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恩,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城市,位于莱茵河畔,人口约30万。它已有两千年历史,是德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公元1世纪初,罗马军团就在这里设立兵营。13世纪至18世纪,波恩一直是科隆选帝侯国首府。1949年9月成为联邦德国首都,两德统一后,议会和政府由波恩迁往柏林。
从酒店前往老城中心的大教堂广场,需要穿过一个街心公园。公园两侧都是步行街,林立着商铺和咖啡座。这样的街心公园,在波恩市内多达数百个,若再加上成规模的大小公园,全市有1200个之多。数据显示,公园和森林占据波恩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
在街心公园尽头,有一个小小的旧书摊。它本是四面透风的简易亭子,但两侧与后方分别用木板和铁皮做成墙,可遮风挡雨。亭下是一个双轮板车,轮子固定在地砖上,板车上便是书摊,一堆堆书直抵亭顶。两侧木墙也做成书架。书摊应是傍晚才开始营业,此时无人,但书籍都露天摆放,并无丢失之虞。
在街心公园便可见到高耸尖顶的明斯特大教堂,始建于1050年左右,顶端有96米高的方形塔。它曾屡经改建,不过如今的外观仍是最初的罗马式建筑模样,尤其是完好保留至今的罗马式回廊,更是古朴。
如今的大教堂外墙斑驳,灰褐色横砖层层叠叠,塔楼逐层向上。从外观来看,它那古朴简洁的早期罗马式建筑模样,不如哥特式大教堂般震撼,但歲月痕迹却非一般教堂可及。1248年,当几十公里外的科隆大教堂开始动工,开启数百年建设历程之时,明斯特大教堂的建设已经开始收尾。更重要的是,它并非以国王或大主教的名义修建,而是公民公决并自愿出资兴建。
大教堂广场上少不了露天咖啡厅,最显眼的建筑是黄色墙身的波恩邮局,山墙上有人物浮雕。如今资讯发达,但在生活节奏缓慢的欧洲,写信者仍然不少。加上欧洲城市大半沿袭旧日格局,邮局这种当年必不可少的重要配置,即使到了今天,仍可固守原地,就如其他百年老店一样。
邮局前便是贝多芬青铜雕像,四周有花草相伴,雕像下少不了有一圈人围坐,在此闲聊、读书或歇脚。1770年12月16日,贝多芬在波恩出生,并在此生活了22年,成为城市象征。1845年,贝多芬75岁诞辰之际,这座雕像被立于广场之上。同年,第一届贝多芬音乐节在广场上举行。
从大教堂广场旁边的一条商业街穿行而过,便是市政厅广场。市政厅堪称波恩最华丽的建筑,带着浓郁的巴洛克风格。它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墙上有十分精致的浮雕,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光。立面呈粉白色,配以白色窗棂的方格窗,大门两侧有铁艺栏杆的对称扶梯通往二楼大门。
对称扶梯在二楼门前形成一个交汇的小平台,适合当年的集会演说或各种会面,是无数政治家的舞台,戴高乐和肯尼迪等人都曾在此向民众挥手致意。灰黑色瓦面斜顶的正中央,有刻着深红色狮子图案和杯形金色皇冠的老市徽,见证着波恩的昔日荣光。
最能见证波恩悠久历史的,是距离市政厅不远的“星星门”,这是1244年建立的波恩城墙遗址。当然,它并非全部是“原件”。1900年左右,波恩修建有轨电车时,将这段残余城墙大部分拆除,后经市民呼吁,又将之重建。它静静立于街心,旁边是繁华商业街,却毫不突兀。
从市政厅广场旁的街道穿过,便可见到一座晚期巴洛克风格的黄色墙身建筑,长度相当可观,占据整条街道,大概有七百米。它是当年的选帝侯宫,于1697年开始兴建,1725年建成,如今是波恩大学的主楼。
波恩大学原名莱茵波恩弗雷德里希·威廉大学,名字来自当年的普鲁士国王弗雷德里希·威廉三世。其前身是波恩科隆选帝侯学院,成立于1777年。最早有四个院系,包括神学、法律、医学和世界学,目的是配合启蒙运动。
拿破仑军队占领西莱茵地区后,法国人带来全新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学院也成为保守思想和自由意识的论争之地。拿破仑失败后,波恩重归普鲁士统治。在教育家洪堡倡议下,1818年10月,弗雷德里希·威廉三世宣布波恩大学正式成立,以选帝侯宫为校舍。
走过古朴的主楼中庭,一条过道直通一片大草地,阳光洒在草地上,温暖惬意。
草地上人可真不少,有闲谈的友人,有依偎的情侣,有人躺着晒太阳,有人坐着看书,有年轻人围坐着玩各种乐器,吉他和鼓声清澈动人,还有一个角落有孩子们在踢球。
与波恩大学主楼隔大草地遥遥相对的,是一栋白色外墙的宫殿式建筑,下方上圆,颇具美感。这是泊波尔斯多夫宫,为巴洛克建筑大师巴尔塔扎·诺伊曼设计,宫殿有四个侧翼,围成一个拱廊庭院。1818年,波恩大学在接收选帝侯宫作为主楼时,也接收了这座夏宫,如今还设有矿物博物馆和植物园。
大草地旁的林阴道上,古树下总有人围坐,或聊天,或读书,或轻弹吉他。长椅完全处于树阴之下,有人静坐交谈,大草地和林阴道上还散落着不少自行车。也是在大草地旁,我见到了一块石碑,上面仅有海涅的名字。开始以为这是墓碑,但又想起海涅墓明明在巴黎,绕其一周后,觉得应该是块纪念碑——海涅也曾是波恩大学的学生。
这里距离莱茵河畔已经不远,步行数分钟便可到达,是不少当地人的流连之所。想来,当年波恩大学的学生们都曾在这个城市的古朴街道穿行,在大草地上读书、闲聊,在莱茵河畔漫步思考吧?
波恩大学是欧洲名校,在漫长历史中培育了大量人才,文豪海涅、哲学家尼采、乐圣贝多芬都曾在此求学,马克思也曾是该校学生。它还培养出了大批诺贝尔奖得主,此外,无线电波的发现者赫兹、汉学家顾彬等也都于该校毕业。对战后德国影响最大的政治家、西德首任总理阿登纳,既是波恩人,也是波恩大学毕业生。
在波恩大学前的大草地上,贝多芬故居的指示牌静立于角落。沿着路标前行,走上几分钟便可到达。若是不加注意门口的牌子,就很容易错过,因为贝多芬故居的门口实在不起眼。这是一栋粉墙绿门的陈旧小楼,贝多芬在这里出生,直至22岁时离开。
1889年,故居险些被拆除,波恩的12位市民主动合力将之买下,并设立纪念馆。如今楼内有11个展厅,还展出了乐谱手稿,如《田园》与《月光》。不到30岁时,贝多芬的听力就开始急剧下降,展馆里还有他的一个个金属助听器。随着听力逐步下降,助听器也越来越大,有些如号角,有些更是如带柄的小铁盆。贝多芬曾说:“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渗透我的音乐涵义,谁就能超脱常人难以自拔的一切苦难。”
(李伊诺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