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摄影手册》是一本由薛明著作,陕西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锁线胶装图书,本书定价:108,页数:31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纪录片摄影手册》读后感(一):像促膝谈心一样读书
这一周以来,每天晚上都会读一段,今日看完。读这书有一种很神奇的感觉,就好像薛老师在我面前,跟我每晚促膝而谈,讲述他拍摄的幕后故事,拍摄时的感受和创作的思考。这是一种身临其境的阅读感受,这种阅读体验非常好。
作为有十七年的从业经验的摄影师,这本书不是就理论而谈理论,而是从各种拍摄的场景和故事里分享心得,所以毫不夸张的说,这本书是干货中的干货。
《纪录片摄影手册》读后感(二):摄影师的修养
一下午的时间,读完了这本书,作为一名好摄影师,薛明的文字同样细腻悠长,是他的人文情感的折射,浸润着他拍摄的每一帧画面、每一个人物,镜头之下的每时每刻。 这本书是薛明的经验积累,也是他的创作感想,面对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记录片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纪实,更在于贴近与共情,透过镜头,让观众真实地体验到在场感。 这本书为我补了课,原来作者纪录片的团队四个人足矣,原来一部优秀的纪录片是团队长期合作的成果,他们的工作需要耐心与坚守,如人类学者一般,长期关注一个题材并持续拍摄,以时间的刻刀,用影像镌刻下一个个微妙的瞬间,打磨出一个个光阴的故事。
《纪录片摄影手册》读后感(三):这本“笔记”收藏了!(除了拍摄的技术方法 更多的是看到薛sir 对这份事业的热爱)
空闲之余读完了《纪录片摄影手册》,也观看重温了书中所提及到的影片与拍摄片段。正如封面写到的“一个纪录片摄影师的创作笔记” ,它不单是工具手册那么简单,也不单是一段话式的笔记,更多的是结合了作者本人的从业记录、心得、工作习惯与方法!
可以说书中从作者接触纪录片前期、中期、以及现阶段的时间线来讲述。其中夹带拍摄的技术与方法的干货,里边所涉及到的内容都是难能可贵的 !
例如在写到拍摄《愚公移山》(P154-167)《寻城记》(P253-256)中的情节,把这些场景的拍摄动作以及要传达的意向描述的非常详细…类似的知识内容还有很多供我们去思考、学习…对于从业者能够更深地去体会作者的创作内心,感同身受,增进技能;对于入门者能够更好地提升认知与专业知识…一书多能!
在“空间与人”章节的描述中也列举了诸多案例与自身的拍摄技巧,当然在作者拍摄的影片中 这些案例太多太多…
例:《十年:吾儿勿忘》——“吾儿勿忘”16分46秒中,摄像机的“焦点”由女主人公叶红梅转移到身后的那位母亲…
书中的“心血”值得我们后辈去学习与探究。前些年也曾有幸与薛老师共事,在拍摄现场他的“魅力”就立在那(严谨 巧妙 干净),间接或直接也学到了很多。在读到一些篇章时,他拍摄时的“精彩动作”也会浮现出来…
《纪录片摄影手册》读后感(四):这是觉悟的过程
今天一口气看完了,用了四个多小时。觉得这书很值得,你写的很好。这书可以看出你成长,成熟,不但是技术上,也不但是艺术上,还包括人生上。 我想这种成熟,就是觉悟,很多东西你想通了,想清了,进入到另外一个层面了。 技术层面上,对于镜头,器材,创作,你已经有相当丰富的经验,这是你不断探索和总结的结果。 艺术层面上,你注意到叙事和表意的不同,一切景语皆情语,对于人物关系构建,人物情绪把握,导演意图把握,都有深刻体会。 而让我很赞赏的是,你一直在觉悟人生,你看到人物的不易,会联想,感动,思考,悲悯。你会体谅到别人,你会因为有人让你拍故意煽情的镜头而愤怒。你让人感觉到你的心更软了,对美与善与爱更敏感了。 这得益于你和各个导演的合作,你得不断地理解他们和他们的作品,这就要你调动你全部的经验和知识储备,同时去做新的拓宽和补充。 也得益于你和人物的接触,某种程度上你也是纪录片的导演,你要用自己的全部人生经验,以及十分诚恳的态度,和对人物的关爱之情,来和他们对话。镜头不仅仅是耳朵,是眼睛,也是嘴,也是另一个心灵在和人物对话。 还得益于学习。这是广义的学习。学习包括看书,看展览,看各种艺术作品,也包括思考各种各样的人生,从中看到人性的复杂,生命的脆弱,生活的烦恼,面对困难的勇气,寻找希望时的努力,以及那些美好的瞬间,美好的细节。 你知道了如何拍纪录片,这是浅层面上的。更有意思的是,你知道了如何做人,做你自己,过有意义的生活。比如你会想到自己如何和女儿相处,如何减少接片来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读书思考以及沉静自己。你会用做手工,来让自己找到过去年代人们的朴素纯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