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典读后感有感

发布者:初雪未央 2022-4-13 05:23

《知识》是一本由(加拿大)詹妮弗·内格尔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8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知识》读后感(一):不止是“知道”而已

我们不懈地追求“知识”却从未停下来思考“知识”本身为何物?

本书从分析哲学的角度出发去探究“知识的本质”。让我们回到最原始的问题上:知识究竟是什么?如何判断我们能力范围能所掌握的知识为“真知”?如何获得知识?

当古希腊哲学家开始探讨世界本源的问题时,便相应地对“知识”这一哲学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探究与思考。由理知时代到理性时代再到反智时代(感性时代)),知识的经历了认定与验证之艰推动形成了怀疑论论证的基本背景。而后在此背景中经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启蒙运动的进行,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对知识的来源以及知识对人类行动行为的指引作出了进一步的探索。当以知识被框定为自由流动的客观资源之后,当我们进入信息时代之后,知识变成了一种资源,一场决定生死的争夺“战役”之后,“何为知识?”“如何筛选知识”“如何利用知识”成为了普通人的最为之头疼的问题。

哲学、文学等诸文艺对信息爆炸的今日提示我们的是,如何用"读心“之术辗转其中,平衡资源之差所带来的心理落差,而这本身便是我们需要终其一生修行的“知识。”

《知识》读后感(二):你真的“知道”吗?

发达的互联网,爆炸的信息,使现在的我们获取“知识”如此简单;义务教育普及,高等教育学校扩招,使普罗大众的“知识”素养普遍提高。然而,对你所“知道”的你真的知道吗?

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牛津通识读本《知识》为我们普及了知识论,首先“回顾知识论历史上的重要进展,而后就将引向这一领域在当代的核心竞争。”本书从怀疑论、勒内·笛卡尔的理性主义和约翰·洛克的经验主义等十分广泛的观念开始介绍了知识论领域的思考和探索,兼有因果理论、追溯理论、不变论、语境主义、封闭原则、盖梯尔反例等专门的概念论述。知识论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通篇读下来,后人对知识的探索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否定之否定,虽然有很多“旧瓶装新酒”,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对知识的认识总是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本书的论述让我们对当代知识论的一系列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和整体的了解。(PS本书内容专业名词较多,但是运用了通俗易懂的案例、幽默诙谐的漫画和清晰的图表进行解释说明,因此,对于没有哲学基础的读者亦是友好的。)

读完本书,证言知识是我非常感兴趣的一章。在知识的领域,我们的存货都是二手的,我们依赖于“证言”才能掌握很多事情。作为一种独特的知识来源,证言可作为一种独特的认识路径。里面有这样一个案例非常有意思,让我读到此处停下思考良多:为反驳拉基的“水桶”理论,作者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个老师对她所教授的科学理论有所怀疑,他是一个创世论者,但是需要按照国家课纲要求把自然选择的进化论教授给他的学生,如果信任这位教师的学生在其证言的力量下相信了进化论,这些学生也获得了自然选择的相关知识。按照拉基的观点,一个自己还没有“满满一桶水”的人传递出了比自己所拥有的更多知识。这个案例让我想到作为一个老师,我们接受到的理论就是“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先有一桶水。”如果你自己所教授的东西自己都不相信的话,会把学生引向哪个方向;如果你自己的“证言”是错误的话,会不会在他的成长的路上绊倒他?所以,不单是案例中的“知识”,为着真理,老师要说正确的话,做正确的“证言”。

回到本书,所以于很多人而言,按着他所知道的,仍是不知道的。

《知识》读后感(三):陈嘉映:浅近易解、简明扼要

(此文为原书序言,原文无标题)

从理知时代起,人们就开始反思知和知识的性质,且不说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孔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也都有关于知的深刻思考。当然,直到近世,知识论才形成一个学术分支,在分析哲学学统那里,知识论又围绕某些特定的视角和问题展开。本书浅近易解、简明扼要地介绍了知识论领域里的这些思考、视角和问题,既包括经验主义、理性主义、怀疑论这些十分广泛的观念,也包括盖梯尔反例、语境主义、封闭原则这样一些相对专门的概念。短短一百多页,可以让读者对当代知识论关注的一大批主要问题有个大概了解。这本书的另一个优点是译文准确、平实。

不过,我个人对主流知识论有相当的保留,愿意借这个机会提示其中几点,也许对阅读此书的读者不无帮助。

第一,分析哲学追求清晰,这当然是个优点,然而,很多分析哲学家是以科学为榜样来追求清晰的,尝试把思想困惑转变成一些类科学问题。这个方向上的努力带来的往往是徒有其表的清晰。科学问题是有解的,其外在标志是:在大多数情况下,科学问题的提出方式和解决会达到共识。这既不是哲学思考的目标,也不是哲学思考的实际结果—即使在分析哲学内部,研究者也从来没有在哪个解答上达至共识。个中缘由牵涉太广,无法在这里展开。

第二,对“知识”的探究有种种途径,例如,对知识、知、看法、信念等的概念探究,对获取知识的心理过程的研究,以及对这类心理活动的神经活动基础的探究。我们一开始就须记得它们是不同层级的探究。我不是说这些不同层级的探究各自隔离,不能互相启发,但我的确认为我们不应该不加注明地把它们共置一炉。

第三,这本小书没有讨论自我认识这个课题。的确,主流知识论主要依循的是对象性认识的思路,自我不是一个现成摆在那里的单纯对象,我们甚至不会把自我认识的结果叫作“(关于自己的)知识”。然而,实际上知识论绕不开自我认识问题,因为对知识的反思必定涉及“关于知识的知识”或“我们对知识都知道些什么”,只不过,作者立刻把这个话题转向“读心”问题(第112页)。但对“他心”的认识不可能脱离对自己的认识。对象性认识在面对自我认识和“他心”问题时却难免左支右绌,最后只能求助于“对心理状态的表征”之类的途径。这类途径是远远不足用的,因为人的心灵,无论自我还是他心,都不可能被充分对象化。毋宁说,自我认识本身就是自我如何存在的一部分:你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缺陷,你认识不到自己的能力和缺陷,你将是不同的人。而这一类更富意趣的话题通常都逸出了主流知识论的视野之外。

《知识》读后感(四):不错的知识论普及

信息社会的说法概括了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侧面,揭示了社会复杂程度上升所带来的益处和困难。这种复杂程度的上升既是物质层面的,也是组织层面、信息层面的。信息的价值在大数据、算法等等领域已经反复讨论过了。可是,有价值的信息往往并不等同于知识。比如,提前获悉将要公布的政策,操作股票大赚一笔;搜寻便宜地购买时尚服饰或奢侈品的折扣信息和购买方式,据此买到了便宜好货。更不用说那些娱乐新闻、惊奇故事,乃至于垃圾邮件、营销广告——我们甚至很难给它们的价值统一标准。

这里面并非完全没有知识的踪迹。国家出台扶持、补助某一行业的政策,有较大概率抬高该行业的股价——这当然可以符合知识的定义,以某种形式构成知识。但总还有一些东西介于知识和信息之间,使得我们从直觉或常识出发,不会认可信息就是知识,即使是有价值的信息。时效性可能是其中一个因素,人类通过社会教育/学习实现了知识在社会中的代代遗传,倾向于认为知识是恒久的、稳定的,而不是临时的、易变的。普遍性、可复制性/可重复性、清晰性等等都是容易想到的区别特征。更关键的要素是事实性,或者说,信息能否在实践/现实中得到验证。

如果你曾经思考到这个层面,那么你已经站在知识论的门口了。知识论是哲学中研究何为知识、知识何以可能的领域,与认识论、本体论这两个更大的领域都有所交叉。但从根本上说它来源于柏拉图在《泰阿泰德》中提出的一个临时解决方案:知识是经证成的真信念(JTB,Justified True Belief)。柏拉图并不认为这个定义是一劳永逸的,相反,他笔下的苏格拉底到了最后仍然对此存疑。在漫长的岁月里,笛卡尔发展了理性主义、洛克提出经验主义,构成了两大主要的对立思潮。随着分析哲学的出现,对知识及其定义的分析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催生出一系列新解决和新问题,如可靠主义、因果理论、追溯理论、内在论与外在论、语境主义和不变论。

许多读者对此感到困扰,为什么发明这么多的概念?为什么总是假定一些现实中根本不会出现的情境?其实,这正是研究深入的标志:在解决旧问题的时候,新问题出现了,而这些新问题越来越深奥、越来越复杂。要描述这些前所未有的东西,自然需要前所未有的概念。哲学并不是一门经验科学,凡是逻辑上可能的,哲学都会把它纳入考虑。正因如此,哲学闻名于明晰和深刻,哲学著作却常常显得晦涩和无谓。大多数时候,这对立的两面是一起降临的。

《牛津通识读本:知识》对知识论的发展脉络和主要思路做了简明易懂的解读。你可能不会从本书中得到什么知识,但至少可以了解思考知识的方法。这也是哲学普及读物应该具备的特征,它总是无法提供答案,无法在某个观点上固定下来,无法确凿无疑地说:“哲学就是那样”。一本肯定地指出“知识就是经证成的真信念”的书或许更受欢迎,也显得更为清晰、稳定、可靠,但它恰恰偏离了哲学。

P16,R4,斯多葛学派学者论证说→学院派怀疑论者。

P101,五英尺九英寸约合180厘米,原文应有误——编注。→原文无错,一英尺等于十二英寸,所以五英尺九英寸不是5.9英尺(约179.8cm),而约为175.2cm。

推荐阅读
  • 小说推荐丨﹤古言﹥作者:李息隐《掌中宝》

    小说推荐丨﹤古言﹥作者:李息隐《掌中宝》

    小说推荐丨﹤古言﹥作者:李息隐《掌中宝》 文案:他是少年成名的元帅,驰骋沙场,威名赫赫。 她是长于市井的姑娘,温柔可亲,手巧人美。 小城初次相遇,他就把她看进了眼...

    07-15

  • 山大春晖泗海承风支教队打包“清风化暑”项目物资

    山大春晖泗海承风支教队打包“清风化暑”项目物资

    7月14日,山东大学学生春晖社泗海承风支教队队员前往“微爱·泗水超市”打包“清风化暑”项目的清凉物资,三名负责队员分工明确、做事高效,顺利地完成了“清风化暑”项目...

    07-15

  • 革命精神浸润童心,红色血脉铸魂育人

    革命精神浸润童心,红色血脉铸魂育人

    为进一步弘扬革命传统文化,赓续红色基因,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怀。2022年7月7日,“同心燃梦”社会实践队赴湛江市赤坎区银球幼儿园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 本次活动将分...

    07-15

  • 传承泥塑文化,感受非遗魅力

    传承泥塑文化,感受非遗魅力

    吴川泥塑又称泥公仔,以当地盛产的陶泥和稻草为材料,后经着色而成。吴川泥塑一般以人物造型为主,是中国一种古老和传统的民间艺术,被誉为民间艺术的“三绝”之一。 为进...

    07-15

  • 情系乡村发展,扎根基层调研

    情系乡村发展,扎根基层调研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近日,岭南师范学院商学院“飞跃鹰隼”社会实践队来到杨柑镇布政村开展调研活动,旨在以采访调研、实地考察等形式了解布政村火龙果产业的实际发展...

    07-15

  • 社会实践心得5

    社会实践心得5

    昨晚带队老师和我们开了小短会,他提到了当地的农作物如何走出湛江、如何走到全国还有现在这边存在的许许多多问题,还有他的一个好朋友开厂遇到的包装袋风格、包装规格、菠...

    07-15

  • 参加“暑假防溺水教育”班会有感

    参加“暑假防溺水教育”班会有感

    为期10天的“三下乡”活动,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日子,让我过得十分充实。在放假之前,每次放假回家,一躺就是一整天,在“三下乡”这段日子里,我们每天都会安排的满满的...

    07-15

  • 点燃“馨星”之火,绽放时代光彩

    点燃“馨星”之火,绽放时代光彩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而“馨星”之火,可以让更多人感受到外语与党史相互交融魅力与新时代新青年的力量。我们作为新青年,在馨星这个队伍中,对未来的行动做出了进一步的规...

    07-15

  • 齐心协力,开启下乡之行

    齐心协力,开启下乡之行

    7月4日上午,“朝阳行”社会实践队全体队员集合在宿舍苑区门口,队员们个个心怀憧憬、摩拳擦掌,一举一动无不散发着一股斗志昂扬的少年精神气。 迎着连绵大雨后的朝阳,展...

    07-15

  • 关于神话故事的作文300字

    关于神话故事的作文300字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关于关于神话故事的作文300字,欢迎阅读与收藏。篇一:关于神话故事的作文300字吴刚伐桂的故事...

    07-14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4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