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世界是个虚拟世界
何谓虚拟世界?虚拟世界相对于现实世界而言,就是通过电脑技术、互联网技术、卫星技术和人类意识潜能开发,形成一个独立于现实世界,但又酷似现实世界的虚幻世界。
事实上,人类现在已经开始进入虚拟世界,我们每天在用的手机和电脑,都是在虚拟世界中穿行。有些人沉溺于网络游戏,已经弄不清自己是在真实世界还是虚拟世界了。
但这些都只是虚拟世界的低级形式,高级的虚拟世界根本无法区分真实还是虚拟。那么,谁又能知道我们所谓的“现实世界”是不是高级虚拟世界呢?既然无法分辨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那活在真实世界或虚拟世界又有什么区别呢?
再来了解一下人类的感知感觉功能。
感知功能是生命的基本要素,没有意识,就没有生命。意识包括自我认知、记忆、经验、逻辑思维等等。意识的形成、储存和加工反馈,是人类大脑的复杂功能。人是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直觉,来感知世界的。人类身上各种感知器官接收到外界信号,对神经网络形成刺激,就转换为感觉信号,传输到人类意识中心~大脑,经过大脑中各种“处理器”处理,就形成了我们的认知。
因此,认知并非直接真实的,而是间接得出的虚拟存在。
从上述人的感知和认知过程来看,真正的认知并不是我们看到、听到、触摸到直接的东西,而是通过神经将各种感知信号传输到大脑,大脑意识进行整合加工后得到的一种判断或认知,因此这个认知就是虚拟的。也就是说,人类不需要真的看到、听到、闻到、触摸到,只要大脑接收到这类刺激就能够得出同样的判断和认知。
这就是“缸中大脑”的由来。“缸中大脑”是美国逻辑学家、科学哲学家希拉里·普特南1981年在《理性,真理与历史》一书中提出的。他说,如果将人脑放在装有营养液的缸中保持其存活,并将将脑神经末梢连接在计算机上,然后通过计算机向这个大脑传递信息,让其感觉到自己身体、环境、天空都还存在,并通过输入各种源代码让其有各种感受,他就能觉得自己依然活在真实的世界。
也就是说,人脑接受到什么信息和刺激,就得出什么判断和认知,分辨不出这个信息是来源于真实世界,还是虚拟源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