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通释(全四册)经典读后感有感

发布者:马大山平 2021-12-5 05:16 来自: 文章吧

《诗经通释(全四册)》是一本由李辰冬著作,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8.00,页数:13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诗经通释(全四册)》读后感(一):推广李辰冬的治学态度

作者:钟伦纳

李辰冬博士对《诗经》研究的要求的严格程度,在中国的文学研究界,迄今大抵无出其右(以下整理自李辰冬,1982年):

(1)对诗中每一个字都找出一个相称的现代字汇作解释,不能忽略,也不能擅增。

(2)尊重诗内的字、句、章和篇之间的连贯性和整体性,不能把懂的才解,不同意的便不解释或按己意发挥。

(3)对于地理名词必须找出专名,尽可能进一步指出某山某河的某一段,而非含糊地以方向远近来敷衍,并联系各篇地理和事迹之间的关系。

(4)从诗内的天文和动植物的实际指谓和出现的时间,例如何时开花结果,辨识作者睹物起兴的原因。

(5)对诗中提出所有的史实和文物制度,应以当时意义来理解,而非以后世衍生的意义或价值观来对待。

(6)追究诗中所有人物的背景和关系,留意同一名人物在不同情境下的称呼和感情可以不同。

(7)发掘每篇作品的个性:特定的人物、时空、事件和感情,而非视作随便可以代入零件的时代曲或民歌。

(8)假设作者已经选取自以为最恰当的表达方式,从作者的性格和各篇写作目的去理解对比喻、列举、相关语、气愤之辞、开玩笑的方式和夸张的作用。

由于许多有关《诗经》的数据只在近世才出现,以往的解经者无法提出全盘妥当的理解,这种困境本身并非问题,学术研究就是为了认识尚未清楚的事物,问题在于中国人对经典的理解,长期受到政治和职业要求的影响,在未有相当论据之前便被断章取义、指鹿为马、模糊含混、诉诸权威、不鼓励发问,学子只能囫囵吞枣、服从权威、马虎包容,由于《诗经》是传统进学之门,这便普遍地造成不认真的求知态度。李辰冬提出这套研究方法虽然严谨,却绝不过分,所有具有谨慎思考习惯者都不难列出这些标准,一个社会若不认真培养这种思考习惯,它的科学水平便不能普遍提升。

李辰冬不但勇于挣脱传统治学的桎梏,还能在同行的排斥下发展出符合严格地研究诗经的科学标准,并谨慎地按照这些标准去发掘资料以证实假设,他的成就,把三百篇诗还其本来面目,不再是道学家的诗经,不再是政治家的诗经,不再是汉学家的诗经,不再是宋学家的诗经,而是所有希望能透过 真相提取事实和灵感的诗篇。

(没有人曾全盘解决关于《诗经》中所有疑问。李辰冬先生的研究虽然无法解释《诗经》中所有问题,但基于他作出对当时各地的生物、地理、人事和历史记载的论证,我以为已经最能确定诗经绝大部分作品的写作次序和原意的整体。个别作品若分开来读,可有多种理解,但能串成一体,并加以仔细考据,李说是目前最具说服力的研究结果。

不同论者对个别作品的写作年代和地点扯得太宽,难以解释作品之间句法和用韵的一致性。普通话和各地方言押韵不同,广东四邑那么近,方言也不一样,十五国风不可能同韵。采集各地民歌后一人重写极难,民歌题材也不会那么细致(例如各个时期的恋情不同)。李辰冬的说法打破了几千年来治诗经者的信念和权威地位,可能对于那些维护师门之见的学者来说不易接受。)

除了已经把诗篇巨细无遗地解释清楚,李辰冬的治学方法还可以为研究其他古典和文学带来新风尚。根据这种研究方法,我们可以摆脱各家的有色眼镜,方便从时代背景和本意来看待古籍,及从中抽取适合时代的启示。

(摘自钟伦纳《华夏文化辨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

钟伦纳,辛辛那提大学中国事务主任,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学士、哲学硕士,美国波士顿大学社会学博士。长期致力于客观知识的研发、应用、和普及,希望以多科际和多角度的开诚态度,来报导和分析世事、尤其是去重新理解华夏文化及其现代意义。

《诗经通释(全四册)》读后感(二):孔子:诗经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巴黎大学博士:孔子曰错了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孔子认为,《诗经》是由西周时期一个名叫尹吉甫的乐府官员,从民间采集、编辑、整理而成的,其中所收录诗歌的时间跨度,大约是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也就是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前600年左右。

孔子得到这部诗歌经典后,又对其加以修订,最终才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诗经》。

《诗经》里共有305首从上古时代传承下来的诗歌,里面的内容从草木鸟兽、男女情爱,到田园牧歌、人世百态,无所不有、无所不包,就仿佛一卷恣意烂漫的文化地图,在长达3000年的漫长岁月里,不断滋养着中国人的灵魂和精神。

更重要的是,在《诗经》诞生的那个时代,古希腊、古埃及、古印度也相继发展出了各自的文明。但在所有文明古国里,能把古老的血脉传承至今的,只有我们中国,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诗经》等文化古籍赋予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

因此,通过解读《诗经》,我们可以了解植根于我们血脉深处的一些东西,从而破译让华夏文明延续至今的文明密码。

孔子实在爱极了《诗经》,他曾对弟子们曰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还觉得不过瘾,又单独对儿子孔鲤曰了一次:“不学诗,无以言。”——你不好好诵读《诗经》,以后出门一说话,别人就能听出你是个乡下来的土包子。

然而,燕京大学毕业生,法国巴黎大学文学博士李辰冬却在自己的著作《诗经通释》中,提出一个石破天惊的观点:

《诗经》并非诗歌总集,而是那位西周乐府官员尹吉甫一人之作!孔子将原版《诗经》修订成《风》《雅》《颂》三篇,这一举动才是后人理解诗义的最大障碍!而所谓的“诗三百”,完全可以重新编排!

这一结论虽然惊世骇俗,但却是李辰冬一字一句读通之后,自然而然得出的结果。

李辰冬彻底跳出了前人的窠臼,他把《诗经》看作一个有机整体,立足于《诗经》本身,去寻求其内部的规律,进而归纳出数条研究法则。随后,李辰冬运用这些法则,对每一篇诗进行逐字逐句的解读,并从历代文献中,追究《诗经》中出现的所有地名、时间、人名、事件、名物、制度、风俗,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联系,最终获得许多有价值的全新发现。

李辰冬将同一个字贯通来解释,同一句诗贯通来解释,同一个地名贯通来解释,同一个人名贯通来解释,同一个名物贯通来解释,同一件史事贯通来解释,篇与篇贯通来解释,最后以尹吉甫一个人的事迹贯通来解释,故谓之“通释”。

通过这种前所未有的《诗经》研究方法,最终,李辰冬的种种发现连缀成一个荡气回肠的故事,这个故事让我们通晓,《诗经》中不仅包含着一部周宣王复兴史与周幽王亡国史,同时也是尹吉甫的自传。

李辰冬用严谨的考据,向我们一点点阐述了这位被埋藏了两千多年的诗人,是怎样用一部《诗经》讲述自己的生平经历。

尹吉甫是卫国人,周宣王二年时,他被卫国国君赏识,出任良人一职,负责主持礼乐。宣王三年时,尹吉甫随卫武公的次子孙子仲出征陈国和宋国,凯旋归来后,与孙子仲的女儿订立婚约,《诗经》中很多缠绵悱恻的爱情诗,就是在这个时候写下的,如《召南·小星》《郑风·子衿》等。

宣王四年,尹吉甫奉命到陕西韩城把韩侯迎接到镐京,朝见宣王后,又把韩侯护送到位于河北固安的新韩城。在此期间,尹吉甫作了大量歌颂韩侯的诗篇,如《周南·关雎》《召南·鹊巢》等。

宣王五年初春,尹吉甫随卫国国君赴镐京勤王,合力西征蛮夷。宣王六年初春,他又随宣王南征徐戎,八月间,又随方叔征伐蛮荆。一路逢山祭山,逢水祭水,写了很多歌功颂德的诗篇。如《商颂》《兮甲盘铭》等。

宣王七年春,尹吉甫随申伯到谢国赴任,同时安定申国、甫国与许国。在此期间,他与新婚妻子仲氏在许国一带四处游玩,留下许多美妙的诗篇,如《王风·扬之水》《秦风·蒹葭》等。

宣王七年春,尹吉甫随仲山甫到齐国迎娶庄姜,并把她护送回卫国。宣王八年到十年间,尹吉甫又领命东征,恢复鲁国的土地。结果等他回来时,父母不喜欢仲氏,又给他娶了一个新妻子,把仲氏赶走了。这让尹吉甫非常悲愤,写下了《邶风·日月》《邶风·匏有苦叶》等一系列充满伤感和离愁的诗篇。

宣王十六年,卫武公即位,尹吉甫写了一些歌颂的诗篇。宣王二十五年大旱,尹吉甫的父母也死在这场天灾中,《云汉》与《蓼莪》就是作于这一时期。

周幽王四年,西戎作乱,侵至犬丘,镐京危急。尹吉甫随伯氏西征,结果伯氏刚愎自用,导致惨败,还把失败的责任推到了尹吉甫身上。此后,尹吉甫被逐出卫国,在自己的故乡南燕郁郁而终。《王风·黍离》《小雅·谷风》便是作于这一时期。

总而言之,在李辰冬看来,《诗经》是一部有个性的作品,是一段鲜活的历史,也是一个人荡气回肠的自传。他的所有结论,都是从《诗经》本身出发,每一个证据,都源于《诗经》最深层的内核。他对《诗经》的解释,从古到今,独此一家,让人读后颇有收获。

然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李辰冬因离经叛道的思想和观点,在学术界招致了许多冷眼。但即便如此,他还是得到了梁实秋、田培林、巴壶天、李曰刚、徐高阮、虞君质、穆中南、赵友培、王德昭等一众文化大师的支持和力挺。

其实,世人之所以不敢相信李辰冬的见解,是由于普罗大众受《诗谱》《毛序》《毛传》《郑笺》《诗集传》的束缚太深,不肯轻易走出自己认知的舒适圈,去接受一番思辨的洗礼。

但若是我们敢于打破前人思想的束缚,就能从《诗经》本身发现许多原理和法则,到那个时候,一个新世界、一个新境界就显现在我们眼前了。这便是李辰冬撰写这本《诗经通释》的本意,正如香港文学大师黄国彬所说的那样:

到了李辰冬先生的《诗经通释》,两千年来笼罩着《诗经》的翳障才全被扫清,千百年来的问题诗篇才有了明确合理的诠释。在《诗经》研究史上,如果郑玄、朱熹是牛顿,马瑞辰和姚际恒是普朗克,那么,李辰冬就是爱因斯坦了。

《诗经通释(全四册)》读后感(三):《诗经通释》编辑手记

知道《诗经通释》这本书,是通过阿城先生的一篇文章。时为2019年初,我后知后觉,其实阿城先生的文章流传已久已广,《诗经通释》更是早在1971年即于台湾出版。

阿老介绍说,《诗经通释》作者名叫李辰冬,他的研究结论一言以蔽之,《诗经》是生活于周宣王至周幽王时期的南燕人尹吉甫一人之作。惊奇之下继续读,文章列出李辰冬先生从《诗经》本身总结出的研究原理与法则,每一条都须付出大量的检索与考据工作。这些原理法则不能直观呈现诗三百由一人所作,但显然为这个惊世骇俗的结论摆出充分的论证。如果一名科学家,为一项颠覆认知的大发现提供了详尽的实验数据,旁人总得看过再做评价。《诗经通释》同样如此,也许这就是阿老所谓“轻易绕不过去”的原由。

我立即觅得一套《诗经通释》,读过之后,觉得很有出版价值。于是联络版权,颇费一番功夫,待到版权落实,排版、折校前期工作也完成,真正进入编辑环节时,已经一年多过去,转眼间2020年底了。

如今,回顾费时大半年的编辑历程,《诗经通释》可谓我从业以来编辑难度最大的书。这套1300页的大部头,单纯书末列举的参考资料就达167种,其中多为古代文献。对作者的每一条引文都要查考原书,这给编校工作带来巨大工作量。此外,大量复杂的考证、对照、辨析环环相扣,要想紧跟作者思维,甚至比阅读精彩的推理小说更“烧脑”。我像只蜗牛,在这片古老的文字丛林里缓慢推进,日拱一卒,遥望尽头不可及,但终于也走到终点。

蜗牛都遇到哪些困难呢?不妨简单做个总结。

其一,原书存在很多漫漶不清的文字。

《诗经通释》在台湾首版时,还处在活字印刷时代。书中的一些古文字、生僻字,可能因为缺少现成铅字,新造的字模笔画模糊,不易辨认。

例如全书屡屡提及的两个地名,今天一个在陕西白水县,一个在山西永济县,它们古时的书写已经像化石一样凝固在周代的彝器上,后世不再流通。别说铅字,现在电脑输入法也打不出。字形又相当复杂,盯着台版书努力辨认,越看越心里没底。怎么办呢?既然作者分析这两个地名时,提到王国维的《观堂集林》和《观堂别集》,于是按图索骥,去读王国维的原始论述,最终确定了这几个字的字形。然后请排版人员用电脑软件造字,笔画比铅字字模清晰多了。

再举个极端的例子:作者讲解《召南·驺虞》篇时,引用了石鼓文癸鼓里的一段文字,台版书上写的是:“虞人粦一吱,一朝夕敬口。”文句别扭,明显有误,但正确的应该是什么呢?我查询很久,找到一本齐鲁书社版王美盛著《石鼓文解读》,里面对应的句子是“吴人怜亟,朝夕敬惕”,注曰“吴人即虞人”。这八个字里并没有生僻字,为什么会错得那么离谱,我仍然不明白。

石鼓文的文字非常古老,假如不知道作者的引用来源,是不能轻易做出修改的,只能画问号存疑。后来,看到《诗经通释》另一处在分析石鼓文的年代时,作者引用了于省吾的观点,才醒悟他凭据的是《双剑誃吉金文选》,《诗经通释》里的金文多数引自这本书。真相万万想不到,原来台版的“一吱一”是一个字,两个“一”是上下的两横,“吱”左边的“口”其实是一个方框,代表笔画残缺的部分,右边是“攴”不是“支”。引文的最后一个字不是“口”,也是方框,表示字残。

由此我判断,作者的手稿是纵向行文,才导致一个生僻的古文字在排版时被错认为三个字。《周颂·有瞽》篇里有一处类似的文字错误,诗中的“鞉”被释义为“兆鼓”。其实不是兆鼓,而是“鼗”字,当纵向行文时,很容易被误解为两个字。

其二,每一条引文都要核对。

学者梁容若对《诗经通释》有过一句评价:“用力之勤,搜求之广,迈越侪伦。”此言中肯,非溢美之词。李辰冬先生为吃透《诗经》的每一个字,阅读了大量文献,在史地考据、文字训诂、诗义诠释等各方面广泛涉猎,互相比照,才走出前人“诗无达诂”的迷宫,形成自己清晰的判断。这应该是读书“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的一个难度系数极高的典范了。

《诗经通释》参考的经学文献就达111种,此外地理文献7种,历史文献34种,名物考释文献7种;编辑时面对不计其数的引文,无论长短,哪怕只是一个字的引用,都要逐一核对。如《大雅·云汉》篇二章的“虫虫”,释义“虫”在《尔雅·释训》里引作“爞”。这条单字引文在台版书中是有误的,台版书使用的字形应该是个错别字,至少与《尔雅》的古籍影印本不一致。这种看似微不足道的更正,尤其让我觉得为了不放过每一处引文错误,花费多少时间都值得。

其三,避免错改和漏改,千方百计找到修改依据。

《诗经通释》台版里有这样一段话:“这首诗写于宣王六年(公元前八二二),上推至夷王九年(公元前八九四)为七十二年,故可能为夷王时人。至于说是襄王时人,那就毫无根据了。”

夷王九年并不是公元前八九四年,莫非作者计算有误?经查,公元前八九四年是夷王元年,只要把九年改为元年,其他就都不用改。而且这段话是为了推算一个人的所属时代,以某个王朝的元年为起点当然比九年更合乎逻辑。我很笃定应该这样修改,却奇怪作者为什么会笔误?而当我在稿子上写下“元”字时,就立刻明白了,作者交给出版社的是手稿,一定是“元”写得像“九”,被排版人员认错了。

做过编辑的人都有体会,工作中最忌讳的不是看不出错,而是把对的改错,所以不会草率修改。但是有疑问的地方,又不能轻易放过,否则很可能将错误遗漏。修改时,要么明显是错,如别字病句,要么必须找到依据。依据有两种,一是从作者书稿中即可找到,二是利用字典和其他文献。举例如下:

书中说:“三月二十六日是庚寅,上推二十天不正是庚午吗?……《石鼓文·壬鼓文》说:‘天子永宁,日维丙申。’从庚午再往上推三十五天,不就是丙申吗?”按照作者从庚寅到庚午的推算方法,从庚午到丙申就不应该是三十五天,而是三十四天。我反复演算三遍,才敢修改,却仍忐忑。假如作者在世,还能找作者求证,可惜作者已经去世,只能慎而又慎。好在翻过58页之后,书中论及同一问题,这次写的是:“庚午是三月初六日,再往上推三十四天,也正是《石鼓文》里所说:‘天子永宁,日维丙申。’”心中悬着的石头落了地,看吧,作者自己也说是34天。

《小雅·宾之初筵》篇解释“乱我笾豆,屡舞僛僛”这两句诗时,说:“僛,通媒;媒,丑态。”“僛”的注音是“欺”,字形与“媒”也不相似,为什么会与“媒”通假呢?况且“媒”在字典里也没有“丑”的含义。我在《古代汉语词典》的拼音qi之下寻找,找到两个字,一是“倛”,意思是“古代驱除疫鬼时用的面具,状狰狞丑恶”;一是“娸”,意思是“诋毁,丑化”。我又去求证《说文解字》,它对“娸”的解释正是:“丑也。”将“通媒”改为“通娸”,应该没有问题。

其四,关于繁简字的选择。

《诗经通释》以简体字出版,但对诗文及引文中大量存在的古汉语生僻字,该如何处理呢?最初我使用工具书《古代汉语词典》时,没有注意版次问题,最深刻的一个印象是,但凡词典收入的字,除个别字的繁体与简体含义不同,不得不分列为两个词条,其余的都被做了简化。我感到又困惑又沮丧,仿佛该词典最大的权威性体现在可以对方块字改头换面上。

编辑工作进行到全书的六分之五时,为了赶进度,我把稿子带回家加班,结果很快发现了问题:我家的《古代汉语词典》里大部分字保留了繁体。原来这本词典是最新版,前面的《修订说明》第六条写:“词条立目用字基本采纳《通用规范汉字表》,表外字不做类推简化。”

我又喜又忧。喜的是,终于有依据不随意简化了,忧的是,得把编辑过的书稿再检查一遍,不该简化的字要还原为繁体。一时间身心俱疲,我得撑着。

试举几例说明对文字一刀切简化的不合理。例如“醻”,可以将右边简化为“寿”吗?它其实与简体字“酬”相通。例如“虆”,可以简化为“蔂”吗?“蔂”指盛土的筐笼或登山的用具,与“虆”无关,而“虆”有攀援、缠绕的意思,与“累”的字义之一相同。

其五,最为棘手的问题。

《诗经通释》的编辑工作量大,难度又高,但遇到问题不怕,经过思索能解决还有成就感。怕的是什么呢?怕的是发现书本身有疑点,因为不可能再请作者修订了。以其80万字的体量,在305篇诗之间不断建立各种时间、空间、事件、人物等联系,要做到严密周详、前后统一确属不易。李辰冬先生的一位畏友——学者赵友培就特别叮嘱他:“不要有矛盾,自己立的原则,自己要死守,不可予人以可乘之机。”

比如作者在计算卫武公年龄时,出现一个简单的加法错误,但究竟是取值有误还是得数有误,无从判断。起先我只有保留作者原文,另加编者注以示读者,后来抱着最后一丝希望,从图书馆借出作者的另一本著作《诗经研究》寻觅线索。结果喜出望外,里面也述及这个内容,且计算正确,便以此为据做修改。

还有一回,我发现书中相隔725页的两幅手绘地图里,浚地一次画在濮阳的东南,一次画在濮阳的西南。逮到如此隐秘的矛盾真没什么好得意的,唯有揪心。我尊敬且信任李辰冬先生的治学态度,但这里真的是他疏忽了吗?我再次仔细阅读上下文,并自己动手画图,慢慢理顺了关系,推断这两个濮阳虽然距离很近,却不是一地,前图里的濮阳实指濮阳废县。后来仍是从《诗经研究》里取得证据,作者在一幅地图上明确标出两个濮阳,其中一个写作“古濮阳”。

从感觉棘手到迎刃而解,这样的疑点解决掉好几个,最后只剩一两处仍存疑虑。例如解释《召南·江有汜》篇时,作者说仲氏由许国归卫,是顺汉水而褒斜道至镐京,再从镐京至卫。这条线路虽然大部分是水路,但绕了很大的远,是否合理呢?

追求完美永无止境,编辑如此,作者同样如此。《诗经通释》自首版之日就争议很大,但抛开结论不说,它的贡献十分明显。比如:它有力地排除了由《毛传》发端的种种附会之说,扫去千百年来笼罩《诗经》之上的人为迷雾;它穷尽文献,以前所未有的求实精神,追溯诗中的地理、制度、史迹等线索,由此得出的合理发现不可胜数;它不同于前人的碎片化解读和索引式解读,立足《诗经》本身,从诗义理解出发,通过对字字句句的细致解读,将《诗经》合拢为一个有机整体。简言之,它为理解《诗经》的真实图景提供了一条路径。

通过这样的阅读,读者将不再被置于各种成说之中无所适从,而是跟随作者打通诗与诗之间的界限,在建造《诗经》的整体面目过程中获得很多启发与思维乐趣。假如读者在此基础上能有新的发现,甚至对作者观点有所修正或补充,也是美事一桩。

《诗经通释(全四册)》读后感(四):《诗经通释》与尹吉甫

一、《诗经》的作者是谁?

《诗经》三百零五篇,其中一半以上,诗中都有一个“我”或“予”字。有时它代表一个族群,如《思文》篇“贻我来牟,帝命率育”,意思是遗留给我们大麦小麦,天帝命令普遍地播种。有时它代表诗中的某个人物,如《崧高》篇“王遣申伯,路车乘马。我图尔居,莫如南土”,这里的“我”是王的自称。而更多时候,它是一个无名的身影。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这个“我”在相思。“既张我弓,既挟我矢。发彼小豝,殪此大兕。”这个“我”在狩猎。“明明上天,照临下土。我征徂西,至于艽野。”这个“我”在出征。“忧心慇慇,念我土宇。我生不辰,逢天僤怒。”这个“我”在忧时。“我”是谁?虽然诗没有明言“我”是谁,但可以透过“我”之眼,看到伴随“我”一同出现的地点、事物、事件以及人物。《诗经通释》的作者李辰冬先生通过这种方式,发现《诗经》里大量的“我”其实是一个人,名叫尹吉甫。李辰冬先生认为,《诗经》是尹吉甫一个人的作品,也是他的自传。

两千年来从没有人这样提过,自古不都认定《诗经》是诗歌总集吗?李辰冬离经叛道的结论,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台湾学术界掀起轩然大波。有人支持,但更多人反对。还有学者起先质疑,随后却变为支持者,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梁容若先生。梁先生公开提出几点反对意见,但看过李辰冬先生的答辩文章后,他致函李辰冬说:

“接大著《谈诗经作者问题》,反复抽绎,觉所释多涣然冰释,怡然理顺,绝少可以反驳之处,故弟决定默然不再有言。……弟之《诗经解题》多采成说,缺乏真知灼言,今乃知其疏失。窃以为兄之《诗经》研究,用力之勤,搜求之广,迈越侪伦,《诗经通释》一书摧陷廓清之功,前无古人,置之古人名著中,决无逊色。”

梁容若先生所谓的“成说”,最主要就是《毛序》。历来阐释《诗经》的人,几乎没有不受其束缚的。《毛序》将十五国风、大小雅、三颂当作《诗经》的本来面目,局限在这个框架里寻求诗意,例如诗在《郑风》,就挑一段郑国的历史对应,也不管通不通,因此导致很多附会。

李辰冬先生则跳出风、雅、颂的制约,将全部《诗经》打通。他立足于《诗经》本身,把它当作一个有机整体,寻找其内部规律;他的方法核心是看似与文学不相干的统计学。说来简单,就是统计同一个地名、同一个人名、同一种称谓、同一种名物、同一个事件、同一个字眼、同一个成语、同一句诗句在《诗经》中出现的次数,并将含有共同元素的诗篇归纳到一起看。如此,不仅有助于字词义的理解,而且诗与诗之间发生了联系。最后,《诗经》表现为一个完整的故事,它是由尹吉甫的经历串起来的。

《诗经通释》重新安排了《诗经》的篇次,将这个荡气回肠的故事揭示出来,同时也从中发现一段古代的活历史,还找到了文献的佐证。

二、《诗经》中的地理发现

李辰冬先生提出研究《诗经》的几条规律,其中最主要是关于地理的:如将包含同一地名或相关地名的诗篇联系到一起,一定可以发现一件古史或故事。

来看《小雅·六月》篇。诗中说:“吉甫燕喜,既多受祉。来归自镐,我行永久。”《诗经》里有三篇直接出现“吉甫”的名字(另有一次是“尹吉”),《六月》即其一,诗中的“我”则是尹吉甫自称。诗中又说:“维此六月,既成我服;我服既成,于三十里。王于出征,以佐天子。”自从《毛传》将“三十里”注为“师行三十里”,后人几乎都按照行军理解,但前面的“于”字并没有得到解释。李辰冬先生按照他的方法发现,“三十里”其实是地名的代称。

《周颂·噫嘻》篇说:“骏发尔私,终三十里。”这里又出现了“三十里”,是与“私”连用的,“私”指私田。《小雅·大田》篇说:“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又说:“以我覃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与《噫嘻》篇联系起来看,这块私田属于南亩。南亩又在哪里呢?将《诗经》中出现南亩的诗归纳起来,有七篇之多,分布于《豳风》《小雅》和《周颂》。《小雅·信南山》说:“信彼南山,维禹甸之。畇畇原隰,曾孙田之。我疆我理,南东其亩。”“南东其亩”便是南亩,原来它在南山的东南。据李辰冬先生查考,南山即太行山。

与南亩密切相关的一个地名,是浚。浚在《诗经》里出现两次,《鄘风·干旄》篇说:“孑孑干旟,在浚之都。”《邶风·凯风》篇说:“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清代学者顾祖禹撰写的《读史方舆纪要》,是李辰冬先生查考地理最得力的工具,书中说浚城在濮阳废县东南。而濮阳废县,正在太行山的东南。《干旄》篇出现的旟,是代表地方长官的旗帜,旗上绘有鸟隼图案,而《六月》篇说“织文鸟章,白旆央央”,形容的恰是旟。如此一来,《六月》的“三十里”即《干旄》的浚,“我服既成,于三十里”应解释为:我组织的队伍,来自三十里广袤的浚地。

《诗经》是一个整体,将分散在风、雅、颂里的几首诗联系起来,就发现了浚地与尹吉甫的关系。按照这种方法,李辰冬先生又找出尹吉甫的另外几个身份特征,总归起来就是:尹吉甫原籍南燕,本姓姞,他是卫国贵族的外甥,流亡到卫国做士,并被任命为浚地的良人,良人即率领二千人的乡长;他能文能武,在宣王中兴期间为王室所用,被派为尹氏的官职。

《诗经》里属于卫国的地名有十余个,这里有尹吉甫的家,并承载着尹吉甫入仕与婚恋的故事。此外,李辰冬先生由陈、宋两国地名,追溯出尹吉甫随卫武公之子平陈、宋,以及他的恋爱经历;由相关韩城的地名,发现韩侯娶亲及迁城的过程;通过整理陕西西部、北部和山西西部的地名,竟然寻出周宣王亲征猃狁的路线;再由汉水至淮水,又揭示出宣王南讨徐国的史迹……最后,这些发现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它是一部宣王复兴史与幽王亡国史,同时穿插了诗人自己的爱情始末。

三、《诗经》中的文献依据

李辰冬先生从《诗经》内部寻找规律,为《诗经》梳理出一个气势磅礴的故事,但除非拿出诗歌之外的事实证据,才更有信服力。

首先来看一首可以精确日期的诗——《小雅·十月之交》。诗中说:“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彼月而微,此日而微。今此下民,亦孔之哀。”据天文学推算,公元前776年8月21日有月食,9月6日有日食。两食迭见,就是“彼月而微,此日而微”的意思。转换为中国历史纪年,此诗写于周幽王六年十月。

《邶风·柏舟》说:“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将这句与《十月之交》并看,指的不就是同一件事吗?可是因为《柏舟》系于《邶风》,《毛序》硬从卫国统治者身上寻求解说,以为是卫顷公时作品,这比周幽王六年提早了百年左右。后来解诗的人,也看不出“日居月诸,胡迭而微”的写实意义,往往将这句诗看作比喻,例如象征着君臣失道而昏聩不明。

除了天文证据,还有文献证据。清代学者雷学淇著有《竹书纪年义证》,于幽王五年载说:“皇父作都于向。”与《十月之交》里的诗句“皇父孔圣,作都于向”,事迹相合。《十月之交》的写作年份比这条史料错后一年,时间上也能够衔接。

《诗经通释》按时间顺序重排了《诗经》的次第,将三百篇以历史事迹重新归类,每项事迹由一首诗领衔,其下涵盖数量不等的诗篇。这些领衔诗大多能找到文献依据,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竹书纪年》。这部史书有古本、今本之分,版本很多,《竹书纪年义证》即其一。历来总有人怀疑《竹书纪年》不可靠,但李辰冬先生将《诗经》与之配合,两者竟互为印证,不仅《竹书纪年》可信,《诗经》更因个性化与细腻的描写,表现为一幅写实的、生动的历史画卷。其他文献依据还包括金文、石鼓文、《易林》、《新唐书》等。

如此检验之后发现,这些文献依据集中在宣王四年至幽王六年之间,而李辰冬先生加上自己对诗义的理解,将《诗经》的时间上下限划为宣王二年至幽王七年。换句话说,《诗经》涵盖的是五十年历史,并不是以前人们认为的五百年。

如果说历史记载像简洁的标题,《诗经》则是标题之下的剧本。《竹书纪年义证》于宣王四年载“王命蹶父如韩,韩侯来朝”,为《大雅·韩奕》提供了历史依据。而诗歌本身,好比把历史搬到舞台上,尽管相隔两千余年,仍能完整传达当时的情景:韩侯启程时,显父为他践行,筵席上有蒸鳖,有肥鱼,有鲜嫩的春笋与香蒲;韩侯手持介圭朝觐,宣王送给他旗帜、版图、黑色衮衣、红色鞋子,还有华美的车具。诗中还有史料里没提及的:韩侯随后前往南燕,迎娶蹶父之女,百辆车马随行,光彩异常;他从旧韩城迁至新韩城,这块土地山水肥美,物产丰盈,他来到这里是为了宣王交给的使命。

四、重新归类三百篇

《诗经》是写实主义的,但另一方面,它是文学作品,不可能像历史那样,每一首都出现时间、地点等明确信息。李辰冬先生是如何将所有诗篇分门别类的呢?他主要依靠两条:比较与统计。《诗经》多有重辞,通过统计相同字句的出现次数和使用方法,可以得到许多发现,使诗篇之间发生联系。

李辰冬先生将《诗经》中的四十四篇归于幽王时期,若按《小雅·北山》篇的“嘉我未老,鲜我方将,旅力方刚,经营四方”推算,彼时是宣王五至六年征伐猃狁期间,尹吉甫正值壮年,姑以三十岁计,到了此时的幽王四年,诗人已经七十五岁左右,步入晚年。他在晚年目睹王室遭乱,自己也遭遇极大不公,因此这时的诗几乎都在忧虑国事和控诉权贵,有很多相同之处。列举示例如下:

1、幽王三年至五年,王室发生变故,周幽王宠爱褒姒,废申后及太子宜臼,宜臼出奔申。这就是《小雅·正月》篇“赫赫宗周,褒姒灭之”,《小雅·雨无正》篇“周宗既灭,靡所止戾”,《大雅·板》篇“怀德维宁,宗子维城。无俾城坏,无独斯畏?”

2、《竹书纪年义证》于幽王六年载“王命伯士帅师伐六济之戎,王师败逋,伯士死之”,又载“西戎灭盖”,说明当时有战乱。这就是《雨无正》篇“戎成不退,饥成不遂”,《大雅·召旻》篇“今也日蹙国百里”,《大雅·桑柔》篇“天降丧乱,灭我立王”。

3、幽王五年,皇父作都于向,随即迁居于向,这就是《十月之交》篇“皇父孔圣,作都于向”“择有车马,以居徂向”,《雨无正》篇“谓尔迁于王都”。

4、帅师伐西戎的伯氏(士),以及作都于向的皇父等权贵,是拥护褒姒的;诗人则反对废黜太子。即《板》《正月》与《十月之交》中的相关记载。

5、诗人曾劝诫伯氏,但伯氏无动于衷。即《板》篇“我即尔谋,听我嚣嚣。我言维服,勿以为笑”,《大雅·抑》篇“诲尔谆谆,听我藐藐”“听用我谋,庶无大悔”;《板》篇“老夫灌灌,小子蹻蹻。匪我言耄,尔用忧谑”,《抑》篇“匪用为教,覆用为虐。借曰未知,亦聿既耄”。诗人苦口婆心,听者却态度轻蔑,嘲笑诗人是个老耄。也即《大雅·民劳》篇“敬慎威仪,以近有德”,《抑》篇“慎尔出话,敬尔威仪”。

6、伯氏与皇父结为亲家,更是互相袒护,求取利益。即《正月》篇“彼有旨酒,又有嘉殽。洽比其邻,昏姻孔云”,《小雅·节南山》篇“式夷式已,无小人殆。琐琐姻亚,则无膴仕”,《小雅·我行其野》篇“不思旧姻,求尔新特。成不以富,亦祗以异”。

7、诗人遭伯氏等人诬陷,被褫夺官职、住房、田地,甚至将他下狱。就是《正月》与《小雅·沔水》篇都有的诗句“民之讹言,宁莫之惩”;《十月之交》篇“彻我墙屋,田卒污莱”,《大雅·瞻卬》篇“人有土田,女反有之”;《召旻》篇“我位孔贬”,《小雅·角弓》篇“受爵不让,至于已斯亡”,《正月》篇“忧心惸惸,念我无禄”,《秦风·权舆》篇“於我乎!每食四簋;今也每食不饱”;《小雅·小宛》篇“哀我填寡,宜岸宜狱”,《召南·行露》篇“何以速我讼?虽速我讼,亦不女从”,《瞻卬》篇“此宜无罪,女反收之”,《雨无正》篇“若此无罪,沦胥以铺”。

8、周围的人不敢得罪权贵,全都唯唯诺诺。就是《雨无正》篇“凡百君子,莫肯用讯,听言则答,谮言则退”,《桑柔》篇“朋友已谮,不胥以穀”,《沔水》篇“嗟我兄弟,邦人诸友,莫肯念乱”。

9、最终的结局是恶有恶报,如《竹书纪年》的记载,伯氏被正法。即《瞻卬》篇“鞫人忮忒,谮始竟背”,《小雅·巷伯》篇“捷捷幡幡,谋欲谮言。岂不尔受,既其女迁?”

10、诗人遭受这一连串变故,对身处乱世发出慨叹。即《正月》篇“父母生我,胡俾我瘉?不自我先,不自我后”,《瞻卬》篇“心之忧矣,宁自今矣!不自我先,不自我后”,《王风·兔爰》篇“我生之初,尚无庸;我生之后,逢此百凶”。

相同的人物、事件、情感、时代背景以及遣词造句,在四十余篇诗中交互出现,像纵横交错的节点织出一张完整的大网。当这些诗歌明显带有个人属性,这些个性事件在不同诗篇中重复出现而显出原委时,它们由一人所作的印象相当鲜明。连朱熹也曾感到,《何人斯》与《巧言》“疑出一手”,这两篇均被李辰冬先生列在幽王时期。

五、如何评价《诗经通释》

解《诗经》的人,有意无意,都持有某种立场和视角。《毛序》是以政教说诗,因此后人有言:“汉儒说诗,不出美刺二端。”朱熹是道学家看诗,动不动搬出一个“淫”字。此外还有民歌的视角,等等。对每首诗的解读更是五花八门,历史上《诗经》研究汗牛充栋,却众说纷纭,让人徒生“诗无达诂”的感慨。

例如《齐风·东方未明》这首小诗:“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东方未晞,颠倒裳衣。倒之颠之,自公令之。折柳樊圃,狂夫瞿瞿。不能辰夜,不夙则莫。”《毛序》认为诗义是“刺无节也。朝廷兴居无节,号令不时,挈壶氏不能掌其职”,挈壶氏是掌漏刻的官。朱熹有意摒弃《毛序》,却难脱窠臼,在这首诗上仍依循《毛序》,并补充说:对颠倒衣裳的人,已算是早,传公令的人却还以为晚。清代的姚际恒批评《毛序》最为尖锐,却无法提出新解,只说“末章难详”。

末章的“折柳樊圃,狂夫瞿瞿”,不知难倒多少人。朱熹说,柳做的篱笆是防不住人的,但狂夫仍不敢闯入菜园,比喻辰夜界线分明,本应是极简单的道理。这里面除了强词夺理,还有些什么呢?现代学者闻一多对《诗经》用功很深,李辰冬先生吸纳很多他的观点。而闻一多怎么解读《东方未明》呢?他前后有过两次解读,早期一次发表在《诗经的性欲观》里,从原始社会野性奔放的角度出发,认为诗歌写的是男女性欲;然而又说末章起始两句文气不接,这是因为诗人不愿明言,就制造谜语,即所谓隐喻的方式。另一次见于《风诗类钞》,闻一多做了修正,认为诗出自女子之手,描写忙忙碌碌的做官吏的丈夫,丈夫出门前不忘围起篱笆,以防范其妻。

阅读文学当然需要想象,可是既往对于《诗经》的想象,往往走向了猜谜。

李辰冬先生解读每一首诗,都从《诗经》整体出发。首先,他发现《诗经》里单称的“公”,除几次特例之外,都指卫公,因此《东方未明》与卫公相关。而尹吉甫平陈、宋时,即是卫国派给的任务。其次,“不夙则莫”指起早贪黑,意思和《召南·小星》与《召南·采蘩》的“夙夜在公”一样,这两首诗都和出征相关,《小星》篇说:“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如此看来,《东方未明》末章的“狂夫”,其实是“征夫”之讹。《诗经》里有四篇用过“征夫”,而“狂夫”却无他例。进行这番比较之后,李辰冬先生将《东方未明》解释为听到出征集合令时手忙脚乱的情形,末章表现征夫离家前的恋恋不舍,意思是:“折些柳枝把菜园子围一围,出征的人瞪着眼睛看着它。也分辨不出是早晨是黑夜,不是早上动身就是晚上开拔。”这不是很合理吗?

李辰冬先生的反对者里面,有人批评《诗经通释》用了太多历史的方法,不用这种方法照样可以欣赏诗。然而姚际恒解《邶风·北风》时从反面说过一句话:“‘莫赤’二句,在作者自有意,后人无径路可寻,遂难窥测。多方求解,终不得一当,不如但赏其词之妙可耳。”但赏其词之妙,实际上是不得已而为之。为什么朱熹、姚际恒常说“此诗难详”或“不敢强解”?因为《诗经》具有明显的个性。所谓个性,是指特定的地点、特定的时间,特定的人物和事件,以及属于个人的特殊情感。由于不了解这种“个性”,所以造成“诗无达诂”的局面。

还有人不相信李辰冬先生离经叛道的结论,说他“信口开河”。这是偏见之言。首先,认为《诗经》是尹吉甫一人之作,不是李辰冬先生的凭空想象,而是他一字一句解读之后得出的结果。其次,历来解读《诗经》的人,都要持一定立场或视角,否则无从下手。李辰冬先生从《诗经》本身总结出一些研究法则,继而运用这些法则从诗义里寻出尹吉甫的事迹,再用尹吉甫的事迹去考察每一篇诗,将《诗经》诠释得顺理成章,这本身无可厚非。

平心而论,李辰冬先生的解读都确凿无疑吗?也不是。诗歌毕竟是文学作品,即便《诗经》是写实主义的,仍要使用艺术手法表现。比如只有极少数诗篇会出现具体日期,却有大量诗篇通过景物描写表明季节,后者当然带有更大的语义弹性。

例如《竹书纪年义证》幽王六年记载王师败逋,伯士死之,这是历史写法,十分明确。《诗经》里却没有如此清晰的陈述。李辰冬先生说伯氏败逃至南燕,凭借的是《桑柔》篇的诗句:“忧心慇慇,念我土宇。我生不辰,逢天僤怒。自西徂东,靡所定处。多我觏痻,孔棘我圉。”伯氏是南燕国君之子,尹吉甫原籍也是南燕,所以诗中说“我圉”;“自西徂东,靡所定处”,意思是从西至东没有一处安定之所。放到历史背景中看,设想这是伯氏由镐京败归南燕,是有合理性的,可惜无法证实。就好像一件出土的周鼎,李辰冬在花纹模糊之处,循着残损的痕迹接了一笔。

但因此就要全盘推翻李辰冬的研究结论吗?其实不妨换一种思路:假如发现一首诗的解读与全书矛盾,或者明显有误,这时再将此诗的解读存疑或否定;否则不必因为李辰冬做出推想就予以诟病。当人们欣赏某位古代诗人的作品时,不也用到想象吗?只是因为诗人的身份明确,所以不会受到质疑。

如果不急于对李辰冬先生的研究结论下断语,就会发现这一事实:无论如何,《诗经通释》的贡献都十分显著。

推荐阅读
  • 小说推荐丨﹤古言﹥作者:李息隐《掌中宝》

    小说推荐丨﹤古言﹥作者:李息隐《掌中宝》

    小说推荐丨﹤古言﹥作者:李息隐《掌中宝》 文案:他是少年成名的元帅,驰骋沙场,威名赫赫。 她是长于市井的姑娘,温柔可亲,手巧人美。 小城初次相遇,他就把她看进了眼

    07-15

  • 山大春晖泗海承风支教队打包“清风化暑”项目物资

    山大春晖泗海承风支教队打包“清风化暑”项目物资

    7月14日,山东大学学生春晖社泗海承风支教队队员前往“微爱·泗水超市”打包“清风化暑”项目的清凉物资,三名负责队员分工明确、做事高效,顺利地完成了“清风化暑”项目

    07-15

  • 革命精神浸润童心,红色血脉铸魂育人

    革命精神浸润童心,红色血脉铸魂育人

    为进一步弘扬革命传统文化,赓续红色基因,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怀。2022年7月7日,“同心燃梦”社会实践队赴湛江市赤坎区银球幼儿园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 本次活动将分

    07-15

  • 传承泥塑文化,感受非遗魅力

    传承泥塑文化,感受非遗魅力

    吴川泥塑又称泥公仔,以当地盛产的陶泥和稻草为材料,后经着色而成。吴川泥塑一般以人物造型为主,是中国一种古老和传统的民间艺术,被誉为民间艺术的“三绝”之一。 为进

    07-15

  • 情系乡村发展,扎根基层调研

    情系乡村发展,扎根基层调研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近日,岭南师范学院商学院“飞跃鹰隼”社会实践队来到杨柑镇布政村开展调研活动,旨在以采访调研、实地考察等形式了解布政村火龙果产业的实际发展

    07-15

  • 社会实践心得5

    社会实践心得5

    昨晚带队老师和我们开了小短会,他提到了当地的农作物如何走出湛江、如何走到全国还有现在这边存在的许许多多问题,还有他的一个好朋友开厂遇到的包装袋风格、包装规格、菠

    07-15

  • 参加“暑假防溺水教育”班会有感

    参加“暑假防溺水教育”班会有感

    为期10天的“三下乡”活动,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日子,让我过得十分充实。在放假之前,每次放假回家,一躺就是一整天,在“三下乡”这段日子里,我们每天都会安排的满满的

    07-15

  • 点燃“馨星”之火,绽放时代光彩

    点燃“馨星”之火,绽放时代光彩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而“馨星”之火,可以让更多人感受到外语与党史相互交融魅力与新时代新青年的力量。我们作为新青年,在馨星这个队伍中,对未来的行动做出了进一步的规

    07-15

  • 齐心协力,开启下乡之行

    齐心协力,开启下乡之行

    7月4日上午,“朝阳行”社会实践队全体队员集合在宿舍苑区门口,队员们个个心怀憧憬、摩拳擦掌,一举一动无不散发着一股斗志昂扬的少年精神气。 迎着连绵大雨后的朝阳,展

    07-15

  • 关于神话故事的作文300字

    关于神话故事的作文300字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关于关于神话故事的作文300字,欢迎阅读与收藏。篇一:关于神话故事的作文300字吴刚伐桂的故事

    07-14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4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