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收入》是一本由[英]盖伊·斯坦丁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5,页数:36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基本收入》读后感(一):安全感的不平等
刚开始看的时候,一种极其的难过迅速占领情绪,以至于有两个星期都很想看又不敢继续看这本书——我太想生活在一个有基本收入的世界了,也太想大家可以生活在一个有基本收入的世界了。还好后半本里有很多内容在前面几章零星都讲了一些,自己也可以更抽离出来看这件事,毕竟这个愿望的实现尚遥遥无期。
比起对于经济贫富差异的缓解,基本收入的阐述为我揭开了另一重不平等——安全感的不平等,攫取了大量经济、政治利益和话语权的群体,和生活预期充满不确定的群体,两者在安全感的感受和获得上存在着巨大的不平等,而这种不平等将导致更大的行为差异与不安的陷阱。
由此延展出来的、对于类基本收入项目评价的标准也是一套令人着迷的体系:
“唯有能改善社会上没有安全感群体的受保障程度,才是符合社会正义的政策。”
“如果一项政策对特定群体施加某些未同步对社会上最自由的群体施加的控制,这项政策就不符合社会正义。”
《基本收入》读后感(二):随意想象中国基本收入试点计划
读完《基本收入》,感觉发放基本收入在中国是可行的,至少可以开展试点计划。 首先,从经济欠发达地区展开设想。中国虽然已经消除贫困,但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乡镇肯定还有很多。 第一,经济欠发达地区,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一般偏低,选择高于收入中位数的金额,持续两年定期发放给所有居民,对财政支持要求不会太高,资金或许可以通过扶贫专款和外部援助解决。第二,此类地区人口流动性较低,且常驻和常年在外的人较为稳定,可能还存在空心化现象,很适合观察基本收入对居民(尤其是非经济活动人口)生活和地区年龄结构的影响。第三,国内长期存在基层扶贫机构,有众多拥有经验的扶贫工作者,应该可以找出适合实施计划,可保证有专员持续调查,甚至能设立经济咨询处的地区。第四,倘若开展试点计划,原有扶贫项目可以部分被取代,而投入在保留项目的资金或许也能减少,此外,在有外部监督的情况下,通过正规银行拨款给所有参与者,可以降低贪腐(拦截专款)和暗箱操作(随意评定或取消福利资格)的风险。第五,国内基本收入试点计划应该是极少的(如果不是没有),也就缺少相关经验,而开展计划可以部分填补该领域的空缺,亦可为扩大试点范围乃至全面实施新政提供参考。 接下来从经济发达城市展开设想,这应该会更为复杂,以下分析以深圳为例。 第一,深圳人口流动性大,非户籍人口比重大,若在制定计划时,排除非户籍人口,就无法全面了解基本收入在城市会产生的影响,特别是社群效应。第二,若计划包含在深超过一定时间(如半年)的所有常住居民,所需额外财政资源或许可以通过放弃无谓修路,增强企业税务审查,取消部分大中型企业某些税务补贴等方式获取。第三,深圳存在大量外来务工人员,以及其他在违反劳动法的条件下工作的人,倘若拥有基本收入,人们就可以更自由地安排时间,更积极追求个人发展,更有条件选择满意的工作,以及反抗压迫和争取权利,这些变化可能会对整体社会环境造成长期影响。 从全局视角看,中国开展试点计划也有优势和益处。其一,政府开展计划需要面对的民间阻力应该不大,且能精准跟进参与者情况,完成详细的调查报告。其二,中国或许能因此事提高国际声誉,为全球基本收入研究和推进工作做出贡献。 这些是我读完书后产生的初步设想,要说完整的理论支持和切实的行动方案,都还没有,当然我也不指望短期内能解决问题。基本收入值得继续了解和思考,也许还会发展成具可行性的政治实践项目。
《基本收入》读后感(三):我来归纳一下此书的主要内容
最近收入分配成为一个热词,大家都在讨论什么是第三次分配以及怎么分配。在这个节骨眼上,我从万圣书园买来并读了这本《基本收入》,感觉大受启发。
一、 什么是基本收入。
基本收入全称全民基本收入。书中开宗明义这样界定:定期(例如每个月)无条件向个人支付一笔适当的金额。作为基本收入的“基本”,代表一个最低程度,是“一笔能让某人在极端状态下在他所属的社会中存活下来的金额”,目的是提供一个基本的经济安全感。所谓“全民”,是要对住在特定区域的每一个人发放,无论男女老幼,全民均有份。“对个人支付”,意思是以同样的数额标准发放给每一个独立的个人,无论其婚姻、家庭、住户情况。所谓“无条件”是指:不论收入水平(不论贫富),不设定支出条件(随便花),也不设定任何行为条件(不以某种行为做交换)。“定期”很明白:代表稳定性,不是一次性的,让人有期待,而且是自动发放无需填表排队。说白了就是每一个人都有资格每月获得一笔钱,想怎么花就这么花,如果没有其他收入也能“活下去”(不仅限于维持生命延续,应该是指保证一个基本生活水平)。
你可能要说:世上还有这样的好事儿?这不是天上掉馅饼吗?说起来,此书论证基本收入的起源就是从托马斯.莫尔1516年发表的《乌托邦》(乌托邦的字面意思是“不存在的地方”——我还真是第一次知道)开始的。
但这个基本收入是否完全属于乌托邦的空想?好像还真不是。书中介绍了围绕基本收入开展的各种研究,以及不同地区以不同方式开展的试点,对其实施效果有各种评估,反过来加强了相关理论研究。就在我读此书之时,看到《财新周刊》2021年第26期(7月5日)刊出的一篇书评,“被欲望驱动的工作”,开头就提到德国启动了一项社会实验,目的是考察“无条件基本收入”的效用——看看里面的设计:每月无条件领取1200欧元,未来三年,除了填写七份问卷(用于效果评估而不是资格筛选),什么也不用干。顺便说一句,感觉该书评作者没有读过这部《基本收入》,他介绍的书是《工作的意义》,我回头可能要找此书看看。
二、 提出基本收入计划的理由
这样的“好事儿”显然已经超出一般意义上进行收入分配的依据。传统区分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白送”的基本收入肯定不属于生产要素之市场报酬,故而与初次分配不沾边;即使是收入再分配,无论是政府主导的扶持、体现合作的社保,还是私人捐赠的善款,也都是有条件、有特定对象的,特别强调的就是避免“养懒人”或者把钱用到不应该用的地方,而这些基本规定性被基本收入统统颠覆了。那么,什么理论能够支持这样一个基本收入的出现和存在呢?书中用三章篇幅对应讨论其所依赖的三大支柱。
第一是政治正义。“基本收入是实现社会正义的手段”,其所定义的社会正义“本质上指的是,社会的财富是社会性的或集体性的”,基本收入可视为一种“以人类祖先所创造并维护下来的集体社会财富”来发放的社会红利,是对“属于所有人的共同财富及自然资源所衍生之报酬的一种分享”。
第二是自由。强化自由是主张发放基本收入的第二大正当理由。自由是多维度的,不同政治派别对自由有不同的主张,但基本收入可以视为某种基本经济权利,是基本自由权之一,进而构成其他基本自由权的基础。
第三是经济安全感。基本收入是改善贫困的最有效方法,它在改善贫困的同时又不会给领取人造成污名化。进一步看,基本收入是一种提供基本解决安全感的好方法,这是其他任何方法都无法替代的。在当下技术变革给未来就业、工作带来很大不确定性的今天,这一点可能会很重要。
三、 基本收入计划好在哪里
除了正面论证其存在合理性的理由之外,书中还有不少篇幅反驳人们对基本收入提出的反对意见,并将基本收入与当下存在的各种社会救助措施做了对比,比如各种政府主导下的津贴,比如失业补助、低收入家庭津贴等,以及当前的社会保险计划等。
作者认为,基本收入计划与当下的其他补贴之间未必是替代关系——在发放基本收入的同时也可以有其他计划,同时指出现有计划所存在的问题。表现之一是人们会因为担心失去这些津贴而不积极改进自己的状态(有了工作就会失去失业补贴,而工作岗位又不一定有保证而且薪酬也不一定高);另一个表现是,这些救助为了甄别资格而进行财力调查的成本非常高昂,其中还会带来各种形式的寻租腐败;当前的社会保险计划越来越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现实,凡此等等。
说实话,上述三大理由是否成立可能是人见人殊的,与有关其他救助计划的比较也可能各说各有理。我感到比较有意思的是,借助于这个议题,作者带领我们把相关领域的遗产从头到尾梳理了一遍。它可能带有理想主义的成分,但正是因为这个理想主义,才为我们已经熟知的现实世界提供了一面镜子作为参照,通过比较而能够提出一些不同于以往的新认知、新思想、新观点,然后就可能会带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