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崩》是一本由[美] 尼尔·斯蒂芬森著作,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2.00元,页数:2018-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雪崩》读后感(一):元宇宙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最近对元宇宙比较感兴趣,那就不得不读雪崩,作为一本1992年我刚刚出生时就创作的小说,书中描绘的种种未来科技放到现在也不过时,而且也有不少已经成为现实。如果说读历史使人明智,那读科幻增加人了解世界的宽度。看《黑镜》也是,读《呼吸》《雪崩》也一样,都有种警告人类善用科技的嘲弄意味。但是尽管书中主角弘在超元域帮黑客躲避灾难后表达“超元域是危险之地”还是三体作者刘慈欣痛批“元宇宙将引导人类走向死路”。历史的车轮还是依旧滚滚向前,向着所谓的“死路”一步步前进,没有人可以阻挡必将到来的明天,更多是提醒人们如果元宇宙真的到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雪崩》读后感(二):不用太高期望,但值得科幻爱好者与创作者一试
优点:1.以作者写书的年代来说,许多设定比较新颖,也比较能为同题材创作提供灵感
2.多元素融合:科幻,政治,宗教
3.通过不同年代的科幻作品,实质上能够了解不同年代的人对于未来的畅想,一定程度上又跟但是的政治,经济,历史有关,非常有意思
1.译文对理解表达有一定影响
2.故事中密集引入太多繁杂的设定
3.可能是因为个人经历或者历史因素,作者透露出一些对国家,种族的刻板印象(抑或那个年代的美国人都是这样?)
《雪崩》读后感(三):故事设定还行,人物一般般
设定挺有意思的,但是为啥动不动就枪战呢?整得像看电影一样。
还有就是乌鸦说要用原子弹轰了USA,弘说复仇够了吧?我不是很能接受弘的说法,就我觉得乌鸦的做法还OK。不过牵扯其他无辜的人有点过分?但是咋说呢,搞原子弹的确是普通民众有受益,因为是用他们的钱搞出来的东西去保护他们,所以乌鸦把帐算到整个美国头上也还行?
女主整体还行,挺厉害的,但是放倒乌鸦的方法我有点难以接受,感觉弱化了女主。可以看看千禧年三部曲里面的黑客女主,也是瘦小身体,最后放倒一个无痛觉的壮汉,整个打斗设计的就很厉害,也很合理。
就因为背景和情节的设定我还挺喜欢的,就给了比较高的分。但是人物真的挺一般的。
《雪崩》读后感(四):雪崩很好,但你可能不会喜欢它
《雪崩》在我看来算是一部挺有意思的科幻小说,但也有很多人觉得枯燥不好看,所以借着这篇书评,我想尝试分析一下,《雪崩》为什么不好看。 基于第三次科技革命和朋克运动产生的赛博朋克,其实从发展伊始就已经拥有了其独特的视觉语言和哲学内核。而《雪崩》成书于1992年,这时万维网技术已经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再加上尼尔·斯蒂芬森网络工程师的身份,在这两者的共同影响下,比起文学性的处理,《雪崩》中更常见的是建构在某些技术标准上的具体描写。而这无疑影响了这部作品的外在形式,使它失去了很多早期赛博朋克作品中常见的美学特征,因此可能会让一部分读者感到失望。 但对很多读者来说,1992年其实是一个很尴尬的时间点,它距离今天并不远,而因此产生的某种似是而非的熟悉感也削弱了作品在文学性上的美的表现。另一方面在如今科技与互联网基础建设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属性变化的共同冲击下,读者的科幻审美也已经发生了改变。 而除了以上两点,其实更多的失望还是因为没搞清科幻和文学的区别而产生的某些错误的期待视野。 但其实,如果我们剥离开《雪崩》的外在形式和美学特征,我们会发现一个很赛博朋克的内在价值。而尼尔·斯蒂芬森借由这个精神内核,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用语言学、病毒和二进制代码重新阐释苏美尔文明和宗教的故事。而不像我们如今看到的很多赛博朋克,其实只是某种被拆掉内核的闪烁着霓虹灯光的外壳罢了。
《雪崩》读后感(五):读雪崩体会元宇宙
近日FaceBook正式改名为Meta,代表Metaverse,并表示公司重心之后会偏向Metaverse,代表着它正式向元宇宙开始探索。同时拥有抖音和今日头条的字节跳动,也在今年收购VR公司Pico,开启中国的元宇宙元年。
《雪崩》是斯蒂芬森在1992年写的一本科幻小说,这本科幻小说是元宇宙概念的起点。小说整体描述了一个由现实和虚拟世界捆绑在一起的未来世界,文中的虚拟世界Metaverse(译者翻译为超元域)是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也许不尽如人意,但这不影响他在虚拟世界中意气风发。随着故事的深入,由虚拟世界以及现实世界所联合产生的病毒<雪崩>出现了,这是一种可以在两个世界同时传播的病毒,在虚拟世界中,它通过视觉呈现的屏幕乱码或者一些图形把计算机01编码传递给黑客,由于黑客对其的敏感从而感染病毒,而这种可以主导人思想和行为的病毒,可以让被感染的人被同质化,同时被感染者的血液也会变成一个病毒库,可以用来在现实生活感染其他非黑客的普通人。这种交叉感染让雪崩传播肆虐,而病毒的解药是一种古老的语言,故事的主人公在最后找到了解法。
科技发展越来越快,随着区块链、物联网、AR/VR离大家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近,很多我们原来在小说里看到的场景慢慢变得不那么遥远。在疫情肆虐的这两年,很多地方居家远程办公,又加速了一些虚拟线上产业的发展。但是往往科技越发展,人类的社会就越脆弱。以网络为主宰的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停电断网电脑病毒,任何一环的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巨大的损失。
而每一次技术革命必然也会让那一代人付出一些代价,拉大一些贫富差距。所以科幻小说和科幻电影中所描述的未来世界,虽然夸张,但是并非杜撰。而越来越多的人机交互会让我们的生活慢慢被侵蚀,虽然元宇宙还未到来,但是想想智能手机普及后的现在,对比20年前的生活,我们专心陪伴家人的时间少了多少,而如果元宇宙到来,那么我们出门看世界的时间又会少多少。
上面所描述的缺点都是存在的,但是也并不能掩盖科技所带来的方便,元宇宙的概念,除了游戏世界以外,还有更多的生活用处,例如优化远程办公的体验等等等。
构建一个可以平行于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也需要宏大的世界观,需要考虑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如何交互,如何平衡自己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没有标准答案的指引,但是记得以人为本,不能让人变得越来越像机器人,不能在这些过程中丢失了人性。
《雪崩》读后感(六):降维打击升维思考
元宇宙大热的世界,很多资本都在观望什么样的商业模式下会有成功的元宇宙世界,它绝不仅仅是虚拟游戏那样简单,不管是《真名实姓》还是《雪崩》,让我们畅想的元宇宙,或者通过脑机接口,或者通过目镜进入一个虚拟世界,以虚拟“化身”的形象进入其中,开启有别于现实世界的另一种人生。但同时,虚拟世界是和现实世界息息相关的,虚拟世界的竞争是现实世界肉身的延续,精神和肉体之间的连接并不能割裂。而这也意味着,成功的元宇宙商业绝不仅仅是一款游戏,而是一种新的生活形态,不仅用于娱乐,甚至用于工作的。
回到《雪崩》这本小书,主角阿宏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外卖小哥,同时还是一名黑客。现实中他穷困潦倒,但是在元宇宙的世界他有着引人注目的豪宅,且有自行写了炫酷程序,有了很多炫酷的设施,可以在元宇宙的世界开着机车满世界跑,甚至去到还未开发的世界边缘。在真实世界里头无法被满足的欲望可以有一个延伸的世界去满足,阶层因为不同的世界而得到跃迁的机会。
书里构造的元宇宙世界,是一个有组织世界,由全球多媒体协议管控,在元宇宙世界,遵守大街协议,不断完善这个虚拟的世界,现实世界能买的起性能极佳电脑的人才能过经常出入元宇宙的世界,现实世界60-100亿人,割裂的现实世界中大部分人穷困潦倒,只有10亿有设备的人能进入元宇宙,而有极佳性能电脑的人也就6000人,也就是只有6000人在元宇宙的世界是有一定规模过上“好日子”。阿宏作为一个外卖快递小哥,有机会成为这6000人中一员,成为一名黑客,在于他加入了一家黑日公司,这家公司汇集了全球顶尖的科技人才,阿宏早年间就参与了黑日公司的运营,算是公司初创员工,先天优势的就建造了非常丰富的虚拟世界的设施。这和一些有机会加入发展迅速的公司初创期获得的机会是类似的。
真名实姓里消灭元宇宙世界的人,是通过各种手段得知虚拟人物的真实姓名,从而在现实世界中消灭此人,起到打击的作用,雪崩构造的虚拟世界的病毒,名叫雪崩,同样是一款影响真实世界人类思考的病毒,要想消灭这款病毒就不仅仅在数字世界里,而这最晦涩难懂也最精彩的就是看懂雪崩,就是是如何在程序化的世界又影响真实人类从而让元宇宙崩塌的超级病毒。
哲学不是一元论就是二元论。一元论者相信,物质世界是唯一的世界,所以他们就是唯物主义者;而二元论者相信二元宇宙的存在,也就是说,在物质世界之外还有一个精神世界。”元宇宙或是雪崩里超元域的概念是一个脱离肉体的二元宇宙,打击元宇宙的方式是彻底大家一元的物理世界,除非脱离了碳基生命,围绕元宇宙的打击都会聚焦在一元世界,降维控制。
《雪崩》读后感(七):雪崩,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阅读是一场穿越时空的精神旅行。 让时间回到1992年 …… 亚洲小旋风林志颖出道; “康师傅”红烧牛肉面上市; 克林顿当选美国总统; 世界第一条短信诞生。 同年,还有一位作家,写下了一卷神奇的文字。
有人说它是赛博朋克的先锋文学,也有人说这活生生是一本未来的预言书。
这本书不可思议的是,作者整整超前了30年,即完成了今天的人对元宇宙的所有设想:人在公园、地铁、或者任何地方,只要能连接网络,戴上目镜,你就能拥有一个你想要的化身,进入到与现实世界平行的虚拟超元域。
在虚拟超元域,人们可以正常交谈、看电影、买东西、有头脑的人甚至在炒超元域的房地产。
2021年,世界头号互联网公司脸书看到了元宇宙的未来,果断改名元宇宙,但是1992年,作者设想的元宇宙正在引发一场天崩地裂的灾难。
一个神秘组织的带头大哥,破解了数千年前,古老的苏美尔人留下的楔形文字,制造一种古老的神经语言病毒——“雪崩”,雪崩病毒有多厉害,它可以绕过所有语言,文字的界限,不管是谁,不管是哪个国家或者民族的人,只要在元宇宙世界瞄上一眼雪崩,这种病毒就可以通过目镜,绕过你的防御神经,在你的深层神经系统里种下病毒的种子,并且可以随时随地控制现实世界里你的一切行为。
一旦中了雪崩病毒,人就成了有血有肉但思想不受控制的人偶。雪崩就这样,在元宇宙世界疯狂扩散,在现实世界里极速人传人。
书里的主角,在现实世界是个默默无闻的外卖小哥,但却是实实在在的狠角色,顶级黑客,世界第一流的双刀手,在几位天才朋友的协助下,一路艰难通关,终于解除了雪崩之灾,让世界恢复了平静。但“自由”美国,依然危险重重。
国会和联邦政府蜷缩在不为人知的大楼里,并且安排重兵把守。联邦政府的职员,每天需要搜身和进行多次测谎。在美国大地上,存在着诸多特许城邦,他们永远保持神秘,不为外人所知。
《雪崩》读后感(八):《雪崩》写的很崩
由于”元宇宙”的热炒,翻出来看了一下,坦率说阅读体验很糟糕。罗里吧嗦,随时切入支线人物和环境的琐碎下笔,毫无必要。
作者雄心勃勃,想构建一个虚拟世界。如果是类似魔兽世界,赛博庞克2077这种大型网游,每个NPC都有自己的姓名,生平,台词,小故事,信件道具……诸多细节构建人设和趣味性,这没问题,毕竟玩游戏是非线性的可交互的,玩家在里面随机漫步或做任务,信息量越多就越沉浸。游戏庞大的世界观给到创作者海量的发挥空间,而玩家可以只取一瓢饮也可以撩NPC找彩蛋。但书这么写,线性阅读,一坨坨的噪音式信息无法避开,读完后发现特么的就是个NPC、或者一份卫生纸行政管理通知,写这么多……简直是有点懵逼。
作者才情汹涌,电脑,文字,历史,宗教……都有诸多积累,于是他把这些全堆在书里,大段大段的科普陈述,而且车轱辘话反复讲,其实不必要。
作者情绪饱满,即使是主线推进,也交缠出各种细枝末节的情绪化描写,正着写一遍,反着写一遍,脏话式再写一遍,黑色幽默,再黑色幽默,使劲黑色幽默,为了黑色幽默而黑色幽默……一次简单追逐也写的一波八折,简直写出三大战役的篇幅。
这种写法其实就是所谓的饱和式写作,不由分说的把自己脑子里的东西和画面倾泻到书里,不加选择取舍,自己写的很爽,还生怕写的少了,没有堆砌到位……读这本书的体验,脑补下沙龙上遇到个很厉害很热情但滔滔不绝精力旺盛自说自话的”老师”那种feel……只想叫他shut up。
即使这么写,主角还是非常脸谱化,主角光环严重,基本沦落为作者浩瀚表达欲望里的提线木偶。
最终效果就是,如果随手节选一段看,相当有调性,相当屌,但整体看就很糟糕很琐碎很繁杂很堆砌,属于较为低级的写作风格。快600页的书,脱脱水其实 200页就够了。其实后半部分不得不一目十行跳着看了,新信息量很少,情节较为单薄,就是无敌主角无脑怼反派的爽文。
比如费诺文奇的赛博庞克杰作《真名实姓》,堪称硬核且精悍,读起来爽的飞起。
说到其他赛博庞克和虚拟现实小说,真名实姓写于1981年,其他更早的有到60年代甚至上世纪。《雪崩》在这方面只是不过不失,怀疑是刚好被炒概念盯上了而已。
总结一下,非常不喜欢这作者的写作风格,他很专业,但写东西太不克制,缺乏自知和共情,做不到张弛有度,对他的其他作品决定弃坑,否则都即将是痛苦的阅读体验。
附:
一些立刻想得起来的比较经典的虚拟现实赛博朋克小说: 克莱因壶 1989,真名实姓 1981,神经浪游者 1984,雪崩 1992,彩虹尽头 2007 (还有很多很多) 最著名的电影: 黑客帝国1999,盗梦空间 2009 尊尼的记忆术 1995 头号玩家之类的比较新的 游戏: MUD游戏 1979,我的世界 2009,魔兽世界 2004,第二人生 2003,罗布乐思 最近 相关的研究: code(代码空间的中的法律) 1999
code2.0 2009
《雪崩》读后感(九):预言与现实,及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近未来的美国因为产业空心化,爆发了超级通货膨胀,物价动辄以万亿为单位,买卷草纸的钱需要用手推车推,类似于常凯申48年在上海发行金圆券的架势,而市面上流通的主要是日元和港币。政府名存实亡,一般社会职能都私有化了,哪怕中情局国会图书馆都变身为公司。中产住在保安严密的郊区,比如李先生的大香港。而市中心则被各种帮派控制,天天上演街头火拼。听上去很离谱,其实就是稍微夸张点的拉丁美洲日常而已。虽然美国屎坑化到这种程度,但是全世界各地的难民还是乌央乌央的涌向美国,不知道图点啥。
快递员属于精英职业,都开着超跑送比萨。主角(名字就叫主角)黑黄混血,自然也加入了送比萨大军。当然作为自带主角光环的主角,不但是顶级黑客还是顶级刀客。某天在送比萨的路上倒霉出了车祸,超跑全毁事小,但是快递超时被差评事大。好在有女主Y.T.自告奋勇接单助他完成了快递。Y.T.是个未成年滑板妹,本质上也是快递员,结果因为帮主角送了比萨成为了这个世界的女神,不但黑社会老大恩佐大叔对她比亲女儿还亲,而且连反派在内都由着她为所欲为。本书还有一个主要角色是乌鸦,阿留申土著,人狠话不多,武力值全书第一,单手夺核潜艇并且把自己和核弹绑定,只要一死就触发核平(不过作者写着写着就忘了这个设定)。
言归正传,主角因为失去送快递的工具所以就要想办法搞点钱,搞钱的办法就是卖情报。于是主角登陆了元宇宙,约等于Minecraft创建的虚拟世界,结果目睹了有人用雪崩病毒把顶级黑客大5卫搞得电脑崩溃人瘫痪,于是和Y.T.组队展开调查。在AI图书馆管理员(升级版的小爱同学/Siri/Alexa)帮助下, 终于成功定位了反派(其实反派脑门上就写了我是反派,跟主角名叫主角一样令人发指)。那个位面的反派首富不热衷于射火箭,而是热衷于搞邪教:用毒品控制底层,用宗教麻痹中产,用雪崩洗脑精英。
雪崩的工作原理是:人类大脑除了理解高级语言之外还有一个后门,可以直接洗脑更新固件。洗脑的办法是直接拿出一张二维码让黑客看一眼。黑客因为成天和01打交道脑内自动解码结果就中招了。放到今天绝大多数程序员只会写写脚本语言首富的阴谋大概就不会得逞了。
获知首富阴谋之后,各路人马什么黑帮大佬吸血资本家什么的不知怎么就突然良心发现结成联盟要组织首富控制地球,于是主角和Y.T.就主角光环全开一路人挡杀人佛挡杀佛最终和反派的首席杀手乌鸦展开一翻大战爽到底,然后各回各家各自搞对象去了。
基本上就是男主主角双线叙事,但因为每个主角都有现实世界线和元宇宙线,所以总共有四条线。有些关键情节靠对话推动略无聊。例如雪崩病毒的秘密,苏美尔神话就主要靠主角和图书馆管理员之间的大段对话完成(本来说图书馆管理员没有智能不会推理,但是写着写着也忘了这个设定)。最后为了揭露主角和乌鸦的身世两个人一边追车一边还说起了相声,略显搞笑。
这本书出名主要是因为各种科技设定,比如元宇宙的提出,还有行动自如的机器狗,实时追踪的地球,个人AI助理,如今都一一实现。倒是那个Y.T.的智能滑板尚未有接近的产品,也许平衡车可以算。
比起硬科幻的部分,作者对美国社会的设定更是令人赞叹不已。要知道92年苏联解体美国尽享冷战红利互联网经济刚刚起步,一派盛世景象以至于历史都要终结了。而作者却描绘了美国在自由资本主义大道上一路狂奔终至顶级富豪穷奢极欲底层社会矛盾尖锐的末世景象。书中描绘的社会景象, 例如产业空心化,城市中心屎坑化,通货膨胀加速,边界难民潮,甚至快递工作成为互联网经济关键岗位,如今或多或少都应验了。作者或许是歪打正着,或许是旷世先知。唯一可以证明作者不是来自未来的穿越者的,恐怕就是书中垄断了有线网络的人成为首富,与现实世界中的comcast相去甚远。
1、书中黑手党头子,光头恩佐大叔,通过送快递发家致富,所以现实生活中约等于这位。
送快递的光头
2、通过白噪声位图传播雪崩病毒的,八成是
雪崩病毒
另外HBO的母公司是华纳,华纳的母公司是AT&T,现实生活中也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没毛病。
3、大香港的李先生
李先生
4、元宇宙(Metaverse)与大5卫
Meta
书中不少预言如今已成为现实,预测偏差值最大的恐怕是接入网服务供应商并没有成为首富而是赚了个白菜钱。
《雪崩》读后感(十):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應該擁有一個虛擬世界
「雪崩」是一種病毒,失控的電子束在屏幕上亂竄,看上去就像飛旋的暴風雪。——它比自然界的雪崩和金融界的雪崩都更為可怕——這種病毒不僅會摧毀網絡世界,也能控制整個現實世界……
《雪崩》是一本科幻小說,而且屬於賽博朋克。
賽博這個詞源於古希臘,本指舵手,引申含義是「掌控」。1948年,天才數學家諾伯特·維納出版了《控制論》,復活了賽博這個詞,也讓控制和數字信息聯繫了起來。再後來,賽博幾乎就是電腦和網絡的同義詞了。就算沒有發明互聯網,生活也是一張網。但在信息技術的加持下,這張網變得更加細密,也讓網中人更加無處可逃。而朋克本是一種簡單粗暴的音樂,台灣譯為「叛客」,也就是叛逆的人。就算你沒有朋克的膽,也總有一顆朋克的心。掙脫網的束縛,是鳥和魚的天性,當然也是人的天性。
對賽博朋克最簡練的概括,就是:「高科技,低生活」。從這六個字裡,有人讀出了悲觀和憤怒,也有人讀出了樂觀和自嘲。心態一變,賽博朋克就轉向了所謂的「後賽博朋克」。 其實《雪崩》更精確地來說,就屬於「後賽博朋克」。斯蒂芬森為什麼變樂觀了呢?一個原因是,藝術創作必須求變,以免落入前人窠臼。而另一個原因也許更為根本,那就是斯蒂芬森真的懂技術——除了物理和計算機之外,他還廣泛涉獵歷史、哲學、宗教、金融、密碼各種學問。
《雪崩》出版於1992年,它描述的近未來就是21世紀,具體哪年倒沒有說。在小說的時間線上,世界遭受了一場超級經濟危機。美元已經通貨膨脹了N萬倍,價值還不如草紙。當時里根總統的新保守主義政策。新保守主義強調自由主義市場經濟,國家盡量不干預。把這個邏輯推到極致,各種私企就瓜分了美國的版圖,然而此時的美國,國將不國。它已經分裂成無數個「私營准國家實體」。說白了,就是政府退場,由私人企業行使某個地區的行政權,也就是說,土豪和資本家,圈地為王,靠雇傭兵執行自家律法。你出趟門可能要穿越好幾個私人領地。
「賽博空間」這個詞是威廉·吉布森在《神經漫遊者》裡面造出來的,根據定義,那是一種用圖形來表達數據的空間。但吉布森的描寫卻很抽象,賽博空間里似乎充滿了極光般變幻莫測的光線和形狀。另一種我們比較熟悉的賽博空間叫Matrix,也就是所謂的母體或矩陣,《黑客帝國》的英語原名也是這個。矩陣世界具體得和現實一模一樣,好讓人類忘了自己困在夢中 。
《雪崩》比《神經漫遊者》晚八年,又比《黑客帝國》早七年,所以它的虛擬世界——書中稱為「元宇宙」(Metaverse)——也介於兩者之間,它很具體,但並不完全現實,有點像日本動畫大師今敏在《紅辣椒》里展示的夢幻場景:城市本身大致還是現實里那樣,但裡面的人和物,卻可以突破造型和物理法則的限制。超元域是全世界頂級黑客合力創造的一顆黑色星球,半徑超過一萬公里,而地球的半徑只有6371公里。這顆黑色球體的赤道是一條街,名字就叫「大街」,長達六萬五千五百三十六公里——這個數字有講究,它是二的十六次方,是對黑客們對二進制的致敬。
元宇宙永遠是黑夜,也永遠燈火通明,天空中漂浮著各種廣告,「兩邊所有的建築都超過一英里高」,「燦爛奪目,就像超脫了物理法則和金錢限制的拉斯維加斯」。而依附於主幹道的無數小巷,都開放給全世界的開發者自由發揮,你可以在那裡建造自己的社區、樓宇、公園和標誌牌。大街上永遠都有六千萬人同時在線,他們的虛擬化身,幽靈般穿過彼此。化身外形各異。
元宇宙和現實世界代表了兩種截然相反的原則。現實世界已經分裂為無數碎片,而元宇宙卻是一個把全世界的人匯聚到一起的烏托邦。「大街」兩旁的私人街區,可以自己設定時空法則,其實很像現實里的「私營准國家實體」,但是大街本身卻沒有任何門檻,誰都可以通過一根網線登入。在大街上,每個人都可以自由地表達自我,而不起衝突,因為程序設定了,大街上的化身只能相互穿過,要打,也打不起來。
元宇宙里有趣的發明,它叫「地球」——「谷歌地球」(Google Earth)的靈感即來源於此。不過小說中的「地球」比現實中的谷歌地球更好玩,它只有葡萄柚大小,漂浮在辦公桌上,能實時顯示地球上的每個角落。這些信息由中情公司的衛星提供,所謂中情公司,其實就是著名的中央情報局,現在也變成了一個公司。而在這個漂浮在辦公桌上「地球」表面,你能看到雲團改變形狀,冰山消融碎裂,「晝夜的分界線。
終極任務,就是為了重新用蘇美爾神話解釋巴別塔的故事。
巴別塔,又叫通天塔,「巴」的意思是門,「別」的意思是上帝。根據《聖經》記載,上帝為了阻止人類建造能通天的塔,故意打亂了人類的語言,無法交流,自然也就無法繼續造塔了。但這故事有個隱含前提,那就是以前人類都說的是同一種語言,即所謂的「超級母語」。而比《聖經》更古老的記載,要到蘇美爾神話里去找。蘇美爾人生活在距今4500多年前的兩河流域,一般認為蘇美爾人發明瞭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也就是楔形文字。
但楔形文字本身並不是「超級母語」。超級母語與其說是一種語言,不如說是一種咒語,可以直接作用於人腦的深層神經,小說里將這種咒語稱為「謨」,就是「漢謨拉比法典」里的那個「謨」。小說中,「謨」既是知識,也是法律,又凌駕於一般的法律之上。那時候人類就像一台機器,而「謨」就是各種運行的程序。比如說種地是一種謨,烤麵包也是一種謨,而不能運行謨的機器,會被淘汰,不會種地和烤麵包的人,活不下去。平時「謨」通過祭司的口傳或泥板,保存在神廟里,這樣看來,神廟就像一個數據庫。
古人和元宇宙里最初的程序員一樣,只能駕馭最簡單的幾何形。誰發明了謨呢?正是蘇美爾神話里的水神,恩奇。但恩奇後來發現,按照「謨」運行下去的蘇美爾社會,難免停滯僵化,人類看上去過得很平穩,卻感覺不到幸福,因為他們根本就感覺不到自我。於是,恩奇又發明瞭另一條咒語,叫「喃剎怖」,同樣直接作用於人腦的深層神經,卻可以封掉「謨」的運行路徑。而超級母語封印以後,人類就開始自己創造五花八門的語言和法律。
而雪崩病毒恰恰要反其道而行,把人類帶回受「謨」控制的蘇美爾時代。所謂雪崩,其實就是大腦一片空白,失去自我意識,那樣人就成了隨意擺布的機器。小說中是一個壟斷了通信和傳媒的超級大富翁製造出了雪崩病毒,因為他覺得自己對世界的控制還不夠完全。
雪崩有一種叫「鼠輩」擔任高檔小區的保安,其實是一種經過改造的半機械化的鬥牛犬,因為尾巴又長又靈活而得名。鼠輩體內有核電池,以超音速移動,很少有人能看清它們的模樣。
鼠輩集中體現了《雪崩》世界的氣質。在這個世界里,只求速度不求安全,為達目的不惜代價,可以用跑車送披薩,也可以把核電池裝到狗的身上。狗往往是人的縮影,當狗被改造為鼠輩,人恐怕也難免被社會系統改造為「忙到爆炸」的工具人——雖然不是每個人都像速遞員那樣開跑車,但每個人都無疑必須過一種風馳電掣的生活。
賽博空間和小說其實是一樣的。兩者區別只在於,小說是用文字寫的,賽博空間是用代碼寫的。文字是人類的語言,代碼是機器的語言,廣義而言,都是語言。語言創造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