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谈:张勇》是一本由李翔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页数:16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详谈:张勇》读后感(一):1个多小时就看完了,同步在B站看《荣叔识味》
张勇:
做顶天立地的做不了铺天盖地,最铺天盖地的做不了顶天立地。
你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得有自己。比如做菜,我说我的菜一定不是最好的,但一定有个性。
我觉得要做自己最擅长的东西,你对他懂,你知道深浅,其他东西你很容易只看到表面。
顶尖厨师的维度,第一是食材,如果一个厨师不认识好食材,不懂得使用食材,就不是好厨师。
《详谈:张勇》读后感(二):一个天才的反商业逻辑
等这本最新的《详谈》等了两个多月的时间,中间收到了李翔老师两次道歉短信。即便没有订阅这本书的人,也可以在得到的节目里听到李翔的致歉。当然,这并不是这个系列作品的第一次延期,相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这一次访谈的对象是新荣记的张勇,李翔老师的访谈延伸到了餐饮界。俗话说,好饭不怕晚吗,如果这是一次迟到但精彩的访谈解读,那就刚好能印证这个观点。可惜,看下来整体的观感差强人意。
我是支持李翔老师所说的,不要仅仅局限在商业领域,而是能够拓展访谈对象的版图,带着大家去看到更广阔的的世界。之前对于电影导演饶晓志的访谈也算得上是成功的案例,可惜的是,这份成功并没有能在这一本书内延续。
餐饮界的主题在阅读观感上其实是有优势的,你可以感受到张勇活灵活现的去跟你讲小黄鱼的烹饪手法,讲小炒肉里猪肉的选择。但是抛开通感的体验,整体采访对方的叙述,并不像之前的几个作品一样有框架呈体系。你或许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直观的感受到这一点,这一册的目录非常多,每一个目录下的篇幅都很短,大部分1-2页就结束进入了下一个主题。这使得整本书看下来更像是碎片化的谈话整理,而不是什么商业洞察。
当然,造成这样的结果不能完全赖李翔老师脱离了自己熟悉的商业领域,跟张勇本人也有非常大的关系。如果说阿里巴巴的张勇,是靠着成熟的商业理论和多年的经验积淀,从阿里巴巴的CFO变成了马云的接班人;那新荣记的张勇则走向了另一个反面的极端——他在餐饮界的成功,完全是凭着个人的天才,甚至达到了无视基础商业逻辑的地步。
按照书中叙述,张勇早点做生意做一行赔一行,直到回归了餐饮,变成为了开挂一般的存在。不仅摘下了11颗星,而且打造出了中国第一家米其林三星餐厅。放一些听起来就很反商业直觉的操作感受一下:
餐厅的选址不选在核心地段,好几家餐厅的地址都是地下室这种传统意义上的垃圾地点;
做菜不聘请大厨,找的是年青小伙和当地阿姨,判断标准就是对做菜有热情;
全国各地开门店,每一家做的菜系都不统一,更不用谈标准化和可复制性;
在台州大本营的门店,两家挨着开,自己跟自己抢生意……
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跟其他企业家上来跟你谈商业逻辑不一样,张勇很可能自己都说不清楚为什么自己这种打法能成功。他只是朴素的知道“自己就是适合干这一行”。或许面对这样的情况,就一样像面对新荣记的美食一样,忘记逻辑,只把它当做奇观好了。
看完这本书翻大众点评,意外察觉租处附近就有一家新荣记,果断预定打卡。中间因为疫情的反复,也经历延期,取消,再预定的一系列波折。到店之后把书中提到的招牌菜品都点了一遍,也没有很惊艳,但是服务是真的好。或许是疫情的原因吧,店内人并不多,没有感受到书中所说的需要提前一个月预约的盛况。疫情汹涌,商业不易,对于餐饮尤其如此,算是一次读书打卡,也算是一次祝福吧!
《详谈:张勇》读后感(三):错过了风口,很难成功
《详谈》一年磕磕绊绊作下来,出了六本,完成了既定目标的一半。作为一个首发当天就订阅跟到现在的读者。有些话想说,但很遗憾都不是好话。
首先,最开始听到这个系列,我的感觉还是很亢奋的。对每月一次的“高手对谈录”都很期待。也曾把这个系列当成武功秘籍,希望能够摄取到一些养料为己所用。跟到现在坦白讲,非常失望。对第一本的评论里我就曾说过,希望在对谈中看见不同观点的碰撞,甚至是针锋相对的,反客为主的较量。只有这样才能挖掘出更深层次更有意义的内容。因为受访对象基本都是商业精英,纯粹让他们自说自话是完全没有任何意义的。在商言商,这种内容和废话区别不大。中间几本编辑团队和作者曾经尝试了加大内容体量。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意义不大。
第二,就是作者和编辑团队。封面对《最后的访谈》访谈的借鉴就不提了,外观有关的事儿,不深究。可访谈类的书籍想要做好,被访者和作者都很重要。这种书的作者绝对不应该像是主持人,单纯作为流程的把控者或者提问的工具。他自己应该对被访者或者被访者所说的事情有足够的兴趣、知识以及深挖内容的勇气。看完第一本《详谈》的时候我还评论说作者应该有能力做到,只是可能有点讨好型人格。不过看完第六本我觉得可能是我错了。作者对被访人和相关内容的了解确实是比较泛泛。所以他提不出什么有营养的问题,也不敢露怯去瞎问。何况看来他的朋友圈没有他开始想的那么深厚,以至于刚做到第六本就开始以2020年才第一次见面的人作为主角。交情的浅薄和被访人的身份也迫使他们没办法真正深入交流,更不用说时间都不太够。另外我也低估了作者讨好型人格的程度。这点在提问中已经严重影响了成书效果,甚至扩展到了书本之外。前段时间居然还收到了他因为拖更而发来的道歉信,还附送了一堆未完成或材料不够而无法成书的访谈边角料。
我理解作者采访写作方面的压力和困难,他这种心系读者、重视承诺态度也让我动容,绝对是一个非常有道德感的儒生。但坦白讲,这种行为很不值得同情,甚至多此一举。首先,没人会为你的痛苦买单。自己选择的路,努力走完就好了。不需要解释,也不要期望他人的理解和共情。你和读者间的交情,比你和受访者还要浅薄,唯一可能加深的方式,就是你把书完成好。再多道歉和解释都没有,做多了还会让人觉得你脆弱,目标感模糊。这个时间不如放在创作书本身。你要相信这个系列的读者对内容的关注程度绝对高于时效性。也不要过于纠结年初许下的承诺,因为已经完不成了,解释再多也是没完成。还不如关注当下,努力做好手头上的那期。所以说当初收到那个所谓的道歉信,我内心更多的是愤怒和反感,因为我知道最近作者脑子又没在作品上,而是陷在“完不成了完不成了完不成了”的情绪中。这种情况预示着《详谈》的下一期肯定更差。果然,这期已经捞的我无话可说了。内容无营养到完全一个字都不想提。
最后,其实也是这个系列不成功且难产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受访者。如果换做五、十年前,这个系列绝对要比现在火很多。因为那个时候资本的力量更加强大、商业的影响力更强、人们也更功利。那个全民创业、商业狂野生长的年代,只要跟商业、成功、各种什么技术搭上关系,就必火。甚至思想的标杆都成为了商人。他们大谈经营模式、创新改革。年轻人趋之若鹜。那个时候成功和有钱基本是划等号的。年轻人的梦想基本都是创业成功,榜样也基本都是商业精英。但生不逢时的是,如今的时代变了。资本的嘴脸已经快被撕破,老百姓已经没有那么好骗,年轻人也已经不在那么容易被煽动、被蛊惑。社会的价值观也不再像之前那么扭曲。大家的梦想开始变的更丰富也更现实,曾经到处演讲的商业精英们如今也跌落神坛。坦白讲我很开心,不是偏见,不是狭隘,因为历史已经证明了。话语权可以交给人民、政党,可以交给知识分子、政客、甚至是独裁者,唯独不能给的就是商人。如果如今还对“重农抑商”没有一个辩证的看法,只能说是思维的落后。
在这个历史阶段,商业经营大谈商业历程成功模式的内容,本就是落后的、没有市场的。“得到”公司可能自己都已经意识到了。比如几年前只要是商业、理财相关的课就不愁卖,而如今文化、艺术、哲学和理论知识内容才是真正的商机。这也是得到和其他竞手,比如吴晓波频道等拉开差距的原因。
而这样一本还在谈如何入选米其林、品牌价值、国外扩张的书,本身就是落伍的、没有价值的。
商业不再是社会进步的领头羊、商人也不在是大部分人的榜样,也不能再妄想充当公知、传播思想。这套模式和话术在今天其实已经失效,“在质上的进取,而非在量上贪婪”这种成功学废话已经不在显得高级。因为现代商业和资本已经被“祛魅”,露出来本来的面目。或许作者在采访的过程中也察觉到了,这个系列才如此难产。(换做是我,听那些靠着风口起飞的“猪”大谈如何成功,我也会纠结哪句话可以放进书里,这确实挺难的)
身份决定了要以利益为本,就不可能真诚,所以说的话就不能尽信。商人以诚信为本,也是因为有诚才能有利,无利可图,商人就改行种地了。回想当初站着讲台上生龙活虎的商业精英,哪个不令人作呕。最近联想杨嘲笑马斯克谈科技创新的视频就很典型。
所以这个系列的失败,有关写作、采访技术和时间的都是小问题。真正的原因是错过了那个时代风口,落后甚至错的东西,放到今天就不可能对。
想救这个系列,就只有换题材了,离商人远点,有关于他们的东西已经足够多了,该让他们退居幕后老老实实搞企业、搞管理、搞产品了。说句不好听的,公知的活计,没有几个商人有资格做。
这本书就是个商业项目,错过了风口,就大概率失败。但如果侥幸成功了,就说什么都对。
而这个功利、病态的风口和时代好像已经过去了,我很欣慰。
《详谈:张勇》读后感(四):得到对内容的追求赶不上张勇对产品的要求
详谈:左晖
8.2
李翔 / 2020 / 新星出版社
详谈:沈鹏
7.6
李翔 / 2021 / 新星出版社·得到图书
前面看完左晖和沈鹏的访谈系列,再来看张勇,感觉差距非常大。主要是人物风格和本书内容,并不是说他们仨能力间的差距。
沈鹏讲学习、管理、个人成长很多,毕竟年龄阅历在那儿;左晖讲管理、行业很多、自己比较佛系(参考之前写的看完《详谈:左晖和沈鹏》后一些随笔记录)
张勇很少讲管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还是要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所以,他更多还是聊产品、开店、品牌的一些想法和感觉,做自己擅长的事——美食。所以新荣记不是一个规模很大的商业模式,也没有像其他几家一样对接资本,做规模扩张和快速复制的事儿,这20多年来一直是个“小生意”,但做出了精致和壁垒,就是真正的小而美。
今天恰好看到王俊煜的轻芒自己官宣说倒闭了,又启动另一个“阅览室”的新项目,1250个价值800元创始会员的预定也今天一下午抢购一空。俊煜和张勇让我下意识联想起来了,都是坚持做“小而美”的事情,尤其是在充满了“快速扩张、规模化、商业模式、资本”的当下,他们显得那么的独树一帜和另类。从理性和商业的角度来看,理想主义者创业/做生意会更艰难,但我们需要这样的另类,坚持匠心精神,让我们略微贫瘠的内心更为丰富和性感。
说完张勇了,再来说说访谈内容质量本身和这本书的内容节选部分吧。
但不知是李翔跟张勇的关系不够深交还是公开访谈有些许顾虑,一方面能够感觉很多问题和内容有些重复甚至影响阅读体验;另一方面,访谈的不够“深”,很多还是片儿汤话,不管是提问的还是回答的,这个现象在左晖的访谈里已经有出现过。
缺乏更有针对性个性化的问题
缺乏更有碰撞的观点讨论甚至辩论
嘉宾也缺乏足够有“诚意”的回答,都还是一些正确的方法论,当然你今天某种程度上成功了,所以你说什么都对,但一些失败的复盘或者更深层次的自我剖析需要李翔去给挖出来,没看到。
所以,如题所说,得到team对访谈内容的要求远远赶不上张勇对产品的要求。当然,不否认存在很多挑战和困难的因素在内,但距离部分读者的预期还是有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