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中国》是一本由彭林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元,页数:2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礼乐中国》读后感(一):礼仪之邦重礼乐
礼乐中国
一/《礼乐中国》会涉及到至少两个话题,一是中国,二是中国的乐器,中国的礼节,中国素来就是礼仪之邦。
“礼乐皆得,谓之有德”清华大学资深教授彭林在这本书里面和我们谈礼数说乐器乐理。
书的最前面用了真实的图片复刻了我们周朝礼教的传统,非常的有意思。时常,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了很多人,有的人,我们觉得他们非常的讲理,有素质,有礼貌,有礼仪风范,其实这些我们所尊重的礼仪便是我们从周朝开始便有的礼数,有很多人,我们常常觉得他们稍微差点意思,做事不论礼数,没有太有教养的样子,感觉是家里没教好的程度,实际上,也许他们的上一代也没有人这样去教他礼义廉耻,所以,不是他不想去做好,而是差得太远,一辈一辈的就这样差别化了,有底气的家庭,一定会去学习礼仪,学习礼仪最好的途径就是去学礼乐,音乐是人类普遍的文化现象,无论哪个民族,哪个国家,哪个家庭,当文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和阶段,都会自然而然的出现音乐生活。
看书的时候,放一些舒缓的古典音乐作背景音乐,把我们的音调调到很低很低,若有若无,会有"此处有声",在这样的背景音乐下看书,特别的舒服,说里面写到的老先生如是说,当然我们这样的读者自然也是很享受这样的读书环境,有时间,我们愿意去西西弗书店一样的地方去,仔细观察,这样的咖啡馆除了人声吵闹的情况下,都放着细细的爵士乐,舒缓的经典音乐。
“人生的礼仪”——男子入冠礼,是周代男子的成人仪式,意在唤醒其成年的意识。
下里巴人和之人众多,数千人合唱,而阳春白雪合者寡,所以现在我们用之指导高雅的艺术和文化品位。
黄帝乐《咸池》,尧流行《大章》,而大禹则开始唱《夏佚》
移风易俗自然莫善于乐。
读读《礼记》终身受益,礼记也是三礼之首,读得人孔子教授弟子《书》《诗》《礼》《乐》《易》《春秋》等“六经”。
《礼乐中国》读后感(二):礼乐皆得,谓之有德
礼与乐有着怎样的关联?现代人可能不太明白,然而在中国历史上,礼与乐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彭林在《礼乐中国》一书中,从周公“制礼作乐”说起,图文并茂的展现了中华三千年礼乐文明,他结合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以通俗易懂的形式系统阐释了礼乐文化的内涵意义以及现实意义。对于“礼乐兴邦”的中国来说,本书很好的普及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周代时,武王、周公、召公为代表的政治精英,总结了夏、商亡国的教训,提出了“德治”的执政理念,又“制礼作乐”,这便是礼乐文化的起点。可惜的是,周人之“德”,虽然意境高尚,但是它仅仅是抽象的范畴,不具备可操作性,无法直接运用于现实。直到春秋末年,孔子面对战乱不息的动荡社会,才指出社会应该继续固守礼的提防,将“仁”作为济世救民的核心理念,回归“天下为公”的大道,重新建立大同世界,这是儒家文化的观点,这也是中华民族的终极理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才是走向理解社会的阶梯。
拥有终极理想之后,究竟应该如何去做呢?《礼记·乐记》这样写道:“礼乐皆得,谓之有德。”
“礼”是上自国家典章制度,下至人际交往的行为典范,因此人人应该遵守。古人认为:“礼者,理也”“礼者,履此者也”“礼者,体也”,简单地说,礼,应该讲求合理性;礼应该具有可操作性,也就是能够践履这些道理的仪轨;礼应当统摄于心,也就是行礼者,只有对礼义有所体认,并且由心生发,才有意义。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礼”从抽象到具体的转变。
在中国古代,既有礼教,也有乐教,对于民众的教化则更倾向于乐教,毕竟音乐的普及度更高,也更容易被人接受。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要分得清“乐”与“音”的区别,“乐为心生”,是从内心发出来的,正如《乐记》中所说“情动于中”。“音”种类繁多,不同的音乐,给人不同的感受,有人令人悲伤,有些令人振作,因此儒家认为,“音”不可放任自流,否则人心便会杂乱。简言之,“乐”是“音”里面分出来的一个层次,只有体现道德教化的“音”才有资格被称为“乐”。
这就是为何“礼乐皆得,谓之有德。”
古代君子特别注重音乐以及流行什么音乐,毕竟音乐与政权、政府密切相关,能够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风气。《吕氏春秋·音初》说:“乐之为观也深矣。”在中国历史上,每逢盛世,必定会出现相应的颂歌,譬如黄帝时期流传下来的《咸池》,尧时期的《大章》,舜时代的《韶》。在每个朝代的末期,同样会出现一些靡靡之音。“夏桀、殷纣作为侈乐大鼓,钟磬管萧之音,以巨为美,以众为观,俶诡殊瑰,耳所未尝闻,目所未尝见,务以相过,不用度量。”我们看世界上各个国家,唯独中国是把音乐与政治、与为政的得失联系在一起的,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礼乐文化的独特。
如今这个时代,是不是还需要礼乐文化呢?答案自然是肯定的,彭林在《礼乐中国》一书中,也有分析,譬如中国人从音乐中悟出和谐的道理。“笙”的主管,要有高低、粗细长短的差异,才能奏出各种乐音。社会也是如此,社会有不同的人组成,他们特长不同,思维不同,和而不同,和谐相处。当今社会,“和谐”一词经常被提到,这一点在此不多赘述。当然,书中不乏多处有这样的解释,从这些解释可以看出,即使现代,我们国家也在践履着“礼乐兴邦”的道理。
作为每一个中国人,我想《礼乐中国》一书都值得好好读一读,又或者可以读一读古人所写的《仪礼》《周礼》《礼记》。虽然时代在进步,但古代人留给我们的智慧,即使跨越历史,跨越时间,它也无时不在闪烁着它的光芒,熠熠生辉。
《礼乐中国》读后感(三):我们为什么应该懂点儿礼乐文化?
说起来,我很早就接触过“礼”的概念。想当年热播剧《还珠格格》可谓家喻户晓,那时候没想过拿它当历史剧看,自然也就不在意它有多少是戏说的情节。
只记得剧里有段很长的文言文,出现在皇上罚小燕子抄书时,识字不多的燕子把“鳏寡孤独”读成“鱼家瓢虫”,皇阿玛要被她气死了。
当时我只记住了“鱼家瓢虫”,并不清楚原句是什么,过后才知道,原句出自《礼记·礼运》,是孔子之语。
这段话讲得真好:
理解起来并不难,它描述了一种理想状态。如果能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人们又怎会不快乐,那一张张脸上将是平和、安详的面容。
之所以说是理想,因为实现它的过程很难,要靠一代代人的努力,不是个别人,而是集体的努力,难度可想而知。可是尽管难,也许它就像卡夫卡笔下的城堡,可望而不可即,但我们仍要接近它,将它视为内心的“灯塔”,而不是因此放弃努力,随波逐流。
实现“大同社会”的前提至少有一点,它要求我们要做善良的人。我想到陀氏的话:“我们首先应该善良,其次要诚实,最后永远不要相互遗忘。”善良,正是“仁”的体现。孔子说:“人而不仁如何礼?人而不仁如何乐?”礼乐精神的核心是内心有仁。仁者,自然是有德之人。作者写道:“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多懂些礼乐文化,其实是在修心。
关于“礼”和“乐”的部分,依照本书目录来看十分清楚。第三章讲礼,第四章讲乐,第五~六章是礼与乐的结合,第七~十章是讲“三礼”,即《礼记》、《周礼》和《仪礼》。
作者采用的写法是:每章选了些儒家经典里的名句,先给出原句(比如第三章《礼》的第一句:礼也者,理也),接着是译注,而后是析义,最后是相关故事。按照这个模式读下来,思路会比较清晰。
本书第一章明确写到周公“制礼作乐”的原因,为的是实践“德”。儒家所说的道德,可细分为很多种,其中“仁”是总目,而仁与礼是表里关系。
相比“礼”的容易理解,“乐”不是那么好理解。简单来说,此处的乐并非我们当下所说的音乐。它分为声、音、乐三部分。
声是最低层次,非常单调。音是第二个层次,“声成文,谓之音”,此时的乐曲有了律动。这个音,类似于我们今天说的音乐。最高层次是乐,指的是从音里分出来的部分。之所以有划分,还要说乐的定义:只有能够体现道德教化的音,才有资格被称为乐。
所以当时被推崇的乐,并不仅是供人们享受,而是既要有利于民众身心健康,也要有利于社会安定。音乐在当时是与政治、与为政得失联系起来的,这点应引起读者的注意。
正因有安定内心的乐,有约束外在的礼,将这两方面结合,礼乐文化毋庸置疑是中国文化的根本。正如《礼记·乐记》里写道的:乐由中出,礼由外作(译注:乐从内心而起,礼由外界而起)。礼乐双修,是最佳状态。
《乐记》是儒家音乐理论专著,不如《礼记》读的人多。那么《礼记》都写了什么?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首先要了解礼、记的含义。
想来有点儿文学常识的人都知道,孔子曾整理并传授给弟子六部先秦古籍,统称“六经”,其中的《礼》并非《礼记》,而是《仪礼》,主要记载周代的冠、婚、丧、祭诸礼的“礼法”。孔子的七十二门贤在学习过程中,撰写了大量阐发经义的论文,总称为“记”,这就是《礼记》的由来。本段部分内容引自p189
现在回到之前的问题,今天我们为何要读《礼记》?结合本书作者总结,以及我的体会,这两个原因比较重要:
一方面,有助于人的身心和谐。“礼”要求我们只注意外在礼仪规范还不够,内心也要保持君子之风。当下社会有一类人,看似仪表堂堂,风度翩翩,实则心灵污浊,言行不一,这是失礼的表现。《礼记》说:“修身践言,谓之善行。行修言道,礼之质也。”礼以忠信仁义为本,礼仪是其外在的文饰。
另一方面,它能帮助我们从源头上把握中国文化体系。书里讲到的很多故事,如今读来仍可作为参考,以史为鉴很有必要。比如《论语·学而》里有句话:“礼之用,和为贵。”礼的功用,是为了引导社会走向“和”。
可能在有些人的想象里,觉得儒家很死板,不像道家那么崇尚自由,大约接受不了人的多样性。然而实际上,儒家反对“同而不和”,主张“和而不同”,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那句流行语:“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尽管我更喜欢道家,但对儒家有用的道理,我则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毕竟儒家文化内涵丰富,我所了解的只是皮毛而已。
本书作者彭林教授将《礼记》放于案头多年,他郑重地将此书推荐给爱好传统文化的朋友,因为它会使你受益终身。我记起钱穆先生所言:“我认为,今天的中国读书人,应负两大责任。一是自己读《论语》,一是劝人读《论语》。”这是爱书之人给的建议,读一本书若能有所悟,这本书是真的升值了。
想来无论推荐《礼记》亦或《论语》,自己读到好书,便盼着他人能读到,这份情义恰是礼的体现。最后,我的建议是在读《礼记》之前,不妨先读读《礼乐中国》,算是本入门之书。
《礼乐中国》读后感(四):礼乐之邦 邦交天下——这是一张会发光的中国“名片”!
中国本位文化不是宗教文化,没有彼岸世界,中国人真真实实地生活在世俗社会中。我们脚下的土地,从数千年前起就是那样厚实、辽阔,这种无限舒展的自然姿态,给了这片土地上的人敦厚、包容的性格。于是,从历史尘烟深处,走出了一个翩翩儒雅的中国人!
礼乐文化的施教,让中国人有一种家天下、爱天下的情怀。这是辨识同胞、接待来客的一张中国“名片”。为了展示好这张中国人自己的名片,清华大学教授彭林把自己多年研究的成果,凝结成这本叫《礼乐中国》的书籍。
《礼乐中国》由澄心文化出品,是江苏文艺出版社2022年的新作。它不仿同类历史书籍诙谐调侃的语调,坚持用冷静客观的语气陈述事实;它不学专业著作一板一眼讲道理的风格,明确把古今现实的对照联结起来。
这是一本有态度、有个性,兼具了学术气韵与普及灵魂的作品。它为我们缓缓打开一扇通往礼乐中国的大门......
《礼记·冠义》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初生的人就像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有的只是自然赋予的属性,要在往后的生活中活出人的姿态,与禽兽有所区别,就需用礼义指导生活。
在阅读这本《礼乐中国》时,有一幅插图让我记忆犹新。
黑白色模糊相片里,一个西装革履、头戴圆顶绅士帽的老先生,对着面前一位身高仅过其膝的小儿深深弯下了腰,双手呈作揖状。再看那身着迷你版唐装的小儿,双手亦很恭谦地交叉握放在身前,向着老先生的方向作拜。
这感人至深的一幕,发生在杭州广济医院,时任医院院长的梅藤更先生在巡房时与一位三岁小病人互致问候。
老先生的涵养可见是自幼养成的,在遇到比自己体量及年龄都很悬殊的幼儿时,这份得体的礼仪仍能毫不犹豫地自然表露。而这份自然,经由一来一往的问候,也将深刻在幼儿的心底。
中国有句老话叫“三岁看百”。自幼教给孩子关于礼仪的深刻含义,使其践行于生活,那孩子长大了,也将成为一个行为举止得体合礼的人。
中国文化里有“以先觉觉后觉”的思想,指的是先行觉悟的人通过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方式,给后知后觉的人带去影响,成为其效仿的对象。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儒学盛行时期,举国上下学礼习仪的风气就形成了。
而这股礼仪之风,一吹便是数千年。至今,虽不见了诸多繁文缛节,但北京冬奥会上,留给外国友人深刻印象的中国人的笑脸,正是中华文化承袭了数千年的待客礼仪。
作为华夏子孙,我们没有忘记祖先刻印在骨血里的礼义之道。
彭林教授在书里讲过一个例子:
在德国一个小镇街头的汽车站,等车的人经常出现争吵的现象,屡劝不止。有人提议,就在汽车站安装一个喇叭,为等车的乘客播放古典音乐。这一提议被采纳之后,神奇的一幕出现了。等车的人大多随着乐声哼唱起来,心境变得平和,争吵也越来越少。
《孝经》有言,“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说的正是上述例子所展现的道理:让老百姓都听好音乐,社会风气也就得到了改善。
古时为政者,不仅仅是把音乐与社会风气的培养放在一起,更是把音乐与政治、为政得失联系在一起。《吕氏春秋·适音》说:“故有道之世,观其音而知其俗矣,观其政而知其主矣。”
从国内流行的音乐风格好坏,便能推出其民风何如,进而对一个国家的命运走向有个大概猜测。曾经的夏商两朝,都在亡国之君时期追求“侈乐大鼓”,这种“以巨为美”的奢靡作派,奏响了亡国之音的前奏。
正因为我们的祖先开创了以乐正政的做法,中华民族才得以不断修正历史的弯路。放眼世界,以音乐联系一个国家政务的思想是绝无仅有的,只有中国做到了。
以乐治国,这是古人的智慧。而对我们每个人来说,乐的作用就更丰富了。
“乐”可以变化气质、涵养德性,让我们成为一个和谐、有品位的人。而传统音乐还能让我们悟出“和而不同”的处世之道。
中国的传统乐器由金、石、土、革、丝、木、匏、竹等八种材料制成,能够合奏出和谐的乐音。同一种乐器间,不同规格所引发的乐音相配合,使得曲调的演奏更加丰富多彩。
“社会是由不同的人组成的,各种特长不同、思维不同的人在一起”,在不放任各自的不同随意发挥的前提下,找到可以相结合的点,形成共性,这个世界才有了“和而不同”的美好。
作为华夏子孙,我们没有忘记祖先流传给后世的雅乐之音。
“在中国文化中,乐是解决人的内心和谐问题,而礼是解决人的外在行为规范。”故《礼记》中《乐记》一篇写道,“礼乐皆得,谓之有德”,“礼”和“乐”的真谛都能获得的人,便是有道德的人。
那怎样才能做到礼乐皆得呢?
你会发现,不管是我所引用的内容里,或是彭林教授参考的典目中,《礼记》都是出现次数频繁的一本古书。
通过《礼记》,我们可以学会中正为人之道、审视义理、保有职业道德、常怀仁爱之心、以平直之心待人等。
而乐的培养,则要从“何为乐”开始说起。儒家所说的音乐,是分声、音、乐三层境界的。只是有感而发,随意哼唱出的叫“声”,将单个声变换成不同曲调的叫“音”,当一种音能够实现道德教化的功用,才能被称之为“乐”。
“音乐对人的影响很大,一个人喜欢听什么样的音乐,他的气质也会随之改变”。因此,只有常常欣赏思想上健康纯正,风格上舒缓典雅的音乐,人才能获得身心的和谐。所有人都处在身心和谐的状态,才能形成一个安定的社会。
尽管我们一直在强调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仍有部分人觉得,传承一种历经数千年的文化是老掉牙的做法。
在写这篇文的过程中,我想起了十多年前听的一首歌,歌里有这样几句——
这首《礼仪之邦》正是用了乐的方式,把奠定中华民族数千年自信底气的礼仪精髓表现出来。
我们传承中国礼乐,为的是让仁爱遍洒人间,为的是让德行声名远播。我们从祖祖辈辈手中接过的江山大地是财富,我们从他们骨血中传承的礼乐,更是“吐纳着千年壮阔”的中华民族不可丢失的珍宝。
中国人,他站在一片河山的中央,展臂开怀,以拥抱的姿势定格在时空之中。没有张扬的火把,无需震地的马车。有礼,便有对天地万物的敬意;有乐,便有对八方来客的送迎。
礼乐中国
9.4
彭林 / 2022 / 浙江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