到你自豪地微笑,看到你如何解决问题,看到你如何面对矛盾并克服自己的沮丧感。最重要的是他需要知道,在他需要你的时候,你会在他身旁。
每一个孩子都是完美的。孩子这块璞玉能否散发亮丽光芒的关键在于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如果父母经常微笑着接纳、认可孩子的话,孩子马上会开始散发出耀眼的光芒,对自己的存在有自信,从而开始发挥一直拥有的、与生俱来的能力。
《给孩子恰到好处的爱.做不焦虑的父母》作者以十几年从事儿童教育的实践经验,总结出针对5~8岁孩子学习、交往、自我成长等18个教养误区,旨在帮助家长们真正地远离育儿烦恼、改善亲子关系,以平和的心态帮助、陪伴孩子成长,同时实现自我成长。生活永远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请放下不切实际的高期待,将孩子们的童年还给他们。
《给孩子恰到好处的爱 做不焦虑的父母》读后感(四):了解5—8岁常见的育儿误区,给孩子恰到好处的爱,做不焦虑的父母
复学上班后我们实行6天制,工作十分紧张忙碌,随着小学、幼儿园也陆续复学,我们这些妈妈教师又面临接送自家孩子上下学、辅导作业、提高成绩等问题,周围开始充斥着焦躁的气氛。
面对着个头一天天窜高的两个孩子,我也倍感压力,尤其在当前充满变数的大环境下,真不知道怎样教育,才能让他们有一个明朗的未来。
在这样的心情下,看到这本《给孩子恰到好处的爱:做不焦虑的父母》,一下子被它的书名所吸引。读完之后,特别认同作者的理念:
家庭教育的最终目标不是“养育”出完美的孩子,而是培养具备自我调适能力,能够勇敢、从容、乐观地应对生活带来的所有挑战的孩子。父母能够传授给子女最重要的技能,就是“跌倒”以后可以重新站起来继续前行。这本书以5——8岁孩子学习、交往、自我成长的18个教养误区为主线,帮助家长们识别育儿误区,远离不必要的焦虑,改善亲子关系,以平和的心态帮助陪伴孩子成长,同时实现自我成长。
作者丽莎·舒格曼是全美知名专栏《这才是真相》的作家、《波士顿环球》畅销书作者,多家专栏的定期撰稿人,同时也是十几年的小学教师和两个孩子母亲。她在这本书里一直提醒家长们:生活永远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请放下不切实际的高期待,将孩子们的童年还给他们。
今天重点来分享5——8岁孩子父母常见的3个误区:想让孩子保持学术竞争力,就必须报更多的辅导班与兴趣班、科技正在毁掉我们的下一代和孩子太小还不能干家务。
误区一、想让孩子保持学术竞争力,就必须报更多的辅导班与兴趣班。
周末和假期被各种辅导班、兴趣班填充得满满当当,已经成了新时代青少年的标配。父母知道辅导班让孩子和自己都很忙很累,可是对于未来的忧虑,让很多人还是选择“宁愿现在苦点累点,给孩子的以后多点保障。”
但问题是孩子付出的代价,可不仅仅是现在苦点累点这么简单。丽莎·舒格曼在《给孩子恰到好处的爱》中梳理了孩子缺乏自由时间所导致的后果:
缺乏放松及自我疏解的机会,无法及时释放压力缓解焦虑,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对父母更加依赖,无法学会自立。无法参与静态和相对独立的活动,比如阅读。缺乏想象力,无法进行创意活动。把孩子的时间安排得过于满当,会阻碍孩子成长。
当然,兴趣班本身并无问题,因为感悟自身之外更广阔的世界本就是成长的必由之路,孩子也能学会如何与他人沟通、如何树立自尊自信等。
但父母要把握好度,懂得取舍,不要一味跟风。
作者对课外活动的建议是“在数量上做减法,在质量上做加法”,要给孩子一定的自由时间。
不要担心自由玩耍是在浪费时间,会让孩子落后于其他争分夺秒上课外班的同学。因为研究指出:
孩子在放空的状态下,思维极度活跃且富有创造性、可以自主探索世界、形成独特的兴趣、沉浸在有助于激发幸福感的幻想游戏中、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理智地管理时间,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生活能力。误区二:科技正在毁掉我们的下一代。
现在高科技电子产品层出不穷,一两岁的孩子都能无比娴熟地玩手机,我们常戏称手机为哄娃神器,有时不得不把孩子带到学校,却要去上课的情况下,把孩子和手机一起留在办公室,保证能45分钟不哭不闹不作妖。
可电子产品超强的吸引力也让父母发愁,不给手机就不吃饭、关掉电视就嚎啕大哭、软磨硬泡就要ipad等现象时有发生,既有害孩子健康,又影响学习。
有些父母一边担忧一边纵容,而另一些则采取强硬措施,干脆不让孩子碰任何电子产品。
对此,《给孩子恰到好处的爱》作者有更加理智的看法。她说:
毕竟我们生活在一个数字化的社会,需要我们的孩子在学校和未来职场中通晓科技知识,熟练使用科技产品,并以此作为联系他人、联系社会的主要工具。对于未来的大势所趋,一味靠堵,把孩子和一切高科技电子产品隔绝开来,既不可行,也不应该。
当然,也不能让孩子随心所欲。更智慧的做法是,作为电子产品的提供者,父母有权、也有责任在孩子初次接触时,建立清晰的使用规则并加以监督。
包括使用时长、时段、观看的内容、联系的人群、注意事项等,都做出明确的要求。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就细节进行协商,考虑孩子的意见,但规则一旦制定下来,就要坚决执行。
误区三:孩子太小了,还不能干家务。
观察了一下周围的家庭,孩子做家务的并不多。普遍的原因是现在的孩子学业任务重,父母不想再让家务挤占孩子的时间,还有的妈妈比较能干,觉得孩子帮忙也干不好,还需要自己收拾残局,反而更浪费时间,不如不让他插手。
可作者指出,孩子做家务的意义不仅仅是“帮父母”那么简单。
首先,做家务能为家庭出力,孩子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是家庭一份子,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有助于培养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归属感是孩子愿意主动积极进取的基础。
而孩子一旦拥有了责任感,就会体现在各个方面,包括学习。我见过很多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事事包办,不让孩子有任何自我负责的机会,却希望孩子在学习中能够主动自觉、有责任心,这是不科学的。
其次,孩子未来离开父母独自生活,必须具备必要的生活技能。这些能力并不是长到一定的年龄自然就能会的,需要通过常年的反复练习才能掌握,做家务正好是练习生活技能的好机会。
而且孩子掌握了这些技能,就会有一种胜任感和掌控感,自然对未来充满自信和希望。
此外,通过参与家务劳动,孩子能学会互相合作、帮助他人、一起努力工作的意义等,还能懂得换位思考,感受到爸爸妈妈的付出,并锻炼孩子设身处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能成为孩子未来的竞争力。
在做事过程中,感受到的像被成人一样对待的认可和尊重,同样对孩子有着非常重要的激励作用。
通过做家务让孩子得到锻炼,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
爱孩子是父母的本能,大家都恨不得倾尽所有都给孩子,但更多不一定就更好。我们总有一天要离开孩子,让孩子掌握在这个社会上安身立命的本领,将来可以很好地地独立生活,才是我们教育孩子的根本目的。
就像丽莎·舒格曼在《给孩子恰到好处的爱,做不焦虑的父母》中所说的那样,学会放手,学会爱,让孩子像孩子一样长大吧。
让孩子具备爱与被爱的能力、应对挫折的能力、自我管理、独立生活的能力、能够自信、从容、乐观地应对生活的挑战,享受自由、丰富、完满的人生,才是我们为人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关于今天的话题,你有什么看法呢?写在评论区和我一起讨论吧。我是一名中学教师,两个孩子的妈妈,亲子阅读践行者,喜欢读书,喜欢分享儿童教育知识,欢迎关注#糖果妈妈爱孩子#
《给孩子恰到好处的爱 做不焦虑的父母》读后感(五):教养孩子3个误区,你中了吗?给孩子恰到好处的爱,才能滋养他们
提起杨绛,大多数人都知道她是著名文学家,曾被钱钟书盛赞:“最才的女,最贤的妻。”但很少有人知道,她爱书成痴、走上翻译之路,其实是拜她父亲所赐。
杨绛父亲杨荫杭教育孩子时,从不施加任何学业上的压力。当时已经读高中的杨绛,还不会辨别平仄声,于是他安慰杨绛:“不要紧,到时候自然会懂。”后来,杨绛果然四声都能分辨了。
杨绛对什么书感兴趣,父亲就把什么书放在她的书桌上,就算长期不读,父亲也不会责备她,只是会把书拿走以示惩戒。
大学选文理科时,杨绛迷茫该选文还是理,父亲对她说:“没什么该不该,最喜欢什么,就学什么。”
虽然我们的孩子将来未必能成为杨绛,但杨绛父亲这种对孩子的尊重还是很值得学习的。
其实现在很多父母缺的恰恰就是这一点:不尊重孩子成长规律、发展特点,只顾一味拔苗助长。
胎儿在肚子里还未成型,就急着胎教。
孩子一出生,就筹划着选幼儿园占坑。
孩子刚学会走路,各种早教启蒙就已安排妥当。
很多成年人总说,现代孩子物质条件好,很享福。但享受富裕生活的孩子们,同时也在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而压力的一大半都是父母给的,因为生怕孩子落后在起跑线,所以就拼命督促孩子往前追赶。
可是,我们只关心孩子飞得高不高,却不曾停下脚步,问问孩子飞得累不累。
正如美国作家丽莎·舒格曼在《给孩子恰到好处的爱 做不焦虑的父母》一书里所说:“比起关心孩子是否真的感到快乐,很多家长更为在意孩子是否能表现出色,或是比同龄人优秀。”身为两个孩子妈妈的丽莎·舒格曼在10几年的教师生涯中,发现很多家长对孩子期待过高,从而变得焦虑,忍不住安排孩子生活,督促孩子拼命争输赢。为了提醒广大家长跳出培养“完美孩子”的教养误区,她撰写了《给孩子恰到好处的爱 做不焦虑的父母》。
丽莎 • 舒格曼,全美知名专栏《这才是真相》的作家、《波士顿环球报》畅销书作者,GATEHOUSE的长期专栏作家、幽默作家,以及LITTLETHINGS.COM、BEINGAMOM.LIFE的定期撰稿人。
在《给孩子恰到好处的爱 做不焦虑的父母》里,丽莎·舒格曼给家长展示了5-8岁孩子的18个教养误区,并详细分析支招,让父母们跳出养育完美孩子的教养陷阱,真正摆脱育儿焦虑。
下面我会分享感悟最深的三个教养误区,并和大家探讨恰当的教养方法。
1、孩子离了父母不行
很多父母不愿对孩子放手,究其根本原因是他们觉得“孩子离了父母没办法生存”。
但实际上,正是父母的不放手才导致了孩子自理能力差,无法生存。如果在孩子该独立的年纪,父母学会放手,给孩子提供更多学会独立思考和行动的机会,那么孩子就会变得越发独立自信。
没有孩子生来就可以独立,孩子的独立能力正是父母不断放手、不断教育的结果。
孩子终究要离开父母羽翼,去独立过外面的风雨,所以父母不要一厢情愿认为“孩子离了父母就不行”。
2、孩子一旦落后就赶不上
“你家孩子一岁就会走路了?怎么我家孩子都一岁了,还要扶着走。”
“你家孩子两岁就戒了尿不湿?怎么我家孩子三岁了还非要穿着尿不湿。”
“你家孩子4岁就学会了100以内的加减法?我家孩子4岁还只会数数呢。”
作为父母,我们总无法抑制爱比较的冲动,总有意无意拿别人家孩子作为自家孩子发展的衡量标准。
但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发展节奏,而且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擅长的,比如会100以内加减法的孩子,可能画画不好,而画画好的孩子,可能逻辑思维能力差。
没有一个孩子是全才全能的,我们为人父母需要认识到,孩子只要遵循自己的发展节奏即可,无须与他人比较。
而且正如丽莎·舒格曼在《给孩子恰到好处的爱 做不焦虑的父母》里说的:“儿童的能力特点不同,发展节奏不同、发展的关键时期也不同。”所以就算孩子暂时落后,就如学走路,有的孩子可能10个月就学会走路,但有的孩子需要1岁多才能学会走路,但只要孩子身体没毛病,终究会学会走路,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孩子一时落后,并不代表孩子会永远落后。父母一定要正确认识到这一点,要知道 :种子没发芽,可能是季节未到。
3、科技毁掉下一代
经常碰到有父母问:“手机辐射这么大,又伤害眼睛,能不能禁止孩子玩?”
但请各位父母想想:我们的孩子作为数字时代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代公民,从出生开始他们就生活在各种电子产品里,你要想让孩子完全不接触电子产品,除非你和孩子周围的人都不接触电子产品,但这显然不可能。
所以关于孩子使用电子产品这一问题,父母不要总想禁止,该想的是如何利用家长权威,限制孩子使用手机,正确利用手机。
就像丽莎·舒格曼在《给孩子恰到好处的爱 做不焦虑的父母》里说的:“家长的职责是划定界限,要让孩子清楚科技产品的适用范围及其正确用途。”了解了教育误区后,我们再来谈谈相应的对策:
1、父母要放手,不要放纵
我们常说父母要学会放手,但放手并不意味着放纵。
放纵是对孩子不管不顾,随意他们发展,但为人父母都知道,虽然我们要顺其自然养育孩子,但顺其自然的前提是父母有原则的引导。
就像你可以允许孩子骑自行车,但不能直接给他个自行车“学去吧”,你肯定要陪着他练习一段时间,直到他能熟练掌握。
父母教育孩子也是如此,放手的程度要和孩子的年龄成正比,当孩子幼年时期,父母需要放手的是让他们自主穿衣吃饭,随着年龄慢慢增长,再慢慢对其他事情放手。
父母对孩子放手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孩子正是在父母的不断放手中,才学会了独立思考与行动。
正如丽莎·舒格曼在《给孩子恰到好处的爱 做不焦虑的父母》里说的:“对父母来说,与保护孩子同等重要的使命,是培养孩子自我保护的能力,好让他们离开我们的羽翼庇护之后也能够平安健康地长大。”2、放下焦虑,学会静待花开
很多父母之所以对孩子教育焦虑,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孩子成长规律、发展特点,而且对孩子教育缺乏宏观把握和掌控。
就像很多父母提起报网课,不管孩子发展水平就是一味囤课,最后钱花了,孩子课也没上好。
我家孩子三岁后,我也曾有这么一段焦虑,看到什么网课,都想给孩子报,也不管孩子兴趣,更不了解网课设置,就是一味囤课。结果就是钱花出去了,孩子什么也没学到。
后来我开始学着放下焦虑,了解相关网课课程设置以及孩子的认知发展规律后,才慢慢不再攀比。
为人父母虽然不需要考试,但我们一定要像准备考试一样,让自己学习育儿知识,这样当孩子出现问题时,才不会一味焦虑。
而且现实告诉我们,99%的孩子都会变成一个平凡人,但有多少父母,宁愿活在1%的幻想里,也不愿接受孩子的平凡。
所以父母除了要放下焦虑,也要放下对孩子的高期待,学着接受孩子的平凡。
3、一味禁止孩子玩手机,不如教孩子正确利用手机
总有父母问:“我家孩子痴迷手机,怎么办?”问这话的父母大概忘了手机是他买的,网费是他花钱充的。
所以关于电子产品,父母一味禁止孩子玩,不如教他们正确利用,毕竟孩子只要利用得当,电子产品也会帮助学习。
而且父母也要认识到:每个孩子都不同,由于孩子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因而每个家庭应对措施也应该有所不同。
别人家孩子可能自制力强,不用父母强制管教,就能自觉利用电子产品。但换做自家孩子,可能需要父母制定电子产品使用规则,并严格监督,才能走正确利用。
所以别盲目模仿,父母要主动探索,并与孩子共同商量制定电子产品使用规则。
最重要的是电子产品使用规则制定后,父母要坚持如一监督孩子严格执行,这样孩子才能学会自控,学会正确利用电子产品。
面对孩子,教育永远不会有“万灵药”,这也是丽莎·舒格曼在《给孩子恰到好处的爱 做不焦虑的父母》里所坚持的理念。
因而教养孩子的过程,其实也是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不急不躁,给孩子恰到好处的爱,接纳孩子的不完美,才能滋养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