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读法》是一本由[英] 特里·伊格尔顿 / Terry Eagleton著作,后浪丨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28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文学的读法》读后感(一):《文学的读法》读书汇报
收到后浪文学赠送的新版本的特里·伊格尔顿《文学的读法》,汇报一下。
特里·伊格尔顿是当代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和文化评论家,他的《文学理论导论》在国内产生过重大影响。这本小书相当于他的一门由五堂讲座组成的文学鉴赏导论课。
伊格尔顿开宗明义,指出不能拿文学当现实八卦那样,一上来就讨论某两个人物之间的是不是真爱——因为文学的首要属性是虚构性,而且其叙述角度未必可信,而有可能也是构建故事的一部分。我们更应该看到文学作品用以表达的形式,也就是“文学性”。他展示了鉴赏文学的五个角度:开头、人物、叙事、诠释、价值,又涵盖了语气、氛围、步调等种种语言细节。
对于有一些阅读经验,但没有系统了解过文学理论的读者,这本书能用寥寥数语对你一定也思考过的问题进行点拨,比如:虚构人物是否存在?叙述的声音所讲的就是客观的吗?小说都有惩恶扬善的套路吗?……
对于对文学理论有所了解的读者,这本书中分析的例子则可以补充你的书单。伊格尔顿对古今文学的精华信手拈来。跟着他走马观花下来,你或许可以记下一些未曾留心的作家作品或着眼点。
本书的特色,一是伊格尔顿作为英国人的毒舌,比如:
讲语言——“看到伟大作家和我们一样会犯错误,总是令人心里舒坦。叶芝曾在都柏林申请教职,却因申请书中拼错了‘professor’(教授)一词而遭到拒绝。”
讲人物的虚构性——“文学人物同锒铛入狱的连环杀手一样,没有未来可言。”
讲人物塑造在不同时代的区别——“福音书的作者们若参加创意写作班,也许会拿到丢人现眼的分数。”
讲我们为了知道结局而看下去,但看到结局故事也就结束——“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将人类的终结渴望命名为死亡冲动。”
二是他作为工人阶级出身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善于把小说放置于时代的社会关系中,对文学中对工人的反映尤其不留情。
他的很多论点,你不一定要同意,但有理由听听。比如他认为,想象力不一定是正面的:“人类发明的每一件致命武器,都是想象力的恶果。”共情力也不一定是美德:“新古典主义作家如亨利·菲尔丁……希望读者以好笑、讥讽、同情的目光打量汤姆·琼斯,而不是跟着他爬上床。那张床上已经人满为患了。”他说,浪漫主义者认为想象高于现实,认为不存在的永远比存在的要好,这反映出的是他们对现实的负面态度。这种态度用在川普上没毛病,但曼德拉不是挺好的么?
《文学的读法》读后感(二):伊格尔顿评论《哈利波特》并不是抖机灵或儿戏化的需要
我为什么会写下这段文字,是有原因的。因为翻看评论就有一些文学青年对《哈利波特》被评论“耿耿于怀”甚至大加嘲笑,极端者甚至把它形容为“让我仿佛吞下了一个苍蝇”。之所以有如此“咬牙切齿”的评论,乃是因为评论者其实并不了解文学史,只是痴迷在“纯文学”、“象牙塔”、“诺贝尔”之类的狭隘想象中。
而事实上,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和作品绝大多数都源于“通俗文学”这一传统,英国尤甚,莎士比亚和狄更斯的作品都是不折不扣的通俗文学(只不过现在被经典化了),而最初的象牙塔作家乔伊斯、伍尔芙等也早就走向了大众化,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伟大作家最终都要面向大众,都要走向“畅销”,畅销不是作品价值不高的标签,而是产生伟大影响的必由之路,我们中国的文学青年往往不理解这一点,故一看到“畅销”就产生不伟大的“联想”,其实是偏颇和不智。文学青年还有一种普遍的毛病:当代作家都拿诺贝尔来做标杆。又是大错特错,当代作家里诺奖多数是无影响的作家,消逝于历史的是大多数,有些文学青年不问青红皂白,仿佛一谈诺贝尔,罗琳就成了“渺小”,其实恰恰相反,在罗琳这种巨大影响力且已经相当程度完成了经典化的作家面前,多数诺奖得主在罗琳面前都堪称“侏儒”,比如赛珍珠、辛克莱刘易斯这种,更别说那些连他们都不如的名字都不被人铭记的诺奖作家(需要特意查诺奖得主名单才能找到他们)。就以赛珍珠为例,美国主流文学史可以一句话不给,但翻看任何主流文学史,罗琳必然是有一个“独立专节”的重要作家。我们评论作家是否伟大,要看文学起史,而不是想当然谁谁谁诺贝尔了,谁谁谁严肃谁谁谁通俗之类。(当然不是反过来说通俗一定伟大,而是说要看这个最初的“通俗作家”是否完成经典化被文学史接纳,一旦某个“通俗作家”能够完成普世经典化,那就一定是超级伟大作家,远有狄更斯简奥斯丁,仅有张爱玲罗琳。)
所以,与一般中国读者想当然不一样的是,《哈利波特》并不是文学评论家不屑一评的作品,恰恰相反,现在每本名著阅读指南以及任何一本严肃的英美文学史都会论述这部作品。同时,它也是英国考试局里最年轻的名著,与《哈姆雷特》、《双城记》、《呼啸山庄》等名著同框。
2018年3月,37国108文学家评选出来的“塑造人类精神的100部名著”,《哈利波特》高居15,和《哈姆雷特》、《百年孤独》排名很近,是当代活着的作家作品里的首位!
罗琳本人还是英国的“名誉勋位成员”,这是国家最高荣誉,英国诺奖得主里也只有少数人能拿到。你以为罗琳是金庸,其实人家是鲁郭茅巴的地位。罗琳的伟大程度也超过哈罗德布鲁姆或本书作者这个层级的人物,毕竟在荣誉勋位成员的一长串名单里,和罗琳相对应的思想家是哈耶克、卡尔波普和罗素,明显超出伊格尔顿的地位。
若进一步探讨世界历史,罗琳是属于世纪伟人那种人物,近当代英国作家里大概只有乔伊斯(今爱尔兰作家,在生时属于英国统治)这种吨位的人可比,这不是我尬吹,翻出任何伟人榜,罗琳几乎都是很少的能入榜的作家,你在伟人传记丛书里,经常可以看到罗琳和爱因斯坦、爱迪生这样的人并列。而在《今日美国》评选1975—2000的25年25巨人评选中,罗琳也是唯一的作家,而中国唯一入选的是邓小平。
总之,把罗琳读成托尔金或金庸,是严重的认知错误,罗琳其实是当代版“狄更斯+简奥斯丁”的合体。罗琳不是托尔金就类似于张爱玲不是张恨水一样。当然,任何类比都没有绝对准确性,但这个类比可以大致帮助我们找准罗琳在英国文学史上的定位。
《文学的读法》读后感(三):《文学的读法》新版译后记
文/吴文权
关于文学的读法,向来有人有话要说,其中不乏大家通人,二三流角色更是不胜枚举。其中,慧眼卓识者欲指点迷津、拨乱反正,往往引人探幽揽胜,有胜读十年书之叹;自诩高明者则侃侃而谈、夸夸自矜,一番热闹过后,听者虽意犹未尽,却是心得全无。故辨别良莠,实乃用心之读者必下之功,而辨别之捷径之一,便是著者之文名,虽非百分之百可靠,却大抵令人放心。
大家著小书,至少当今之世,东西方皆有显例。在中国,有《大家小书》系列;在西方,有《牛津通识系列》。就小说而言,便有大卫·洛奇之《小说的艺术》(米兰·昆德拉亦有同名作品)、詹姆斯·伍德的《小说机杼》、托马斯·福斯特的《如何阅读一本小说》等大家之作;往前回溯,尚有亨利·詹姆斯、E.M. 福斯特等人的经典。其他文类的各种指南书籍,亦不在少数,久负盛名的便有布鲁克斯和沃伦的《理解诗歌》。在科学领域,大师们同样重视写作科普小书,以启迪民智,点燃探究之兴趣;如洛伦·艾斯利(Loren Eiseley),融科学家的分析与艺术家的直觉于一体,激发青少年对自然之谜的探究之心,其功莫大矣!
当今世界,知识浩若烟海,生活节奏飞快,读书渐渐沦落为快餐行为。正如伊格尔顿在前言中所道,“尼采称为‘慢读’的悠久传统,正面临悄然没落的危险”。可以想见,严肃作者呕心沥血精心炮制的“大餐”,却被人三下五除二当成薯条炸鸡,猪八戒吃人参果般暴殄天物,岂不令人痛惜。此外,即便读者乐于深入探究书中奥秘,也因自身和教育的缘故,往往无法得其门而入。面对这番令人堪忧的文化图景,身为大批评家的伊格尔顿甘冒遭人诟病的危险(西方有人对写 How to 类书籍的人嗤之以鼻),以自身细读的丰富经验,引导读者进入文学的迷宫圣殿,深刻认识文学分析的美妙,期待这种滋养心灵的宝贵行为,能够成为更多读者的自觉追求,成为日渐荒芜的文化沙漠中汩汩涌动的生命之泉。我相信,在伊格尔顿看来,对文学的敏感与迷醉,是一个文明最具人性的部分。无论科学技术如何进步,无论物质生活如何光鲜,缺乏细致入微的文学感受力,人的存在便有着重大的缺憾。由这样的人构成的世界,不是人类真正的家园。
作者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
歌德说,理论是灰色的 , 唯生命之树常青。这话有一定道理,但并不绝对。理论能带来深刻的洞见,从而令实践者更深入更细致地理解客体。伊格尔顿深谙文学及文化理论,所以能够在具体小说、诗歌、戏剧乃至童谣片段中,窥见普通读者无法意识到的曲折与盛景。他的每一次解读,无论妥帖还是牵强,都能令人看到前所未有的可能性,激发读者的探究之心,我想这便是他的目的。
最后谈谈翻译。本书此前已有两个中译本,一是范浩的《文学阅读指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15),二是黄煜文的《如何阅读文学》(台北:商周,2014)。二者各有千秋,范译活泼灵动,黄译典雅稳重。翻译过程中,于推敲之时,我也多曾参考,在此一并致谢!此外,伊格尔顿所引文学作品片段,除译者本人自译外,皆参照了国内现有优秀译本,并予以标注,在此也一并致谢!凡作者所引片段,皆附上英文原文,便于读者参照思考。严复曰,译事三难“信达雅”。具体到文本翻译,“三难”便化作无数个拦路虎,若想克之,其中甘苦,不可为外人道。试举一例。本书中援引詹姆斯《鸽翼》一段文字,殊难解读,范浩女士也于脚注中加以说明。我参照了此前二译,并参考了该书德译本的相关段落,均未得到满意的理解。虽然多年来一直啃读《鸽翼》一书,我的解读依然无法令自己满意。遂照目前理解译出,不当之处,还请方家通人不吝赐教。翻译一事,从不简单,一词一句,如不精心,皆可成为陷阱。作为译者,即便处处小心,也难免无意识中跌落下去。唯望不致太过频繁,弄得文本与自己遍体鳞伤,令读者侧目皱眉。如有错误,但求批评,不敢奢望见谅!
《文学的读法》读后感(四):积累不够,阅读技巧不足,如何读小说?
“你通常怎么读小说?” 虽然作为一个文科生,但说实话,我依旧不会读小说,也不太会读其他类型的文学作品。以至于即使今年的阅读量已经达到200+,但小说等文学作品的比例一直受限,上不去,不是因为读不下去,而是因为不会读。
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因为我读文学类书籍的速度慢。比如,同样读一本书,非虚构类的书大概2小时左右就能读完,但虚构类的文学书就要读4~5个小时,甚至更久。虽然不是特别在意时间上的消耗,但总觉得它们在拖慢我的读书速度,降低了阅读给我带来的成就感,后来慢慢的就开始能不读就不读了。 除了时间上的问题,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多数的时候,我不知道该怎么读和评论这些文学作品,不知道他们到底应该带来什么。每次读完一本文学书,就会觉得内容很好、触动很大,给我提供了一些生活、思想上的指引,但如果更深一步说,我就不知道还有什么了。好像是一种藏在心底说不出来的东西,但却一直在那。 可如果不读文学类的书籍,在情感、心灵上就会出现一些空隙,这也是为什么即使读的慢,我还是会坚持隔段时间就读一本文学书的原因。
随着读书量的增加,再加上很多文学理论内容的熏陶、指引。我发现,造成“不会读文学书”这个问题,一是积累不够,二是阅读技巧不足。说起来简单,但想改变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毕竟积累是一件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做好的事,因此只能先从技巧方面弥补。于是,我翻开了《文学的读法》。 本书的作者特里·伊格尔顿,是当代杰出的文学理论家、文化批评家,专注于文学作品的研究,他的文字风趣幽默,又不失犀利,读起来很轻松愉悦。比如,在书中,他说很多小说创作者在开头处“会使出浑身解数,偶尔也会损招迭出”、“一首诗或一个故事的初衷,作家恐怕早就忘却了”……这让我脑海中涌现出小说作者们看到这些评论时哭笑不得的场景,看来写一本小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就像明白了很多道理,依旧过不好一生,就像看了很多美食书,依旧不会做饭……一样,即使学了再多的技巧书,如果不知道怎么实操,或者找不到“门”,那就是等于白学,没什么用了。 《文学的读法》虽然是一本文学指导书,但书中所讲的内容,并不是那些条理分明的技法,而是将技巧藏在了作品中,让我们通过阅读对伟大作品的评论,去真切的感受文学的魅力、语言的魅力,以及文学之外的东西。
因此,整本书不仅从开头、人物、叙事方法这三个传统的解读角度,来教我们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深挖一个故事组成的各种元素,还增加了“诠释”和“价值”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带我们走进作品之余,还能走出作品,拓宽阅读视野,丰富阅读体验。而在阅读这些内容的同时,我们从作者对各种经典书籍信手拈来的引用,也能看出其文学底蕴的深厚。 当我们搁置了作品的文学性,只是像看故事一样读完了一本文学书时,就会让经典作品成了过眼云烟,降低了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所以,在这本书中,你会学到鉴赏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也会看到诸如《包法利夫人》《荒原》等伟大作品的精彩解析,还可以学会一种新的阅读方式——慢速阅读。 你会发现,当阅读速度慢下来,当思想沉淀下来时,你眼中的故事、文字,或是人物,都像是有了生命,会来到你的耳边,悄悄对你说话;会坐在你的身边,静静陪伴;又或者游荡到你的脑海……最后,也许他们会成为一段影像、一抹记忆,永远留存。
如果你不希望自己每次读小说只是读了一个故事,如果你想丰富一下自己的阅读体验,如果你愿意研究一下文学作品所承载的“秘密”,如果你想知道每个人物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
如果你需要一本文学入门书,或是一位文学导师,那么不妨打开《文学的读法》,和当代最著名的文学评论家特里·伊格尔顿一起,打开另一扇阅读之门,畅享文学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