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午渝汐》是一部由王博伦执导,动作 / 短片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壬午渝汐》观后感(一):《壬午渝汐》:水流花落,白草黄云
影片进行到30min左右,看到”念汐,我们来拍张照吧”的时候,我一身鸡皮疙瘩,全身生出一种时过境迁的哀伤感,这使我记住了壬午渝汐。回想之所以能把累积的感受在这一刻交汇释放,正是得益于导演很好的把控能力:开始的烘托奠定了严肃的调性,让人感觉到庄重与分量,跟着导演进入他充满仪式感的世界。随着故事的展开,细节与历史对应,台词与年代相融,一招一式,一来一往,精致,考究。加之故事情节在特殊时代的背景下衍生出令人能够思索的东西,使得影片更有质感。可想而知,未来中国一定会出现一个全能且平衡感级强的导演。
《壬午渝汐》观后感(二):《壬午渝汐》战火中的温情
好的电影是通过一个不会说话的电影符号让观众了解背后的冷暖,物品可能没有温度,但是冷暖自在人心。《壬午渝汐》刚好做到了这一点,战火中的一点温情。
1997年重庆直辖,一个混血女孩带着日记本来到重庆,探寻那段火锅的故事。
1942年,那段故事被两个女孩叙写。
《壬午渝汐》告诉世人的不是家喻户晓的历史传奇,而是一段宏大场面中的小插曲。就像片尾的那句话“谨以此片献给每个时代的英雄和传奇”
从电影叙事上说,以一插叙的方式来叙说这样一段故事,很像我们小时候,爷爷抱着我们讲述他年轻时的传奇。然后在我长大的过程中不断去探索,似乎长大之后我就成了他。这样的历史与感情的重合,大概是一种使人嘴角上扬的化学反应。
再说电影的质感,据了解导演只花了不到20万就将这部片子完成,但是不管美术,还是服化道都是那样的完美,毫不敷衍。烟火气的市井,热气笼罩的火锅店以及水气氤氲的街道,都是上个世纪重庆的还原。将人从现代烦杂的都市拉回,体味当时简单而又淳朴的街道与人心。战火纷纷,似乎这就是静止的温情。
导演在最后将叶念汐刻画成少女的模样似乎告诉着世人,这位“少女”依旧未老,就像当年保护着史蒂芬尼的少女一样。她还在等待,等待着那一段温情重现。
最后电影中的一些细节也让人打内心地觉得导演俏皮,外表冷酷的叶念汐在火锅店墙上贴着王摩登的海报,并眼神渴望地叙说着她的故事,其实这也是一位在战火中坚强实则可爱俏皮的老板娘。以及王家沱的那位老板娘实则是在暗示叶念汐最后的结局可能并不是很好,但是导演在最后让其好好的生活,继续守在火锅店等待那份战火里的温情。
最后是一点点小建议,史蒂芬尼的美瞳有点出戏。
总体非常不错,希望越来越好。
《壬午渝汐》观后感(三):当平行时空的列奥尼达也老去
多年前曾经看过一副漫画,一个小孩与一位老者走在田埂上,老者扛着锄头身上披挂着缝补过的布巾,看不见面孔。小孩说:“爷爷,我的好多小伙伴们都告诉我他们的爷爷是斯巴达三百勇士的成员呢...”这时老者终于露出了面容,笑而不语,赫然是老去的列奥尼达。
当温泉关变成一家火锅店,波斯的铁骑变成一发来势汹汹的某岛匪徒,列奥尼达更成了“一双筷子挡住一群匪徒”的少女”,而导演已悄然把斯巴达勇士对领地和战争的信仰转变成了一种人文主义,一种大无畏的勇气的伸张。台词如是说“你我皆是他乡的过客,萍水相逢或许就是最好的安排”。多年后,故人已死,只留下曾经的一日之缘,一张相片,以及在特殊年代更显弥足珍贵的关怀。这一别的心情,再多笔墨或许也不堪一用了。“人就像这锅里的菜,有的被煮沸,有的被捞起,放进嘴里的,早已不再是之前的菜了。”故事中,有的人像是重庆火锅里沸腾的汤底,尽情压榨落入火锅中的每一片毛肚;有些人甘愿沦为锅中飘摇不定的辣椒料,只令汤底愈发辛辣,殊不知自己同样正一点一点被榨干;还有些人,做一双筷子,从气泡四溢的红油中捞出一片又一片毛肚。昔人已去,只一瞬,“列奥尼达”就老了。
叙事上,两个时空的交叉穿梭,可以说导演基本用不到四十分钟讲清楚了一个时间跨度上有五十年的故事,美中不足是故事线相对比较平缓,高潮过短。比起导演上一部的《鳄鱼鸟》稍少了一点精彩。
值得一提的是,导演对于历史的细节也做到了尽可能的还原,诸如挂上一个灯笼的防空警报响起时敌机已从宜昌起飞,两个则已到涪陵;些许历史真实事件旁敲侧击式的提及。甚至于,中国对德宣战,对德国流民实施管控这一事件本身也没打着一面在历史上引人注目的旗帜。这对于一个大学刚刚毕业的非历史类专业的年轻导演来说并不容易。
作为学生阶段的一个毕业作品,虽然制作经费相对刚昂,却又能从道具和服化中真切感受到每一分每一厘正巧用在刀刃上,让大部分同辈人颇有些望尘莫及。
《壬午渝汐》观后感(四):在历史的大幕下
“时代大潮下的小人物”是我一贯很喜欢的文艺作品主题。当不可抗拒的时代走向和个体的生命轨迹交织,故事里蕴含的力量感便能给观众以巨大的冲击和震撼。我们已经看过有太多作品是在这样的对比之下展开。实际上,恐怕没有哪一部作品能够摆脱时代和人物之间的关系。世界上一切讲述“人”的文艺作品,本质上都在讲述这个主题。时代大潮中的小人物——这里的“小”不是人物的地位身份,而是作品聚焦到人物上所产生的个体性。而这些作品对于这种对比关系的揭示程度和处理方式,决定了力量感的多寡,也决定了观众的评价和感受。
志在于展现这种冲突的电影,往往从各个方面都试图隐藏自己的企图。但《壬午渝汐》的野心从影片的命名就可以略窥一斑:时代、地点、事件,在短短四个字里就暴露无余。所以与其说它在描绘时代大潮下的小人物,这部作品更像是试图揭示人物背后的大时代——战争风雨之中的山城,两位主角背后的身世,台词中俯拾即是的典故,这些元素都在向观众毫不掩饰地渲染着所要表达的时代气息。
这样的野心是否得到了实现?至少,《壬午渝汐》成功地向观众呈现出了导演脑海中的那个时代的故事。这恐怕不仅仅需要剧情上的苦心构思,更需要在布景、服化、台词、动作等每一个阶段的精心控制才能达成。而且影片有意收敛了这些元素,用尽量克制的方式传达,这在一部以时代为主要描绘对象的电影中是非常难得的。同时,影片的情节发展转折显然经过了非常多的思考,合理的情节推动使得《壬午渝汐》的故事显得非常成熟。这在同阶段的短片作品中非常少见。
另外一点则是影片中对于不同时间线的处理。历史的大幕来回切换,并且在影片结尾处交织在一起,这些巧妙的处理都让人惊叹于电影的用心程度之深。隐喻的介入也让影片的内涵变得更为丰富。总的来说,《壬午渝汐》对于其希望展现的时代和历史的深刻感,已经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
当然,影片的一些问题也是大家能够察觉的。比如,影片的整体展开节奏还是有些仓皇急促:即使几乎所有观众都能够意识到情节走向的自然性,但影片依然更像某个长篇作品节选出的精简版本。而一部短片究竟是应该追求更加自我完善的舒适节奏,还是尽可能去多呈现内核元素,这个问题也很难定夺。毕竟这部影片作为“毕业作品”,需要尽可能多地展现导演的技巧和能力——毫无疑问,这部影片做到了这一点。其实不止是电影,所有的创作者都面临“取舍”的难题。就我个人的体会来说,“创作”的过程中大部分精力其实是用在了对创意的取舍和整合上,而这个过程甚至比创意从无到有的过程还要痛苦。这大概是创作者的修行吧。
但凡看过这部作品的人,应该都不能否认这部作品中蕴含的巨大能量。我很早就看过这部电影好几个版本的粗剪,到看正式成片时却依然有种惊喜甚至惊艳的感觉。而正如这部作品,王博伦导演本身也是一个非常有能力和野心的人。今后应该会有很多机会评论他的其他作品,我的赞美就留到下一次吧。
《壬午渝汐》观后感(五):壬午渝汐,共勉
“完整”这个词,是我看完这部作品后最直观的感受。
这对于一部毕业作品来说,是非常困难的,特别是一部非电影学院出身的本科毕业作品。
在剧本方面,《壬午渝汐》基本做到了事事有交代,事事有呼应。可能唯一稍欠的地方,是没有把这个德国女生是支持“同盟国”这一方的信息展现得太透彻。但在其他方面,则基本没有违和、没有失误。而且,这个剧本还有着很多成熟院线作品所不具备没有的厚度。
这种厚度是和创作者的年纪并不匹配的。它让这部影片很好地被包裹在了一种因情怀而产生的特殊氛围之中。这种氛围里,有历史的厚重,有人文的关怀,有精神标杆的力量。整部影片也因此“完整”。
当然,我其实不是很喜欢过分戏剧化的台词。博伦的片子里,台词往往有板有眼,少了些生活的味道,这是我在自己的作品一直在刻意规避的东西。好在他在导演方面,利用了许多有设计感的小技巧,将这种台词上的戏剧感变得自洽了些。
如果仔细数,博伦的《壬午渝汐》里,起码有七到八处在导演上的小设计。当然,这些设计也有概率是被钱逼出来的,哈哈。细心看的话,大家其实不难发现,他在这部影片中的多处导演设计,其实都是在形成特殊的视觉感受的同时,降低了演员表演的难度和拍摄成本。这对于学生作品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不过在未来的长片企划中,过多的导演设计其实不一定会提高影片的整体观影感受,也有可能有矫枉过正的风险。
最后想说一个在风格方面的看法。导演是需要自己给自己贴标签的生物。我认为一个人的导演风格要从两个方向看,一个这个导演所选择的文本和题材的风格;一个是这个导演所使用的视觉化手法。当这两者形成统一之后,这位导演可能才真正自洽了。
《壬午渝汐》的文本有历史的情怀,有人文的情怀,又有相对刺激的打戏。这在其他人的作品中,是很难同时出现的。除了《一代宗师》,我们在市场上基本上看不到有着浓郁文艺气息的打戏了。所以,博伦在《壬午渝汐》中选择了大量的《一代宗师》的配乐,并在视觉上也有参考《一代宗师》的痕迹,这一点或许是必然的。这种不违和的类型混合,可能是博伦兄能够加以利用的标签之一。
在视觉方面,《壬午渝汐》其实看不出有太多诸如罗伊·安德森、韦斯·安德森、蒂姆·波顿、王家卫这一类型的整体设计,使用的是一般商业电影所使用的国际标准化镜头语言。《壬午渝汐》的文本给导演在情绪把握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这一方面博伦兄做的是很棒的。特别是拍照的那一段,用极其视觉化的方式,巧妙地情绪推了出来。另一方面,一部运用国际标准化镜头语言的作品,是需要导演在特定桥段进行特殊设计的,不然就像电视剧了嘛。《壬午渝汐》的导演设计其实非常密集,甚至做出了一处“惊奇点”。这是非常惊艳的。不过这样也可能会对博伦兄以后的作品形成压力。因为这种导演上的“小设计”是很难进行重复欣赏的。也就是说,你这部作品用了,下部作品再重复使用的话,就会对看过上一部作品的观众造成一定影响。这可能会逼着博伦在每一部作品中都想做出一个新的设计。这一个方向固然容易形成风格,不过确实是一个很艰难的挑战。毕竟,同样很会抖机灵的宁浩在《心花路放》之后也没有这么干过了。
所以,如果从文学与电影的对应关系来总结,博伦兄在《壬午渝汐》中,是将一个现实主义的历史题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进行了剧本的整理和创作,并最后用浪漫主义的电影手法将其呈现。从REALL回来之后,我觉得现在市场上不缺用浪漫主义手法讲现实主义故事的文牧野们,但是可能缺你这么一款。听说你的新片是历史题材,我便觉得非常期待。
共勉。
《壬午渝汐》观后感(六):《壬午渝汐》:减法中的加法 悲剧中的浪漫
1942年,抗战除夕的前夜,两位少女在摇曳的路灯下不期而遇。
1997年,重庆直辖的前夕,一对青年男女在山城开始他们跨越时代的寻人之旅。
50年的岁月,漂泊与沉浮,得到与失去,离别与重逢。所有的一切,都在德国女孩史蒂芬尼日记本的指引下串联起来。而这场漫长故事的主角,便是1942年的重庆女孩叶念汐。
电影《壬午渝汐》说的便是这样一个故事。
不谈文武戏的力度调和,也不谈讲究的场面调度。这里更多地谈一谈本片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点:减法中的加法。
在信息爆炸的现代,商业片泛滥的当代,电影画面中会塞满很多“线索”来体现时代背景和人物性格与关系。台词中也会充斥很多“包袱”与“段子”来展现人物的属性。但结果往往是这个家中装潢古典挂满莫奈和塞尚的少年在阳光下抱着一把吉他却用手机刷着快手听着流行音乐——这可并不是什么后现代式的幽默。
信息的过剩无法产生有效的传达。有时候采用“减法”或许更能达到“加法”的效果。
1.据说影片投资不到20万,但从场景的搭建却给观众院线级别的感觉。不论是当时市集、药铺、街道、火锅店、川剧茶馆都能给人以实感。
2.史蒂芬尼受伤后醒来的时候看到了墙上挂着的合影,上面写着“1924年摄于宜昌学院街文昌阁”。从左右两侧以及背后的画像可以大致推测出这是习武之人的合影。而文昌阁作为宜昌当年第一家武馆则更能说明我们的推测。这样叶念汐面对“搜查科”时的不凡身手也就得到了合理解释。
3.空袭来袭,镜头中单独上升的两个灯笼起初还不能理解。后来才知道这是提示老百姓空袭的距离。
4.两女孩上香的时候,史蒂芬尼问叶念汐母亲什么时候走的。叶回答是当年在宜昌铁路坝和师兄弟护送荩忱将军的遗体时候遇到了空袭。而这位荩忱将军便是张自忠。
5.日本人头目说道当年他在王家沱认识一名非常美丽的火锅店老板。而当年的王家沱则是日本租界,住满了日本人。头目说火锅店老板娘收到了几乎所有男人的追捧。她最后的结局不由让人想起《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6.叶念汐虽然看上去冷峻潇洒,但一谈到墙壁上王摩登的海报就难掩羡慕的神色。让她的侠肝义胆中多了一份少女的本色。
7.或许是动作戏不太成熟,刀来剑往的镜头多采用俯角拍摄来规避一些问题。但同时这种“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减法也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不错的留白效果。
8.一爿老店,一碗鸳鸯锅。饭前寒暄的剑拔弩张,挑毛肚的你来我往,路上的刀光剑影,剪影下的激烈鏖战。三个层面的角逐全在这一碗火锅的蒸腾里得到了体现。
至此,电影也快进入尾声。导演通过取舍与安排和符号化的语言,使得信息得到了很好的传达,为人物形象的塑造,剧情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战争,从来都是悲剧。导演在全剧中也尽力在克制自己的情感,尽量采取不介入的姿态力求还原一个最真实的1942给大家。
但电影是镜头语言的艺术。初次看到茶楼里50年后的叶念汐居然还和年轻的时候一样,不免心生疑惑。但当镜头从来者背后转场过后,年老的叶念汐终于出现在了我们观众眼前。那一刻,观众们感受到了导演对叶念汐的态度。就像《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即便作者没有对盖茨比有任何评价,但书名就已经说明了一切。女孩最美好的年纪就是她们年轻的时候,即便经历了50年的沧桑巨变,叶念汐在大家眼中还是那个侠肝义胆,美丽年轻的少女,这恐怕也是对一个女人某种意义上最高的赞美。就像《赎罪》里布里奥尼的话,“读者从那么一个结局背后,怎么可能获得满足和快乐?我不认为这是一种逃避,而是一种人性的最终关怀。我给予了他们…幸福。”导演也通过自己这种艺术化的处理,给予了叶念汐“幸福”。但这一切,在她听闻史蒂芬尼的消息的一刹那土崩瓦解。战争年代他乡之人的萍水相逢,生死相依,不离不弃,除夕夜前后的林林总总涌上心头。“希望这个满目疮痍的城市,有一天,在时空上也会变得完整。哪怕,完整的不留一点痕迹。”离别之时,史蒂芬尼这句有点违和的话怕也是导演借她之口说出来的。这或许就是悲剧中的浪漫。
影片由史蒂芬尼孙女的寻人之旅展开。叙述的手法让人联想起《泰坦尼克号》中罗丝的口述,这种娓娓道来的代入感让观众如临其境。
虽然影片存在设备上的一些限制,有些地方的声音处理也有点让人在意。但作为一部大学生导演的毕业作品,实在是难能可贵。
值得一看。
《壬午渝汐》观后感(七):隐喻的神话!《壬午渝汐》中躁动的符号与克制的历史
我们喜欢一部电影,大多因为该片从类型到人物,或者场景中有我们熟悉的东西,几个符号性的展示就能唤醒起我们的回忆,勾起心底隐藏的情感,触痛结了痂的伤疤。
所以,电影叙事中符号利用的是我们与记忆、过去、历史的联系。
很多影片为此,却开始大张旗鼓的进行符号滥用,他们美其名曰“怀旧”、号称“青春”、信誓旦旦说那是“荷尔蒙”,其实都是欲盖弥彰的掩饰自己想象力的枯竭和在铜臭味刺激下失去对于美的嗅觉的装腔作势。
最近,在机缘巧合下,在微醺之中,意外看到了一部描写1942壬午年发生在陪都重庆的故事。片名叫做《壬午渝汐》,该片糅合着刚劲的动作之风,重塑了那个时代的风雨恩怨。
影片的高潮是这样的......
伪装成当地调查科的日本军人来到了女主角叶念汐的住处,他们一行人带着武器唱着黑脸准备威胁她交出其帮助隐蔽的德国女孩,这位德国女孩为了完成父母的遗愿,准备把一卷有关日本人暴行的胶卷带出中国,向世人展示。
伪装的军人见威胁不管用,头头便开始唱白脸。准备以巧舌弹簧般的软硬兼施让叶念汐说出女孩下落。
叶念汐不慌不忙,摆出具有重庆特色的火锅,招呼这位头目吃了起来。
一场以话语、神态为戏剧性动作,以多个符合背后建构的延伸意义为内里的最高冲突由此拉开了帷幕。
导演精心的用具有高辨识度、高信息量的象征性符号制造了隐喻的注意力钩子。
首先是黑红对峙的鸳鸯锅汤底,画面俯拍、居中。导演没有选择完全对立的红黑色调暗示人物正邪,而是将鸳鸯锅从中间对半切开,两位人物处于黑红的中间点。
正邪的较量本来就是你来我往,各自会在不同的时期占据优势地位。同时,这也象征着一种势均力敌,混乱不安的冲突状态。
令人惊喜的是,这些场面调度和符号设置只是隐喻的开始。导演为了表现更加激烈的冲突,随即通过火锅营造的“第一战场”进入了带有东洋武侠风格的,意念中的“第二战场”。
符号的另外一层意义,画面的内涵意义被进一步加深,得到了扩展。丰富的表现形式在平行剪辑的叙事安排中,以互文的形式提高着冲突的程度。
两人看似在一边吃火锅,一边谈话,其实话中有话,每一个神态的变化都是一次意念中的决斗。
现实和虚构的交织是电影造梦的本质,利用剪辑和场面调度,丰富观众的想象,扩展故事的信息量,提高叙事张力,这是一位优秀导演必须具备的能力。
在这一场高潮戏中,导演还不时从虚构中拉回现实,利用多个镜头构建了一幅两人居于窗户后面的剪影画面。
这时,筷子成为了他们决斗的武器,影子成为了他们的身体,虚构和现实被巧妙的融合在了一起。
虽然只是一个吃火锅谈判的场景,却被导演精心设计了三种不同的意义表现方式。
吃火锅是第一层;意念中的打斗是第三层;窗户投影下的较量属于缝合两层符号意义的中间层面。
符号能指与所指的意义阶梯,打造的精巧,经得起反复玩味。
影片《壬午渝汐》为了唤醒历史的记忆,用了多个具有符号性意义的场景。
包括一开始的解放碑画面,钟摆居中,天空是慢慢滑过的飞机。时间安排在1997年,重庆直辖时刻,城市将在建筑和文化上迎来巨大的变化。
一位德国女孩拿着日记本回到了重庆,希望寻找一个叫叶念汐的女人。回忆性叙事告诉了观众女孩寻找对方的目的,还有当时的故事经过。
引发回忆的钩子,就是现实故事线的大量文化性符号,他们负责唤醒观众的记忆,制造故事现实和过去的联系。
所以,胖哥说,在《壬午渝汐》中,符号的躁动的,具有蓬勃生命力的。但同时,因为这段可以自我发声的历史却在导演的安排下始终是克制的。
凡是,历史题材的影片,必定是用历史事件关照现实。历史在其中具有自我发声的功能,从侧面丰富影片的主线故事。
《壬午渝汐》的导演在处理历史上,在控制成本和保证艺术的权衡下,尽量还原了当时的场景。包括很多历史考据,比如大轰炸时,当地会以升起灯笼的数量来提醒市民飞机逼近城市的距离。
在故事上,导演却没有刻意煽情,而是利用一头一尾,两段现实线的故事,以前后呼应的方式,展现了两位女孩的联系。
特别是饰演德国女孩演员的角色安排上,导演还特意为故事制造了悬念,埋下了伏笔,制造了一种难得的反转冲突。
最后一场戏,又回到过去的“告别”,两个时间段的故事在结尾合一,一个是当时现实的告别,一个是现在精神上的告别,双重“告别”的寓意在片尾引爆,释放了所有的故事冲突,戏剧性张力!
当然告别不是遗忘,而是为了永远铭记。记忆必须有开始和结束,但结束可以是新的开始。告别有时是为了给自己的的一段珍贵记忆画上句号。只有句号之后才可以进行新的人生段落的书写。
很难想象,这部电影是一位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文学系2013级本科生导演制作出来的。
这位叫王博伦的年轻导演 ,身体力行的实践着他的电影梦想,甚至不惜以“掏空”家底的方式,到处筹集资金拍摄电影。
在这部《壬午渝汐》之前,他还拍摄了一部颇具动作片风格的影片《鳄鱼鸟》,该片获得“第十三届全球华语大学生影视奖”评委特别奖。
目前王博伦已经获得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2017级推免研究生的资格。
希望今后可以看见他更多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