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急于指责
山东 魏国华
慵懒地批阅着学生作文,一句话跳入我的眼帘:当你伸出食指指向他人的时候,别忘了有三根手指在指向自己。好有深意的句子!我重重的在句子下面画上波浪线,龙飞凤舞地写上四个大字:妙哉斯言!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遇到不如意的事,看到不顺眼的人,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就是怒发冲冠,抬手指责,很少有人能克制愤怒,深入反思,冷静思考。
春节期间回老家看望老哥,老哥设宴热情款待。当一盘带着翼翅炸得金黄的蚂蚱端上餐桌时,我好心询问餐桌旁埋头玩手机的侄媳妇:“你吃过吗?”侄媳妇吃惊的抬头看我,脸色变得很难看,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吃过。”那一刻,我一下子意识到,她误会了我的意思。“有人吃了这种带翅膀的蚂蚱会过敏……”我轻声解释。
望着侄媳妇那释然的笑脸,我庆幸没有立即变脸指责,而是想想自己的不周到之处,意识到自己所说的话存在歧义,让她误以为我是在嘲笑她。那没有伸出的食指,避免了亲人之间的一段尴尬。
遇事不急于指责,而是冷静下来,弄明白事情的前因后果,换位思考,也许生活中的一些矛盾、冲突会避免。
曾有这样一则报道:手术前,主治医生匆匆离开,令患者家属大为惊愕,继而怒骂,甚至几欲动手。后来才了解到,医生的父亲在楼下ICU病房离世,医生看了一眼父亲便立即返回了手术台。
如果患者家属能冷静制怒,不急于把那根手指指向对方,也许可以避免一段医患纠纷。
苏轼读罢王安石的《桂枝香》,曾慨叹评价:“此老乃野狐精也。”写文如此,其实在做人方面,真正能通达事态、研透人心的人,又何尝不是不把琐事放在心上,豁达坦然的面对呢?
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曾记载这样一个小故事:苏轼同僚韩宗儒喜食羊肉,但每月的俸禄却不能够让他大快朵颐。得知有人喜欢收藏苏轼的字画,于是他隔三差五给苏轼写信,然后拿着苏轼的回信去换羊肉。苏轼的好友黄庭坚得知此事,戏笑苏轼道:古有王羲之以字换鹅,今有韩宗儒以字换羊!苏轼听完哈哈大笑。
有一次,韩宗儒又嘴馋,一日之内连写几封信派人送给苏轼,恰好那天苏轼公务繁忙,便幽默的对来人说:“传语本官,今日断屠!”
遇到这样被人利用的事,苏轼没有大怒,没有与之绝交,而是一笑置之,最多只是一句风趣的调侃。
这就是生活的大智慧,这就是遇到不如意事的时候,行为处事的最高境界——如清风拂面,毫不入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