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闹的海边来了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大概3岁左右,一手拎着装满挖沙工具的塑料小桶,一手拉着妈妈,飞跑着,欢呼着,冲到了沙滩上。
妈妈帮他脱了鞋和袜子,小男孩就蹲在地上玩起沙子来。玩了一会儿,小男孩请求妈妈跟他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妈妈就和他开心的在沙滩上追逐起来。
不远处,走来了一个瘦小的小男孩,背了一个可爱的小熊书包。他显然是被放在沙滩上花花绿绿的挖沙工具所吸引,径直走了过来,拿起一把小铲,往沙漏风车的漏斗里装起了沙子。 沙子慢慢的流了下来,风车缓缓的转动,小男孩朝台阶上灿然一笑,那里坐着他的爸爸。
虎头虎脑的小男孩发现了有人在玩他的挖沙工具,转头就跑了回来。背着小熊书包的小男孩吓了一跳,一下子把手里的铲子扔出去老远,张开嘴就要哭。虎头虎脑的小男孩妈妈赶紧对儿子说:“宝宝,来,给小朋友那把绿色的铲子,你用这把蓝色的,咱们和小朋友一起玩。”坐在台阶上的爸爸大声对儿子喊道:“谢谢阿姨!”“谢谢阿姨!”“不用,不用!”
两个孩子对面蹲下,一起往漏斗里舀沙子,两张充满童真和微笑的脸因为兴奋,在渐深的暮色里发出闪闪的光亮。
不一会儿,两个小孩儿又被旁边的一个红色贝壳所吸引,纷纷扔掉了手中的铲子,在沙滩上跑着捡起贝壳来。
一个穿着白裙子的七八岁大的女孩儿牵着爸爸和妈妈的手走了过来。她老远就看到了两个小男孩儿玩的挖沙工具,跑过来坐在旁边,一手一把铲子就玩起来,她的爸爸妈妈一边一个坐着,看起了手机。
玩了一会儿,不知爸爸说了句什么,一家三口拿起所有的挖沙工具站起身来。爸爸走在最后,检视一遍地面,把最后一把黄色的沙耙抓在手里,跟在女孩和妈妈后面,去了十几米外的台阶下坐着,一家人继续玩。
两个小男孩玩累了,跑回来想要继续挖沙子,意外的发现挖沙工具不见了。两个孩子哭起来,天黑了下来,海边的路灯有些暗。男孩的妈妈打开手机的手电,焦急的四处找寻起来。
终于,男孩的妈妈在台阶下发现了孩子的挖沙工具,她控制着内心的情绪,走过去说了句:“孩子们要玩了,我要拿走了。”就埋头收拾起地上的工具来。女孩儿张大嘴巴,错愕的看着男孩的妈妈,仿佛她拿走的是自己的东西。女孩的爸爸、妈妈把各自的目光从手机上移开,漠然的看了一眼男孩的妈妈,没有说一句话,又各自低下头,去看手里的手机了。
虽然只是发生在海滩上的一个小插曲,但是几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一目了然。
虎头虎脑的小男孩妈妈用自己的行动,让孩子懂得去和别的小朋友分享。
背小熊书包的小男孩爸爸,则教会孩子在得到别人的帮助时,要表示自己的感谢。
小女孩的父母则用实际行动教会了孩子为人处世的错误方式:
1. 自私:在看到喜欢玩的玩具之后,未经过主人同意,就擅自使用。并且在主人没有知情和同意的情况下,擅自把别人的挖沙工具搬移位置。这说到底,和偷有什么区别?孩子之所以没有任何愧疚感,是因为整个过程,都是大人默许甚至参与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就是孩子成长的榜样。这样的孩子,就像一棵小树,还没长高就已经长残了,长歪了,而主谋和帮凶,恰恰正是她的父母。
2. 错误的沟通方式:在男孩的父母来寻找挖沙工具的时候,女孩的父母本来还有一次挽回错误的机会,跟对方道歉,并诚恳的把挖沙工具送回。但是两人并没有这样做,反而整个过程都很冷淡,错的好像是小男孩的妈妈。说到底,还是缺乏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边界感,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在作祟。
也许他们会想,就这么个孩子的挖沙工具,破塑料,又不值什么钱,值得这么小题大作吗?什么教育不教育的,树大自然直。古语讲“小时偷针,长大偷金。”“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小时候没有给孩子培养好的行为习惯,孩子一直把这种错误的观念当成对的,应该的,等到想要改变的时候,可能为时已晚。
有个故事的结尾讲:“孩子自己身上长歪的刺你不在他小时候忍痛给他拔掉,长大了到了社会,会有人给他拔的。但那时,别人可不会是这么手下留情的了。”
女孩的父母,你们想过自己言行的后果吗?如果你们的女儿将来做了坏事,走了邪路,希望你们还能想起这个平常的夜晚。不要埋怨别人,是你们,通过这样一件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亲手断送了亲生女儿的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