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库2202》是一本由张立宪 主编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35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读库2202》读后感(一):速读之《读库》2022
2022年4月11日到4月13日,读完《读库》2022。总体看来,我个人最喜欢的还是第一篇《素锦的香港往事》,其次是《中国诗的“哥德巴赫猜想”》。
《素锦的香港往事》:
P.15 我感觉在香港这地方,做人只要随机应变,还是能找到一口饭吃。
P.20 ……即有钱人的钱都不是白来的,也不是白花的。……大富靠命运,小富靠勤俭,虽则不能大富,也当致力于小康。
P.24 ……惜衣有衣穿,惜钱有钱用,这并不是什么资产阶级的思想,而是做人之道。……“衣着整洁,一无贫态,此也是香港的哲学。”
P.32 ……“简单的生活与智识是不可脱离的,有智识,即使过最简单的生活也是有技巧的,……”
《读库2202》读后感(二):家书抵万金,读《素锦》有感
最近读了《素锦的香港往事》,作者业余时间热衷收藏民间书信,一次偶然机会在上海文庙,以900元购得一沓装订好的书信,共计326封,这三百多封书信从1956到1976年,时间跨度二十年,作者将这些书信整理摘录成文,让我们得以窥见拼凑出一个真实的人在那个时代的喜怒哀乐、所思所感。
素锦出生于百年前,是一名三个孩子的母亲,为了全家的生计,只身一人从上海前往香港,向孩子的父亲讨要生计,本想个月就回来,没成想竟一去不回,留在了香港。这不是一个母亲抛家弃子的故事,因为从书信中你能感受到素锦作为一名母亲,对家人和孩子的感情及责任。也许他们久未见面,但通过书信,他们的情感未曾断连,主人公在香港漂泊节衣缩食,每月定期往回寄钱寄物。
读完后有些许震撼,一种来自于“真实”的震撼,一种来自于“偶然”的震撼。区别于名人传记,他们总是功成名就般的高高在上,让人崇敬向往却又不易可及。而素锦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普通到100年后就会被人遗忘。素锦作为那个时代底层的普通人,如果没有这些书信记录,如果没有爱好收藏书信作者偶然淘得,应该是没有人会为她撰写属于她的故事,就像宇宙中的尘埃般消失殆尽。所有的一切是那么的偶然性,直至我读完并写下一段文字作为记录。这是书信故事之外的故事,也是一种神奇延续。
家信作为一种私密的内容形式,本就是写给人生中的那么几个亲近的人,父母、孩子、丈夫、妻子、兄弟姐妹,所以素锦和亲人们的信件中,是亲人之间的那种真实,是可以跟家人袒露的心声。而人物传记,基本上人物传记是他人所写,二手的信息,无论是主人公口述,还是作者搜集信息资料,难免会有自我修饰的成分,或为包装自己,或为书籍的畅销,亦会受作者的主观影响。
关于过去的历史,我们有太多的渠道可以获取太多的宏观叙述的记录,这些书信背后是一个真实社会背景,那个时代的香港的环境、人们所经历的大事件,比如大陆逃港、金融危机、通货膨胀、股灾等,都在影响当时每个人,也影响着之后的历史发展。当我们在书本和互联网上查阅这段历史时,我们不会有亲近感,他们被归纳为一个群体,而不是一个人,但每个时代又是由一个个人组成的,每个人都是个体,他们的所思所想如何,你不得而知。在时代的洪流中,我们能看到这洪流,又看不清这洪流。
上学时候,有首杜甫的诗叫《春望》,其中有一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描写的是,安史之乱后战火不断,人们迫切期盼家人的消息。我成长于数字信息化爆炸的时代,从公用电话,BB机、大哥大、移动电话、QQ微信,信息效率极大的提升的同时,信息也在愈发碎片化。“家书”不属于我的年代,我对它的认知是模糊的概念,而《素锦》让我感受到,“家书”背后的那一份期盼的情感,通过书信被连接。作为互联网人,我们一直在追求信息的价值,而对过去的人们来说,“家书”才是信息最大的价值。毕竟,没有什么比知道“家人一切安好”更有价值的信息了。
《读库2202》读后感(三):一个时代的注脚
《读库》作者里的夫妻档,以张冲波与骆淑景为代表。
《读库1703》里,因缘际会,二人同框,分别发表《大舅回乡》与《盲流》。后者是骆淑景记录整理的其父骆武英的口述史。此后她又有《木匠》成文,不过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此文先后与《读库1904》《读库2002》擦肩而过,恰似骆老先生多灾多难的一生。
《读库2202》里,骆淑景将目光转向自己的青春往事。阅毕《中师二班》,我又参阅其《第84封情书》一书。可以看出,此书多篇与新作所写时段相同,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对阅历的挖掘更见深度。
在《关注父亲》一文里,骆淑景写道:“年轻时,我们忙,忙着追求理想,追求爱情,追求许多虚无缥缈的东西,好像我们自己的事多么重要,从来没有时间去关注一下父亲。如今当我们进入人生的壮年,懂得回过头总结人生的时候,才忽然发现父亲就站在那个角落里,时刻关注着我们。面对年迈的父亲,我忽然产生了一种‘抢救历史’的紧迫感。父亲是他们那一代人中的幸存者,如果父亲过世,那么多的故事将永远被尘封。我想,是应该抽出时间多陪陪父亲了,听他讲过去年代发生的故事,讲时势兴衰、人生感悟,和父亲交流一下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就像小时候那样。它让父亲得到快乐,也使我们浮躁的心灵得以净化。”
骆淑景说,她从四十五岁开始关注父母,采写口述实录的同时,也拍照录像,其间自然有张冲波的付出。其父于2021年去世,享年九十岁;其母于2012年去世,享年八十六岁。那些抢救成果,此时更凸显其意义。
其实不仅父辈,我们各自的人生也值得开掘。就像《读库2202》里的《素锦的香港往事》与《中师二班》,以家书或日记为基础,呈现两位不同地域的女性及其所处的社会与生活,各美其美。周素锦属于幸存者偏差,有缘遇到有心人刘涛,才从一堆故纸里“复活”;而骆淑景可谓当事人适格,拥有自觉意识,经由记忆与文本得以“重生”。
从其文与其书可知,骆淑景当年曾与张冲波通信。我判断这对六零后恋人的情书有出版价值,因为在谈情说爱之外,也有对文艺作品的讨论,堪称一个时代的注脚。询问得知,他们的往来信件保存完好,且已录入,合计二十二万字左右。我请来他们交往初期的书信,打开文档,1980年代的气息扑面而来……
转引《读库2202》几段话:
《读库2202》读后感(四):【素锦往事】上海香港的人世间
新一期的读库《素锦的香港往事》很独特,我个人之前还没有看过这样的文章,很受震撼。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刘涛,他业余时间喜欢收藏民间书信,8年前,他在上海旧书摊上花了900块钱买了厚厚一沓旧书信,《素锦的香港往事》就从这旧书信里缓缓展开的一名女子在香港谋生的故事。
作者这段话写的真好:
“ 我知道她的名字,见过她的字迹,却不清楚她的模样;我了解她的人生,洞悉她的脾气,却不知晓她的结局。 她是一百年前出生的人,我有缘和她偶然相遇,那时的她,已然栖身于一堆故纸里,那是一些旧信,跨度长达二十年。她是那位写信的人。 在一摞摞的家信中,拿起第一封展开,我从此跌进了一个女人艰难、隐忍、无奈的人生里去。”
我是先听的app上的朗读音频,当时我正在做饭,男女声交织,语调平缓,娓娓道来。
这段故事发生在1956到1976年,时间跨度二十年。
这个时期与前段时间热播的《人世间》一致,只不过是一个讲东北,一个讲香港。
书信里都是记录的平常的小事,也穿插了大时代背景的波荡,给我的感觉就像是纸质版的《人世间》。
书里很多真实的、小人物的视角与思考,很多柴米油盐、服饰花边的小细节。
很琐碎,但因为细节,显得格外真实,不少地方,很触动人心。
素锦是个假名,是作者为了保护隐私而起的。
素锦家里穷,为了谋生计,在上海当了舞女,养活弟弟妹妹和一家。
后来栖身于一个大她18岁的港商做了外室,生了三个孩子。
港商回去之后,寄的钱越来越少,她得知港商要去美国,赶紧去香港拦截,想要一个说法。
本想半个月就回来,但没想到一去香港就是二三十年。
自己的孩子也留给了妹妹妹夫抚养,虽然没有和子女在一起,
但她无比节俭,辛辛苦苦挣钱攒钱寄回上海。
妹妹也很善良明理,两姐妹文笔都不错。
最打动我的是:两个姐妹在生活很苦的时候也没有放弃对生活、对美好、对“体面”的追求。
条件有限,但素锦有自己的扮美办法,衣服颜色多选黑色、素色系,以浅灰、深蓝、咖啡等基本色为主,就不容易显得过时……有了自己的穿衣秘籍,不管什么年代,素锦永远都能保证自己体体面面出门,“我每逢出街的时候,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是个有钱人。”1964年,她认识了一个万太太,很有钱,一个月开销足有两千块,但万太太和自己孩子总是穿的敝旧。
1974年6月,她花99元买了个各式各样的花边寄回上海,还喜欢寄玫瑰花、热带鱼等各种图案的立体画片。
最精彩的是妹妹写大女儿结婚那段,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张爱玲在那个城市和时代的影响,写的非常详细,无比生动。
辛苦谋生的故事,最后其实并没有非常清晰的结局。
素锦和孩子们分隔半辈子,孩子们和她不亲近。
最后孩子们都已经自己工作挣钱了,素锦依旧非常节省,自己过得很苦,依旧要坚持省下钱来给孩子们。
这算是她对孩子们未曾养育的愧疚心,看的我很唏嘘。
之前信息少、交流渠道少,互相惦念的情谊被清晰的记录在了故纸上。
现在信息渠道多,个人可以通过很多方式了解故乡,因为大部分为独生子女,也没有什么可以这么写信与托付的兄妹,
对故乡、对亲友的感情真的没有那么浓烈了。
在信里,妹妹素美写:“与内亲们的团结就是导致家道兴旺的潜在力量,但愿春风熙熙,今后我们阖家团结得更为紧密。”
有点羡慕、有点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