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美学读后感摘抄

发布者:春色红杏 2022-2-12 05:26

《华夏美学》是一本由李泽厚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33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华夏美学》读后感(一):阅览华夏之美

《华夏美学》是李泽厚先生“美学三书”中的一本,另外两本分别是《美的历程》和《美学四讲》。说实话在看到微博和朋友圈的消息我才知道这位作家,在此之前关于美学的文章我只看过白宗华先生的文章。“美学三书”中《美的历程》是被大众熟悉的,而我也是在最近才有机会来阅读这本《华夏美学》。

作为中国人,五千年的文化传承有着太多可以歌颂的东西。年幼时讲到中国古代建筑的对称性至今记忆犹新,以至于现在遇到不对称的建筑物都会吝啬赞美。而在美学上中国有着自己的文化传统,对美的认知也有些自己的见解。华夏美学是什么样子的呢,李泽厚在这本书中系统的为我们做了介绍,让我们去了解,感受华夏文明所带来的感官之美。作者说:“华夏文艺及美学既不是“再现”,也不是“表现”,而是“陶冶情操”,即是塑造情感,其根源则仍在这以“乐从和”为准则的远古传统。”它是历史传承下来的,是多数人共同的喜好,也是人类文明的宝库。这本书以中国传统的礼乐、孔学、儒道思想,已经诗词等方面讲解中国美学。

读《华夏美学》更是一次文学的旅程,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诗词等方面有着很深的研究,这并不是简单的能背诵几句诗词就可以解释的清的,更多的是作者的文学素养,对诗词的理解及体会。让其在生命中的每一个角落都有着它们的位置。在美学这块关于诗词内容的,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场美的享受。我们自幼开始学习诗词,从咿呀学语之时就已经开始,年幼时尚不知其意义,却也可以熟读背诵,而后来学习诗词便学习其内容意境,才明白诗词之美有着怎样的境界。李泽厚在讲述美学的时候多用诗词来表达其美的意境,“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一种禅意,是超脱于时间与空间束缚的禅意,静也是动,动也是静,想来是某种人生境界吧。

《华夏美学》的内容很广,似乎很多东西,却也是有限的,更多的是在于内容的丰富。我们生于华夏,风花雪月的故事很多,壮志未酬的热血很多。地广物博也为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文明。因此距离产生了美是存在的。特别喜欢《美在深情》这一部分的内容,给人以一种豁达之感。这一部分提及到的美学将视野放得更远,有着一种上穷碧落下黄泉的追逐之感,很大气。

读李泽厚的文字也是一种美的享受,因为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眼界所以带给我们也是一场富饶的文化之旅。美是用心去感受的东西,它可以是直观的存在也可以是含蓄的存在,更多的是我们要懂得欣赏美的存在。这是一位大师,他的美学三书即使谈不上必读系列却也是非常经典的。一字一句带你走进美学的圣殿。

《华夏美学》读后感(二):感性是审美的基础

《华夏美学》与《美学四讲》《美的历程》共同构成李泽厚先生著名的“美学三书”。九十岁之际被问及人生感悟,李泽厚说了四个字:“至今未悟”他最欣赏的是陶渊明的生活境界,努力做到“宠辱不惊,去留无意,但观热闹,何必住心”。

自诩“至今未悟”的李泽厚,对于主体性实践哲学的建构引发了中国思想文化界十余年来对主体性的执着考量和诉求。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李泽厚在“主体性哲学提纲”中提出了人“如何活”、“为什么活”和“活得怎样”三个问题,分别对应认识论、伦理学和美学。其中“如何活”的问题所关注的仅是人的衣食住行,这与他的“工具本体”只关注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是完全对应的。当衣食住行的基本物质需要,日益得到基本解决之后,不但人的精神需要、文化需要愈益突出,而且维系社会存在和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愈来愈不大取决于或依赖于物质生产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将取决和依赖于人的精神生产和自由时间。

本书所讲的华夏美学,是指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传统美学。儒家因有久远深厚的社会历史根基,有不断吸取、同化各家学说而丰富发展,从而构成华夏文化的主流、基干。书中从上古的礼乐传统、孔孟的仁道、庄生的逍遥、屈子的深情以及禅宗的形等历史哲学思想的探索,让读者对华夏之美的形成、发展有一个更系统全面的认知。

美在现代人的认知中属于个体的“主观感受”,即俗话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人们受性格、喜好、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对美的认知也千差万别。但同时也会受到社会思想、文化潮流等方面的影响,如果说到文化潮流与思想对华夏美学的影响,则可以追溯到远古。

根据后汉许慎的《说文解字》采用“羊大则美”的说法。“羊大”最所以为“美”,则是由于其好吃之故:“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说文》在解说美“从羊大”后,紧接着便说“美与善同意”。从甲骨文、金文的字形看,每当原来含义是冠戴羊形或羊头装饰的大人,执掌某种巫术或仪式,以显示其神秘和权威,美字就是这一现象的文字表现。

图腾歌舞、巫术礼仪是人类最早的精神文明和符号生产。这个精神文明、符号生产,有审美的因素和方面,即感知愉快和情感宣泄的人化、社会化、文化化。审美是社会性的东西(观念、理想、意义、状态)向诸心理功能特别是情感都和感知的积淀。

从人类审美意识的历史发展来看,最初对与实用功利和道德上的善不同的美的感受,是和味、声、色所引起的感官上的快适分不开的。因此人类对于美的对象和审美的感受是离不开感性的。作者以华夏之美为核心穿越中国千年文化历史,探索美之根源。需要说明的是这一新版中收录了近百幅古典山水花鸟图、名家字帖,图画结合作者的解说,将一幅幅艺术作品的核心价值向读者娓娓道来,非常值得收藏。

《华夏美学》读后感(三):用一只羊开启美学之路

《中庸》有云:“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李泽厚先生希望大家能够对以儒学为主的华夏文艺审美的温故,然后知新。这份安利读者接受了,但是能不能够知味儿,那也只能各凭造化了。

最近看了很多人体科普方面的书,了解了很多关于人体的知识,比如知道了人类的头盖骨是可塑的,在人类的幼年时期,家中的长辈们在头盖骨上施以外力,就会让头盖骨长成自己想要的模样,所以我们会看到有些头盖骨长成了椭圆形,有些头盖骨长成了扁平型,头盖骨长成之后十分坚硬,如果不是溯本求源的话,你根本不知道它曾经经历了什么。

(头骨图片来自《我们为什么长这样?》一书)

一个民族的文化体系也是这样。《华夏美学》就是在教我们属于我们民族的独特的坚硬的头盖骨是怎样形成的。 李泽厚先生按照历史演变的轨迹,为我们梳理了一下历史上的物质美和精神美,从远古讲到近代,从朴素的羊大则美讲到西方美学的融入与中华美学的最终形成,套一句宋·刘肃《片玉集序》吧:先生“以旁搜远绍之才”,加上现代科学思维之法,打造了属于自己、适合大众的美学体系。

本书是一本中华美学的入门之书,读了它之后,你对中华美学的传统,会有一定的了解。 作者在讲每一个环节的时候,都会在文物和史实的基础之上,力求找到这个时期人类的审美心之所向,并深入剖析其原因。

我以第一个时期为例,结合先生讲述的内容,谈谈我自己的看法。读书不能只读书本身,要结合书的内容展开联想,这样你才能真正和先生心灵相通。 说起了美,先生就先把“美”这个字给拆了一下。拆解汉字,也是我自己读书时非常喜欢使用的方法,古人的造字法里面往往藏着古人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密码本儿,你解读了这个密码,也就解读了当时人们的思维方式。“美”,里面放着一头古代的小神兽:羊。先生为我们列举了甲骨文和金文中的6个“羊”的字形,仔细观察这些字形你就会发现,虽然“羊”具体的字形略有区别,但是所有的字形的共同之处,就是他们都不是照着羊按比例写生出来的,它们都突出了羊身上人类认为最美丽的部位,即羊角。这实际上就已经是一种最朴素的审美了。古人把羊和很多东西相加,形成他们心目中的审美系统: 鱼加上羊是鲜。 示加上羊是吉祥的祥。 善良的善里面也藏着一只羊。 义气的义(繁体)里面也有羊。羡里有羊,群里有羊。 人们去的学校里面有一只羊:庠 古老的姓氏,古老的部族里面也有羊:姜姓、羌族、羯族…… 正因为“羊”字如此美好,古人才把美字也和羊联系在了一起。先生用一只羊开启了中国的审美之路。

《华夏美学》读后感(四):《华夏美学》:儒家美学是华夏美学的基础和主流,但又兼容并蓄

2021年11月3日,李泽厚在美国科罗拉多逝世,享年91周岁。他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我们又损失一位美学大师,但他的作品永留人间,我们依然可以通过作品来了解和纪念他。

在这个悲伤的时刻,拿到李泽厚这一本《华夏美学:全彩插图珍藏本》,感动和欣慰同时拥上心头。这是一本极为漂亮的图书,封面设计就极为用心,考究而且有着中国古典特色的美,对得起“华夏美学”四个字了。泛黄的颜色反而衬托出了一种高级感,而书中配的彩图也是急具特色,整本书的设计、排版更是让人爱不释手,当然要夸设计师几句。

当然一本书的重要之处还是要看内容。李泽厚的《华夏美学》梳理了我们中国整个美学历史的变迁过程。它是怎样形成的?有着怎会的演化过程?在和西方美学的比较过程中,作者也更好的区分来东西方的美学的差异,为什么中国美学会形成独特的特色?为什么华夏之美有着如此顽强的生机,绵延几千年而不断?这些都等待打开这本书,一探究竟。 儒家美学是华夏美学的基础和主流,它有着深厚的传统和深刻的哲学观念。而儒学又有着兼容并蓄的反馈结构,又使它善于不断吸取和同化各种其他美学思潮为己所用。在华夏古代,儒家美学同化了道家、离骚、佛教等等各种思想,形成了华夏美学的根基,而现代,西方美学的不断的引进,也会成为华夏美学可以借鉴的一部分。

美学的基本是什么呢?所有的美都是来自于感官享受,来自于身心参与的各种社会活动,是感知愉快和情感宣泄的过程。中文“美”,可能来着“羊大”为美,最大的可能性是来自于味觉的感官刺激,而西方美学也有很多词汇来自于味觉刺激,这在东西方都是共同的,美的起源东西方大体是一致的。 但中国美学有着自己独立的特色。和西方美学有着完全不同的差异化。当然有人说西方艺术是“再现”而中国艺术是“表现”,李泽厚告诉我们,这是不准确的。

西方艺术重“再现”(模拟),中国艺术重“表现”(表情)。这种说法其实是不准确的。华夏美学产生于感官刺激,但又不再完全同化于感官刺激,华夏美学发展出“乐”、“礼”等等不同的形式。中国古代的“乐”主要并不在要求表现主观内在的个体情感,它所强调的恰恰是要求呈现外在世界“从天地阴阳到政治人事”的普遍规律,与情感相交流相感应。它追求的是宇宙的秩序、人世的和谐,认为它同时也就是人心情感所应具有的形式、秩序、逻辑。这也就形成了大量中国艺术作品中个性情感一般都不突出,大都是所谓“发乎情,止乎礼义”。 从这样的论述,我们知道华夏艺术和美学的这些民族特性,在实践上和理论上很早就便开始了,而且也就和西方有了本质的区别。华夏艺术发源于远古的礼乐传统,并在政治中也同样表现出来,在中国的政治中也不是独立的讲解“真”和“善”,也同样讲究“美”,讲究“礼乐传统”,讲究教化,这也保证了儒家美学传承的基础。

而在儒家美学进入正统社会中,孔子、孟子是先驱,但真正完成这一壮举的是荀子,荀子在中国儒家的存在感较低,但他才是把儒学嫁入帝王家的第一人。荀子的特点在于强调用伦理,强调用政治的礼仪去克制,约束,管辖,控制人的感性欲望和自然本能,要求要在外在制约下去满足内在的“欲”。在“欲”的满足下去推行“礼”。“欲”因“礼”的施行而得到合理的满足,“礼”因“欲”的合理满足而得到遵循。 孔子的“仁”、“乐”再加上荀子的“礼”就构成了华夏美学的根基。也就有了和西方美学根本的区别。在中国,由于一开头便排斥了罪恶、苦难、悲惨、神秘等强烈的负面因素,从而也经常避开了现实冲突中那异常悲离苦痛的一面,总是以大团圆的结局来安抚、欣慰、麻痹,甚至欺骗受伤的心灵。现实的和心灵的流血看不见了,只剩下一团和气。人类社会的礼仪和乐视,反映着天地的节奏与和谐。一切艺术境界的根基于此,但西洋文艺自希腊以来所富有的悲剧精神,在中国艺术里却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又往往被拒绝和闪躲。这也就造就中国美学缺少悲剧意识,有着更多的是和谐,是“中庸”。

这就是中国美学的特征,这就是以非酒神型的礼乐传统为历史根基。以浩然正气和天人同构为基本特点的儒家美学所产生的长处和短处,优点和问题。这也就是阅读李泽厚《华夏美学》的一点点心得。

推荐阅读
  • 小说推荐丨﹤古言﹥作者:李息隐《掌中宝》

    小说推荐丨﹤古言﹥作者:李息隐《掌中宝》

    小说推荐丨﹤古言﹥作者:李息隐《掌中宝》 文案:他是少年成名的元帅,驰骋沙场,威名赫赫。 她是长于市井的姑娘,温柔可亲,手巧人美。 小城初次相遇,他就把她看进了眼...

    07-15

  • 山大春晖泗海承风支教队打包“清风化暑”项目物资

    山大春晖泗海承风支教队打包“清风化暑”项目物资

    7月14日,山东大学学生春晖社泗海承风支教队队员前往“微爱·泗水超市”打包“清风化暑”项目的清凉物资,三名负责队员分工明确、做事高效,顺利地完成了“清风化暑”项目...

    07-15

  • 革命精神浸润童心,红色血脉铸魂育人

    革命精神浸润童心,红色血脉铸魂育人

    为进一步弘扬革命传统文化,赓续红色基因,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怀。2022年7月7日,“同心燃梦”社会实践队赴湛江市赤坎区银球幼儿园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 本次活动将分...

    07-15

  • 传承泥塑文化,感受非遗魅力

    传承泥塑文化,感受非遗魅力

    吴川泥塑又称泥公仔,以当地盛产的陶泥和稻草为材料,后经着色而成。吴川泥塑一般以人物造型为主,是中国一种古老和传统的民间艺术,被誉为民间艺术的“三绝”之一。 为进...

    07-15

  • 情系乡村发展,扎根基层调研

    情系乡村发展,扎根基层调研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近日,岭南师范学院商学院“飞跃鹰隼”社会实践队来到杨柑镇布政村开展调研活动,旨在以采访调研、实地考察等形式了解布政村火龙果产业的实际发展...

    07-15

  • 社会实践心得5

    社会实践心得5

    昨晚带队老师和我们开了小短会,他提到了当地的农作物如何走出湛江、如何走到全国还有现在这边存在的许许多多问题,还有他的一个好朋友开厂遇到的包装袋风格、包装规格、菠...

    07-15

  • 参加“暑假防溺水教育”班会有感

    参加“暑假防溺水教育”班会有感

    为期10天的“三下乡”活动,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日子,让我过得十分充实。在放假之前,每次放假回家,一躺就是一整天,在“三下乡”这段日子里,我们每天都会安排的满满的...

    07-15

  • 点燃“馨星”之火,绽放时代光彩

    点燃“馨星”之火,绽放时代光彩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而“馨星”之火,可以让更多人感受到外语与党史相互交融魅力与新时代新青年的力量。我们作为新青年,在馨星这个队伍中,对未来的行动做出了进一步的规...

    07-15

  • 齐心协力,开启下乡之行

    齐心协力,开启下乡之行

    7月4日上午,“朝阳行”社会实践队全体队员集合在宿舍苑区门口,队员们个个心怀憧憬、摩拳擦掌,一举一动无不散发着一股斗志昂扬的少年精神气。 迎着连绵大雨后的朝阳,展...

    07-15

  • 关于神话故事的作文300字

    关于神话故事的作文300字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关于关于神话故事的作文300字,欢迎阅读与收藏。篇一:关于神话故事的作文300字吴刚伐桂的故事...

    07-14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