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给我的信件》读后感1000字

发布者:晒太阳的牙刷 2021-11-12 21:20 来自: 文章吧

《张爱玲给我的信件》是一本由夏志清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元,页数:3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张爱玲给我的信件》读后感(一):回忆的途径“信件”

有这样的一首诗歌,写到“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而现在通讯越来越发达,现在都是即时通讯,在聊天的软件上。而记忆却没有以往那样深刻,从前与远方的人通讯,大多数都是信件。现在写信的人越来越少了,到时候当翻开曾经写过的信,或者收到别人的回信,脑里满满的都是回忆!信件承载着写信那时刻的思考,当多年以后翻开时,就会想到“原来那时,我是这样想的!”,这本《张爱玲给我的信件》,承载着那时张爱玲与夏志清之间的友情岁月!

本书是夏志清先生编注的,夏志清先生整理了张爱玲给他信,并且在一些信的后面,加了按语,说着那封信背后的故事!本书中,共分为六部分,而划分的规则是根据张爱玲搬家的地址划分的!从信中,有助于我们解读张爱玲。张爱玲为了生活,做了很多不是自己喜欢的事,比如改剧本,翻译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书。但是,从信中,我们又可以看到张爱玲的另一面,在为生活奔波时,还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比如迷上红楼梦时,就开始研究起了红楼梦!

张爱玲到了美国以后的生活,并不是那么的美好。张爱玲写的《北地胭脂》一直未能顺利的出版,经过了很多波折,最终在英国出版,但是当时反响却没那么大!在信中,时常可以见到张爱玲说到自己感冒,因为小时候发生的一件事,留下的后遗症。而在感冒的时候,还给夏志清先生写信。在信中,总是可以看到张爱玲告诉夏志清先生,有的信不用特意为了回信。有时候不写信时,也会寄一些明信片和贺卡!基本都会在信的后面,向夏志清先生一家问好。

每一次搬家,总是会遗失掉一些东西,比如信件或者是书籍,张爱玲在搬家过程中,遗失的东西,总感到遗憾,但是又不得已不搬家,为了找个自己生活舒服的房子!而有时候只是因为房租便宜。张爱玲是对自己文学要求很高的人,因为夏志清先生的学生想研究张爱玲的作品,想把她的作品翻译过来。其实张爱玲之前就写过英文稿了,但是无奈后面丢失了。最后,还是夏志清先生重新翻译了过来,对此,张爱玲感到非常遗憾,并不是说别人翻译的不好,只是作者更爱自己的作品吧!

张爱玲在后几年,堆积了很多信,往往没有拆开,也没有给别人回信。在张爱玲的朋友中,夏志清先生收到的信件是最多的,而且在后几年,张爱玲还回复夏志清先生的信件,可见两个人的友情非一般!

信件是了解写信人最好的途径,而且那是两个人共同的回忆!

《张爱玲给我的信件》读后感(二):她比烟花寂寞

在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开辟专章评述张爱玲的小说成就之前,张爱玲在小说方面的造诣及其为中国现代文学做出的贡献,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被遮蔽的。由于她的小说题材有一定的通俗性,作品一经发表,确实天然地受到一批市民读者的喜爱和欢迎。但是真正让她的小说被学界认可,一方面是国内政治氛围的变化为张爱玲小说的接受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夏志清的大力推介功不可没。 正如王德威先生所说:“就传统观念而言,夏先生对张爱玲有知遇之恩;没有夏的登高一呼,张爱玲神话不会有如此精彩的开始。” 正是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之下,张与夏建立了有种惺惺相惜意味的坚实友谊。因此,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一百多封信,不仅可以从“史料”的角度进入,如果愿意的话还可以对它们进行多角度分析,作为其他资料的补充,还原更立体的张爱玲,甚至还有《中国现代小说史》作者身份以外的夏志清。 这本书收录了从1963年到1994年间,张爱玲写给夏志清的信118封,以及夏的回信16封半。时间跨度之大,足足包含了张爱玲的整个晚年。 这118封写给夏先生的信中,涉及最多的是张爱玲自己的写作计划、作品出版、书籍借赠等相关事宜,通过这些我们可以了解张爱玲后期作品出版的来龙去脉。涉及到的细节和人物太多,对于非专业研究者的读者来说读起来可能是一种负担。 其中可读性最强的应该是张对夏一家致以真诚问候、谈及自己近况、交流阅读心得以及所思所感的部分。在这些语气质朴平实的字句间,能看到张爱玲一贯的矜持和克制,同时又夹杂着朋友之间推心置腹的汩汩温情。 其中最令人唏嘘的是这些信中不经意间透露出的张爱玲晚年异国独居生活的飘摇而略显凄凉的境况,尤其是大多数信件中都提到自己身体抱恙,牙齿的毛病一直没有治好,读之令人心酸。 她在1993年的一封信中写到:“我前一向又患感冒一个月,又恢复得越来越慢,收到信只拆开账单。”因为生病,她在家和医院之间来回奔波,常常连书信和朋友的赠书都来不及看。再联系到她曾因为蛀虫一次又一次搬家,为搬家劳心费神,不禁越发觉得张爱玲的晚年过于寂寥孤单。 夏志清的16封半回信,以及在张爱玲的每封信之后添加的长短不一的按语无疑是这本书的一个特别之处。这些对信中涉及事件和人物的详细说明,时而像一个向导带我们全面的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时而又像一个评论者,让我们看到夏对张某些行为的评价。更多的时候像夏先生的自白,最典型的例子是他在第44封信的按语部分花了很大篇幅反驳别人对他私人情感生活的污蔑。私以为夏先生大可不必在这里做如此这般的解释,换个场合也许更好。 总而言之,这本书对于了解张爱玲的晚年生活境况有很大帮助。书中收集的张爱玲手写信件的影印版也很珍贵。字如其人,她的字和她的为人一样自成一派,比烟花寂寞。

《张爱玲给我的信件》读后感(三):爬满虱子的袍子

啊,出名要趁早呀,来的太晚,快乐也不那么痛快。个人即使等得及,时代是仓促的,已经在破坏中,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张爱玲的作品读的不多,总觉得她的文字里缺少阳光和希望,缺少地气,太不食人间烟火。她关于爱情的无数犀利解读恐怕未有这句“出名要趁早”更家喻户晓,那个早早成名的1940年代上海文坛的华人女作家,后来怎么样了?

这本小册子就是窥探张爱玲晚年生活的一个小小窥视镜,伯乐夏志清先生三十多年间的往来信件,虽然张爱玲总是以极简内容回复,仍然可以让后人从旁侧了解隐世独居孤独死去爱玲的晚年生活。

在未得到皇冠许诺出版张爱玲全集前,张的经济情况是十分拮据的,丈夫的病,她自己不断搬家的需求。 “赖雅身体越来越坏,瘫痪在床,每月只领到社会福利金五十二元,连付房租都不够。爱玲没有足够的时间、金钱去伺候他,心情当然不好。” 努力的找着各种各样能用写字谋生的机会。没有长期医疗保险,需要去公立医院排队看病,牙病似乎一直困扰着她。这样的生活肯定不是她赴美时所向往的,但是好在她挺了下来。

搬家似乎是张除了写作外的一大生活主题。从这些通信的开始,就可以看到她若有似无的提及自己无数次的搬家,有时候甚至就住汽车旅馆一段时间(如果这也算的上是搬家的话)。这容易让人出揣测张的的心理健康已经出了不小的问题。那个即便是对方有妻有妾有大把情人,仍然义无反顾的飞蛾扑火的女子,那个“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从尘埃里开出花来”的女子,深沉的爱,又洒脱的转身离开。其实经历这一切,那颗受伤的心灵已然腐坏。甚至有一段时间张以不断发虫害为借口,“接连闹跳蚤蟑螂蚂蚁,又不是住非洲,实在可笑。”不断的搬家,不断的发生虫害,是真的虫害?还是妄想或者其他心理疾病?身体上,张也在不停的感冒,几乎大多数信,除了谈出版的业务进度就是搬家与感冒。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出,张很刻意的和夏先生保持着社交距离。这么多的病与搬迁,我想有一些也是善意的谎言填充信的惯用素材。她尊重这个赏识提携他的男人,对对方想得到自己的私欲却非常排斥。

当时的张,通过林式同帮助找房子,林式同后来公布了张拜托她找房的条件:

1、单人房(小的最好) 2、有浴室 3、有电冰箱(没有也行) 4、没炉灶 5、没有家具(有也行) 6、房子相当新 没虫 7、除了海边 市区郊区都行 8、附近要有公车(在洛杉矶住了近20年的她,居然没有车) 9、不怕吵 有噪音 车声 飞机声最好

我们不得不说说这位夏志清,才子,张的伯乐。信中内容不乏其璀璨情史也大方同张共享,写给张的圣诞卡祝福会附上“especially for you”的字样。对于这样一位男性友人的长期提携与关怀,张是谨慎的,又无法摆脱的。她小心翼翼的用commission代替钱字提出给予对方应有的分红,凡信尾必问对方配偶好。抬头如果放对方太太名字,一定是“Della,志清”的顺序。分寸之间,保持着距离。

期间还堕胎过一次,她对志清说“星期一、星期二都约好要去看一生,以后还要去许多次“,仅此而已。是否真的打胎我很怀疑。即便是真的,当时张的精神和身体健康状态,以及财务状态确实不允许她去抚养一个孩子。生孩子这么健康顽强而又积极的决定,确实也不符合一颗阴郁的内心。

你如果认识从前的我,也许你会原谅现在的我。 ——张爱玲《倾城之恋》

晚年的她,确实亲手把趁早成名的生活变成一袭爬满虱子的袍子。

《张爱玲给我的信件》读后感(四):志清有义,爱玲有情

民国是一个局势混乱的年代,也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时期。都说时势造英雄,社会的不安与动荡并没有阻止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反而因为众多的不确定因素塑造了很多传奇人物,他们的故事被历史铭记,也被后人传送,他们虽然已经离开,但是他们的故事依旧存在。

任何时期人们都会被俊男才女的故事吸引,尤其是面容娇好且才华横溢的女子更是民众口中的话题女王,张爱玲可以称得上的是流量担当,她身上存在诸多争议,但是都掩盖不了她在文学上的天赋,以及她身上所具备的女性魅力。

《张爱玲给我的信件》是一本书信集,主要收录了张爱玲与夏志清之间往来的百封信件,信件不仅写出了张爱玲对于出版、创作、翻译等文学上的观念,在信中更能窥见张爱玲不同时期的心理状态,了解一代奇女子是如何思考、如何质疑、如何面对信中的负面情绪,又是如何与这个世界相处的。

01 酒香不怕巷子深,良马仍需伯乐识

本书的作者是中国学界传奇,著名文学评论家夏志清老先生,夏志清的履历极其丰富,1942年毕业于沪江大学英文系。1946年9月随长兄夏济安至北京大学任助教,同年因为论文优秀取得留美奖学金至耶鲁大学攻读英文硕士、博士。在纽约州立学院任教时,完成《中国现代小说史》一书,奠定他学者评论家的地位。2006年7月,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

夏志清缔造了很多传奇,没有夏志清很多学坛明星可能还需要很久的蛰伏时间,夏志清的存在让很多具有文学天赋的作家有了展示的舞台,张爱玲就是其中的一位。张爱玲与夏志清之间有着深厚的情谊,不止是夏志清的知遇之恩,更多的是两个灵魂之间的惺惺相惜。

张爱玲给很多人写过信件,但是相较于夏志清先生而言,其他人的信只能算是寥寥数语。《张爱玲给我的信件》属于私人信件,张爱玲所用的信纸是洋葱纸,经隔数年信件依旧保存完好,能够展现出张爱玲对夏志清的尊重。夏志清也会在每封信上仔细的标识按语,对信件的背景进行简单的介绍。

02 文学上的严谨,相处中的自在

《张爱玲给我的信件》中按照张爱玲居住的地点分为六章,全书对于出版问题文学上的问题讨论颇多,可见在文学创作上张爱玲很是倚重夏志清的意见。夏志清能够看见张爱玲的才华,也能对张爱玲进行诸多方面的指导,在信件的字里行间能看出张爱玲对文学创作的严谨与认真。

作为张爱玲的朋友,夏志清所收到的信件中也有一些生活上的交集,张爱玲会在心中写出自己的近况,也会留意夏先生的生活变动,比如夏志清兄长意外生病身亡,张爱玲也特意写信问候,除了在工作上的信任外,两人在生活中的相处也很是自在。

都说人生难得遇见两三知己,张爱玲何其幸运,有人能够欣赏自己的才华,同时能够在相处感觉自在。夏志清亦然,他能够发现众生中独特的灵魂,眼看着自己欣赏的人才通过自己的帮助逐渐走向正轨也是一种成就。

03 人格独立的互相欣赏 惺惺相惜的知遇之恩

最好的友情应该是什么样?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答案,但是朋友相处最重要的就是自在舒服,在成长的道路上相伴而行。夏志清对张爱玲有着知遇之恩,但是张爱玲同样也没有辜负夏之清的期待,在成长的路上他们是彼此独立的个体,不是单方面的帮助与扶持,是建立在欣赏基础上的相伴同行。

众所周知,夏志清的代表作是《现代中国小说史》在书中深入地介绍了张爱玲在文学上的成就与天赋,这本书是夏志清向文坛举荐新人,同样也是因为这本书中独到的见解奠定了夏先生在文学评论领域不可替代的地位,可以说张爱玲在某种程度上助力了夏志清的文学工作。

看完《张爱玲给我的信件》中百余封信件,能够感受到不一样的张爱玲,她因才华被大众熟知,也因为知名而遭受非议,她被欣赏也被诋毁,她耀眼也普通。张爱玲有着平凡人的情感与困惑,也有着正常女子所具备的爱恨情仇。读完张爱玲的信件能够走进她的人生,感慨这个女子传奇的一生。

张爱玲的人生离不开夏志清的帮助,张爱玲的文学才华来自于天赋,同样也离不开民国繁荣自由的文化环境,张爱玲身上有太多的谜题值得人们讨论与研究,张爱玲的传奇不能复制,相信那些对张爱玲颇具微词的人如果能够通过书信与张爱玲进行一场精神交流会,一定会放下偏见,感受张爱玲灵魂的美好。

《张爱玲给我的信件》读后感(五):文学世界绕不过去张爱玲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向来,人们对事物的理解都是仁者见仁,“天地不仁”的说法,各人有各人的理解。不论是“天地不仁”,蔑视万物;还是天地公平,视万物平等,都是人们对《道德经》这句话解读的角度。

而今天,读完夏志清所作《张爱玲给我的信》,不禁感叹:天地不仁,蔑视万物。张爱玲这样有灵性、才情的女子,也难逃天地倾倒的命和运。

本书

这本书是书信集,书信的双方即著名文学评论家夏志清和张爱玲。收录两人通信118封,和夏志清的回信16.5封。书信原稿大多附在印刷版之下,错误和更正部分都保留原貌。

从个人角度看,张爱玲信件内容大多是她在美国生活、工作的日常;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则是当年华语文坛的一部分在默默涌动,又是一代人从风华正茂到逐渐退出的缩影。

夏志清对多数信做了标注和说明,把张爱玲信件的背景交代给读者。有了这些解释说明,理解信中所说之事变得容易不少。

从张爱玲的笔迹看,那一个个方块字没了棱角,反而隽秀,像扭着婀娜腰身的女子,风情万种又不失纯真。

如果,必须从她的这些信件中,找到几个关键词,那就是“搬家、生病、写作”。信件中不断谈到“《海上花列传》的翻译、《十八春》(《惶然记》、《半生缘》)的出版、工作、生病、搬家......”,是对张爱玲赴美之后写作、生活的揭秘。

海上花列传8.5韩邦庆 典耀 整理 / 2006年12月1日 / 人民文学出版社

正如夏志清所说,张爱玲阖然离世,被人发现时已经过去三四天,但因她受病痛折磨久,未见得不是解脱。

伯乐

夏志清是张爱玲的伯乐,毋庸置疑。夏志清在其著作《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译繁体字本分别于1979年和1991年在香港、台湾出版)中,给予张爱玲《金锁记》极高的评价,将她再次推向大众视野。

在这本书信集中,看得出张爱玲对他的信任和感激。他不遗余力地帮助张爱玲,给她介绍工作、帮忙出版书籍、建议她用哪个出版商,甚至因为张爱玲选错合作方导致著作不能出版而扼腕叹息......

他是真的欣赏和爱惜才华,张爱玲晚年,他在信中,也鼓励张爱玲养好身体,拿起笔来写作。

张爱玲信中也常提及“感激”二字。

天地不仁

出国热潮的时候,有一阵子,我们迷信于国外一切都是好的。对人不了解时,我们看到一张照片、一点文字,听到只言片语,轻易作出“好与坏”的判断。

而真相,总是被覆盖在流言蜚语之下,等待着有心的人去揭露。

在海外生活的张爱玲身处什么环境?张爱玲又真的是孤僻冷漠吗?

这个在华语文坛怎么绕都绕不过去的传奇女子,在美国过着“生病、搬家、赶稿”的日子。

她本不至于像看起来那样落魄,夏志清、宋淇夫妇给予她很多帮助。但上天给她出众才华,却让她不擅交际,失去太多机会。

说她处境艰难不为过,但说她孤僻冷漠未免武断。冷漠的人,怎会每封信都温暖惦记朋友家人?

作为普通读者,我们常常被她作品中角色、一段描写、一个场景打动,为她的才华叫好。有几人真正了解她那字字句句背后承载的不止天分,还有日日夜夜在文字、资料、修改、请教中付出的劳苦?

在她写给夏志清的信中,她虽然未曾刻意诉苦,读时也能感觉出她在艰难生活下,依然背负着写作宿命,倒像是推着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写啊!写!直到消耗掉所有健康。

打碎偏见

1971年6月10日信,张爱玲向夏志清解释与当时顶头上司陈世镶之间工作的种种,说到:“我对自己所写的东西,总是尽到最后一分力。”那时,张爱玲不擅交际、孤独自居,写出的东西没有被上司认可,看得出,也是郁闷不已的。

1972年9月25日信,8月常发感冒,想要搬出北加州。她信中说:“跟这里的同事没有来往,没找事。现在的job market这样,我又没有学位资历。” 可见,她的日子并不好过。

人,都由细节构成。而习惯于忽略细节的我们,总是整齐划一、非黑即白去判断人。

至此,读了《小团圆》、《张爱玲传》和这本书,书中收录的信件就是关于张爱玲的细节,越读她的形象越立体、真实,越打碎不少传闻中的偏见。

小团圆8.5张爱玲 / 2019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不止对个人的认识,就连对时代也像是揭开了另一层面纱。一段被轰轰烈烈掩盖的平凡,一束被伟大光辉稀释的微光,在这些信里可见一斑。

写在最后

这本书适合作为研读张爱玲作品的辅助材料,比起余斌先生的《张爱玲传》,读起来简单多了呢。

张爱玲传8.6余斌 / 2013 / 人民文学出版社

虽然,内容相对简单,但文学从业者之间所谈论书籍、出版、评奖等内容其实庞杂,尤其是文学部分,阅读量小就会导致理解偏差。

若要了解清楚,定要费一番功夫。

评论区留言,你读过张爱玲哪本书?

推荐阅读
  • 小说推荐丨﹤古言﹥作者:李息隐《掌中宝》

    小说推荐丨﹤古言﹥作者:李息隐《掌中宝》

    小说推荐丨﹤古言﹥作者:李息隐《掌中宝》 文案:他是少年成名的元帅,驰骋沙场,威名赫赫。 她是长于市井的姑娘,温柔可亲,手巧人美。 小城初次相遇,他就把她看进了眼

    07-15

  • 山大春晖泗海承风支教队打包“清风化暑”项目物资

    山大春晖泗海承风支教队打包“清风化暑”项目物资

    7月14日,山东大学学生春晖社泗海承风支教队队员前往“微爱·泗水超市”打包“清风化暑”项目的清凉物资,三名负责队员分工明确、做事高效,顺利地完成了“清风化暑”项目

    07-15

  • 革命精神浸润童心,红色血脉铸魂育人

    革命精神浸润童心,红色血脉铸魂育人

    为进一步弘扬革命传统文化,赓续红色基因,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怀。2022年7月7日,“同心燃梦”社会实践队赴湛江市赤坎区银球幼儿园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 本次活动将分

    07-15

  • 传承泥塑文化,感受非遗魅力

    传承泥塑文化,感受非遗魅力

    吴川泥塑又称泥公仔,以当地盛产的陶泥和稻草为材料,后经着色而成。吴川泥塑一般以人物造型为主,是中国一种古老和传统的民间艺术,被誉为民间艺术的“三绝”之一。 为进

    07-15

  • 情系乡村发展,扎根基层调研

    情系乡村发展,扎根基层调研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近日,岭南师范学院商学院“飞跃鹰隼”社会实践队来到杨柑镇布政村开展调研活动,旨在以采访调研、实地考察等形式了解布政村火龙果产业的实际发展

    07-15

  • 社会实践心得5

    社会实践心得5

    昨晚带队老师和我们开了小短会,他提到了当地的农作物如何走出湛江、如何走到全国还有现在这边存在的许许多多问题,还有他的一个好朋友开厂遇到的包装袋风格、包装规格、菠

    07-15

  • 参加“暑假防溺水教育”班会有感

    参加“暑假防溺水教育”班会有感

    为期10天的“三下乡”活动,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日子,让我过得十分充实。在放假之前,每次放假回家,一躺就是一整天,在“三下乡”这段日子里,我们每天都会安排的满满的

    07-15

  • 点燃“馨星”之火,绽放时代光彩

    点燃“馨星”之火,绽放时代光彩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而“馨星”之火,可以让更多人感受到外语与党史相互交融魅力与新时代新青年的力量。我们作为新青年,在馨星这个队伍中,对未来的行动做出了进一步的规

    07-15

  • 齐心协力,开启下乡之行

    齐心协力,开启下乡之行

    7月4日上午,“朝阳行”社会实践队全体队员集合在宿舍苑区门口,队员们个个心怀憧憬、摩拳擦掌,一举一动无不散发着一股斗志昂扬的少年精神气。 迎着连绵大雨后的朝阳,展

    07-15

  • 关于神话故事的作文300字

    关于神话故事的作文300字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关于关于神话故事的作文300字,欢迎阅读与收藏。篇一:关于神话故事的作文300字吴刚伐桂的故事

    07-14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4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