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非洲经典读后感有感

发布者:摩觉罗 2021-11-12 21:18 来自: 文章吧

《走出非洲》是一本由[丹麦] 伊萨克·迪内森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4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走出非洲》精选点评:

●I had a farm in Africa, at the foot of the Ngong Hills. 非洲人想跟你说的动听的话时会说:我们认为你永远不会可能忘记我们。

●还好吧 血与泪 殖民地 伪善者

●译文生动、优雅,只有一处语法错误。很喜欢这本书的绝大部分,但无法逃避其中一章留下的不愉快印象:土著人基托希因为偷骑主人(一个年轻的白人移民)的马,被打成重伤,又捆绑关押、致死。而作者,居然相信了“基托希本人立意求死才是造成死亡的根本原因”的理论,还把这当成土著人追求自由的美德加以歌颂…另外,离开非洲前,考虑要打死曾与自己相伴的马和狗,又是什么逻辑?

●叙事手法别具一格。情感上静水流深。电影要画面要故事没办法要拿爱情做文章,原作的确是刻意将这方面的情感抽离。刘国枝译本文字具有教科书一般的规范,优雅,朴素不刻意。

●有趣,伤感,又引人深思

●我不得不承认作者文字优美,另一方面我暗自叫嚣着公平正义善良,想拿审判槌把一切捣烂(也不知道我有啥资格)。

●谈不上喜欢,环境的描写很吸引人,但叙事太散了。

●2019年已读047:跟同名电影不同,小说(亦或回忆录)并未过多渲染作者的感情史,书中除了一位飞行师丹尼斯(译者称之为灵魂伴侣),反倒是仆人法拉赫的存在感极强。作者是一个野性与温柔并存的女子,非洲大陆强烈的画面感和涌动的生命力感染了她,逐猎的雄心和驰骋天空的快意驱策着她,女性的细腻视角又给小说覆上了一层淡淡的柔情,使得我们合上书,仍对非洲大陆的生灵恋念不已。

●前三章很美,读来被非洲的生灵所震撼。第四章过于零碎,使得第五章告别都不那么动人了,感觉作者在写作途中分了心。

《走出非洲》读后感(一):A Book of Its Time, but Please, Only That Time

Trueman Capote说这是二十世纪最美的书之一。不可否认,作者Karen的文笔(以及译者刘国枝的出彩翻译)让人对奇绝壮美的非洲大地心生向往。在我为生活焦虑的时候给了我一个逃避的空间。回归人与自然的纯粹,重新记起生命的广阔。

但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特别是“I can't breath”事件后,非裔种族歧视的结构性固化再次被提醒的世界里,这本书的人文部分是过时的。书中作者作为丹麦来的农场主与非洲土著、基库尤族人、马赛人、索马里人间看似友好的互动,都充满了浓浓的殖民意味。作者始终以一种不自知的高等文明试图改造教化非洲本土文明的心态与当地人相处。作为另一种更不发声的亚裔族群,长久以来的White supremacy令人心痛,就像《艺伎回忆录》和《蝴蝶夫人》里感动白人的爱情故事,在我一个东方女性看来感觉像吃了一只苍蝇。

抛去殖民主义不谈,至少有这样一本书让人们多少的有了一个认识非洲的绮丽与复杂的窗口。文学性上依然是一本很美的书,但是希望我们的时代不再停留在那样一个不平等的旧时光了。

《走出非洲》读后感(二):走出非洲,走不出的梦乡

丹麦作家伊萨克•迪内森本名凯伦•布里克森,年轻时爱上了帅气的远方表弟、马术师汉斯,可惜他对她没那个意思,于是她转而接受了他的孪生兄弟的求婚。1912年12月23日,她宣布与布洛尔•布利克森•芬尼克男爵订婚,婚后被称为布利克森男爵夫人。因为婚后他们无法在丹麦定居,于是决定用凯伦的嫁妆在非洲肯尼亚恩贡山麓买一个农场,种植咖啡。1914年,凯伦跟随丈夫来到了非洲的农场,直到1931年由于经营不善而不得不卖出农场为止,她在那里整整生活了17年。回到丹麦后,她用自己前半生的经历和一生的怀念写出了自传体散文集《走出非洲》,然而她却注定一辈子都走不出那片她挥洒了青春、热血、爱恨、荣光与痛苦的土地。

迪内森一生的文学成就斐然,虽然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她获得过丹麦霍尔伯格奖和安徒生奖等多项文学奖项,更有趣的是根据她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多次获得了奥斯卡奖,如1985年赢得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七项奥斯卡大奖的《走出非洲》以及1988年赢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巴贝特之宴》。此外她的其他作品如《不朽的故事》和《埃伦加德》也被改编成了电影。为了表彰她的文学成就,1999年5月7日至2005年8月25日之间,伊萨克•迪内森的肖像出现在丹麦50克朗钞票的正面,她也多次出现在丹麦发行的邮票上。海明威特别赞赏迪内森的叙事艺术,认为《走出非洲》是关于非洲的最好的书,她完全有资格获得诺贝尔奖。

《走出非洲》分为五个部分,是由54篇散文和随笔组成的散文集,与电影中以凯伦•布里克森与英国军官丹尼斯•芬奇•哈顿的情感为主线的相对完整叙事相比,书籍中的各个部分情节看起来松散一些,但内容也更为丰富。54篇文章长短不一,有的短小到只有寥寥几段文字,有的则洋洋洒洒长达上万字,内容非常庞杂,第一部分讲述了她的农庄生活,有趣的仆人卡曼特和羚羊露露,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融洽;第二部分讲述了农庄之外的非洲生活,基库尤人之间因为族群仇杀而引发的一系列事件;第三部分讲来到农庄的一些客人的趣事,盛大的当地人舞会,在农庄终老的丹麦老头克努森等等;第四部分多为短小文章,从小小的萤火虫到厨师艾萨之死,内容五花八门;第五部分则是作者告别农庄、告别非洲的挽歌。

迪内森的文笔非常优美,尤其是在第一部分描述非洲农庄壮丽的自然风光,神奇可爱的动物时,行文宛如行云流水,体现了作者对那一片土地的款款深情。“天空几乎总是一片浅蓝或淡紫,高高地飘荡着许多巨大、轻盈而变幻不定的云彩,但是它有一种蓝色的活力,将不远处的群山和树林染上一层清新的深蓝。”即使是需要辛苦劳作的咖啡园在作者笔下也是毋庸置疑的美丽,“咖啡园有时风景如画。在雨季之初,万树花开,在薄雾和蒙蒙细雨之中,犹如一大团白云笼罩在那六百英亩土地上,简直美不胜收。”不仅仅是风土景物引人入胜,迪内森也非常喜欢当地的土著人,她对当地人慷慨有加,出钱出力把土著男孩卡曼特送到医院医病,后来卡曼特成了她的仆人和厨师;她在农庄里为土著人举办盛大的舞会,她对那些不同于自己的当地人民和风俗,不是排斥和贬低,而是学会了包容、尊重和欣赏。

咖啡农庄在经营了多年后濒临破产,不得不转卖给他人,与此同时丹尼斯•芬奇•哈顿又在飞行中不幸遇难,双重的沉重打击让迪内森黯然神伤,但是在电影中花费了众多笔墨描述的迪内森与丹尼斯的不完美恋情,在书中却仅有一两篇文章提及,并未进行深入的阐述,对心爱的人用笔如此之吝啬,大概是因为作者把她的眷恋深情和对恋人离世的遗憾都默默地隐藏在笔墨之后,但是惜墨如金、欲语还休却更显得情深意长。

对非洲大地的热爱和生活多年的稔熟,经过迪内森沉着冷静的观察,生动细腻的纪录,书中54篇文章呈现出了非洲那片土地上当地人独特的生活观、世界观,那片辽阔壮美的土地上的原住民不同于殖民者的悲欢离合,也体现了作者对后殖民时代不同文明在非洲碰撞与交融的观察,以及对于人与土地、人与自然关系的独特思考。

《走出非洲》读后感(三):失而复得的乐园

有时候,我们真的要感谢那些根据文学原著成功改编的电影,让原著的影响得以延伸和扩展,获得了更广泛持久的生命力。比如由梅丽尔·斯特丽普和罗伯特·雷福德主演的《走出非洲》,在莫扎特音乐的配衬下,是那么地优美隽永,令人难忘。因此,当拿到刘国枝先生新译的伊萨克·迪内森的《走出非洲》时,笔者急欲一睹为快,有点迫不及待了。

丹麦作家伊萨克·迪内森,本名凯伦·布里克森,年轻时爱上了远房表弟汉斯·布里克森,无果而终。后来为了男爵夫人的头衔,嫁给汉斯的弟弟布洛尔·布里克森,与其一起远赴东非的肯尼亚经营咖啡农庄,在此邂逅了年轻的英国探险家丹尼斯。在遭遇了丈夫不忠、婚姻破裂之后,凯伦独自承担起了经营农庄的重任,与丹尼斯的感情也与日俱增。然而,由于经营不善,她不得不出售庄园,丹尼斯又不幸坠机身亡。1931年,凯伦黯然返回丹麦。

读完全书,方才发现,《走出非洲》原著与电影有很大的不同。它并非一部小说,而是一部由54篇散文和随笔组成的散文集。电影只是选取了其中的几篇,以凯伦·布里克森男爵夫人与丹尼斯的情感经历为主线,讲述了她在非洲的所见所闻。而《走出非洲》原著的内容则要丰富得多,54篇散文和随笔篇幅长短不一,最长超过一万字,最短仅有百余字,表面上情节松散,信笔写来,然而,一篇篇文字呈现出的是非洲壮丽的自然风光,神奇可爱的动物,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们独特的生活观、世界观,去那片土地上寻梦的人们的喜怒哀乐,以及作家对于不同文明的碰撞的观察,对于人与土地、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在迪内森的笔下,她所在的恩贡农庄展现的是一种摄人心魄的原始美:清晨,这里的天空是透明的的,“犹如一只盛满葡萄酒的酒杯”。山顶迎来第一片霞光,顿时层林尽染,“山脚的草地披上淡淡的金光。马赛族的树林则显得矮了几分。在河流的这一边,林中大树的树梢也染成了金黄”。作家还用诗意的笔触,多次描写丹尼斯驾驶飞机带着她穿越非洲高原、俯瞰大地的情景。她把被灼热烤得枯黄的大地比喻成一副纹理精致的龟甲,在龟壳的中央出现了一片湖泊,犹如“一颗巨大而明亮的海蓝宝石”。东非之夜,天空有一颗孤星隐约闪烁,清凉的空气沁人心脾,湿润的草丛散发出药草的异香,蟋蟀开始鸣唱,作家不禁为自己与自然的融为一体而歌唱:“这青草是我,这空气及看不见的远山是我,这疲惫的牛群也是我。我与合欢树间轻柔的晚风一起呼吸。”

非洲的野生动物在作家的眼睛中也是那么的神奇和妙不可言。她曾亲眼目睹一百多头野牛在古铜色的天空下,穿出晨雾,顶着弯曲的巨大犄角,“仿佛不是在渐行渐近,而是在我眼前被逐一创造,现做现走”;一群大象在茂密的原始森林中穿行,步履从容,“仿佛前往世界的尽头”;犀鸟通体漆黑,犹如古老的煤炭,优雅而富于活力;火烈鸟犹如一支开得正艳的夹竹桃在空中飞舞。尤其是那只叫露露的羚羊,脖子上挂着女作家给它戴上的铃铛,每天在清脆的铃声中出现在农庄的房间,优雅轻巧,不卑不亢,惹人怜爱。不久,露露结婚了,带回了有着一对漂亮的弯角的雄羚羊夫君。又过了一段时间,露露带回了自己的幼崽。仆人们恳求女作家捉住幼崽收养起来。但她拒绝了,因为她已悟出露露把农庄当成了自己的家,她不能毁掉这可爱的生灵对人类的信任,“露露从大自然来到我们中间,以表明我们与那个世界和谐相处,它将我的家与非洲大地融为一体,乃至于两者之间已经没有界限”。

迪内森以相当的篇幅,用平实而又生动的笔触,记录了在非洲这块土地上生活的原住民以及外来的殖民者的生存状态。比如,女作家的仆人、基库尤男孩卡曼特,无论遭遇什么事情,无论命运发生什么变化,都能泰然自若、不动声色。他时常陪女主人去夜校,对土著孩子认真上课听讲不屑一顾,独自一人时却通过回忆而一笔一划、模样笨拙地抄写他在夜校黑板上看到的字母和数字。卡曼特在烹饪上的心灵手巧、无师自通又常常给人带来惊喜。病弱失明、固执叛逆的丹麦老头克努森在农庄寻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处栖息地,他的人生中充满了挫折和失败,连一心张罗给农庄烧炭的生意也以挫败告终。在他看来,所谓英雄就是蔑视法律,却成了浪迹天涯的无家可归者。与克努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恩贡山庄借宿一晚的悲剧演员埃曼纽森,虽然也是经历坎坷,却有一颗执着而热情的心。他兴致勃勃地要与女作家一起排演易卜生的名剧《群鬼》;谈到第二天自己就要步行前往坦噶尼喀时,意味深长地表示这次他要当自己的提词员。当终于在坦噶尼喀找到工作,他不忘寄还借女作家的钱,并附了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生活的磨难、岁月的磨砺并未泯灭人性中的真善美,这才弥足珍贵。

迪内森对待非洲和她曾苦心经营的恩贡庄园的态度是矛盾的。在她的心目中,非洲大地壮丽的自然风光、神奇可爱的野生动物,仿佛就是天堂般美丽的伊甸园。然而,自然灾害、殖民、战争、对原始森林的过度砍伐、对野生动物的肆意捕杀,却让野性壮美的非洲变成了“失乐园”。那些为了逐利和猎奇,将“高傲无邪的生灵,惯于在大草原上优雅漫步”的长颈鹿运往汉堡的德国商人,那个以科研为名、想当然地要求在在恩贡山麓猎捕1500只疣猴的瑞典教授,就是让非洲变成“失乐园”的几个典型。

只是,在作家远离非洲之后,在她对那片土地深情的回眸中,在她的文字里,非洲这片曾经的乐园,失而复得,重新散发出迷人的魅力。

《走出非洲》读后感(四):非洲非洲

近几天一直悬着心要写这一篇,甚至入了梦,可实际却一拖再拖,想尽可能再多读些相关的内容,多做些准备,让它完美些,再完美些,生怕落了地却不是理想中的样子。那种想拿起却又充满畏惧的情绪,居然会出现在这本偶然翻开的《走出非洲》上。

那是上世纪二十年代左右的非洲,跨越了漫长的一战。我总在想,今天的非洲,还是作家笔下魂牵梦萦的那个样子吗?应该也发生了巨变吧?我们仗着文明的力量不断往前跑,却指望别人还傻站在原地等着被窥探呢。

应该是大学时看过改编的电影,当时的班主任是文学在读的女博士,总推荐此类影片,我却看睡了过去。而原著,明明更平淡,更克制,甚至无从说起情节二字,却看得人心潮澎湃。

今天再回过去看电影,自有它吸引人的地方。电影更像是对背景的注解。丹麦贵族家庭出身的作者凯伦·布里克森,为了男爵夫人的称谓,以丰厚的陪嫁作条件,嫁给布里克森,婚后前往非洲开办农庄。那是个大殖民时代,欧洲的冒险家纷纷涌向遥远的世界。肯尼亚便是大英帝国的所谓“保护地”。于布里克森夫妇而言,婚姻只是一桩买卖,丈夫对农场毫无兴趣,终日游乐狩猎,鲜少回家,终于在七年后离婚。农庄成了凯伦的所有。与丹尼斯·芬奇·哈顿的感情是串起电影的主要情节线,两颗同样热爱艺术和自然的灵魂的相遇。只可惜,丹尼斯更爱自由,给不了凯伦想要的稳定婚姻。1931年,丹尼斯驾驶的飞机失事,命丧大火,凯伦的农庄那时也因收入每况愈下宣告破产(电影改成了因意外火灾破产),无以为继,终于在埋葬丹尼斯后,黯然离开非洲,余生再没有回去。

但书中,是没有这些林林总总感情八卦的。凯伦用伊萨克·迪内森的笔名,以平静克制的笔触写尽了非洲的辽阔,草原、森林、狮子,基库尤人,马赛族人,索马里人,还有来自欧洲各国的冒险家们丰富的缩影。丈夫自始至终没有出现过,而丹尼斯,似乎也不过是一个相对亲密的白人朋友。也许是多年后回首往昔,那些曾以为惊天动地的事,终于也会渐渐淡去,只剩了当时的氛围,才成为值得缅怀的过往,萦绕不去。

“在这高海拔的空气中,你可以自由自在地呼吸,内心有一种极为踏实和轻松之感。身处高原,早晨醒来时,你心里会想:我在这里,在我该在的地方。”凯伦的恩贡农庄在海拔六千多英尺的山上,这里有极好的视野,“登上恩贡山远眺,独特的风景会印入眼帘:南边是野生动物栖息的广阔平原,一直延伸至乞力马扎罗山;东边和北边是公园一般的丘陵地区以及远处的森林,……。但往西看去,陡峭的山脚下则是干旱的非洲低地,犹如月球表面的景象”,却并不适合种植咖啡,“但咖啡园这种东西啊,你对它一旦动了心,就欲罢不能”。“在雨季之初,万树花开,在薄雾和蒙蒙细雨中,犹如一大团白云笼罩在那六百英亩土地上,简直美不胜收。”从一开始,农庄似乎就注定会失败。

终日与凯伦为伴的,是土著人,是草原上的野生动物。她喜欢土著人,虽然他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都大相径庭。“尽管我永远无法完全了解或理解他们,他们却对我了解得很透彻。”她对黑人的描述,实在是活灵活现。黑人一直被命运掌握在手中,所以总表现得安之若素。“所有的土著人都深谙沉吟的技巧,并借此来表达自己的见解。”“土著人都有一种幸灾乐祸的典型特点,看到事情出了错就兴奋不已”,而最后,凯伦的管家法拉赫在向她汇报咖啡豆欠收时,也是一脸悲伤,农庄保不住了。

“如果我严肃地训斥他,他就会直挺挺地站在我面前,注视着我的面孔,摆出一副戒备而悲痛欲绝的样子——土著人可以一转眼就摆出这种样子。”这里的主角是在凯伦帮助下治好了化脓小腿的卡曼特,像是本能一般,他可以做到说哭就哭。电影中有个细节,每次凯伦回到农庄,总有个黑人小孩极自然地将手伸进她的衣兜去掏东西,她也不恼,顾自走路,习以为常。但他们自有表达感情的方式。卡曼特感激凯伦,所以对她态度特别好,“特别肯帮忙——或者更准确地说,是特别宽容……。我想,在一个满是傻瓜的世界里,他可能觉得我是一个更大的傻瓜。”

当土著人之间发生伤亡事件时,他们的逻辑并不在于查明事情的真相,而是找到一个人承担责任,接受惩罚。惩罚的筹码便是赔偿牲口。

“土著人一旦进了医院,只要不是被未知的事情吓呆或吓傻,就会吵吵嚷嚷牢骚满腹,会想出各种逃跑之计。死亡是其中之一,他们不怕死亡……。的确,不管对他们做什么都一样;你能做的十分有限,你所做的都消失不见,再也不会有人提起……,仿佛你只是一种自然现象,仿佛你是天气。”

而习惯的力量不容小觑。“白人如果长期独自与土著人相处,就会养成实话实说的习惯,因为他们没有拐弯抹角的理由或机会。”土著女人都剃光头,看久了竟也会觉得“这些圆溜溜,齐整整的小脑袋虽然看上去像某种黑色的坚果,却是真正女人味的标志,而头上留发则如同嘴上长毛一般,很不像个女人。”

索马里女人对于有的欧洲父母居然分文不取,甚至倒贴钱把女儿嫁出去感到不可思议。“呸呸呸!居然有这样的父母,那些姑娘居然甘心被这样对待,真丢人!她们的自尊呢?他们对女人——或者说对贞操——的敬重呢?三位姑娘对我说,她们如果不幸出生在那种部落,就会发誓终身不嫁。”说起来,今天我们还在以彩礼论“你到底爱我有多深?我对你有多重要?”呢。文化不过是一种习以为常的规则,换个地方就会有大不同的理所当然。

关于非洲大地上野生动物的描写,总有种苍茫感。“我还见过一群大象在茂密的原始森林中穿行,阳光透过厚厚的藤蔓星星点点地洒落下来,而象群则步履从容,仿佛前往世界的尽头——一块非常古老、无比珍贵,绿、黄以及深褐色相间的巨大的波斯地毯的边缘——赴约……。黎明之前,我见过一派王者气势的狮子在一弯残月下觅食归来,仍然满脸血迹,它穿过灰蒙蒙的草原,在银色的草地上留下一道黑色的影子。”

最震撼人心的是凯伦和丹尼斯在晨光中猎杀两头狮子的场景。一头长颈鹿被不知何人射杀在草原上,一头母狮正在大快朵颐。正是日出时分,丹尼斯射杀了母狮。当他们回程时,又有一头雄狮站在它身上。“而雄狮直立其上,身形暗黑,它的背后此时正是霞光满天。真是一头威武的金狮,有几缕鬃毛在随风飘拂。”丹尼斯把枪给了凯伦,说:“这一枪交给你。”“我扣动扳机,狮子仿佛腾空而起,又收拢四蹄轰然落地。我气喘吁吁地站在草丛中,为这一枪所赋予的巨大力量而激动得面红心跳……我围着长颈鹿的尸体转了一圈。这就是大结局,是经典悲剧的第五幕,所有的人物都已死去。长颈鹿的身体大得出奇,样子很惨烈,四条腿和长脖颈直僵僵的,已经被狮子开膛剖肚。母狮仰面朝天,显出极为傲慢而愤怒的神情,它是这出戏中的祸水红颜。雄狮倒在离它不远之处……,它的脑袋耷拉在两条前腿上,浓密的鬃毛犹如国王的大麾一般覆盖着它的身体。它也躺在一摊血泊中,晨光此刻已十分明亮,那滩血呈银红之色。”充满了悲怆。电影中改成了他们在野外遭遇狮子,一公一母两只狮子朝他们扑来,所以两人纷纷开枪各射死了一只。那时长颈鹿已经是保护动物,但狮子还不是,它们还只是会去骚扰牛群的偷猎者。为了避免损失,凯伦和丹尼斯还在咖啡园里打死过两头。“咖啡园里有两头死去的庞然大物,周围则是万籁俱静。”

丹尼斯在书中被描述成是常常来农庄小住的冒险家,是一名运动健将、音乐家、艺术爱好者和优秀的探险家。他带来了飞机,常常带着凯伦飞行。“飞越非洲高原时,你可以看到壮观的美景:那令人惊喜的不断组合与变幻的光与色,那巨大而垂直的云朵,那黑沉沉的狂风暴雨,都在你身边追逐、起舞。急雨倾泻而下,像鞭子抽白了天空。”“但令你快乐的不是这些景象,而是这项活动本身,飞行者的乐趣和荣耀全在于飞行中。”丹尼斯是个飞行者,最终坠机身亡,对于他这样的人来说,做着自己热爱的事,猝然死去,或许是最好的归宿。凯伦在他们曾经说过要埋骨于此的山中为他挖了坟墓,将他永远留在了非洲。

常常和丹尼斯一起出现的是伯克利,电影中暗示他曾以为凯伦对他有意。“伯克利深爱着大海,却一直未能满足自己的愿望。他最大的梦想就是等我们两个人赚钱后,一起买一艘帆船,去拉穆、蒙巴萨和桑给巴尔做贸易。我们想好了所有的计划和船员名单,却一直没能赚到钱。”伯克利病死在非洲,凯伦给他的结语是“一只猫起身离开了房间”。

克努森老头是个丹麦人,来到农庄时已经病弱失明,但他曾有过辉煌的过去,他经历过很多事情,“包括海难、瘟疫、不明色彩的鱼、酒泉、水龙卷、三个太阳同时当空、假朋友、大坏蛋、短暂的成功、转瞬即逝的黄金雨。”“他天生就是一个叛逆者,凡是不法之徒,他都视为同道……。而对于本分的公民,他却嗤之以鼻,任何人只要遵纪守法,就表明有奴性思想。”克努森老头最后也在农庄逝世。

欧洲人试图将非洲的动物运回欧洲。凯伦看到过两头被装在德国货轮上准备运往汉堡参加动物巡回展的长颈鹿。“它们无从知晓或想象自己将驶向多么不堪的命运,因为它们是高傲无邪的生灵,惯于在大草原上优雅漫步;他们对囚禁、寒冷、恶臭、烟尘、疥癣等一无所知,也丝毫不了解在一个一成不变的世界里该有多么无聊。”关于草原与文明的关系,很难说清。有时,文明可能是阴鸷而无趣的,草原则灿烂、丰富。但有时草原又可能狂野难驯将人吞噬,似乎文明才是躲避之所。

最终,或许只能该留下的留下,该走的走。

《走出非洲》读后感(五):《走出非洲》观后小感

“在非洲,我有过一座农庄,位于恩公山麓,赤道从它以北一百英里的高原地区穿过...”(P003)这是一段很平淡的开头,但不可否认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头。当你打算翻开这本书开始阅读的时候,你的耳边仿佛就响起了舒缓苍老的叙述声,伴着阵阵老式的卡带音乐,带你进入一个只属于凯伦和非洲的故事。

“回首旅居非洲高原的岁月,你感受最深的是仿佛曾经生活在半空之中...你可以自由自在地呼吸,内心有一种极为踏实和轻松之感。身处高原,早晨醒来时,你心里会想:我在这里,在我该在的地方。”(P004)

年迈的老妇人倚在软软的欧式沙发上、望着窗外满院的花草,她任由自己的思绪飞扬,梦回了那片她流连婉转的非洲梦境。缓缓的述来竟是如此的惦念,那块广阔壮美的大地如同一幅幅画卷般向我们平铺开来,百转千凡。这个只是一时任性追逐爱情的农场却成为了她整段生命最灿烂的芳华,沙哑沧桑的声音里带着缠绵的牵挂,细腻婉转,悠然自在。

“这些性情温和的大动物肯定是在黎明时分就爬上山脊,鱼贯而行,你简直无法想象,它们登上高处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俯瞰两边山脚下的大地”(P006)

凯伦是一名十足的游猎爱好者,她的农场离野区非常近,但是她却在非洲放下了猎枪。她曾经还在家中豢养过野生动物,也喜欢跑到森林里看动物的迁徙。在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凯伦的俏皮和温柔,在她眼里,非洲草食动物在日落时分寻找水源的举动竟是为了和她一样偏爱看黄昏的土地,野牛们不愿万里来到了恩贡山,是眷恋恩贡浅浅的甘味野草。

“文明人已经失去了安静的天性,只有向大自然学习如何保持安静,才能被它所接受”(P015)

凯伦认为,非洲所有的一切都是一体的,她在动物身上掌握了非洲的节奏,这对于她与土著人打交道也有助益。

“而所有的大陆之中,只有非洲能教会我们这一点:上帝与魔鬼是一体,是威严而永恒的共同存在,它们是永存的一体而不是两体,土著人既不将人混淆不清,也不将神一分为二”(P019)

你可以很清晰地在这本书里面感受到土著人和凯伦生活方式的区别,这些土著人没有法律的意识,也没有医学常识的概念,他们可能还信奉着某种你无法理解旧俗。凯伦曾说她让自己接受了这个现实:她永远无法理解他们,而她的仆人却对凯伦做出的决定了如指掌。我们或许和土著人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命,他们仍然保持着一种我们未能从自己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信念,从而无所畏惧地奔跑着。

“记下周围的乡野,以及我与高原、森林中的部分居民之间的轶事,也许会具有某种历史意义”(P021)

凯伦热爱农庄的孤独生活,也钦慕土著人的真诚与果敢。在凯伦的十几年岁月里,她清晰的感受到非洲的变迁。大裂谷上的死火山、河岸上的金合欢树、殖民地的变化都是非洲无边风景中的一抹渺小,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非洲所以才如此亲切。它们好似在深夜篝火晚会的海边,又好似挂在遥远银河边的璨璨流星;热情像烟火一般向你撒来,伤感与壮丽焦灼着慢慢退去,留下一片忽近忽远的鸟鸣扬长而去。

“......他们具有真正的大无畏精神:对危险由衷热爱——这是造物对其命运的真诚回答...”(P024)“这个受尽磨难的孩子,对各种痛苦司空见惯,却不希望痛苦是因我而致。”(P027)“我想,即使他愿意,他也无法与其他人打成一片。在童年的生活中,他的心理受到一定的扭曲,或者被封闭了起来;时至今日,可以说在他眼中,不正常才是正常。”(P032)“总体而言,他与生活保持着一种奇特的关系:他驾驭着生活,却不把生活放在眼里”(P033)

凯伦笔下的这个少年卡曼特是个典型的非洲土著人,他历经磨难依然心怀希望,他肆意嘲讽并厌恶遭受的挫折、身处的环境包括他自己,但内心深处渴望着救赎,他赞扬动物的智慧,对自然怀有敬畏,这个少年陪着凯伦度过了无数个愉快和悲痛的夜晚,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

“当月亮圆满无缺时,他们也尽显风采;天空投下无边的清辉沐浴着大地,他们则用炙热的点点篝火,为非洲的熠熠光辉添光加彩。”(P162)

这是为庆祝农庄收成而举行的非洲庆典的一段描写,庆典从白天一直狂欢到晚上,笛子和皮鼓奏出的舞曲乐鼓升天。土著人们围着一圈篝火,犹如一圈星星,一直燃烧到深夜。

“我们坐在那里:不经意地讨论起一个问题: 如果可以得到一对再也摘不下来的真正的翅膀,我们是否愿意接受。”(P207)

在凯伦的老朋友布尔佩特先生七十七岁的生日宴会上,他们去恩贡山顶野餐,老先生俯瞰脚下辽阔无垠的原野,目光越过恩贡山区绿油油的草地以及西边的大裂谷时开始畅想生活。凯伦自最擅长的叙事方法是写景,她把恩贡山天地间貌似无章的景色,详尽而平淡随性的记录下来,她非常珍惜稍纵即逝的风光,比如每个光影流转的变化,光影折射进空气中颜色隐现蒸腾的细节,因为这些都是凯伦热爱非洲的原因。

“他的黑暗与他的光明,彬彬有礼的相互致意。”(P216-217)“随着伯克利的离去,一个阴森的身影在舞台的另一侧悄然登场,这就是人和神都无法逃脱的残酷而必然的命运。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伯克利虽然瘦小单薄,却能将它拒之门外,并且一直坚持到生命的最后一息。这片土地的面包失去了酵母,一个优雅、快乐和自由的人离我们而去,一台功率强大的发动机熄灭了。一只猫起身离开了房间。”(P220)

伯克利是凯伦的知己,他四处流浪,有时也会来到凯伦的农场小住。伯克利很看重自己的穿着打扮尽然他其貌不扬,他的心脏病经常复发,却仍然在非洲孑然一身的生活中热情洋溢、充满希望、毫不畏惧。随着伯克利的失去后,殖民地发生了巨大的精神转变,凯伦也是从这里开始看清自己的生活,思考真相和残酷。

“我的生命啊,你不给我祝福,我就不容你去,你只有给了我祝福,我才容你去。”(P280)

农庄迎来了雨季,农庄的朋友们都来凯伦家里贺喜,在一次聚会上一位老太太对自己度过的岁月如数家珍。凯伦回想起之前度过的大旱季,还有和丹尼斯之间的往事,她感觉到生命就像一首完整的乐章,灿烂的日子十七中的一首小曲,小曲可以再三从头再来,但是乐章如果从头再来,便是中间出了差错,也绝不可能再悔过了。

“我相信,过了很久之后,每当我们从池塘和那排桉树旁经过时,它都会想起那有趣的一幕。”(P295)

凯伦在非洲最后的日子里喜欢和动物待在一起,她的动物都来自森林,即使它们被豢养在家里,身上也有一股野性的灵动,比如小鹿“露露”、小马“鲁热”、小狗“达克斯”和“帕尼亚”、“大卫”和“黛娜”。凯伦和帕尼亚之间的交流最通人性,她们经常结伴去打猎,一起讲笑话,彼此有超越了语言障碍的默契和幽默感。这一段文字是在影射自己的小心思,凯伦说帕尼亚会记得桉树下的情景,其实是她自己一辈子已经忘不了帕尼亚奔跑的样子了。

“我站在那里,突然,以前曾途有过的一种幻觉又冒了出来:要离开的并不是我——我自己没有能力非洲——而是非洲正在缓缓地、肃穆的离我而去,犹如海水退潮一般。”(P391) “从这里向西南方看去,恩贡山脉进入我的眼帘。晴空万里之下,一马平川的高原环抱之中,雄伟的山峦拔地而起,但它是那么遥远,四座主峰几乎微小难辨,与我从农庄看到的不同。距离之手缓缓打磨并抚平了山的轮廓。”(P398)

在丹尼斯空难发生后,凯伦的农庄也被人收购了,她决心要离开非洲这块给予她希望又带给她毁灭的土地。凯伦在桑布鲁车站上车后再也没有回到非洲,她向车窗外望去发现恩贡山的景象已经变得陌生,所有的一切上了一层滤镜看不大清晰。最后,凯伦认为自己告别了非洲的所有包括曾经的自己,但最终在十几年后写下了这边散文,情之深切足以感受到凯伦和非洲已经不能割舍了。

“阅读原著的确是一件易于沉入和十分享受的事情,但真要转换成汉语,却迟迟不敢落笔,那些看似日常平淡的字句常常让我有词穷之苦......脑海中回荡着凯伦的非洲之歌。及至译完定稿,我终于长吁一口气,算是“走出”了非洲。但我深知,对凯伦这样一位奇女子,我永远言不尽意,永远存在亏欠,从这种意义上说,我也是永远“走不出”凯伦的非洲了。”(P404)

这是译者先生对凯伦的一番评价,不只是他,读过这本书的我们都不可能走出凯伦笔下的非洲了,谁舍得离开那样的非洲呢?

这样的叙事手法,和生活一样平淡而精彩。当你开始回味这本书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竟还记得书中好几个片段,好像就发生在你的身边,发生在不久前曾经目睹过的一样。凯伦对这片非洲大地发自心底的热爱,她不遗余力的描写人们的穿戴住行,饮食起居,日常纠纷和舞会庆典。她的文字有种诚恳的自然基调在里面,在追忆那段魂牵梦萦的非洲时,作者始终保持娓娓道来的色彩,内心有千万潮水的汹涌,却拼命地将感情抽离减淡。但那眷恋难舍、刻骨铭心的心路并没有流走,凯伦让这首关于非洲的乐章里在我们心里余音绕梁,从而爱上了这片可能素未谋面的土地。

推荐阅读
  • 小说推荐丨﹤古言﹥作者:李息隐《掌中宝》

    小说推荐丨﹤古言﹥作者:李息隐《掌中宝》

    小说推荐丨﹤古言﹥作者:李息隐《掌中宝》 文案:他是少年成名的元帅,驰骋沙场,威名赫赫。 她是长于市井的姑娘,温柔可亲,手巧人美。 小城初次相遇,他就把她看进了眼

    07-15

  • 山大春晖泗海承风支教队打包“清风化暑”项目物资

    山大春晖泗海承风支教队打包“清风化暑”项目物资

    7月14日,山东大学学生春晖社泗海承风支教队队员前往“微爱·泗水超市”打包“清风化暑”项目的清凉物资,三名负责队员分工明确、做事高效,顺利地完成了“清风化暑”项目

    07-15

  • 革命精神浸润童心,红色血脉铸魂育人

    革命精神浸润童心,红色血脉铸魂育人

    为进一步弘扬革命传统文化,赓续红色基因,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怀。2022年7月7日,“同心燃梦”社会实践队赴湛江市赤坎区银球幼儿园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 本次活动将分

    07-15

  • 传承泥塑文化,感受非遗魅力

    传承泥塑文化,感受非遗魅力

    吴川泥塑又称泥公仔,以当地盛产的陶泥和稻草为材料,后经着色而成。吴川泥塑一般以人物造型为主,是中国一种古老和传统的民间艺术,被誉为民间艺术的“三绝”之一。 为进

    07-15

  • 情系乡村发展,扎根基层调研

    情系乡村发展,扎根基层调研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近日,岭南师范学院商学院“飞跃鹰隼”社会实践队来到杨柑镇布政村开展调研活动,旨在以采访调研、实地考察等形式了解布政村火龙果产业的实际发展

    07-15

  • 社会实践心得5

    社会实践心得5

    昨晚带队老师和我们开了小短会,他提到了当地的农作物如何走出湛江、如何走到全国还有现在这边存在的许许多多问题,还有他的一个好朋友开厂遇到的包装袋风格、包装规格、菠

    07-15

  • 参加“暑假防溺水教育”班会有感

    参加“暑假防溺水教育”班会有感

    为期10天的“三下乡”活动,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日子,让我过得十分充实。在放假之前,每次放假回家,一躺就是一整天,在“三下乡”这段日子里,我们每天都会安排的满满的

    07-15

  • 点燃“馨星”之火,绽放时代光彩

    点燃“馨星”之火,绽放时代光彩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而“馨星”之火,可以让更多人感受到外语与党史相互交融魅力与新时代新青年的力量。我们作为新青年,在馨星这个队伍中,对未来的行动做出了进一步的规

    07-15

  • 齐心协力,开启下乡之行

    齐心协力,开启下乡之行

    7月4日上午,“朝阳行”社会实践队全体队员集合在宿舍苑区门口,队员们个个心怀憧憬、摩拳擦掌,一举一动无不散发着一股斗志昂扬的少年精神气。 迎着连绵大雨后的朝阳,展

    07-15

  • 关于神话故事的作文300字

    关于神话故事的作文300字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关于关于神话故事的作文300字,欢迎阅读与收藏。篇一:关于神话故事的作文300字吴刚伐桂的故事

    07-14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4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