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要野:后海冲浪手的大冒险》观后感摘抄

发布者:红叶红了 2021-11-12 21:12 来自: 文章吧

《心要野:后海冲浪手的大冒险》是一部由青蛙君执导,后海大鲨鱼乐队主演的一部纪录片 / 音乐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心要野:后海冲浪手的大冒险》观后感(一):平静生活的我也在期待着一场未知的冒险

看了纪录片 我开始努力回想 第一次知道后鲨是在哪一年?第一次看后鲨的现场是哪一年?我已经完全想不起来了 在很多采访文章中看的最多的就是05年的“NO BEIJING”系列巡演 除了后鲨, Carsick cars/ Snapline /哪吒 都是大家钟爱的乐队

在我的印象里 我认识的一些男生 他们都把付菡当做女神 其实可能从我的角度来看 并不理解什么是女神(或男神)我觉得在舞台之外的地方 任何人都有他们生活化的时候 他们都是普通人 可能ta的某一个瞬间在我们眼里变成了那个闪光点 或者ta做到了我们做不到的某一件事 成为了我们的女神(或男神)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场冒险。比如从事一个自己完全不熟悉的工作;比如一个人到森林里探险;再比如组一个自己的乐队;认识的很多乐手都曾经跟我说“想组一个永远不会解散的乐队”,有些他们可以组队三年,五年,十年或者更长,有些却短促到人们还没来得及记住他们。似乎这场音乐的冒险,也许会经历默契度,经济问题,社会因素,创作瓶颈等等等等问题。但庆幸的是大多数即使乐队不再存在,他们依然会以其他各种方式热爱着音乐,我觉得那就是好的。

生活状态里的每个乐队成员都有他们自己鲜明的个性特点 直白的让人喜欢 想起后鲨 脑海里出现的词语就是 热情 现场表现力 复古怀旧 “心要野”,最能代表他们的一贯态度 不断地冲撞着各种规则 疯狂的创造 不停吸引着更多疯狂者的加入他们 这是一部很好的纪录片 看完能给人更多的力量 对音乐 对乐队也更多了一份喜爱

希望我们在生活中要有一颗敢于挑战现实的心 不断突破自我 实现自我 随时准备着生活的大冒险!

《心要野:后海冲浪手的大冒险》观后感(二):后海大鲨鱼变了,也许我也变了……

我曾经是不喜欢后鲨的,甚至于有点Diss。

那至少有十年了,那时候我是个愤怒的金属党,和人见面恨不得都要甩头。十年前的2007,后海大鲨鱼横空出世,带来了令人耳目一新的Dance Rock。其实不止是他们,那一阶段的很多乐队都呈现出不同的新思路和怪想法——No Beijing浪潮、兵马司一代、年轻帮乐队群体……这些新鲜的声音让当时年轻躁动的我有点迷茫,嘈嘈杂杂,充满了电子乐和未来感,说好的摇滚乐呢?

时代裹挟着所有人前进。十年里,我乐队解散、毕业考研、去一家摇滚杂志上班……疯狂过后是漫长的失落,我终究为五斗米和家庭折腰,回家乡做了所谓的“正常上班”。有一段时间我非常迷茫,感觉人生是不是要这样结束?

所以片中后鲨的访谈让我深有感触——付菡说“十八岁你做一个很酷的人是很容易的,而三十岁之后就很难。”;而鼓手小武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说:“那一瞬间,突然感觉到,我三十岁了还是一事无成”。在我们看来他们是摇滚明星,年纪轻轻就有了成功的乐队事业,堪称是理想主义者的成功典范了。原来他们也有着挣扎和痛苦,他们从未踏入过世俗人生,却始终有这方面的压力。他们在音乐里恣意欢乐天马行空,私下里却还有着不同一般的痛苦失落。

然而有想法的人总是能想办法调整自己。后鲨四位在二专之后的几年里,走遍世界,看遍苍凉和繁华,演了很多场或大或小的演出,在路上找回了自己。而我也终于在去年痛定思痛,离开了“正行”,决定回归音乐,做厂牌做演出,就当给自己的青春续命。

2014年的狂飙乐园,应该是最后一届北京迷笛了吧?那还真是“狂飙”的记忆,风雨大作令人沮丧。那天后海大鲨鱼应该是下午登场,还发生了喧嚣一时的“打人”事件。我心中其实不那么漂亮的付菡,在舞台上光芒四射不可一世。Pogo的人群把我撞开,我看到那些年轻的面孔,有点断片儿。等待理想就像等待革命,他们还能坚持几年青春?

我29岁了 ,许多同龄的朋友已经放下疯狂、回归生活,而我仍然像10年前一样,读书旅行看演出,甚至变本加厉,做起厂牌和乐队来。有些人已经不能理解我了,说什么“什么年纪干什么年纪的事”。我只能说give a fuck,你们这些假青年,自然不能和我比。

现在年轻人流行“丧”和“早衰”,很多比我还小的一拨人天天在朋友圈自嘲自己是中年人、孤寡老人。我们处在一个大变革时代,快速和复杂的中国社会,几乎不给年轻人任何实现理想的机会,社会熔炉烧得通红,让大家全部掉进物质和欲望的陷阱。而总有些人需要突围,也许过程很难,偶尔吃苦,但是总归是我们想要的。

于是我突然意识到,也许我开始喜欢后海大鲨鱼了。因为我们到底是同一类人,永年年轻,不会被打倒。

《心要野:后海冲浪手的大冒险》观后感(三):总有一些人要过有趣的生活,不然这个世界该多无聊

今年4月,我在UCCA看了后海大鲨鱼纪录片的首映。

付菡说,“猛犸是什么,是白色的泡沫”这句歌词的灵感来源于一次她喝吐了的经历。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样,至少对我个人而言,年轻的时候会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去世界各地巡游,结交五湖四海的朋友,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年轻日子,而不被那些无趣的成人世界里的规章法则击溃。

从我大一第一次听到他们开始,后海大鲨鱼在我的印象中,一直像猛犸一样,在这个世界上流淌,不断探寻这个世界赐予人们的宝藏。他们去航海,去喜马拉雅,去印度,各自自由生长。

关于演出,小武说:“演出前和演出后的时间都是真的,只有演出的时候就是一场梦。”后海大鲨鱼在巡演期间过的是一种看起来非常疯狂的日子。几乎一天一个城市的节奏——从当日下午开始调音,晚上演出,演完之后可能还会出去喝酒。巡演永远都在赶行程,从一个城市到一个城市,看似到了很多地方,却没有时间去看看这个城市的风景,所以对城市最多的印象永远源自于当地的食物。

从乐队组建到现在,四位成员似乎都已经走过了teenage时期,他们会站在更多成人社会的十字路口。付菡在纪录片里说:“18岁的时候成为一个特别酷的人是很容易的,而难的是在此之后……”而与此同时,30岁的一天,躺在床上的小武脑袋里浮现出“一事无成”四个大字。很多人说过,成长是有一个节点的,也许这就是小武人生的节点。就在这种迷惑和抗争中,后海大鲨鱼走了很多路,看了很多风景,演过无数场的演出,而他们真正追寻的东西是什么,我想他们也会像其他人一样,说不清又道不明。

玩乐队已经算是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那么剩下的时间如何活出自我,是他们经常会想的问题。谁都明白自由的可贵。可当你拥有它的时候,你却彷徨失措的像一不小心中了500万的贫民,不知道如何挥霍。而挥霍过后所留下的那种长时间的空虚,使人怀疑生命的意义。小武说“大学毕业以后,大家就开始冲刺,只有他从一开始就跑偏了。”可是,那又怎样呢?

刚上大学的时候,我很喜欢No Beijing的四支乐队:后海大鲨鱼、Snapline、CARSICK CARS、哪吒。那时我经常躺在宿舍的床上听着他们的歌,幻想着以后能像他们一样去北京,每天都要和有意思的人厮混在一起。那时候北京对我而言,是区别于枯燥乏味的校园的奇妙世界。连我自己可能都没想到的是,大三以后,我真的去了北京。到今天,我的大学生活正式结束了。而我在毕业前夕做出了一个让所有朋友诧异的决定,那就是离开北京。

如今,许多我大学时喜欢的乐队都解散了。我也站在了这个从teenage到成人世界的关口。我的学姐问过一个看似搞笑而又现实的问题——现在身边出来玩的人,至少都是96、97年的,那么那群1990年的人都去哪儿了,都死了吗?四年疯狂的时光快速逝去,我不得不考虑以后的生活,有一天我突然发现,毕业之后的我,很可能无法再翘课去旅行,翘课跑去别的地方看演出。

是的,我们终将面临长大,那些我们所爱的人也总会老去,而他们年轻时做过的那些疯狂的事,将继续影响后来的年轻人,鼓励他们按自己想的方式去生活,并活成自己应该活成的样子。总有一些人要过有趣的生活,不然这个世界该多无聊?

《心要野:后海冲浪手的大冒险》观后感(四):”我的镜头要野“ 采访爱蹦迪的导演青蛙君

本文最早发布在微信公共号《凹凸镜DOC》(微信号:pjw-documentary)

采访纪录片《心要野:后海冲浪手的大冒险》导演:青蛙君

Q:劳动:是什么让给你选择拍摄乐队的纪录片呢?A:青蛙君:因为特别喜欢摇滚乐,它有一种力量,那种反叛精神,它能带给我很多力量,像是一种精神支柱。上学的时候刚好想要表达一些东西,加入了学校的剧社电影部,大家都喜欢cult电影和摇滚乐,大家都很酷,又渐渐认识了一些乐队,后面就像是一直在完成之前没干完的工作,就一直拍下来了。Q:劳动:你自己也是一个乐迷,你觉得你拍的纪录片跟其他人关于乐队的纪录片有什么不同?A:青蛙君:我的片子可能融入更多自己的喜好吧,我做事儿特拖沓,就可能这个阶段里有很多来自生活或者各种各样的想法,不断地重塑。

Q:劳动:乐队的纪录片拍摄与剪辑都是你,拍摄中会有哪些预设和想不到的地方?剪辑花了多长时间,在剪辑过程中,你是如何把握影片的结构和节奏呢? A:青蛙君:我现在正在剪一个Jesus and Mary Chain的纪录片,做这些乐队的纪录片我们自己称为摇滚白求恩,我们要是想生活就还得接各种短视频,广告,TVC,每天总得应付各种事情。后海大鲨鱼的后期可能做了9个月,现在这个JAMC的纪录片,我以为一个星期就剪完了,结果剪了一个月也没什么头绪,这就让我感觉非常紧张。结构和节奏什么的就跟写作文一样,我得想着怎么能讲得有深度,剪辑得感觉也得对,说话也得循序渐进,可能看的东西太多了,想的太多了,没有以前那么天不怕地不怕,也可能灵气没以前好。就像很多乐队,大家都觉得第一张或者第二张专辑最好,初生牛犊不怕虎,做的音乐虽然缺一些东西,但是灵气就很好,后来技术到位了,设备到位了,什么都到位了,做出的东西就太满了,感觉又会没那么好,我也不知道,因为我正剪呢,自己剪片子太痛苦了。

Q:劳动:你希望这类纪录片给观众传递出哪些信息,能让观众能够念念不忘?A:青蛙君:因为做了几个片子之后感觉传递的信息多数都是,做自己,be yourself,不管是摇滚,说唱还是滑板,亚文化,似乎说了好几年做自己,但是到了19年,所有的观众除了老了之外,多数都还是在想怎么做自己。我想讲点儿不一样的,但是现在的片子多数都是用来宣传的吧,拍摄的对象不像以前那么无所谓了吧。Q:劳动:以往一些乐队的纪录片都是回顾中国摇滚的历史,并冠以理想主义等标签,但你拍的纪录片都是进行时的东西,而且没那么沉重,这是为什么?A:青蛙君:我压根儿就没生活在那个时代,我讲得大多数都是自己看的,也可能是圈子的问题吧,我得多social一些中年大肚有钱人,他们可能更有情怀,能投钱让大家来拍,给我钱我也拍。Q:劳动:拍完纪录片,你对那个乐队的态度会发生改变吗?A:青蛙君:态度肯定会改变,其实就是从陌生人变成熟人的过程,你新交的朋友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Q:劳动:制作过程中,你会受哪些纪录片的启发呢?A:青蛙君:Oasis的supersonic特别好,我总是拿一台电脑播着它,一边剪片子。The Pulp的纪录片也不错。国内我特喜欢以前有个痛仰的纪录片,边讲一个普通酒吧乐手,边讲痛仰,形成一个对比,但是豆瓣上评分特低,我也不知道为啥。大家肯定都喜欢《爱噪音》,那里面讲的精神太好了。

《心要野:后海冲浪手的大冒险》观后感(五):满地都是六便士,一起抬头看月亮。

文/点点(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行了第三张全长专辑的后海大鲨鱼乐队,在去年开始了他们的“心要野”全国巡演。乐队邀请年轻的拍摄团队与成员一路同行,记录了这段专属于后海冲浪手的大冒险之旅,历经一年的拍摄和制作,最终这些素材凝结成一部时长九十分钟的音乐电影。纪录片刚一上线,就收获了潮水般的鼓励和赞美,甚至有观众给出了“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这样的高度评价。作为一直关注他们的歌迷,我也被影片中展现的活力和真诚深深打动,并试着用文字还原这些感动的瞬间,分享给更多和我一样喜爱他们的朋友。 关于后海大鲨鱼 作为No Beijing时期的代表乐队之一,成立至今的后海大鲨鱼一直都是直白大胆和新潮前卫的代名词。乐队擅长使用天文意象搭配车库曲风,营造出超现实的迷幻氛围。他们从不曾刻意摆出深沉的姿态,更不会回避欢快和肤浅。就像乐队的专属Logo,那张明黄色的标志性笑脸,是一眼望到底的那种直接和坦荡。 他们是一支属于夏天的乐队,夏天就像年轻人,火热而躁郁,清甜而危险,有时令人不适但永远无法抗拒。乐队的诞生也在一个夏天,诞生在曹璞与付菡那通畅聊未来的偶然电话中,诞生在四个年轻人无中生有的勇气和梦想里。 付菡的酷是骨子里透出来的,是与生俱来的气质,不是轻易可以被模仿的长相嗓音、发型妆容和着装风格。她的魅力在于坚定从容的态度和生生不息的创造力。她可以不断向内填充自己,演奏创作绘画摄影手工无一不通;她也无时不刻地在对外表达,大到名字身份小到甲油的颜色都在准确展现她这个生命体本身,那个最独一无二的原力女孩。 看完整个纪录片,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小武。在那段“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发现自己三十岁了还一事无成”的访谈自白里,他是那么真实和坦诚,丝毫不遮掩自己的无助和挫败感,以至于在旁人眼里看起来可能十分傻气。他对自我的坚持和对旁人态度的不在乎,其实是大智若愚。作为职业鼓手,最大的业余爱好却是出海巡航,这项充满未知和风险的运动不仅提升了他个人的生活质感,也从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乐队的整体气质。 吉他手曹璞是个矛盾又和谐的存在,他既贡献了片中大部分的瞎扯段子,也会一脸严肃地恳谈乐队成立的渊源和时机。他的人设之所以完整成立,在于看似胡言乱语的垃圾话底下藏着清晰通透的独立思想体系,并且从不奢求旁人理解和认同。 贝斯王老师是整个乐队定海神针一般的存在,温和而寡言,看似面目模糊态度暧昧,不符合大众对于摇滚乐手任何一方面的普遍认知。但他知道自己是谁,不刻意用为人处事的风格去粘贴任何外在标签,这是属于他内敛的酷劲儿。 就像付菡所说的,每个人在十八岁的时候做一个所谓的酷盖都是很容易的。成年之后的酷,才是真正的成熟和洒脱。不像青少年时期,每个人都面无表情走路带风,所有的不屑一切和为所欲为好像都是理所当然。当你不再年少,经历过生活的无奈和社会的伤害,肩上背负了无法卸下的责任,还能够清醒自知,还能明白和争取自己想要的,还能步履坚决地走在选择的道路上,才是真正高级的人生态度。 后鲨可能不是技术最顶级的乐队,也不是思想最深邃的创作者,但他们身上自带一股生猛的劲儿,吸引着和他们同样年轻而鲜活的生命去关注和聆听。就像纪录片海报上天台那一幕,四个人在前奏响起时齐齐回头的瞬间,表情透着茫然却无比生动,让人自然而然地产生好奇和向往。 关于创作和自我思考 在后鲨的代表性作品《Bling Bling Bling》中,有这样一句歌词,是化用鲍勃迪伦名曲的“没有答案的周末,依然在风中飘”。而另一首歌迷耳熟能详的经典歌曲《猛犸》中,付菡这样唱着,“勇敢到没有了方向”。似乎不论在什么时代,迷茫和寻找都是青年文化和音乐创作避不开的永恒命题。 毕竟没有人能永远年轻,永远保持热泪盈眶。大家都在数不清的黑夜里失去了睡眠,也会随着年龄增长开始注意养生。身体状况、经济压力、家庭负担、婚姻后代,现实砸下的巨大石块让人不堪重负,没有哪样会放过处在过渡时期的青年们。 现如今丧文化大行其道,以颓废和消极为基调的文艺作品越来越有市场,放飞自我成了年轻人视为时尚的处事方式。诚然,每一个时代和群体在当下都会有属于它自己的虚无和荒谬,但总有那么一群人在这些虚无和荒谬当中,努力地寻找自己捍卫的价值。不要被流行文化欺骗,你确实可以选择丧和颓,但别真正地荒废时间和生命,至少记得思考和沉淀自我,要让你的负面情绪产生价值,把你的每一次心碎都凝结成艺术品。付菡在采访中承认,那些看似酷炫的歌词都是在痛苦中写就的,正是因为有那么多的烦恼和不开心,创作者才需要在音乐中得到救赎和释放。 音乐就是生活,音乐态度就是生活态度。过什么样的生活,就会有什么样的音乐,乐队的状态是骗不了人的,不必每天废寝忘食地搞创作,保持一个松弛而饱满的状态去生活,音乐自然就流淌出来了。虽然付菡形容乐队平时的状态松散,但后鲨从来没有躺在过去的作品和成就上睡觉,没有放弃过在音乐上的尝试和进步。用曹璞的话说,他们觉得用过去的方式已经不能和现在的乐迷很好地交流了,而乐队的生命力恰恰在于推翻和重建自己,在永恒的更新变化中保持不变的精神内核。 关于做乐队和在路上 特别喜欢纪录片的主题,后海冲浪手在城市里的大冒险。现代人失去了接触真实自然的可能性,于是高楼大厦就是迷雾森林,车流人海就是汹涌浪潮。从最西部的山峰篝火到最南边的海滩帆船,后鲨的四个年轻人是冲浪手和探险家,是没有来路不问归途的地球浪子。 除了摇滚明星的光鲜亮丽,纪录片大篇幅展现的更多是乐队日常的琐碎。全国巡演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对任何乐队都是一场硬仗,在城市和城市之间瞬时转移,体力和精力的巨大消耗比欢呼尖叫来得真实。他们看似走遍世界各地风光无限,却只能在酒店和演出场地之间单调往返,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比如喝到吐的酒局和永远不能顺利托运乐器的航空公司。梦想的反义词是行动,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别是行动力。没有一种生活是轻而易举就能获得的,所以你选择什么就得承受什么,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个道理。 就像小武说的,演出前演出后是现实,演出的时候就是一场梦,而站在舞台上的那一刻,他们既是造梦者,同时也是做梦的人。有趣的是,庆功宴后的那个片段,那个操着港台腔夹杂英文对镜头喊自己要给后鲨一千万的男乐迷,付菡耐心地听他语无伦次地诉说自己辞职创业的追梦故事,但也只是听着,甚至没有立场给出评价和建议。这就是偶像和歌迷的微妙关系,他们充其量只能做你沿途的背景音乐,你的人生和梦想终究还是要靠你自己。 纪录片中着重表现了他们回到北京在剧场举办的最终场演出。相比以往摇滚乐给人粗糙和随意的刻板印象,在这次演出的准备中他们专注于各种细节的琢磨,从乐器配置到曲目安排再到舞美灯光,不断调整讨论直至达到最佳状态。相比于年少时的开心就好和自由发挥,现阶段对事业的专注和精进,才是后鲨当下对待乐队发展的成熟态度。 片中最出彩的一个侧写镜头,是付菡结束演出后在安可声中退场,赤着脚踩在铺满气球的地面上,默不作声地走向后台。那一刻她不是舞台上那个张扬妩媚的主唱,只是一个试图从落幕的空虚中找回自己的表演者。没有煽情的泪水,也没有庆祝的欢呼,那十几秒的镜头是无声的留白,其中包含着不言自明的微妙情绪。 关于纪录片本身 一直在关注吉术斋这个团队,喜欢他们在作品中追求的完美主义和呈现出的趣味质感。纪录片以黑暗中歌迷的呼喊声猝不及防地开始,让观众还没反应就掉入现场充满煽动性的情绪之中。随后,乐队的四名成员以他们生活中最平常的状态各自登场,整个影片的情绪像一滴浓缩的颜料,在如水般的音乐渲染下徐徐展开,呈现出意想不到的美好画面,最后在一场回归性质的重要演出中浓墨重彩地收尾。 整个片子结构有趣而巧妙,不落俗套的非线性叙事,看似随意松散的运镜和剪辑,背面一直有清晰完整的情绪线在牵引。故事一直在日常琐事和舞台表演之间切换,穿插着配合叙事的采访口白,碎片式的镜头表达被应景的音乐完美串联,使纪录片不论是从内容还是情绪上都具备了足够的可看性和讨论度。 一直以来秉持的观点是,纪录片的最高境界是让人忘了摄像机的存在。镜头是低调甚至隐形的,但镜头所代表的第三方视角又是鲜明而客观的,是气质疏离而又无处不在的。而优秀的纪录片还必须是不预设立场态度中立的,它的画面语言只做展示不做判断,在放映时留给观众充足的思考和评价空间。以上两点,在这部巡演纪录片里都得到了很好的实现。 听着后鲨的音乐,抑或观赏着这部纪录片,每个歌迷都可以闭上眼睛,想象这样一个情景:在某个夏夜,你爬上城市的巅峰,发现夜空如洗,月光像上帝撒下的一把盐,成群的星星正朝着自己涌来。满地都是六便士,而你却和他们一起,抬起头看见了月亮。

推荐阅读
  • 小说推荐丨﹤古言﹥作者:李息隐《掌中宝》

    小说推荐丨﹤古言﹥作者:李息隐《掌中宝》

    小说推荐丨﹤古言﹥作者:李息隐《掌中宝》 文案:他是少年成名的元帅,驰骋沙场,威名赫赫。 她是长于市井的姑娘,温柔可亲,手巧人美。 小城初次相遇,他就把她看进了眼...

    07-15

  • 山大春晖泗海承风支教队打包“清风化暑”项目物资

    山大春晖泗海承风支教队打包“清风化暑”项目物资

    7月14日,山东大学学生春晖社泗海承风支教队队员前往“微爱·泗水超市”打包“清风化暑”项目的清凉物资,三名负责队员分工明确、做事高效,顺利地完成了“清风化暑”项目...

    07-15

  • 革命精神浸润童心,红色血脉铸魂育人

    革命精神浸润童心,红色血脉铸魂育人

    为进一步弘扬革命传统文化,赓续红色基因,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怀。2022年7月7日,“同心燃梦”社会实践队赴湛江市赤坎区银球幼儿园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 本次活动将分...

    07-15

  • 传承泥塑文化,感受非遗魅力

    传承泥塑文化,感受非遗魅力

    吴川泥塑又称泥公仔,以当地盛产的陶泥和稻草为材料,后经着色而成。吴川泥塑一般以人物造型为主,是中国一种古老和传统的民间艺术,被誉为民间艺术的“三绝”之一。 为进...

    07-15

  • 情系乡村发展,扎根基层调研

    情系乡村发展,扎根基层调研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近日,岭南师范学院商学院“飞跃鹰隼”社会实践队来到杨柑镇布政村开展调研活动,旨在以采访调研、实地考察等形式了解布政村火龙果产业的实际发展...

    07-15

  • 社会实践心得5

    社会实践心得5

    昨晚带队老师和我们开了小短会,他提到了当地的农作物如何走出湛江、如何走到全国还有现在这边存在的许许多多问题,还有他的一个好朋友开厂遇到的包装袋风格、包装规格、菠...

    07-15

  • 参加“暑假防溺水教育”班会有感

    参加“暑假防溺水教育”班会有感

    为期10天的“三下乡”活动,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日子,让我过得十分充实。在放假之前,每次放假回家,一躺就是一整天,在“三下乡”这段日子里,我们每天都会安排的满满的...

    07-15

  • 点燃“馨星”之火,绽放时代光彩

    点燃“馨星”之火,绽放时代光彩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而“馨星”之火,可以让更多人感受到外语与党史相互交融魅力与新时代新青年的力量。我们作为新青年,在馨星这个队伍中,对未来的行动做出了进一步的规...

    07-15

  • 齐心协力,开启下乡之行

    齐心协力,开启下乡之行

    7月4日上午,“朝阳行”社会实践队全体队员集合在宿舍苑区门口,队员们个个心怀憧憬、摩拳擦掌,一举一动无不散发着一股斗志昂扬的少年精神气。 迎着连绵大雨后的朝阳,展...

    07-15

  • 关于神话故事的作文300字

    关于神话故事的作文300字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关于关于神话故事的作文300字,欢迎阅读与收藏。篇一:关于神话故事的作文300字吴刚伐桂的故事...

    07-14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4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