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之用》是一本由著作,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美学之用》读后感(一):《美学之用》:无用之画,方为美学之本
“无常就是常,无常容易画,常不容易画”——丰子恺 何为绘画?众人以为绘画便是眼中所见,心中所想,眼中所见以实为证,容易绘画,心中所想无所可依,不易画成。 丰子恺对此另有一番见解:正因眼中所见以实为准,像与不像,他人一见便知。心中所想,天马行空,没有定论。因此,无常容易画,而常不容易画。 由此可见,丰子恺对绘画独具慧眼,常常能洞察他人不易察觉之事。他对艺术的见解,收录于《美学之用》。 丰子恺,画家、散文家,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朱自清、郁达夫、巴金、叶圣陶、林清玄等均对其文章和漫画赞誉有加。 《美学之用》汇集了绘画、建筑、音乐的简明历史。丰子恺先生以朴实、有趣的语言,叙述了艺术的本源,读完,顿觉醍醐灌顶。 德厄费说:一样物品的价值在于是否需要它。 常人眼里,有用之物,才有其价值。 小时候,我们拿着弹珠玩耍,一玩就一下午。回家还捧着不放,在我们眼里,弹珠便是有用之物。 随着年岁见长,弹珠早已不是香饽饽了。偶尔想起,却不知它们躲在何处。 小时候喜欢弹珠,因为弹珠能打发时光,长大后弹珠被他物替代,被冷落了。 这便是有用与无用的区别。 那么,绘画作为美学艺术,它是否有用呢? 丰子恺先生直言:“真的绘画是无用的,有用的不是真的绘画。无用便是大用。” 某人绘了两只麻雀,要价30大洋。商人见了,很生气,说:“按你的价格,一只麻雀15大洋,忒贵了些。” 此话一出,贻笑大方。如果用金钱来衡量,绘画确实是无用之物。它不如锅碗瓢盆那样,有明确的考量依据。 但是,不可否认,绘画有其独特的作用。 陶渊明的诗“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流传至今。 它为读者营造一幅悠闲自得,乐在其中的画面,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一种脱离世俗的美感,众人见之,心灵上得到洗涤。 柳宗元的《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描绘一幅白雪皑皑,老翁凄凄的画面。看罢,我们既为漫天白雪所迷恋,又为蓑笠翁的处境所惋惜。 我们都说,中国画与诗歌是分不开的,绘画如同一面镜子,治愈着我们的生活,拷问着我们的灵魂。 没有灵魂,我们和动物无异,古今中外,能引起世人共鸣的,无一不是直奔灵魂的。绘画,便是其中之一,它的出现为我们空虚的心灵增添了一份色彩。 心理学“马斯洛需求金字塔”把人的需求分为五类,从基础需求到精神需求,第一层次是生理需求。第二层次是安全上的考虑,第三层次感情和归属需求,第四层次是尊严的需要,第五层次是自我实现需求。 层次越高,给予人的影响越大。绘画能带给人精神上的感悟,它远比金钱上对人的影响大。正是因为这一特征,绘画被我们成为艺术,超脱于凡事。 绘画的产生,从来不是为了吃饱、穿暖。它是为了人们更接近虚幻的世界,正如丰子恺说:用安慰的方式潜移默化我们的感情,便是绘画的大用。
《美学之用》读后感(二):《美学之用》:无用之画,方为美学之本
“无常就是常,无常容易画,常不容易画”——丰子恺 何为绘画?众人以为绘画便是眼中所见,心中所想,眼中所见以实为证,容易绘画,心中所想无所可依,不易画成。 丰子恺对此另有一番见解:正因眼中所见以实为准,像与不像,他人一见便知。心中所想,天马行空,没有定论。因此,无常容易画,而常不容易画。 由此可见,丰子恺对绘画独具慧眼,常常能洞察他人不易察觉之事。他对艺术的见解,收录于《美学之用》。 丰子恺,画家、散文家,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朱自清、郁达夫、巴金、叶圣陶、林清玄等均对其文章和漫画赞誉有加。 《美学之用》汇集了绘画、建筑、音乐的简明历史。丰子恺先生以朴实、有趣的语言,叙述了艺术的本源,读完,顿觉醍醐灌顶。 德厄费说:一样物品的价值在于是否需要它。 常人眼里,有用之物,才有其价值。 小时候,我们拿着弹珠玩耍,一玩就一下午。回家还捧着不放,在我们眼里,弹珠便是有用之物。 随着年岁见长,弹珠早已不是香饽饽了。偶尔想起,却不知它们躲在何处。 小时候喜欢弹珠,因为弹珠能打发时光,长大后弹珠被他物替代,被冷落了。 这便是有用与无用的区别。 那么,绘画作为美学艺术,它是否有用呢? 丰子恺先生直言:“真的绘画是无用的,有用的不是真的绘画。无用便是大用。” 某人绘了两只麻雀,要价30大洋。商人见了,很生气,说:“按你的价格,一只麻雀15大洋,忒贵了些。” 此话一出,贻笑大方。如果用金钱来衡量,绘画确实是无用之物。它不如锅碗瓢盆那样,有明确的考量依据。 但是,不可否认,绘画有其独特的作用。 陶渊明的诗“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流传至今。 它为读者营造一幅悠闲自得,乐在其中的画面,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一种脱离世俗的美感,众人见之,心灵上得到洗涤。 柳宗元的《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描绘一幅白雪皑皑,老翁凄凄的画面。看罢,我们既为漫天白雪所迷恋,又为蓑笠翁的处境所惋惜。 我们都说,中国画与诗歌是分不开的,绘画如同一面镜子,治愈着我们的生活,拷问着我们的灵魂。 没有灵魂,我们和动物无异,古今中外,能引起世人共鸣的,无一不是直奔灵魂的。绘画,便是其中之一,它的出现为我们空虚的心灵增添了一份色彩。 心理学“马斯洛需求金字塔”把人的需求分为五类,从基础需求到精神需求,第一层次是生理需求。第二层次是安全上的考虑,第三层次感情和归属需求,第四层次是尊严的需要,第五层次是自我实现需求。 层次越高,给予人的影响越大。绘画能带给人精神上的感悟,它远比金钱上对人的影响大。正是因为这一特征,绘画被我们成为艺术,超脱于凡事。 绘画的产生,从来不是为了吃饱、穿暖。它是为了人们更接近虚幻的世界,正如丰子恺说:用安慰的方式潜移默化我们的感情,便是绘画的大用。
《美学之用》读后感(三):丰子恺:人生三层楼,你在哪一层?
生活中,我们时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买个工艺品,会被人问道“买那玩意有啥用?”;
听场音乐会,会被人问道“花那钱干嘛?有钱吃顿好的不香吗?”;
看场艺术展,会被人问道“有啥好看的?欣赏得来吗?”
一切和艺术、美感有关的内容,全部被冠以“没用”的名号。
不得不说,“美学”一词换做是食不果腹的年代,的确显得有些“没用”。毕竟温饱问题都还没达标,“追求美”能让人填饱肚子吗?
现如今,我们的物质条件不断提高,生活水平也已经今非昔比。填饱肚子之余,有了更多精力来追求精神享受。可我们的欣赏水平,甚至是思维方式却依旧停留在“远古”时代。
无法感知“美”,认识不到美之“用途”是我们几代人的通病,于是才有了开头那些疑问。
其实,关于“美学之用”早在我们还未意识到这个问题之时,便已经有人专门在进行研究了,丰子恺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丰子恺被称为“中国现代漫画事业的先驱”、“现代中国最艺术的艺术家”。
大多数人对先生的了解,应该都是出于他的漫画作品。但实际上,先生对美学的研究也颇为独到,这一点在《美学之用》一书中就可窥见一斑。
在这本书中,先生从绘画、建筑、音乐、艺术漫谈四方面向我们阐述了他的美学思想。什么是美?美学到底有什么用?翻开这本书,就能找到答案。
——01
读先生的书,让我想起家乡的一位小哥。
小哥毕业于中央美院,学成后也没找工作,就一直在家做自由画师。
早年家里不理解,总觉得画画这事既“虚头巴脑”又无使用价值。不能当“铁饭碗”,更养不活一个大老爷们。
“那玩意能干啥?”是他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小哥冷眼看着一众不懂艺术的人,时间久了,终于忍无可忍。于是便收拾了收拾东西,拖着自己的画具当了北漂。
没成想,坚持了几年以后,闷头画画的他居然真的变得小有名气。
一些富商大贾听说了他的事迹以后,慕名而来,虽不懂画的内涵却不惜重金要买他的画回家“充门面”。
可小哥却很执拗,对于试图用金钱来衡量艺术,把艺术当“门面”的人来说,他一概拒绝出售自己的作品;对于那些毫无目的,只是诚心求画的同道中人,小哥却不惜将作品双手送出,不收一文。
因为对于他来说,艺术无法用任何东西衡量,那些想用金钱和他进行“等价交换”的人,和家乡的那些人一样。他们大概率根本无法识别艺术的美,这样的人或许是不配拥有他的作品的。
所以,艺术或者说“美学”到底有什么用?既不能换饭吃,又不能用金钱来衡量,他们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
丰子恺先生在《美学之用》的绘画开篇就写到:“真的绘画是无用的,有用的不是真的绘画。无用便是大用。”同时他还认为:“用慰安的方式来潜移默化我们的情感,便是绘画的大用。”
不仅绘画如此,建筑、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的用处都是这样,“无用之大用”就是他们的艺术功效。
而先生提到的“无用”,其实并非是指“没有价值”这种肤浅的看法,而是指一种“无功利”的欣赏态度、人生态度。
关于这一点,美学界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案例。
木商、植物学家、画家见到同一棵古松,但三者对于这棵树的态度是不一样的。
木商看到的只是古松的商业价值(实用价值),他最多想到的这棵树值多少钱;
植物学家的关注点则更多地放在古松本来的面目上,比如:树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
而画家什么事都不管,他只管审美,所以画家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
这就是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中谈到的“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朱先生认为,这三类人对待古松的态度分别是: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
三种态度会导致三种结果:
木商会具体考虑砍伐古松的过程,以及它能够做成什么样式的家具,因此古松带给木商的就是经济价值;
植物学家会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树的不同,思考它如何活得这样老。因此古松带给植物学家的就是科学价值;
只有画家在心无旁骛地观赏它的造型颜色,以及它那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古松气概。因此古松带给画家的就是美学价值。
可见,一件物品的用处是多样的,但只有带着“无功利”的欣赏态度、人生态度,去观摩它的时候,我们才能脱离世俗见识到它最本真的美感。
心无杂念、沉醉在美的本身之中,会使我们的精神变得更加愉悦,思想也变得更加澄澈。这就是“美学之用”。
——02
然而,对于美的感受,也并非所有人都能够体会得到。
原因在丰子恺先生看来,人的生活可以分为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
他把这三种境界比喻为:人生三层楼。
在这三层楼中,一代又一代的人,大多追求的都是物质生活。
有余力,或不满足现状的人往往还会上二层楼去看看,这类人就是专心学术文艺的人。他们把全力献于学术的研究,把全心寄托于文艺的创作和创新,俗称:“知识分子”“学者”或“艺术家”。
全力追求物质生活的人很难发现生活的美,努力追求精神生活的人才能专注于美的本身,发现美学的“无用之用”,最终才能让美学“用慰安的方式来潜移默化我们的感情”。
而这,就是“美学之用”。
《美学之用》读后感(四):《美学之用》:美好留心可见,笑语叱咤人间
美学之用
评价人数不足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
这句治愈系的名言,被我们视为金句。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它出自丰子恺先生之笔。
丰子恺不仅写文作诗,还对艺术有极高的修养与才能。
他的《美学之用》汇集了绘画、建筑、音乐的简明历史。透过通俗易懂的文字,任何人都如同跟着先生,完成了一次轻松、系统的美学之旅。
美是感情的,不是知识的。是欣赏的,不是实用的。
画画的人不以“有用”为目的,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美术。
看画的人,只用感情去欣赏,不用知识去判定,才能发现美。
美,真的是无用的吗?
如果没有美,就如同人没有感情,行尸走肉的在世间过活,一生和一天没有区别。
美好随处可见,留心看,付之以情,才有共情。
没有人能独活一世,用如此的心情,乐观过活方能叱咤人间。
美是感情的产物,也是人生的安慰。
它用无声的形式,如镜子一般,让看到的人得到情感的共鸣和心灵的慰藉。
美学的范畴广袤多元,丰子恺在书中提到,艺术中最惹人批评的就是绘画。
绘画不只是写实,更注重意境的表达。尤其是中国画,寥寥几笔,就想造梦师一样,痛快自由的呈现了一个梦幻世界。
苏东坡评王维的画:“画中有诗。”这其实可以认为,是中国画普遍具有的特点。
有诗就有了意境,画作也因此有了诗趣。王维的诗和他的画相得益彰。
《鸟鸣涧》,对应:人闲桂花落,夜景春山空。
《山居秋暝》,对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辛夷坞》,对应: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画与诗,是他留心所见,更是人间留恋。
他所见的自然,像他的人一样,没有狂暴激昂,都是稳静平和。
丰子恺不仅研究美学,自己也是美的创造者。
他拥有极高的美学造诣,画的画却很容易看懂。
真正有本事的人,更擅长深入浅出的与人分享,而不是故作高深,拉远距离。
先生的每一幅都从平凡入手,片片落英,含蓄着人间的情味。
艺术来源于生活。像孩子一样,无惧伤痕,留心细微处,才能发现生活之美。
丰子恺生活的年代,缺量短衣。遇到的坎坷一点也不比别人少,他却能笑看风云。
家里兄弟姐妹众多,但凡有点好吃的,免不了一顿疯抢。
一次,他和哥哥抢米粉菩萨,因为瘦小吃亏,左额上留下一道疤痕。
人人都说破相了,以后找不到媳妇,惨了。他却不以为然,取了个好听的名字:梦痕。
在他看来,这是儿时欢乐的佐证,是黄金时代的痕迹。
丰子恺拥有童趣乐观的本性,伴随了一生的美学创作,渗透在他的漫画作品中。
漫画,本不是他自己定义的。他曾为此困惑:是不是漫画, 这是个问题。因为西洋的漫画,多指带有讽刺含义的画,而他自认为“讽刺”并不是自己的本意。
他宽慰自己,漫是随意的意思。凡是随意书写的画,就可以成为漫画。如此一来,就很符合自己的想法:不拘一格的表达本意,像写随笔一样。无论构图、文字、画法,都只是表达的工具而已。
生活是万般美好的发源地,一切美好皆来自生活。
不与生活较劲,不活在抱怨里,才能平心静气的发现美好,感受随处可得的小确幸。
孔子说:“绘事后素。”
意思是绘画必须先打个底,再涂抹色彩。对成品而言,内心先有的想法和构思是本质,素描写实还是浓墨重彩,都是创作的形式。
思想是美的本质,所有的手法都是技巧,是修饰。
画作如此,做人也一样。
思想不空虚,生活才不乏味。否则即便日日笙歌,夜夜狂欢,到头来也只是疲惫不堪。浮华过后,依然空空如也。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人人都喜欢有趣的灵魂,有趣就在烟火间。
我们过着一样的生活,有人唉声叹气,满眼阴云。有人用心看,开心玩,把日子里的苦赋予诗意,落在画笔下,怡然自得,共享平凡之喜乐。
看似无用的美学,因创作者的有趣,给了我们美好的享受。
用欣赏的眼光,感受大千世界。美好留心可见,笑语叱咤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