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天》是一本由姚鄂梅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1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十四天》读后感(一):疫情下的家庭生活
非常应景的故事。武汉,传染病,封城,过年。虽然姚鄂梅没有明确写出这是新冠,但我相信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书里的时间是疫情刚刚出现的那个冬天,武汉封城的消息传到村子里时,子夏的警惕和众人的反应竟然让我有一种恍如隔世的陌生感。 明明只过去了两年,我却几乎已经忘记了那个冬天的恐慌情绪。西安当时并不是重灾区,可是风雨欲来的空气却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我还记得当时去三个药店扫荡口罩,架子上几乎已经空空荡荡。西安的冬天原本就是阴沉萧瑟的,那段日子竟然有了种末日将近的气息。 就在疫情爆发的一年前,《流浪地球》上映,里面的一句话在疫情的背景下显得振聋发聩。“最初,没有人在意这一场灾难……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这本书让我回到了那个时期。故事聚焦在了一个大家庭中。十四天,十七个人,逼仄的空间和紧张的情绪让所有感情揉杂放大,展现了一场鸡飞狗跳,和生活中的残忍。 这一家表面和和美美的家人简直汇集了家庭关系中能够想到的各种负面情绪。吴爸吴妈的冷漠,圆圆的利用,子健的木讷,子夏的前夫出轨,现任软弱,子书一家一眼能忘到头的平淡无趣,圆圆姐姐一家的貌合神离。 吴妈妈从头到尾都没有姓名,可她似乎才是那个最通透的人。全书中,她的一句话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 “不当妈妈真的没什么不好,当妈妈实在是太孤独了,看起来她身边总是围着人,还都是喜欢她的人,实际上,那只是喧闹和嘈杂而已,只是把她与外界隔离开了而已。只要你当了妈妈,你就一辈子处于隔离中。” 吴妈看透了这件事,于是她选择不再为家庭操心,去跳广场舞,上舞蹈课,学画画学唱歌,把自己的晚年生活过得风生水起。然后用一段至理名言描绘了另一个女人,她的亲家秀枝的一生。 有很多人说最后圆满的大结局有些假,但我完全没觉得这是圆满的大结局啊,简直完美得呈现了张爱玲笔下那句“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 。 儿子自杀未遂,父亲险些杀了人,因为未遂就能粉饰太平了吗?,圆圆和子健,姐夫和姐姐,子夏和里里爸爸,不过是三对硬生生凑在一起的夫妻,一出荒诞的闹剧,这就是家庭生活。 和《家庭生活》里的中短篇小说相比,这个故事显得有些零散,而且可以看到《家庭生活》里的人物的影子。比如姐夫和《游刃有余》里的父亲简直是一体两面,同样是美术老师,同样充满了艺术家的气质,只是结局不同而已。 不过疫情的背景倒是意外地带来了几分温情,让人在一地鸡毛里生出了生命可贵,珍惜眼前人的慨叹。
《十四天》读后感(二):十四天 非同寻常的磨砺和考验
人们常说距离产生美。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人与人之间要保持适当的距离,一旦超过了应有的界限,无论是亲人还是好友,所有曾经美好的关系都会逐渐变成支离破碎。
《十四天》是湖北女作家姚鄂梅最新出版的长篇小说。2020年春节,家住宜都的刘玉成夫妇邀请湖北亲家来过年,可偏巧赶上了武汉封城这样罕见时刻。两姓大家庭,七个小家庭,加上内侄女家三人,度日如年的14天究竟会上演怎样的故事呢?
2020庚子鼠年的春节有太多的恐慌不安,从腊月二十九武汉封城的消息公布开始,本该普天同庆的中国传统节日春节顿时失去了年味。街道不见行人,户户闭门,人人自危。《十四天》描述的正是这样大环境背景之下芸芸众生的缩影。原本各自安好的小家庭因为隔离被迫聚集在一起,十四天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当他们对来自武汉的圆圆一家人产生埋怨、质疑、争执、怨恨、至和解……通过十四天发生的事情,使他们重新认识了身边的亲人和自己。
小说中不同性格的人物代表着不同类型的人群。刘玉成夫妇和圆圆父母这两对夫妻属于传统的家长类型,刘玉成夫妇为招待好亲家一行,准备了整箱的汾酒、一头猪、一只羊、小半头牛、四只兔子、五只鸡、五只鸭、十二条鱼……他们的初衷是为“书呆子”儿子刘子建在岳父母面前加重“砝码”。圆圆父母也是出于对子女们保护的本能,在得知武汉即将封城之前接受亲家邀请顺理成章地离开了武汉。从最初的举杯畅饮无话不谈,到产生嫌隙举家隔离,至挟私泄愤车落水中,所有的矛盾焦点都是为了维护自己家的孩子不受伤害而产生。
子建、子夏、子书、姐姐四个年轻人家庭分别代表着各取所需、搭伙过日子、平淡安稳、随心随性的家庭模式。面对圆圆一家来自武汉这一安全隐患,为了维护家庭成员的安全每个小家庭都做出了相应的举措。原本一团和气的氛围打破,各自的小心思也逐渐“原形毕露”,他们的情绪也由克制发展成不可控制。
我以为小说中的刘玉成蓄意伤害圆圆爸爸之后很快冰释前嫌是需要商榷的。常理来说,如果不是圆圆爸爸懂得怎样逃生自救,那么他可能就会受到伤害甚至溺水身亡,面对这样的局面,他的妻子和女儿是不可能放任刘玉成伤害亲人而轻易说原谅的,即便车落入水中只是个意外,圆圆爸爸也心知肚明刘玉成已心存报复之念。
2020年春节也许是很多人经历过的最长一次假期。与家人近距离相处难免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疫情之下,生命之外的一切似乎都变得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一家人还能平平安安的在一起,这就足够了。疫情之下谁能独善其身?只有彼此包容,攻克艰难,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我想这才是小说《十四天》的主旨吧。
十四天
7.2
姚鄂梅 / 2022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十四天》读后感(三):《十四天》隐藏的3条婚姻潜规则,读后扎心了
文/叶小禾
结婚不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两个家庭的事情。
当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把两个并不了解的家庭困在了一起,并且一住就是十四天时,各种问题就会浮出水面,被无限放大。撕开“面子”这层遮羞纱,露出不堪一击的婚姻真相。
事情的起因源于一场婚礼,男方家长刘玉成自感在婚礼上的气势输给了亲家,为了挽回面子,极力促成了这次新年聚会。
有人说,想要了解一个人,生活在一起就知道了。在日常琐事中,对方的处事方式,应对事件的能力,是最好的检验方法。
姚鄂梅只用了短短的十四天时间,就把每个人的性情都展现了出来,也暴露了他们的婚姻问题。
01抱有目的的婚姻,注定是一场灾难
婚姻是以两个人的感情为基石的,夹杂的功利心是经不起岁月的消磨的。
圆圆带着目的嫁给子建,她看中子建的博士身份,希望自己将来可以像闺蜜一样,作为访问学者妻子的身份,周游列国,过上既有“面子”又有“里子”的幸福生活。
然而,当子建的论文审核没有通过,面临着不能毕业的问题时,彻底地击碎了圆圆的出国梦,而子建家人的态度,更是加速了离婚的步伐,导致圆圆急切地想逃离这段婚姻。
还是圆圆妈妈把婚姻看得透彻,她曾经提醒过自己的女儿,子建生活能力差,木讷,没有趣味。但是,沉浸在出国梦的圆圆,根本听不进母亲的话,一意孤行地嫁给了子建。
这段不牢固的感情是经不起生活的考验的,注定会以失败告终。
02父母的婚姻,是孩子的翻版
刘玉成有三个孩子。
女儿子夏从小生活在重男轻女的家庭,性格偏激,争强好胜,这种性格在婚姻中,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夫妻感情。
大儿子子建只会死读书,不会与人共情,他一厢情愿地追一个女孩,在对方没有回应的情况下,持续写信六年,直到看到女孩有了男朋友,才停止写信,成为别人的笑料。
与圆圆结婚后,不懂得沟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也不让别人进入他的世界。
子书看似随和的性格,其实隐藏着不甘心。妻子李莉是不了解的,好在每周回家一次,距离产生美,避免了夫妻之间的疏离。而子书一旦遇上姐夫这种知己,两个人会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情,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说实话,刘玉成并不了解自己的孩子们,反而,孩子们身上出现的这些问题,恰恰是来自于他的独行,他从不在乎妻子的感受,妻子渴望农转非,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工作,老了可以领取退休金的生活。
虽然她打工、开小卖部,挣钱并不比丈夫少,但是,缺少一份没有正式工作的底气。还是圆圆妈妈说得有道理。
我才不管什么后不后的,我只管我女儿。我观察很久了,父母什么样,孩子也什么样,孩子越大越接近自己的父母,百分之九十的概率都是这样,基本上就是复制父母的一生,生孩子真没什么意义。
03包容的婚姻,才能求同存异
在《十四天》里,活得最通透的一个人是圆圆的妈妈。
当孩子长大后,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时间时,才慢慢发现丈夫身上的一些缺点,让她难以忍受。她没有选择逃离,反而是坦然面对。
她知道改变一个人很难,与其整天吵架,还不如改变自己。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唱歌、跳舞丰富自己的人生。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姐姐和姐夫之间的相互包容,他们一起成长,选择一种适合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尽管这种方式很难让世人理解。但是,在经历了逃离、流浪之后,姐夫终于明白家才是最重要的港湾。
04完满的结局不完美
结束了十四天,每个人都可以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但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彼此艰难地磨合的印记,看似圆满的结局,都给今后的生活埋下了伏笔。
还有人性的丑陋,刘玉成虽然得到了亲家的谅解,但是,如鲠在喉的感觉让人很不舒服。
好了,尽管人性不完美,但是,生活还要继续。
《十四天》读后感(四):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原生家庭的影响
疫情三年,不知何时才如作者期盼的一样:旨酒欣欣,燔炙芬芬。公尸燕饮,无有后艰。
同样,这也是我们万万千千人的共同心愿啊。
这是一篇“应景”的小说。写书不如说是在写人生,读书亦是在找共同。尽管全书从未表明而是疫情,但读者都知道,是在写疫情。
初次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想到的是余华的第七天。翻开书,才发现是个完全不同的故事,不同于《第七天》围绕一个主人公发生的故事及心理变化历程,《十四天》则是关注于一个家族的“家长里短”。如果单从这一点来说,《十四天》更接近于普通人的生活,婚姻里的故事是一地的鸡毛蒜皮。
刘玉成因为子建的婚礼落了面子,自家新建了房子(终身成就奖),想要邀请亲家一家人来家里过年,找回面子;同时邀请了子夏一家人、子书一家人、小马(内侄女)一家人。
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传染病,武汉封城,紧接着宜都也封城,在刘玉成家里的所有人需要隔离十四天。在这十四天里,发生的所有事情最终成就了这本书——子书和姐夫逃回了武汉、子建博士论文没过面临毕不了业的困局、圆圆的梦想随着子建毕不了业破灭而想和子建离婚、子夏和又又爸爸不只是离婚,还捅了人坐了牢.....
一系列的荒诞故事发生在了这隔离的十四天里,看似完美的结局依旧沾着沉重。
壹
一个人性格的养成和原生家庭脱不开关系
这本书的人物关系算是比较简单的,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
子夏性子直,有啥话说啥话,好强,但有时又宁愿把事情憋在心里,害怕让人看笑话;子建,书呆子,除了读书的事情,没一件不让人操心,木讷、不善言辞、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这一点从隔离在家之后,圆圆一家认为子建像是自己家的客人这一点可以看出);子书为人温和,但看似温和的性子下心里藏着一团火,有了合适的契机就会迎来爆发....
这些性格的养成,其实都和原生家庭离不开关系:子夏从小生活在重男轻女的家庭里,养成了好强、偏激的性格;父亲刘玉成的独行,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子建一意孤行的性格(被喜欢的女孩拒绝,依然写了六年的信,即使看到喜欢的女孩有了未婚夫,依旧赖下来坐在一起吃饭,后来,这件事变成了笑料);子书的温和像是秀枝对于刘玉成的妥协,心中藏着的那股不甘心,也像极了秀枝的不甘心——秀枝赚钱不比刘玉成少,但总觉得战战兢兢,缺少了底气。
如果一个人不能安排好生与死之间的这一段,那叫活的不好!子夏、子建、子书的人生真的是刘玉成与秀枝的翻版吗?不如翻开书继续读下去吧!
贰
知人知面不知心,古人说的真有道理
如果把《十四天》当做是一本揭露人性的书籍来看也没有错。
只见过两面的亲家母,秀枝觉得自己落下去的是气质。其实这个说法没错,但更多的还有认知上的不同。
圆圆妈妈大概是书里活的最为通透的一个人,“P75,不当妈妈真的没什么不好,当妈妈实在是太孤独了.....只要你当了妈妈,就一辈子处于隔离中”。除此之外,还有关于儿女教育的观念、关于婚姻的观念,都透露着这个女人的睿智与通透。
婚礼也没有在家办,过年还是婚后回家的第一次。秀枝对于圆圆这个儿媳的看法是像名字一样普普通通,待人亲切,且有上进心。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圆圆的上进心来源于自己的功利心,而这个功利心便是和子建结婚的真相。
这是一个过于宏伟的梦想,一经说出来是会被笑话的:圆圆想过闺蜜那样的生活——作为访问学者的妻子,这个国家生活几年,那个国家生活几年,然后生个美国籍的孩子。
为了这个梦想,圆圆和本该是见面后就被淘汰的子建结了婚,只因在子建的身上看到了这种可能性;并且为了这个梦想,圆圆去学了英语,考了高级翻译证。
这样的圆圆不是秀枝认识的圆圆,也不是子建认识的圆圆。
如果见两面就能知道一个人的性格是什么样的?婚姻还会变得如此难以经营吗?
叁
婚姻是两个家庭的事情
这是一本读完恐婚的书。婚姻是两个家庭的事情,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更何况婚姻代表的是两个家庭,这可不是1+1=2,有可能是推倒多米诺牌的引子。
有时候,我会相信刘玉成是个单纯的人,为了找回面子,邀请亲家一家来家里过年。对于秀枝害怕招待不周得罪人的担心,刘玉成依然坚定自己的想法——不可能!我房子这么大,一个家庭一层楼......绝对不会出现你说的那种情况。
如果不是一个单纯的人,怎会觉得只见过两面的两个家庭相处起来会那么容易?
书的开头,刘玉书也讲到了一点:一起过年,免了孩子两头跑。这是许多异地结婚的夫妇都忧愁的问题,不知道你们是怎样解决的呢?
子书和姐夫在隔离后逃离回武汉之前,过得一直是一成不变的生活,那种连期待都不可能有的生活。当代的我们也有很多人一样过着这种永远不会有陌生的东西闯进来的生活,但希望大家都能够秉承热爱生活的理念,过好每一天,而且我们都不是废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