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建议》是一本由(苏) 苏霍姆林斯基著作,长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6,页数:3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一):把家庭教育搞好就是后半生最好的投资
2022年1月1日《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这就意味着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事,是家事,也是国事。这也意味着在教育中更重视家庭教育,重视家长在孩子成长中的积极引导作用。面对孩子的教育,父母甩手当掌柜的时代一去不复返。面对新的教育形式,新的挑战下,父母该怎么做呢?
有人说教育是一场回响,父母教给孩子的一切,最终会变成他对待这个世界的方式,最终会回到父母的身上。经济学家薛兆丰曾说,人到中年,你的家庭是你最重要的事业,把家庭教育搞好就是后半生最好的投资。而教育好孩子就是投资家庭的未来。
在国家提倡教育回归本质的时候,我们作为父母的也是时候该回位了。有的父母可能会说我又不是老师,怎么知道如何教育好孩子呢?其实教育并不仅仅指的是学习成绩。《家庭教育促进法》中明确指出,家庭教育是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对思想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教育,培育引导和影响。在尊重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的基础上,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来培育孩子。
苏联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尊重学生的差异,倡导孩子个性全面发展培养真正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经典著作《给老师的100个建议》,自出版以来就深受欢迎。苏霍姆林斯基也被世人称为“教育思想泰斗”,他的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已经出版半个多世纪的《给教师的100个建议》,有很多智慧的建议和理论教育体系,但是也有一些苏联的时代背景痕迹,如今长江出版社在出版的《给教师的建议》,通过对老版的《给教师的100个建议》删减,补充进苏霍姆林斯基在其他教育类经典著作中的精华,这不仅是对老师,对我们学生家长也有很大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给教师的建议》,领略教育中的智慧火花吧。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是一门艺术,需要技巧。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我们需要做的是挖掘孩子的潜力,发挥孩子的智力,让他们在智力开发中享受成功的乐趣。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就像有的孩子个子高有的孩子力气大,有的孩子接受能力强,而有的孩子悟性高。在提倡家庭教育的今天,我们要接受我们孩子的这种差异,对孩子进行个性化的教育和养育。
而个性化的教育就是针对孩子不同的能力,提供不同的教育。不管孩子的个性如何,首先我们需要请指的是抱怨和指责,因为我们教育的目的最终是让孩子学会认真思考,遇到困难不退缩,能够积极调动大脑的灵活性和积极性,面对未来,充满自信。
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中发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一种有效的智力活动。这也是我们在家庭中容易忽略的地方。我身边有一个孩子,目前正在上中班,他母亲的养育方式是,晚上把孩子扔给保姆,白天扔给幼儿园,周末能到培训班。这么小的孩子在上什么培训班呢?原来在上识字班,识字班上宣传4个月掌握1500个字。我当时就吃惊了,他能掌握1500个字有什么用呢?且不说掌握的效果如何,单就说如果孩子不会观察、不会自主阅读,让孩子在小小的年纪就失去了自主探索世界的能力和兴趣。
而观察能力就是在大自然中,在四季更迭中,在气候变化中,通过感觉、感受、体验得来的。在提倡家庭教育的今天,我们作为家长就是要带孩子走进大自然,体验大自然的变化,体验生命的觉醒体验,通过观察和思考来培养孩子的洞察能力。
孩子的智慧不仅来自于观察和思考,还来自于动手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手是伟大思维意识的创造者,是智慧的造就者,动手能力对学生智力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是时候放开孩子,让他们自由地参加各种手工课、拆卸和组装各种零件模型,在大脑的思索和双手的行动中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探索能力。
教孩子们用双眼观察世界,用双手探索世界,而大量的阅读也是孩子们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现在很多家长已经意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性,从小给孩子读各种童话故事故事和绘本,需要注意的是阅读中的营养均衡,不是偏颇。
《给教师的建议》,虽然是写给教师的,但是也给我们家学生家长很多启发和帮助,尤其是在重视家庭教育的今天,或许我们可能面对孩子的教育,不知道具体该从哪个方向下手,这本书给出了很好的答案。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二):解密教育学的底层逻辑和学生心理成长的规律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多少家长内心强烈的呼声。太多的家庭为了能让自家孩子进入一个好的学校,真的是大费周折,不辞劳苦,甚至是不惜花费大量的金钱。
一个优秀教师的授课能力是学生们取得好成绩的关键,同时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个性,结合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发展规律,课内外有效地激发他们的智力和智慧,让他们成长为一个真正意义上好学生。
《给教师的建议》是一本千万教师成长的教育宝典,破解教学密码不可或缺的好书,为中小学教师解决教学中的棘手问题、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著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有着22年一线教育工作的经验,著有《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夫雷什中学》、《学生的精神世界》等40部专著,600多篇论文。被世人称为“教育思想泰斗”,他领导的帕夫雷什中学是全世界最著名的实验学校之一。
书中的100条建议是作者毕生的心血倾注,有生动具体的事例,精密严谨的理论分析,不光是对教师的工作有极大的帮助和提升,也是学生家长了解自家孩子在心理成长过程中难得的一本好书。
对教师课堂授课的基本要求
教师一堂课的授课时间里,不仅仅体现了专业知识的储备,还要拥有汪洋大海般的学科知识,而且要生动形象有吸引力,才能让学生充分地吸收新知识。
一堂精彩的授课前提是要有时间备课,在工作之余教师每天都要读书,养成终生学习的好习惯。只有每天不断地学习积累,才能让自己的知识储备越来越多。
教师刚参加工作的几年里,拥有的知识与课堂教学的最低知识量比例是10:1,等到15年到20年教龄,比例就变成20:1或30:1,甚至50:1。
当教科书的知识在教师的知识体系中的占有比越来越小的时候,小到一个光点,教师的职业技能就获得提升了。
给学生树立榜样和伟大人物的奋斗历程的书,让孩子们从小就有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根据每一个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育不同需求,购买适合的心理学书籍,不断地学习和研究,充实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了解和研究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同时也是学生的导师和道德的指引者。
小学生读写的熟练能力是初中学习成绩的基础
很多学生在初中的学习成绩,大部分都来自于小学基础知识扎实是否扎实,小学期间的读写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每个孩子的智力发育程度不同,受到原生家庭父母的教育影响也不同。进入小学一年级,他们的适应能力也不同。
小学期间最主要的学习任务就是读写,拥有了最基本的读写能力后,再熟练地掌握读写能力。只有在熟练读写的基础上,他们才能拥有一边写作业一边思考的能力。
否则,孩子的全部精力都会用在如何写出正确的笔画和正确的读音上面,内耗了精力,没有多余精力去思考作业,就会造成看似孩子笨、不会解题的现象了。
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课内容,深入浅出地让学生容易理解掌握,通过他们的眼神是闪着自信的光芒,还是疑惑的神情,迅速判断学生们理解程度,便于教师更好地把控上课的进度。
如何让孩子对上课感兴趣?
自然界万事万物之间都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的。教师在激情讲课的时候,不能用平铺直述地方法,而是引导学生通过事情表面现象的背后,隐藏的奥妙,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让学生在发现过程中,用思考和动脑子体验真理超越事实和现象,让知识吸引他们,带来求知欲的满足感。
可以在学校设立“思考广角”、“难题广角”、“幻想广角”和“教学创造实验室”,让孩子们在参与的过程中,产生十万个为什么,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探索欲,这样天赋和才能就会得到发掘和拓展。
学生的学习只有劳逸结合,才是会真正的听课学习
学生每天上课被安排的满满当当,没有空余的时间开思考。那些优秀有经验的教师会给学生留给多余时间,让他们自由学习和发挥。
平时我们可以步行上学,因为步行也是另外一种的休息。超强度的脑力劳动,最终会毁掉孩子的身体和大脑,让孩子产生厌倦学习。
想让学生集中精力听课,首先培养学生的情绪状态。让孩子们的内心保持一种热情和自信,体验到脑力活动带来的满足感。
如何帮助学生快速有效提高记忆力。
对于课堂上需要记忆的知识点,通常区分一下这些需要记忆的知识是公式、定义等那些需要死记硬背的,就要花费时间把它们背诵下来。
对于那些因果关系,或者本质的一些知识,我们需要理解性记忆。这样一来,就能有效地缓解大脑高强度思考带来的疲劳。
对于差生如何引导
每个班级里都有为数不多的,因为智力原因存在学习成绩差的差生。对于这样的差生来说,别人一次两次就能很快明白,他们要老师重复多遍也不得要领,很多教师更加严格地监督他们的课堂学习,甚至让他们死记硬背,收效甚微。
其实每个差生对教科书上的知识的理解不同,他们表现为不感兴趣、漠然。如果教师能善于发现每个差生的兴趣点,找到课外有哪些他感兴趣的爱好,通过他的爱好和大自然里的现象巧妙地结合起来,再利用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串联起来,就会出其不意地激发出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而不是拘泥于课堂上的死扣细节。
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技能的掌握,就是学会熟练地读写能力,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对初中生的要求在阅读中找出完整的逻辑性,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因果关系,观察周围的各种现象,找出现象背后的本质,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
能做到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的时候,把重点内容简要地写下来,学会课后复习,这是孩子们学习技能的基本掌握。
作为一名学生,在学校里不仅仅是取得优秀的成绩,更重要的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只有精神生活上的放松,身心才能真正放松,身心的放松才能激发智力的提升。
有些教师为了讲课通俗易懂,费尽精力,从学生脑力活动来看,这样的课程流于平庸了。没有思考力的授课,让学生的脑力活动降到了最低,就没有掌握新知识的可能性。
掌握知识就像盖一座房子,老师只给学生提供砖瓦、水泥等建筑材料,让学生主动思考,亲自动手去造成,不要让老师替学生去盖房子。
只有学生亲自动手,他们才会去主动思考,反复操作、实践,才可能真正地掌握知识。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仅是授课教书,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不再是死记硬背书本上那些枯燥无味的知识,而是找出在生活中某些事情或现象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支配下,去书本中积极地去寻求理论答案。
《给教师的建议》是教师成长的教育宝典,教学工作的修炼手册,也是家长关注自己孩子,懂得孩子在身心成长过程中关于心理学常识的启蒙书。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未来世界是属于孩子们的,需要教师给他们正确的引领,让孩子们用知识和智慧去探索发现更多未知的世界。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三):解密教育学的底层逻辑和学生心理成长的规律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多少家长内心强烈的呼声。太多的家庭为了能让自家孩子进入一个好的学校,真的是大费周折,不辞劳苦,甚至是不惜花费大量的金钱。
一个优秀教师的授课能力是学生们取得好成绩的关键,同时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个性,结合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发展规律,课内外有效地激发他们的智力和智慧,让他们成长为一个真正意义上好学生。
《给教师的建议》是一本千万教师成长的教育宝典,破解教学密码不可或缺的好书,为中小学教师解决教学中的棘手问题、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著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有着22年一线教育工作的经验,著有《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夫雷什中学》、《学生的精神世界》等40部专著,600多篇论文。被世人称为“教育思想泰斗”,他领导的帕夫雷什中学是全世界最著名的实验学校之一。
书中的100条建议是作者毕生的心血倾注,有生动具体的事例,精密严谨的理论分析,不光是对教师的工作有极大的帮助和提升,也是学生家长了解自家孩子在心理成长过程中难得的一本好书。
对教师课堂授课的基本要求
教师一堂课的授课时间里,不仅仅体现了专业知识的储备,还要拥有汪洋大海般的学科知识,而且要生动形象有吸引力,才能让学生充分地吸收新知识。
一堂精彩的授课前提是要有时间备课,在工作之余教师每天都要读书,养成终生学习的好习惯。只有每天不断地学习积累,才能让自己的知识储备越来越多。
教师刚参加工作的几年里,拥有的知识与课堂教学的最低知识量比例是10:1,等到15年到20年教龄,比例就变成20:1或30:1,甚至50:1。
当教科书的知识在教师的知识体系中的占有比越来越小的时候,小到一个光点,教师的职业技能就获得提升了。
给学生树立榜样和伟大人物的奋斗历程的书,让孩子们从小就有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根据每一个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育不同需求,购买适合的心理学书籍,不断地学习和研究,充实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了解和研究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同时也是学生的导师和道德的指引者。
小学生读写的熟练能力是初中学习成绩的基础
很多学生在初中的学习成绩,大部分都来自于小学基础知识扎实是否扎实,小学期间的读写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每个孩子的智力发育程度不同,受到原生家庭父母的教育影响也不同。进入小学一年级,他们的适应能力也不同。
小学期间最主要的学习任务就是读写,拥有了最基本的读写能力后,再熟练地掌握读写能力。只有在熟练读写的基础上,他们才能拥有一边写作业一边思考的能力。
否则,孩子的全部精力都会用在如何写出正确的笔画和正确的读音上面,内耗了精力,没有多余精力去思考作业,就会造成看似孩子笨、不会解题的现象了。
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课内容,深入浅出地让学生容易理解掌握,通过他们的眼神是闪着自信的光芒,还是疑惑的神情,迅速判断学生们理解程度,便于教师更好地把控上课的进度。
如何让孩子对上课感兴趣?
自然界万事万物之间都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的。教师在激情讲课的时候,不能用平铺直述地方法,而是引导学生通过事情表面现象的背后,隐藏的奥妙,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让学生在发现过程中,用思考和动脑子体验真理超越事实和现象,让知识吸引他们,带来求知欲的满足感。
可以在学校设立“思考广角”、“难题广角”、“幻想广角”和“教学创造实验室”,让孩子们在参与的过程中,产生十万个为什么,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探索欲,这样天赋和才能就会得到发掘和拓展。
学生的学习只有劳逸结合,才是会真正的听课学习
学生每天上课被安排的满满当当,没有空余的时间开思考。那些优秀有经验的教师会给学生留给多余时间,让他们自由学习和发挥。
平时我们可以步行上学,因为步行也是另外一种的休息。超强度的脑力劳动,最终会毁掉孩子的身体和大脑,让孩子产生厌倦学习。
想让学生集中精力听课,首先培养学生的情绪状态。让孩子们的内心保持一种热情和自信,体验到脑力活动带来的满足感。
如何帮助学生快速有效提高记忆力。
对于课堂上需要记忆的知识点,通常区分一下这些需要记忆的知识是公式、定义等那些需要死记硬背的,就要花费时间把它们背诵下来。
对于那些因果关系,或者本质的一些知识,我们需要理解性记忆。这样一来,就能有效地缓解大脑高强度思考带来的疲劳。
对于差生如何引导
每个班级里都有为数不多的,因为智力原因存在学习成绩差的差生。对于这样的差生来说,别人一次两次就能很快明白,他们要老师重复多遍也不得要领,很多教师更加严格地监督他们的课堂学习,甚至让他们死记硬背,收效甚微。
其实每个差生对教科书上的知识的理解不同,他们表现为不感兴趣、漠然。如果教师能善于发现每个差生的兴趣点,找到课外有哪些他感兴趣的爱好,通过他的爱好和大自然里的现象巧妙地结合起来,再利用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串联起来,就会出其不意地激发出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而不是拘泥于课堂上的死扣细节。
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技能的掌握,就是学会熟练地读写能力,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对初中生的要求在阅读中找出完整的逻辑性,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因果关系,观察周围的各种现象,找出现象背后的本质,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
能做到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的时候,把重点内容简要地写下来,学会课后复习,这是孩子们学习技能的基本掌握。
作为一名学生,在学校里不仅仅是取得优秀的成绩,更重要的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只有精神生活上的放松,身心才能真正放松,身心的放松才能激发智力的提升。
有些教师为了讲课通俗易懂,费尽精力,从学生脑力活动来看,这样的课程流于平庸了。没有思考力的授课,让学生的脑力活动降到了最低,就没有掌握新知识的可能性。
掌握知识就像盖一座房子,老师只给学生提供砖瓦、水泥等建筑材料,让学生主动思考,亲自动手去造成,不要让老师替学生去盖房子。
只有学生亲自动手,他们才会去主动思考,反复操作、实践,才可能真正地掌握知识。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仅是授课教书,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不再是死记硬背书本上那些枯燥无味的知识,而是找出在生活中某些事情或现象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支配下,去书本中积极地去寻求理论答案。
《给教师的建议》是教师成长的教育宝典,教学工作的修炼手册,也是家长关注自己孩子,懂得孩子在身心成长过程中关于心理学常识的启蒙书。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未来世界是属于孩子们的,需要教师给他们正确的引领,让孩子们用知识和智慧去探索发现更多未知的世界。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四):想成为教育者的你,不能错过教育学典范之作
文|小知悦读站 如玫瑰般芬芳,更似梅花般坚毅的张桂梅校长在代表“七一勋章”获得者发言时说过:“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
截屏来源于网络 侵删
张桂梅校长的话直击了我的内心,她的无私奉献和无悔,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新时期教师的楷模。 她淡泊名利的精神,坚定的信念,让我们懂得物质固然重要,可是决定我们生命价值的东西不是物质吗,而是精神品质。 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牢记根本任务:教书育人。而在培养人才方面,我们需要注重人才的基础素养、品德修养以及专业技能。 所以,想成为或者已经成为教育者的你,绝对不能错过教育学典范之作苏霍姆林斯基经典著作《给教师的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 著 / 王颖 译
苏霍姆林斯基是乌克兰的著名教育家。他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人道主义。相信人,相信每一个孩子是他的教育信条。 他还被人们称为“教育思想泰斗”。同时,他的书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他所领导的帕夫雷什中学被列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实验学校之一。 可以说,苏霍姆林斯基既是一名教育科学家,又是一名教育艺术家,他所创造的教育之书,是一本教育宝典,书中教育理念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吸纳。 今天我们将打开对教育这扇门,明白什么是教育?我们作为教育者该如何面对这些孩子们?
01学生是主体,激发孩子主观能动性 在任何学校,我们都知道孩子的受教育性参差不齐。但是,也有拔尖的学生让你耳目一新。 那我们要如何保持学生的特性,让其更自由的发展呢? 我们一定要顺其自然,根据孩子的自然规律去规化,去教化。 而本书中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具有普适性、先进性、丰富性,非常符合儿童成长规律的。 教育的思想就在于使所有的儿童都成为幸福的人,使他们的心灵由于劳动的幸福而充满快乐。 作为学校有必要达到以下三项具体要求: 一是让每个学生都有一门特别喜爱的学科,鼓励他“超纲”; 二是让每个学生都有一样入迷的课外制作活动;三是让每个学生都有他自己最爱读的书。
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老师,绝对不能扼杀孩子的个性,要正确对其引导。 当然,学校不是只给学生死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对某门学科的兴趣,成为他的爱好,让其根据特点,进行个性化教育。 因此,教育的艺术和水平,表现在是否善于把热忱和智慧结合起来。 对于教育,我们教育者需持乐观主义,相信人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创造力、神经力量和健康永不枯竭的泉源。 当一个教师的善意释放出来,首先影响的是学生,可防止学生成为坏孩子,防止他们走上错误的道路。 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抽象存在的,而是具体的,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在学习好一定的基础上,对其闪光点多加关注,以及后续工作的引导。 请记住: 教育艺术和教学的技艺,是发挥每个学生的力量和可能性,使他们感到在脑力劳动中取得成绩的喜悦。
02基础知识是孩子建构未来的框架 在前面,我们知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为教育者的我们,要充分发挥主导者的作用,正确引导孩子走上自己适合的道路。 什么是好学生?什么是坏学生?在孩子的心灵中,学习过程中取得进步,促使他们心灵向着成为好学生的方向前进,就是好学生。 教师要珍惜孩子的这种心态,爱护孩子心灵,这一点珍贵的道德火花。 所以说,学生的个人自尊心决定于他的学习成绩,而学习成绩则决定于教师的善意。
因此,请记住:学生的学习成绩、个人的自尊心,是你创造性劳动乐趣的火花。 让孩子们学习知识的海洋里自由地徜徉。 没有时间,是教育工作的灾难。作为教育者的你我,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论是专业素质还道德素质,都要不断成长和进步。 我们才能更好地教育下一代,培育出健康、快乐、优秀的“花骨朵”。 有一堂课需要准备一辈子。 这种准备课就是阅读。 作为教育者肯定离不开这书,而我们也可以引导孩子们终生以书籍为友。 让他们出自本性的需要,出自对知识的渴求,去阅读,去思考,去成长。 在小学面临的许多任务中,首要任务是教会儿童学习。首先要教会儿童很好地读和写,以及表达能力。 没错,小学教师们!你们最重要的任务,是打好牢固的基础知识。 教育者要为记住和牢记不忘教学大纲的材料打好智力底子,才能让孩子们更好地吸收新知。 然后在学生用脑子思考时,才能学得牢固。同时也要考虑如何使课堂上正在学的或快要学的东西,成为思维、分析和观察的对象。 对于学困生,他在学习中遇到似乎不可克服的困难愈大,他就愈需要阅读。 因为阅读能教他思考,思考会刺激智力觉醒。书籍和由书籍唤起的生动活泼的思想,是防止读死书的最有力手段。 在我教过的一个学生就是这样,特爱读书,一周将近看3本书,他的作文思路清晰,语句也通畅,这都是他爱阅读的好习惯所影响的好结果。 但要谨记,不可让学生在首次学习教材时肤浅地理解事实、现象和规律,不可让他们在首次学习语法规则时出差错,在首次学习数学定律时不正确地做例题、不正确地解习题等。
03好的开始,更容易是成功 对于教师,不要害怕在每堂课上抽出尽量多的实践来掌握新教材!这将得到加倍的补偿。为理解知识而付出的脑力劳动越有成效,学生做家庭作业需要的时间就越少。 还有,切莫把给学生评分作为检查知识的唯一目的。要使评分尽可能跟其他目的结合起来,首先是跟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发展和加深结合起来。 总之,教育的道路任重而道远。对于教育者来说,教育意图要隐蔽在友好和无拘无束的相互关系气氛中。 且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亦如此。 教师和学生之间应建立这一种交往关系: 教师针对青少年的理智与心灵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能激起他们内在的精神力量,促使他们的头脑和心灵产生内在的活动,从而进行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 而学生的正向反馈,也激发教师的热情,将枯燥的知识转化为趣味的知识,让孩子们在“做中玩”“玩中学”,一种相互信任的情况下学习。
我坚信,把自己的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我们将一颗热忱的心,投身于学习教育事业中,只为好好培养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年轻的,未来的老师们,我们必须使教育儿童、热爱和尊重儿童、严格要求他们,并努力成为孩子们的良师益友。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五):解密教学密码,助力教师成长,教育者的必备秘籍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要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我只想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有价值的普通人,一个称职的教师。
做一个称职的教师,说起来很轻松,但是做起来很不容易。因为教师的工作不只是简单地传授知识,在实际工作中,也有很多相关联的问题。
比如,如何让学生牢记基础知识?新教材第一课该怎样教?如何让学生利用好业余时间?怎样让孩子喜欢上学习?如何让一个差生开窍?教师应该怎样写教学计划,怎么和家长沟通……
教师工作方方面面,又是那么琐碎,怎样才能做好一个教师呢?
《给教师的建议》,是前苏联知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毕生心血之作,问世以来,畅销三十多年,是几代教师内部口碑传阅推荐的教育经典。
在这本书中,作者深度洞察天性、理解学生内心、认识客观规律,为老师们提供了解决教学疑难杂症的方法。
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本书。
一、刚参加工作的教师,一定要每月都读三类书
教师是一个很容易被掏空的职业,只有理想信念和思想认识有高度,视野才开阔,头脑才清醒,精神才会振奋,才会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作者建议刚参加工作的老师,每个月都要读三类书。
第一类是关于你所教科目的书。
比如,你是教语文学科的,就要看关于语文学科知识类的书,能辅助你把语文教好的书籍,都要读一读,这样“你看教科书就会像识字课本一样简单。”
每天不断补充自己的专业知识,才能在课堂上看见学生的智力发展。
第二类是给学生树立榜样的伟人传记类书。
梁启超谈及教子经时说:“ 读名人传记,最能激发人志气,且于应事接物之智慧增长不少,古人所以贵读史者以此。”
把伟人和杰出人物的生平奋斗书籍介绍给学生看,可以培养他们的身心健康、这些杰出人物可以成为学生的导师和道德的指引者,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塑造孩子的性格,拓宽他们的格局,
第三类是关于少年儿童心理学方面的书。
当下社会,学生脆弱、易于焦虑,更应该关注他们的心理,掌握必要的心理学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就像作者在书中说的:心理现象的每一条规则,都通往千万人不同的命运。
二、批阅作业的窍门
现在,大部分小学班主任,担任语数两门学科的教学,语文作业有注音本、积累本、作文本,练习册。数学有作业本,练习册,每天批阅作业的任务很繁重。
常常有的老师因为各种原因,在学校批改不完作业,而拿回家里批改。经常听到有些老师抱怨:批阅作业几乎占用了我所有的业余时间。
作者认为,要想减轻批改作业的负担,涉及教学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但是做好几项前提,就能极大地缓解这个问题。
第一,每次上语法课时,都要留出一点时间,让学生把语法错误都抄下来,进行辨析和记忆。第二,学生完成家庭作业后,要仔细地检查,以防出现错误。
第三、教语言、文学、数学和物理的教师,只要有一些经验的,都要制定一套检查作业的标准程序,合理有效的方法是定期抽查作业,隔一段时间抽查几个学生的作业本,只有在进行测验时,才检查全部作业。
苏霍姆林斯基的这些方法,在当时当地,一定是有效的,但是,今时今日,大有不同。
首先,老师留的作业、家庭作业一定是全批全判,不可能只抽查几个,这就要求老师自己非常熟悉课本习题,每道题都轻松做出,语文要求学生会背的东西,老师也要全部掌握,这样在判作业的时候,省去了翻书、查找的环节,速度就会快很多。
另外,判作业用时间多,多在学生出错后的多次返工。学生改作业改不对,多次往老师这里跑。老师一个一个看,费时间。遇到这种情况,老师可以把犯同样错误做作业的学生召集在一起,再给他们讲一遍,这样,比一个一个地说,省时间。
三、一本书讲完,复习很关键
复习是学习之母,这句话说得一点都不差。
多年教学经验的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学得很吃力,平时测验成绩也不是很理想,可是经过老师带着全面复习后,和平时考的好的学生之间,并没有拉开很大的差距,这就是复习的重要。
那么,怎样才能正确复习呢?
首先要根据各学科的知识特点复习。
比如物理化学、几何、代数,要着重复习概念、公式、规则和结论。老师在留练习作业时,就必须掌握好几条基础原理,也就是说,做完一道题,要同时进行知识的迁移和转化,从而发展智力。
其次、复习历史、文学等学科时,不要整本去看。
不v特别重要的内容就不要字字都背诵下来。应该让学生放弃一些细枝末节,把握要点和关键点,并且交给学生具体的复习方法。
当学生积累的知识越多、知识面越广时,跟课堂和课外复习材料的牵连就越多,那么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就越深刻。
总之,苏霍姆林斯基,这位我国对一线教师影响最深刻、最持久的外国教育家,用他独有的方式,为中小学教师解决教学中的棘手问题、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了诸多可行性建议,值得每位老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