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快乐还给学生,是素质教育改革最强烈的呼唤。
是的,应该把快乐还给学生。可是,到底给与他们怎样的快乐?
很多教育专家说,现在的孩子不快乐。说得很对。他们的烦恼的确很多,课业负担重当属首位。其实,说到底这也是根本的原因,因为负担重,所以有了诸多派生出来的烦恼:比如因为分数不好受歧视,家庭压力过大,心理承受力愈来愈脆弱,高分低能择业难等等。
我们的童年快乐吗?有些人常常这么说:我们的童年虽然吃得差穿的差,可是依然快乐无比。我对此是不敢苟同的。仅以我自己为例,在那个人民公社化的时代,仅仅是生产队这个集体,就给了我浓浓的压抑感,而且,那种童年就涂抹在心灵深处的紧张感的底色,过了这么多年依然无孔不入的渗透在我的心境中。记得小时候,每逢周末,孩子唯一参加的活动就是去村里帮着干义务劳动。在全村最大最开阔的平地场院上,上百人正围在一起,热火朝天的做事,或者是扒玉米,或者是给板栗剥皮,或者是帮着打场,或者是分粮。虽然是集体劳作,但常常是大家比赛着做事,比如扒玉米皮,常常比着谁扒出的皮多,那种场面用“争先恐后”来形容一点儿都不过。看着堆得像山一样的带皮玉米,自己那瘦瘦的小身子是那么渺小,似乎胜利的希望总是在地平线之下。不久,又累又困,可是还得硬撑着继续做,脑子里只盼着队长说散工,可是,他似乎永远只知道督促着干活。
幼时对于晚上的记忆,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是困倦。那时家里姊妹多,又没有机械的粉碎方式,几乎天天晚间都要推磨压碾,常常是身子走在磨道里,脑子里早已做起了梦,就这么糊里糊涂的跟着姐姐哥哥机械的走啊走,心里盼着早些结束这样的劳累。今天有个词语叫做超负荷,那个时代的孩子,压在身上的担子就是超负荷的。其实我还是做活最少的一个,我的姐姐参加了村里的基建队,每天夜里一点钟就起来穿上靴子去挖机井,一直挖到天亮才回家,这么拼命的劳作,每天才能挣到六分的劳力,过年过节做身新衣服,就是很好的待遇了。在一个物质及其贫乏的年代,童年的快乐何在?
我常常想,那些口是心非的说着童年快乐的中年人,如果让他们倒回头去再来尝试过那样的童年,他们无论如何是不愿再走一遍的。计划经济时代的心理惶恐感,恐怕每个六十年代人都会非常深刻的烙印在脑海里。龙口会议上,著名教育专家张文质先生就非常真实的说出自己有种骨子里的战栗,无论走在哪里,焦灼的感觉如影随形,当时我是深有同感的,其实,这就是童年的阴影。而今天的孩子们,用个比较专业些的词语形容,就是对生活有着特别的“顿感力”,这样的顿感力常常被我们那个时代的人误认为是不求上进,不思进取,是没有心机,没有责任感。其实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见过大跃进时代的假大空如何信口雌黄的胡说八道,没有见过文革时代如何挖空心思的整人,没有见过初级阶段把抓阶级斗争当作工作的重心,他们当然不会有多少提防坏人的心机,没有挖空心思搞人的恶浊心态,更不会有物质不足引起的惶恐感。这难道不是社会的进步使然?不是社会人口综合素养提高的表征?
任何的进步都没有意识形态的进步让人感到鼓舞。想想我们小时候,多少孩子为了睚眦小事打的头破血流,多少大人为了鸡毛蒜皮斗成了乌眼鸡,现在的人际关系和谐了多少啊。每当我自己内心里莫名其妙的紧张感涌起来的时候,就特别羡慕今天的孩子生活的美好环境。
随着人口问题的凸显,孩子们的就业压力是在增大,可是,一种竞争的公平性也越来越明显的渗入我们的生活。记得我读初中的时候,机关上的孩子可以不要学习好就轻松的找到工作,工人的孩子可以接班,而农民的孩子,只能通过考学跳过农门,才能找到好工作,而这样的孩子凤毛麟角。现在你再看,各行各业对真才实学的人才多么重视,无论你是多么有背景的人物,没有真才实学,都难以长久的在单位立足。
这个问题说到这里,就不想再说了。毋庸置疑,下一个时代的孩子,童年肯定比这个时代好的多。
再来谈给孩子什么样的快乐。孩子苦,孩子累,比我们那个时代的孩子脑力上是苦了不少。时代的发展要求他们具有高科技时代的广阔的知识面和独当一面的能力,他们身上的担子是重了。很多家长感慨道:如今的题目,小学的内容我们都辅导不了了,孩子怎么应付!这是个事实。社会发展的需求。
可是,一个难都难。你享受社会文明带来的丰富成果,就得负担社会再进步的责任。很多人羡慕大学教授的社会地位,可是看看他们不遗余力的对社会的付出,我们就更应该感激他们,敬仰他们。
所以,学习是苦的,脑力劳动是不轻松的工作。我们的改革症结是,如何让孩子们相对轻松的获得知识增长能力,把竞争的恶战搞的轻松些。
说到底这个问题很滑稽。明明知道那么多人争几个有限的饭碗,怕争得过于残忍,就大声疾呼说:让他们快快乐乐的争吧!既要争到比较满意的有肉有营养的饭碗,还注意不要伤了和气!您想,这样的竞争地球上存在吗?
让孩子们适当的休养生息是对的。可是你必须制订相应的瞄准能力选拔的方式。日本有个巴学园,那里曾经培养出世界一流的人才,有总统,部长级人物等。他们的课程比较独特,竟然有晚上披上袍子去坟地练胆量这样的课程。试问,这样的课程如果安排在当今的中国校园,几个家长会满意?就是安排一个短短的夏令营,不是还有不少家长开着车全程陪护吗?单纯的纸笔考试是有许多的局限性,可是,这也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选拔方式。
学校的改革必须建立在全社会支持的平台之上,否则,取得成功是很难的。现在很多的家长自己也非常矛盾:既想孩子取得高素养,又不想让孩子累着。
学习就是艰苦的脑力劳动,不苦不累学到高深的学问简直是天方夜谭。问题是,我们如何调整策略,让孩子们尝到学习的愉悦,或者是,使他们感到学习是快乐的事情。这是需要一些教育教学艺术的。关涉到教师的素养。似乎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问题。
我从学生阶段走过,知道做学问的不容易。所以对那些片面强调快乐的说法很不赞同。傻子永远是快乐的,因为不要经过思考。智者常常痛苦,因为他总是站位在人类的身前,忧虑总是思虑的主要内容。
甜的东西往往不持久,而真正的快乐总是在艰辛的付出之后。所以,我在讲课到难点的时候,总是提醒孩子们说:瞪大了眼睛仔细听着啊,这里需要艰苦的脑力劳动了!面对他们的困惑,也总是非常同情的说:这个地方的确难以掌握,否则,大家不都成了思想家了?
庸俗的快乐,谁都可以拥有。而获得高深知识和不俗能力的快乐,只有少数高智商和坚毅意志力的孩子才能拥有。
艰难的跋涉之后的快乐,我们应该提倡;旅途上毫无负担的快乐,是应该坚决摒弃的。
不是我悲观,作为一个教师,是应该清醒的明白如何操作才能真正达到目的的。
如果谁能发明一种轻轻松松具备高能力的方法,我就再也不发半点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