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来的是乌鸦读后感1000字

发布者:静止地过去 2021-12-5 05:16 来自: 文章吧

《最后来的是乌鸦》是一本由[意] 伊塔洛·卡尔维诺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27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最后来的是乌鸦》读后感(一):《最后来的是乌鸦》读后感

今年跟意大利著名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1923-1985)还是挺有缘的。 知道卡尔维诺的大名已是十年前的事了,那时还特意买了一本他的《新千年文学备忘录》。薄薄的一本,因为那会刚工作没多久,囊中羞涩,而他的书当时大都售价颇高,只好买最便宜的一种作为了解了。不过,书到手后,热情已过,也就将之束之高阁了,不想,这一放就是十年。不过,前几个月从书堆里找出来时,还是蛮新的。这书是他的遗作,是他关于文学创作经验的一系列讲座的结集,在书中他出入古今典籍、旁征博引,而又有不少独到见解,看完还是很受益的。 据说卡尔维诺因突然离世而与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可见了他的文名籍甚了。不过,这种说法,之前在看老舍、沈从文等著名作家的相关介绍文章中也曾读到。这或许就像那看书太用功,蘸墨水吃东西的名人不止上过小学课本的陈毅元帅一人,像古代的书圣王羲之,现代的学者陈望道、黄侃等也有相似的逸事。也许他们都有做过吧,谁知道呢,不用在意这些细节吧,哈~ 扯远了,还是说卡尔维诺吧。不曾想,在看完《新千年文学备忘录》时隔不久,又看了他的另一本作品。那就是最近花了近一星期才看完的《最后来的是乌鸦》(Ultimo viene il corvo, 马小漠译,译林出版社2021年11月第一版)了。这书是他20多岁时写的30篇短篇的结集。根据《后记》所言,这些短篇有四大主题。可惜自己看完,只分出了三种,看来阅读能力还有待提高呐,呵。前面十来篇关于童年题材的小说,是最让自己读着回味的,毕竟童年对自己来说也是渐行渐远,一去不返了,看着相关文字,忆着过往不免起了感慨。中间的十来篇则是关于战争题材的,后面部分,则感觉有些似黑色幽默。 或许这些早年的作品更多的是作者的文学试验品吧,侧重于文学技巧的修炼。作者讲述故事时貌似不带感情的客观白描,让自己对其中不少篇,在读完是无感的。打小,语文老师每讲完一篇课文,都会让同学们归纳中心思想什么的。而自己在看这些小说时,不少篇竟是归纳不来,说不清作者想讴歌什么或者鞭挞什么。这要是考试中的阅读理解,自己怕是不及格了,不过,也许作者什么也没想吧,就是纯粹想讲个故事,只是自己想多了吧,哈哈~

《最后来的是乌鸦》读后感(二):风格与意义

《最后来的是乌鸦》是本小说集,最早于1949年出版。阅读前了解到本书题材多样,所收作品既有童话和传奇色彩,又含有特定的现实意义;既有浓厚的抒情性,又有一定的哲理性。该版本收录了一九七六年版卷头语和一九六九年版前言。从中可以了解到很有趣的事。作者卡尔维诺对自己小说集的主题和风格有种执着。所以他会在一九六九年版中删除第一版里包括的几个短篇,而原因是那几篇在整本小说集中,有些风格上的格格不入。我不禁想到现在很多作家的书,不都是越废纸越好吗,内容不够就放大字号增加留白。这既能凸显卡尔维诺的性格,也能反映出他对读者们的尊重。一般来说,读者肯定会希望一次能看多作者更多的作品。他这样牺牲作品的精神,值得敬佩。

在准备正式阅读这些小说前,我先仔细看了下目录。作为书名使用的《最后来的是乌鸦》果然在其中,但并非是首篇。一般情况,我是会先阅读小说集的命名篇,可能是心理作用,会觉得该篇是重点。不过,这回我改变了方式,留下我最期待的一篇,直到我不停地阅读全书,读到它为止。这样也有助于我更加了解卡尔维诺的风格。不过我也会想,一九四九年后的二十年,卡尔维诺改变了他小说集的选篇,那又过了六十二年的今日,如果卡尔维诺还活着,那他想必仍会做出改变吧。不过这只能是我的思考了,尤其我对他所说的博物主义风格的乡村地方主义感到迷茫。这或许是我对这类细分的风格不甚了解,所以阅读这本书时,我很想找到其风格的精髓。

那么说下第一篇给我的感受吧。因为我是在下午阅读的,看到题目《一个下午,亚当》觉得有些亲切。我的下午在用来阅读书里的下午。整个故事是十分简单的,出场人物也只有两个,女佣和园丁。他们二人构筑了一个十分轻松又饶有趣味的下午。小伙子一次次抓住各种女生会讨厌的蛤蟆、虫子还有蛇等等,然后要将它们作为礼物送给女佣。可爱的女佣虽然不断拒绝这些奇异的礼物,又一次次对下一件礼物满怀期待。而在放弃这些礼物后,也没有真的生气。整篇虽然没有什么转折,却把年轻人单纯的欢喜展现的十分生动有趣。让人想起,青春曾是那么美好的一件事。

不过,因为前言的关系,我又读了一遍,试图弄明白卡尔维诺到底要表达什么风格。结论是我还得继续读,希望全书读完时,我能有更准确的判断吧。

《最后来的是乌鸦》读后感(三):卡尔维诺和他“过时的”短篇

低调的卡尔维诺在卷头语中写道:“这些过时的短篇(或者也许,说到底整本书都是这样)……在那些年间意大利很多文学作品中都是很常见的。”要是我们信了他的话,可能要被骗了,如此有魅力的“作家们的作家”,只有他一人。

约翰•厄普代克曾说,博尔赫斯、马尔克斯和卡尔维诺三人同样为我们做着完美的梦,三人之中,卡尔维诺最温暖明亮。

尤其是读他的短篇小说,更能感觉到一种轻盈、容易与愉悦。不需要拨开长难句的迷雾,卡尔维诺的叙述总是简洁的、平静的、不带说教的,甚至带着点儿奇幻戏剧的色彩。在他的小说中读者似乎看不到作家的身影,他看似用客观而轻盈的笔触,实际却在写人生不可避免的困境。在短小的篇幅中,卡尔维诺抓住了最值得玩味的生活片段,灵活生动地写出现实生活的复杂,一击即中。

《最后来的是乌鸦》是卡尔维诺第二本书,通过文字我们可以看到卡尔维诺早期的风格,一个还不是更成熟的卡尔维诺。这本书写于一九四五年夏天到一九四九年春天,一共有三十个短篇。其中有一些短篇此前已经收入到《短篇小说集》中,乌鸦则更为全面地收录了这些作品,也可以看到一位作家的成长之路。

当时的卡尔维诺还是个青年,但他所展现出来的天赋已经让人惊叹。据说他有着构造复杂、精巧的大脑、堪比爱因斯坦,虽然我们无从考证,但是我们得以从文字中窥见卡尔维诺叙事的繁复与精巧,也能捕捉到他的敏感。

第一部分“抵抗运动”主线的短篇《路上的恐慌》,写一个通信员穿越敌区时的心理活动。第一营的“千斤顶”是全旅最快的通信员,他认路准,从不迷路也从不会受伤。但面对战争的游戏,可就不像记忆里在森林游玩这样愉快了,这是一场相互追赶、相互躲藏的游戏,有致命的危险。他也想在干树叶的海洋中迷失,在那里游弋沉浮,但他的双腿在载着队友的希望,更载着他自己的希望。在黑暗的山坡上、在荆棘丛生的山谷中,每个树上,每丛荆棘里、每个石子堆……到处都是德国人,都是他们的头盔、他们升起的步枪。其中有个叫“龚德”的,千斤顶总感觉他在身旁,跟他一起走着,互相追赶着。“龚德”就是千斤顶内心的恐慌。“加油,千斤顶”,他的战友对他说。而当他起身的那一刻,“龚德”也跟着他一起上路了。卡尔维诺用“龚德”这个形象映照出战争时期人们内心的恐慌,而战友的鼓励和爱人莱吉娜的形象,则是一个普通的士兵对安定生活的期盼。卡尔维诺并没有用沉重、压抑的文字,看似给了读者轻轻一击,实则在各种晦暗不明的景色和隐喻里,带有那个时代深深的悲伤。

同样在森林里被追赶的主题《去指挥部》,也有类似的寂静。森林似乎越来越密,越来越寂静,拿武器的士兵和没拿武器间谍的,双方的姿态很明显。“这一条路,总是通往一个什么地方的。到指挥部不是从路上去的。”其实没拿武器的人心里明白自己的结局,但他还是抱有希望,只要他能有片刻自由,他肯定会逃掉,他对未来忽然又十分笃定起来,最后士兵拿起子弹、扣动扳机、子弹进到他的身体,他还妄想自己活着,到神经还可以思考的最后一刻。

不论倒下的是战友还是敌人,他们也都是普通人,都有对死亡与生俱来的恐惧。在卡尔维诺的笔下,没有政治观点,也没有道德说教,没有凄惨的哀嚎,没有口号式的话语,甚至人们都不激烈反抗、不去搏斗。那些看似平凡人物的不起眼的困境,甚至还交织着幽默感,背后藏着复杂的社会困境,藏着现实对小人物尖利的磨难。在无法逃脱的时候,这些人物总要被迫面对,各自怀着自欺欺人的侥幸,当悲剧来临的时候却又不得不去面对。就像《最后来的是乌鸦》里试图逃生的士兵,他以为拿枪的小伙子会射击乌鸦而放弃他,但他不可幸免地被击中了。这就是不按规律发展的现实,是我们即使挣扎着也不能甩掉的噩梦。这些鲜活又遥远的故事,不真实地像童话里的事情一样,纯粹而又荒诞,我们拨开这些故事轻巧的外表,找到暗流涌动的内核,才看到卡尔维诺笔下客观、平静又残酷的真实的生存困境。

《最后来的是乌鸦》读后感(四):在文学中畅游的顽童,一生都在不断超越自我

在二十年前我第一次读到卡尔维诺的《寒冬夜行人》就被这10个风格完全不同的开头吸引了。年少的我没想到小说还能有这么写法。在读了卡尔维诺的其他作品之后,我发觉卡尔维诺是一个真正的热爱文字的人,是文学中的探路者。他一生在文字里面不停探索可能性,犹如一个好奇的孩童。

这本《最后来的是乌鸦》是卡尔维诺的一本短篇集。我之前收的《卡尔维诺文集》中短篇不多,这本《最后来的是乌鸦》算是补全了。

读卡尔维诺的短篇和长篇感觉还是完全不同,卡尔维诺的长篇新奇,有趣,隐喻强。卡尔维诺年轻时候写的和年纪大了之后写的也风格迥异。《祖先三部曲》就比《寒冬夜行人》更加的尖锐,夸张。

在这本短篇集中,你能看到卡尔维诺心境上的变化。这本书中收录了三十个短篇故事,虽然没有说明,但我猜应该不是按照写作的年代来分类的。后记里面说被这三十个故事分成了四类:童年的世界,战争的童话,特殊的现实主义和消遣的阅读。

卡尔维诺写儿童和童年,并不带有一种主观的色彩。很多作家的眼中,儿童就是纯真美好的,童年是梦幻的。或者有的作者写暗黑系的童年。卡尔维诺的儿童则是很现实的,既有儿童的纯善,也有不谙世事的恶劣,但都属于天真的范围。

看了《一个下午,亚当》《装螃蟹的船》《被施了魔法的花园》能感觉到儿童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尤其是《装螃蟹的船》中,孩子们的打闹,抓俘虏的游戏,和我看自己儿子和小朋友玩的感觉一模一样。虽然这是上个世纪的书了,但是人类的幼崽一直没有变过啊。

《最后来的是乌鸦》则是典型的战争童话。对立的两位士兵,精准的枪法,到最后德国兵为了让意大利士兵看到降落的乌鸦,忘记了自己才是目标,忘情地指出乌鸦来了,结果可想而知。看这篇的时候真的很感慨。脱离战争的环境,其实他们都是一些普通的人。他们的欲望和兴趣其实很简单,但是战争迫使他们成为敌人。

《蛋糕店里的盗窃案》是卡尔维诺最著名的短篇之一,讲述的是三名窃贼进入了一个蛋糕店进行盗窃。虽然他们的目标是钱,但是当盗贼看到香喷喷的蛋糕的时候,就被这些甜美的食物吸引了,根本顾不上去找钱。身为读者的我,看到这里,都觉得看饿了。盗贼们吃得停不下来,最后把警察等来了。结果警察来查看现场的时候,也情不自禁被糕点吸引,开始吃了起来。盗贼们趁机逃之夭夭。

这种让人啼笑皆非的荒诞感真的非常卡尔维诺了。在人类本能的对美食的欲望前面,律法和道德就不是那么有约束力了。

卡尔维诺虽然是纯文学的代表人物,但是他的书一点都不难读,可以说读起来非常流畅,阅读体验感极佳。

他的小说奇幻瑰丽,但是又紧紧贴近现实。他如同一个顽童,在文学的宇宙中发掘各种未知。读卡尔维诺的作品永远不会让人失望。

《最后来的是乌鸦》读后感(五):战争的阴影,遥远的温柔

最早读到卡尔维诺是在一个阅读app的推送上,当时还不知道卡尔维诺的名头,也不怎么看书。读的是《糕点店里的盗窃案》,读得很高兴,小说中混乱的场面长久在脑子里盘旋。是很少会读到的那种能给人带来快乐的作品。不过没记住作者是谁。记住他是因为王小波总在自己的书里念叨卡尔维诺。于是就一本挨着一本看,在《短篇小说集》里再次读到了这篇,才知道原来过去是卡尔维诺第一次带给我阅读的快乐。

这次在《最后来的是乌鸦》中又读到了这篇小说,依然感觉很快乐。原来这篇写于1946年,是卡尔维诺文学起步不久写的小说。这篇也收录在之后1958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和1969重新挑选再版的《最后来的是乌鸦》中。或许在别的国家,这篇也曾多次带给读者快乐吧。

重读这篇小说前,我在想,这几个窃贼经验丰富,为什么却在这家蛋糕店栽了跟头?直到我读到“圣婴”翻进店里发现蛋糕之后的记忆:“他已经好多年,也许是自从战争爆发以后,就没像样地吃过什么甜点了”,我理解了为什么一次普通的盗窃会引发一场连警察也参与进来的欢乐的混乱。

“圣婴”像猫一样灵活,每次盗窃都靠他先翻过去,要想吃点好的,对他来说岂不是易如反掌。如果连他都没能吃过什么甜点,那么专注于搞钱的“机灵鬼”也没吃过,而每次都不得不在外面放风而积攒了不少不满的屋奥拉-屋奥拉又怎么经受得住带着“遥远的温柔”的战前记忆的蛋糕的诱惑呢?

促进这个故事的是心理活动。“圣婴”首先并没有感到贪婪,而是激动。但是当他看到越来越多的糕点排列在他的面前时,他“害怕自己手中所有的那种美妙在他的整个生命中只有那么短短几分钟时间。”也许经历过战争时期的匮乏,在面对丰盛的时候,会被失去的恐惧紧紧抓住。即使已经无法再吃下去了,但还是不愿意停下。生理上的边际效应可以降到最低,心理上的却还在加码。“饱食后的愤怒让他变得更自私更恶毒。”

卡尔维诺在1969年版的前言中把这篇归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流浪汉冒险题材”的主线中,并且说几条主线之间依然时有重合,并不是截然区分的。连接起这些小说的是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了。

第一条主线卡尔维诺明确地说是“抵抗运动”,是那个年代很多作家普遍的叙述风格。但卡尔维诺还是写出了自己的风格。《路上的恐慌》写了一个半夜去报信的游击队员“千斤顶”在路上的恐慌心理。他在一条早已走过无数遍的路上行走,然而陪伴他的是对敌人的恐惧,最后,这种恐惧已经完全有了具体的形态。

《去指挥部》却有一种卡夫卡《法的门前》的感觉,故事中那个指挥部似乎永远也到不了。然而不同于卡夫卡的寓言,这个故事与战争有关,叛徒必须死亡。而这一主线的其他故事,结局也总是死亡。不过卡尔维诺处理的死亡是诗意的,地雷爆炸时,“土地变成了太阳,空气变成了土地”;士兵被神枪手射中时,“乌鸦打着圈地徐徐降下。”

与这种直接写在战争期间的游击队员、俘虏、农民的生活顺承的,是流浪汉冒险题材。这些故事几乎都发生在战争结束之后,人们过着匮乏的、漂泊的生活,渴望着稳定的东西,或许是美元,或许是在一张床上睡一晚上,或许仅仅是一件御寒的衣服。这些故事都是带着泪花的笑,有着意大利人那种辛酸的吵闹。

然而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下的,应该还要包括卡尔维诺所说的第三条主线“带有明显个人色彩的‘记忆文学’”,这些小说排在最前面几篇。其中一些篇目中,已可以读到战争即将降临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也可以读到关于战争的悲观主义,“该经历的都经历了”,“还会有其他东西来代替战争的。”但更重要的也许是那些诗意的、充满阳光与海水的作品,那是远离战争的“遥远的温柔”。

如果说“抵抗运动”与“流浪汉”是《最后来的是乌鸦》这本书的前台演出,那么“记忆文学”则是卡尔维诺为它们写就的充满现实性的舞台背景。它的真实就在于它是由回忆所构成,即使是前面三篇童话式的有着丰富想象的作品,也由卡尔维诺自己的经历所补充。这是他的根系,从这里生出诗意来。

《最后来的是乌鸦》读后感(六):童话般的寓言——残酷的战争经验

《最后来的是乌鸦》,书名如童话一般温暖,反讽的是内容却记载了卡尔维诺曾经有关战争的经验。将战争比喻童话是残酷的,因为书中的一篇篇短小精悍的故事,都刻画出了战争中的人性,动荡年代的不安。若细细品读几遍,会感慨:“幸好我没有生在那个法西斯时期……”

作者使用语言很节制,没有多余的废话,每一个词都很精准,没有过多的形容词,没有过度高昂的感情,冷冰冰的叙述语言下隐藏着强烈、深厚、不得不表达的感情。他没有用言情小说的情感去煽情,但当你静下心去思考每个故事的隐喻,反转的结局,会赞叹他对人性捕捉的细致、深刻。隐藏的深意却需要一遍遍品味,才能发现写作时的感悟与深意,对他眼睛所观察到的微妙而惊叹不已。

书中收录了33个短篇故事,刚开始阅读会出现强烈的画面感,似乎能感受到意大利的风光,作者成长的环境,他的家庭氛围,他内心世界的思考,对人性之恶的察觉与厌恶。作者很擅长观察自然界,环境描写出来的语言很诗意,那一瞬间会让人忘记了这是战争的背景,会跟随着他,仿佛作者变成了一位科学家,享受着那时的环境。思绪会飘荡在丛林、海岸、西西里岛……脑海中还会出现动物鸣叫的声音,书中的环境会鲜活地蹦跳来到你的世界。

作者在书中反思了战争的邪恶,讽刺了教育的失败。《在酒店里等死》中米凯莱和迭戈幻想着在监狱里可以耍耍纳粹,其中就有戈培尔博士,他是德国政治人物,纳粹德国时期的国民教育与宣传部部长,24岁时便获得了海德堡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在希特勒自杀后,他毒杀了自己的六个孩子后也自杀身亡。故事凝结着作者对战争、对家乡、对人性的思考。

《营房里的生活》会提醒我们,战争年代离我们并不遥远,曾经发生在那个时代的故事,将有可能发生在我们身上,而我们也将经历作者所经历的一切。会担忧世界末日的来临,就在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战争中。耶稣和诺亚的鸽子的故事,被恐惧中的民众所谈论的场景,也有可能再次发生在我们身上。书中凝结了时代的眼泪,是用作者的经历写成的,他看到了这一切,用故事表达了出来,就正如鲁迅在动荡的年代看到了改造人的思想比救人的生命更重要,于是用一篇篇故事化为武器,敲醒沉睡中的人们,睁开眼看清这个世界。

书中的故事彼此之间互相关联,虽然是一个个小的短篇,却可以串联起来。作者的观点、立场是一致的,他观察世界的视角也是一致的。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描写环境、大自然、植物、动物,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他的家庭背景,身处科学世家,家风便是从事科学研究,即使卡尔维诺渴望写小说,他写作的时候却不知不觉受到家庭传承的影响。这也难怪医生说他的大脑结构复杂精致。

《路上的恐慌》有种再现了《圣经》中大卫逃难,不断逃避扫罗追杀的画面,大卫是一个战士,却也无数次祷告,将自己被追杀的恐慌交托给上帝。“都醒醒啊,有仗要打了。”就是游击队员在战争中行军的记忆,虽然琐碎,却无比真实,危险时时都将发生,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作者用大量的心理描写将自己曾经的心境表达了出来。

揭开封皮,没错,就是那只来临的乌鸦

饥荒的河谷,可以看到无助的民众等待面包,耳聋的老人带着倔强的骡子,为整个村庄的人寻找面包,每天穿过枪林弹雨,用生命带回的面包。最后老人和倔强的骡子都被黑衫军打死了,人们埋了老汉、吃了骡子的硬肉。不可抗的命运,或有人挺身而出,或集体面对死亡。是生存还是毁灭,成了那个时代的主题。

书中也多次提到“蛇皮”,似乎是背叛者的符号,在动荡的年代,如间谍一般生存着,为了苟活,出卖了许多人,将人送进了棺材里。“蛇皮”看似弱小,却隐藏着罪恶,有时和监狱里的人打成一片,有时又成为了审讯者。作者也常常思考,自己会不会因为选择生存,而背叛信仰、出卖他人。虽然所处的年代不一样,但却面临着相同的挑战。

《最后来的是乌鸦》读后感(七):乌鸦飞来之后,世界又是一片寂静祥和!

伊塔洛·卡尔维诺,意大利当代最具世界影响的文学大师。24岁之际的他于1947年发表第一部长篇《通向蜘蛛巢的小路》便一炮而红。1952年完成了脍炙人口的代表作中篇《分成两半的子爵》,这部小说同后来写的《树上的男爵》和《不存在的骑士》合辑为《我们的祖先》三部曲。20世纪70年代他又相继创作了三部具有后现代派创作风格的小说《看不见的城市》、《命运交叉的古堡》,以及 《寒冬夜行人》等,此外,他还搜集整理了《意大利童话》。1985年9月卡尔维诺因突患脑溢血在意大利逝世,终年62岁,并与同年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却因于当年猝然去世而与该奖失之交臂。

20世纪50年代起,卡尔维诺以幻想和离奇的手法写作小说,或反映现实中人的异化,或讽刺现实的种种荒谬滑稽。1949年问世的题材多样的短篇小说集《最后来的是乌鸦》,囊括了卡尔维诺从1945年至1948年期间写的三十篇短篇小说,所收作品既有童话和传奇色彩,又含有特定的现实意义;既有浓厚的抒情性,又有一定的哲理性。全书分为三部分,分别对应三个主题上的创作主线:第一条是“抵抗运动”主线,读起来像是悬念奇遇或恐怖冒险小说;第二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流浪汉冒险题材;而在第三条主线中,利古里亚海岸的景色占主导地位,那里满是年轻人、少年和动物,好似一种带有明显个人色彩的“记忆文学”。

卡尔维诺作为意大利最具天赋的叙事文学家,《最后来的是乌鸦》一书里既有纯粹而魔幻的故事,也有游击队员的故事,在那里,就连战争也变成了童话故事的主题,既鲜活又遥远,就像所有的童话那样。作为一个敏感的作家,卡尔维诺深感社会异化所带来的阴暗和残酷,但在这本书中他笔下那些异化的现代人,己经走进了“文明的城堡”,却依然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依然如此孤独,甚至怀疑起了自身的存在。“城堡”成为逃不出的壁垒,在对社会的否定上,卡尔维诺走得更远。

本书中有一篇可称为“核心枢纽”的短篇《最后来的是乌鸦》,他的创作灵感来自卡尔维诺在二战最后阶段参加战斗的经历,书中还包括对战后意大利全景的敏锐观察。虽然主要以新现实主义风格写成,但许多场景都融入了卡尔维诺后期创作中富有远见的幻想元素,这些元素是后来的《短篇小说集》《马可瓦尔多》《困难的爱》等短篇作品最初的雏形。可以说,没有《最后来的是乌鸦》,就没有卡尔维诺后来诸多丰盈多样、灵活生动的短篇小说,这也会这部小说集这直接引用它做书名的根本原因。

这本书运用寓言这一传统体裁,却又赋予它新的形式和内容,作者采用一种轻逸、迅捷的笔触表达现代人的迷茫、无助和挣扎。作品中人物形象、情节设置的分裂特征,小说叙事的简洁化倾向,以及结构上的几何秩序感等,都是随后卡尔维诺作品的典型特征。此外,他还大量吸收传统文学和民间文学的营养,审视当代人生活世界本身,运用平和淡定的笔调,书写现代社会关于人性、存在、生活世界的现代寓言。他积极汲取营养,使小说带有一种童话色彩,让人和物的奇幻形象方面入手体现其幻想性特点,如此天衣无缝地将传统与现实充满新意地结合在一起,令该书富有巨大的张力和喻指性。

《最后来的是乌鸦》是卡尔维诺对于短篇小说这一文学形式最初的探索,因此,书中三十个故事也被誉为“通往卡尔维诺小说世界最清晰的一条路径”。他澄清并界定着卡尔维诺的诗性世界:这里没有被愤怒感和厌倦感所污染,没有被冲突所激化,你能呼吸到最为纯净的空气。为了生动再现卡尔维诺故事中“形形色色的边缘人物”和种种美好的事物,书中的每篇故事均配有妙趣横生的插画,由意大利知名画家里卡多·威尔德绘制,给人一种开启沉浸式阅读体验。

《最后来的是乌鸦》读后感(八):卡尔维洛的最初世界,必从这本书说起。

《最后来的是乌鸦》是卡尔维诺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主要收录了1945-1949年间写下的短篇小说。他出生于1923年,掐指算一算,写下这些小说的卡尔维诺,当时是正值风貌年华的20多岁青年,不过,也刚经历了可怖的二战。

这本书,并非仅仅是一部打开卡尔维诺初入写作的大门,同时他对于研究卡尔维诺的写作之路,也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

读《最后来的是乌鸦》,按照卡尔维诺在1969年版的前言里所说,在经过时间的跨度下,小说的顺序编排,从最初小说间的密切程度排序转变成根据那些年在三个主题上的创作主线进行归类编排。

整本书不仅包含了三个创作主线:"抵抗运动""战后,边缘人物的基本需求""记忆文学"的文章,同时还穿插有关于对战后"情绪化"的表达,和寓言式的小说。

我想,这是卡尔维诺的"刻意为之",也是他对自身文学初期的某种回望。(当然,仅仅只是我个人的猜想。)

而这样编排的意义,明显在文章的阅读过程之中,让我有着明显的逻辑感受和角度变化。故事有着某种情绪的递进和变化,不同故事,不同角度切入的游刃有余。他那时才20几岁也!

仿若,那些所有握在他手中的素材,如同他手中的棋子一般,下笔到位又轻柔的不露痕迹。他将不同的日常素材,拼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个,让人读起来有趣,新颖,并充满"细枝末节"的情感表达的小说故事。

虽然每个小说故事里,并没有大起大落的事件冲突,没有性格迥异的人物对立,可你的情绪的波澜,会在他的一个字一个字的表述中,变得立体了起来。

于我而言,我很喜欢他关于"边缘人物,生理基本需求"部分的小说故事。现实而又日常。

因为关于战争、战后,我们更多被接收到的信息是,战争的恐怖、战后的满目疮痍,以及重建等,大多想对宏观。但卡尔维诺,似乎从宏观的"隙缝"里漏下去,去关注了更多,战后人们的"日常""生活",特别关注了一些边缘性人物的需求。这是非常难得的角度,以及他拓宽着我们对于战后世界的认识,对于人性的认识。

而小说中的这些人物,并非是战后带来的某种极端的状态,过分疯狂或者过分压抑,他们恰恰也可以是那最为大众的一部分,他们在故事之中的某种体现,不过也是人作为人的日常。

比如《糕点店里的盗窃案》,讲述了糕点店里,偷蛋糕的小偷,因为太过饥饿,沉浸在吃蛋糕之中,"甜"淹没了"理智",而这种淹没也弥漫在警察的身上,最后,小偷仓皇而逃离时,警察以为是某个"雀跃"的猴子。

比如《一个士兵的奇遇》,讲述了一位士兵,借着火车的起伏,向邻座的妇人表达生理所需的心理起伏。士兵的行为和情绪,似乎和火车的前进,联系在了一起。卡尔维诺将某种男人对于渴望女人的需求,真实的借助火车,得以表达。啊,这篇真的太让人上头了。

比如《像狗一样睡觉》,讲述了当人们,无处可去,甚至连睡觉的地方都要在露天去争取时,竟然也有人,借助于此,赚起了钱来。

读毕,好似觉着一切不是那么理所当然,但一切又在情理之中。而关于战后的底层人民,除了困难,他们还有着太多日常,这不应该被忽略,我们应该通过更多维度,去看见人性更多的全貌。

《最后来的是乌鸦》读后感(九):关于《最后来的是乌鸦》的文献学考察

《最后来的是乌鸦》是卡尔维诺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收录他最早写的一批短篇小说,共30篇。虽然译林出版社首次出版这部小说集的简体中文版,但并非其中所有的小说都是首次发布,其中大部分篇目已经收入此前出版的《短篇小说集》中,甚至3篇已出现在更早的《卡尔维诺文集》中。被其他版本选入的当然是其中更好的作品,但是其余的最新与读者见面的篇目也有重要意义,它们可以让我们感受卡尔维诺早期的截然不同的创作风貌。

《最后来的是乌鸦》初版于1949年,译林中文版的对应版本是2002年的意大利文版,里面收录了“一九七六年版卷头语”和“ 一九六九年版前言”。这两段辅文很有趣,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这部小说集自身演变的历史。卡尔维诺在“ 一九六九年版前言”中写到:“如果有人希望我从文献学上解释得更准确一些,我现在就来说说一九四九年那一版和这一版的区别。”我读了这两段辅文,也比较了译林中文版《最后来的是乌鸦》与《短篇小说集》,也想简单从文献学上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关于篇目

“一九七六年版卷头语”中说:“这三十篇中的二十篇于一九五八年被作者收录在题为《短篇小说集》的另一部主题上更为宽泛的小说集中。”

而《短篇小说集》的序中说:“这里收集了前一部小说集《乌鸦最后来》(1949)里的几乎所有的小说。”

两相对照,显然《短篇小说集》的说法有些夸张,“几乎所有”实际上只是三分之二。

而我把两者又对照了一下,《短篇小说集》里实际上只收录《最后来的是乌鸦》中的19篇,而不是上面“一九七六年版卷头语”中说的20篇。推测原因可能有三个:

1、“一九七六年版卷头语”写错了,把数给数错了,实际是19篇。

2、《短篇小说集》后来的版本删去了一篇。译林中文版对应的意大利文版是2002年的,这个选本也有可能修订。

3、译林的《短篇小说集》的中文版删去了一篇。

我觉得,第2种可能性最大,其次是第1种。第3种基本没有可能,因为没有这个必要。由于掌握文献有限,不能给出确定的结论。

《短篇小说集》收入的19篇是:

《一个下午,亚当》《装螃蟹的船》《被施了魔法的花园》《荒地上的男人》《主人的眼睛》《懒儿子》《与一个牧羊人共进午餐》《巴尼亚斯科兄弟》《路上的恐慌》《去指挥部》《最后来的是乌鸦》《三个人中的一个仍然活着》《牲口林》《雷区》《糕点店里的盗窃案》《美元和老妓女》《一个士兵的奇遇》《像狗一样睡觉》《猫和警察》

那么,没有收入《短篇小说集》的11篇则是:

《秃枝上的拂晓》《父传子承》《蜂房之屋》《血液里的同一种东西》《在酒店里等死》《营房里的焦虑》《贝维拉河谷的饥荒》《食堂见闻》《十一月的欲望》《法官的绞刑》《谁把地雷丢进了海里?》

显然,这11篇就是卡尔维诺不那么满意的作品,所谓“少作必悔”,作品多了以后,他可能不再想让人看到这些。不过,这十一篇在卡尔维诺心中也不是同样的不满意,它们也有等差。这可以从1969年版《最后来的是乌鸦》看出来。1969年版虽然是1949年版的再版,但内容并不完全相同,它替换了1949年版中的5篇,实际上也相当于一个新选本。

“一九六九年版前言”中,卡尔维诺详述了这一版对于1949年版替换的5篇,为:

《秃枝上的拂晓》《父传子承》《血液里的同一种东西》《在酒店里等死》《营房里的焦虑》

这5篇也都在上面所列的未收入《短篇小说集》的11篇之中,可以说是在1958年的选本出版十年后,作者又做出的另一次选择。这次选择要比十年前来得温柔一些,当然有同一部书再版的继承性上的考虑,大概也表现出作者面对过去更加宽容。显然相对于其他6篇,卡尔维诺对替换的这5篇更加不满意。卡尔维诺说“那几篇在风格上显得格格不入”,“三个短篇(《营房里的焦虑》《血液里的同一种东西》《在酒店里等死》),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我的第一批作品,那是给刚刚结束的经历找出其特定叙述方式的尝试,其时我的回忆还太情绪化;一九四六年的两个短篇也是这样(《秃枝上的拂晓》《父传子承》),不过这两篇更倾向于一种具有博物主义风格的乡村地方主义。”

二、关于分类:

在“一九六九年版前言”中,卡尔维诺还为该版的30篇小说分了类,“突出我那些年在三个主题上的创作主线”。下面基本就是抄录,因为我很喜欢,也觉得这些挺有用。

“第一个是抵抗运动的主线(或者也可以说是战争篇或暴力篇),读起来像是悬念奇遇或恐怖冒险小说,那个年代我们很多作家都是这种叙述风格。”(从这里看,卡尔维诺所谓的“风格”实际是包含内容、主题在内的。)

这一部分包括《路上的恐慌》《去指挥部》《最后来的是乌鸦》《三个人中的一个仍然活着》《牲口林》《雷区》《贝维拉河谷的饥荒》(以及1969年版替入的《不可信的村庄》)。

“第二条主线在那几年的叙述风格中也很普遍,那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流浪汉冒险题材,说的都是一些形形色色的边缘人物,谈的都是他们生理上的基本需求。”

这部分包括《食堂见闻》《糕点店里的盗窃案》《美元和老妓女》《一个士兵的奇遇》《像狗一样睡觉》《十一月的欲望》(以及1969年版替入的《你这样下去就不错》《一张过渡床》)。

“在第三条主线中,利古里亚海岸的景色占主导地位,那里满是年轻人、少年和动物,好似一种带有明显个人色彩的‘记忆文学’。”

这一部分包括《一个下午,亚当》《装螃蟹的船》《被施了魔法的花园》《荒地上的男人》《主人的眼睛》《懒儿子》《与一个牧羊人共进午餐》《巴尼亚斯科兄弟》《蜂房之屋》(以及1969年版替换入的《好游戏玩不长》《大鱼,小鱼》)。

还有第四部分,“一九四七年至一九四八年间写的三个短篇,也就是第一版小说集结尾的那三篇,也放在了这一版的最后一部分,因为比起其他短篇,在这三篇小说中的政治寓言意图压过了直接观察和描写。这些‘过时’的短篇(或者也许,说到底整本书也是这样),在今天读起来,可以作为一种带有新表现主义意味的文献,这在那些年间意大利很多文艺作品中都是很常见的。”

这三篇是《法官的绞刑》《猫和警察》《谁把地雷丢进了海里?》。卡尔维诺认为这三篇是“过时”的,除了《猫和警察》,另两篇都没被收入《短篇小说集》中。

至于被1969年版替换掉的那5篇能否纳入上面的分类,我觉得够呛。虽然从题材上看,可以勉强归入第一部分(《营房里的焦虑》《血液里的同一种东西》《在酒店里等死》)和第三部分(《秃枝上的拂晓》《父传子承》),但阅读下来,你就会感觉差异相当大,正如卡尔维诺所言“格格不入”。卡尔维诺所分的每一类,内部都有强烈的一致性,而整体上更有其一致性。卡尔维诺不愿意与现实离得那么近,不愿意那么执着,或者说是黏着,过于现实就意味着会“过时”。他追求的是一种超越性和普遍性,带着距离感,还有更重要的,是趣味和想象力,不管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忧虑的,都必须是有趣的。

三、关于中文版的修订

虽然新版《最后来的是乌鸦》中有19篇都出现在译林之前出版的《短篇小说集》中,是同一位译者马小漠,但这些篇目并非照录之前的译文,而是有所修订。这也可能是原著不同版本有所修订,也可能是译者对自己译文的重新修订,以及编辑的润色,我感觉应该主要是后者。

我们可以看到最明显的是篇目标题的修订,有5篇:

《被施了魔的花园》改为《被施了魔法的花园》

《懒汉儿子》改为《懒儿子》

《在路上的害怕》改为《路上的恐慌》

《乌鸦最后来》改为《最后来的是乌鸦》

《一家糕点店的盗窃案》改为《糕点店里的盗窃案》

改得都更精致了。

内容的修订,可以简单看两组对比图:

《荒地上的男人》(前为《短篇小说集》,后为《最后来的是乌鸦》)

《美元和老妓女》(前为《短篇小说集》,后为《最后来的是乌鸦》)

可见,修订处还是不少的,新的译文更流畅而细致。不过有一处,感觉“短斗”与原来的“短斗篷”相比,似乎我更不容易懂了,“短斗”是“短斗篷”的简称吗?

以上是我简单的一些比较,我很喜欢《最后来的是乌鸦》,从最初《卡尔维诺文集》中的3篇(《牲口林》《贝维拉河谷的饥荒》《糕点店里的盗窃案》),到后来的《短篇小说集》,再到如今的《最后来的是乌鸦》,算是真正读全了。这会让我们更了解卡尔维诺一些,虽然这一些不是那么厉害的卡尔维诺,但也是卡尔维诺,而且是不一样的卡尔维诺。另外,这一本还配有插图,相当漂亮。

《最后来的是乌鸦》读后感(十):聊聊吧,卡尔维诺的“轻逸”

卡尔维诺太有名了,正因为太有名,此前,我从未读过卡尔维诺的书。

这次见蜗牛的冬日共读小说专列中有这本书,鼓足勇气抢了领读名额——好吧,根本没人跟我抢,可能只有我这个没读过卡神大作的人才会“初生牛犊不怕虎”吧~

为了善尽领读之职,特意提前去听了三联中读的课程(“遇见文学的黄金时代”)中对卡尔维诺的解读。结果呢?被文老师成功安利了一打书目(中读的课程有毒,每次听完就要按打加书单),本书则只是听到个名字。

也尝试着问度娘,所获颇...少!

一、卡尔维诺其人其书

【卡神卡神,永远滴神!】

卡尔维诺是谁?

他是当代最具世界影响的意大利作家,也是在中国被翻译作品最多、最受读者喜爱的意大利作家。

他的小说作品叙事方式奇特,想象诡谲、风格多变。他被誉为“世界上最好的寓言作家”和“最有魅力的后现代主义大师”。

——这些,就是我听三联中读课程后最初的印象,果然是神!

原来,从处女作《通向蜘蛛巢的小径》到作为第二部作品的本书,卡尔维诺用了两年,中文读者却间隔了二十年。

二十年间,我们读过卡尔维诺的小说、童话、文论、讲义、游记…今天,回到阅读原点,终于等来了这只“乌鸦”。

本书共收录30个短篇故事,既有童话和传奇色彩又含有独特的现实意义,既有浓厚的抒情性又有深邃的哲理性,是卡尔维诺对于短篇小说这一文学形式最初的探索,被誉为“通往卡尔维诺小说世界最清晰的一条路径”。

——这些,就是我对本书简介推文的摘抄。

据卡尔维诺自述,本书分为三部分,分别对应那些年三个主题上的创作主线:

① 第一条是“抵抗运动”主线,读起来像是悬念奇遇或恐怖冒险小说;

② 第二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流浪汉冒险题材;

③ 而在第三条主线中,利古里亚海岸的景色占主导地位,那里满是年轻人、少年和动物,好似一种带有明显个人色彩的“记忆文学”。

所以,没有本书,就没有《短篇小说集》、《马可瓦尔多》、《困难的爱》等作品,没有卡尔维诺后来诸多丰盈多样、灵活生动的短篇小说。

比起“澄清并界定着卡尔维诺的诗性世界”,我更想用“论证了卡尔维诺的轻逸”来形容我对本书的观感。

二、卡尔维诺眼中的“轻逸”

【卡神的理想——分量轻~】

说到“轻逸”,我应该将前话“此前,我从未读过卡尔维诺的书”更正为“此前,我从未读—完—过卡尔维诺的书”。

读过《美国讲稿》的一丢丢,是的,“轻逸 Lightness”正是我读过的那一丢丢。纵然我当时对卡尔维诺之于“轻逸”非常隐晦的论述无法理解,却在阅读本书时,突然福至心灵——嘿,原来这就是“轻逸”!

为了用“轻逸”这个切入点写本书评,我斗志昂扬地重新拿起了《美国讲稿》。第一要务,当然是读第一讲“轻逸”。

让咱们一起稍稍回顾一下卡尔维诺的“轻逸观”。

卡尔维诺支持“轻”但非忽视“重”,他只是觉得“轻”有更多的东西需要说明。因为这种“选择”,他对自己的“写作”工作下了这样一个定义:

然而,卡尔维诺在整一讲中,对“轻逸”的表述都非常隐晦(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并没有下一个明确的定义,最明确的表达也就是利用卡瓦尔坎蒂说明了“轻逸”的三种不同含义:

这三点含义来源于卡瓦尔坎蒂对于语言的文学倾向(与但丁恰恰相反):

卡尔维诺自认“分量轻”是他的理想,更是将“寻求轻松”视作文学的生存功能——以此来对抗生活的重负。

之所以说这是一种“常数”,正是因为外部世界与内心世界存在着无法协调的内外差距:

→ 激荡的外部世界时而悲怆时而荒诞的景象(作为素材的外部社会生活沉重、怠惰、遮掩)

→ 卡尔维诺的内心世界追求冒险的写作愿望(想要写的作品则被期待成锋利、敏捷、透明)

虽然卡尔维诺没有明确定义“轻逸”,却在字里行间提供了如何“轻逸”的线索,个人觉得可以从以下5点着手:

① 追求精确、果断,舍弃含混、疏忽

② 避免正面描述现实

③ 忧愁与幽默

④ 虚构与幻想

⑤ 童话式的写作(儿童的视角)

正是童话思维,使得卡尔维诺的小说独具“轻逸”这一特质。

三、聊聊本书中的“轻逸”

【卡神讲的轻逸,本书中都有...】

东拉西扯地说了那么多,回归正题,咱们来聊聊本书中,让我感受到“轻逸”的篇目、片段。

① 追求精确、果断,舍弃含混、疏忽【第十五篇《路上的恐慌》】

本篇讲述了游击队通信员“千斤顶”的一次急行军。

这次,他的使命是尽快赶到图梅纳山,告知分遣队员“迅速从山谷中撤离,黄昏前,整支营队都要带上重武器到达朝圣者山的山顶”,以避开从布里格赶来的一支德国队伍和计划从莫里尼上山支援的法西斯民兵的合围。

他要快,要机敏,要躲开巡察的德军、野兽和地雷。他要想象着象征美好的莱吉娜,来对抗心里代表恐惧的“龚德”,这才能一次次孤身完成艰巨的传信任务。

非常精准的指令与行动要求,似乎越是这样“按步就班”地执行,就越能抚平主人公内心的焦躁。

【其他篇目:第二十五篇《一个士兵的奇遇》】

② 避免正面描述现实【第五篇《父传子承》】

主人公纳丁从父亲那里继承了什么?

“从幼时就从父亲那里继承来的、伴随了他一辈子的羞耻”?

全是石头和灌木丛,缴了不少税却什么都产不出来的“戈佐的地”?

他的梦想其实很简朴:

“在孩子们参加坚信礼那天,我也要给自己买一件新衣服,一套法兰绒的格子礼服。还要弄顶白色帆布帽。再来一条彩色领带。我老婆也要买条新布裙,最好大一点,这样怀孕的时候也可以穿。这样我们都穿得美美的,一起去教堂前的广场上。我们还会买小贩推车里的冰淇淋。”

然而,戈佐的地卖不掉,就算卖掉了也应该用作父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手术费。

他的梦想需要用钱,而他恰恰没钱去实现梦想。

但文中并没有对此下结论,而是用他的牛的欲望与梦想破灭来映射他对现实的屈服。

他的牛被阉掉了,“一个戳在自己身上的红色钳子,使它无法穿过那群母牛”——那是去势钳吧,它从它的父亲那里继承来的东西永远失去了。

对于纳丁来说,现实生活就是一把去势钳,把他的所有希望、未来,全部消灭。

【其他篇目:第二十九篇《猫和警察》】

③ 忧愁与幽默【第十六篇《贝韦拉河谷的饥荒》】

俾斯马——这个八十多岁的老人,牵着自家的老骡子,穿过枪林弹雨,下山去文蒂米利亚给藏身山洞里的村民们弄面包。

他跟他的骡子都不会让德国人垂涎,又老又一身伤病。

虽然不会被拉壮丁,却总有碰上枪炮子弹的时候…

在本篇的最后,俾斯马居然被一个黑衫军的二货青年意外打死了!

人和骡子全死了,受这主仆恩惠的村人在夜里回来,埋了俾斯马、煮食了骡子。

这本是个悲伤又滑稽的故事,但读完却只剩下淡淡的忧愁和对幽默文字的感叹。

【其他篇目:第三十篇《谁把地雷丢进了海里?》】

④ 虚构与幻想【第十一篇《蜂房之屋》】

实在叫我惊诧!这居然是一个强奸杀人犯的自白!!

整体而言,有一种埃德加·爱伦·坡的感觉——第一人称的呓语独白、流畅的情景描述、阴郁惊悚的情感氛围、隐忍癫狂的变态人格…

卡尔维诺居然也会如此表达——惊讶!惊讶!!惊讶!!!

这“道理”不是来源于“实然”,即他们听到的传闻——那应该不是谎话,而是事实,他确实在一个夜晚的山谷里,奸杀了独自在坡子上割庄稼的黑女人…或许是奸尸…

这“道理”恰恰来源于“应然”,因为这正是主人公期待的效果——他离群索居,在那个“传闻”前,他已经避世住到了山上,那个黑女人,或许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跟人类接触…他是个变态,如此而已…

然而,我们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很难分清哪些是真实、理性的,哪些又是虚构的、非理性的。这正是本篇(也是埃德加·爱伦·坡)的魅力所在。

【其他篇目:第二十八篇《法官的绞刑》】

⑤ 童话式的写作(儿童的视角)【第一篇《一个下午,亚当》】

男孩是园丁,女孩是厨娘(至少是帮厨)。

一个成天与花鸟鱼虫这些活物在一起,另一个成天面对着死物。

一个把万物生灵当做上天最好的馈赠(也是他能拿出的最好礼物),而另一个则对口红和晚会更痴迷。

男孩奉上自己的全部心意,带给女孩的可能只是一番惊吓以及手忙脚乱的收拾。

非常可爱的情感表达,虽然有些不合时宜,可能不会得到美好的回应。

【其他篇目:第三篇《被施了魔法的花园》】

除了这些篇目,还有好几篇我喜欢的,比如《秃枝上的拂晓》、《在酒店里等死》、《最后来的是乌鸦》、《牲口林》、《糕点店里的盗窃案》、《美元和老妓女》、《十一月的欲望》...

④ 后续书单

【你的下一本书的书名,就在你手边的书中...】

相信大家读完本书,对卡尔维诺肯定好奇心大发了——并且确定,他绝非“出道即巅峰”型作者。

在此推荐几本卡尔维诺的经典之作(正是被三联中读课程所安利的),或者说是我接下来准备阅读的书目,欢迎大家加入,再续共读之缘~

① 后现代主义风格长篇小说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寒冬夜行人)》、《看不见的城市》、《命运交叉的城堡》、《宇宙奇趣(全集)》

后现代主义风格,将过去与现在、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幻想与现实融合在一起,写进小说,凸显世界的随意性、破碎性和偶然性,让其中每篇故事都重新发掘一种逻辑的结构。

不难看出卡尔维诺对符号学、解构主义、现象学等后现代主义元素的理解和消化。

② 新现实主义风格长篇小说

《通向蜘蛛巢的小径》

成名作,新现实主义风格,用非英雄化的手法反映意大利北方游击队的生活。

既是一部带有童话色彩的历险记和流浪记,又是一部传奇式的现实题材小说。

③ 代表作“我们的祖先” 三部曲

《分成两半的子爵》、《(攀在)树上的男爵》、《不存在的骑士》

代表作的第一部既有“寓言式的现实主义色彩”,又是“带有现实主义色彩的寓言”。

第二部保持着冷眼旁观的态度,旨在更好地从总体上观察、评价现实社会,并竭力把握社会发展的脉络。

第三部收官之作则深刻揭示现实社会的弊病与无奈。

三部曲标志着卡尔维诺从现实主义向童话和幻想小说创作的转型(与他收集编撰《意大利童话》的经历以及民俗学在欧洲的兴起分不开)。

④ 童话故事选编

《意大利童话》

收录了200篇意大利各地的民间童话。这部并非他原创的作品,无论对于意大利民族,还是对于卡尔维诺个人,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以后者来说,他把从童话中所领悟到的东西创造性地运用在小说创作之中,将小说精心编织成一部部20世纪的“新童话”,让原来“统治着童话世界的逻辑”来主导他的小说创作。

卡尔维诺说过:“我认为,作家描写的一切都是童话,甚至最现实主义的作家所写的一切也是童话。”

⑤ 哈佛大学演讲稿

《美国讲稿》

又译作《未来(新)千年文学备忘录》,收集了他拟于哈佛大学发表的八篇讲稿中的前五篇。

其中使用的文学评论词汇——“轻逸”、“迅捷”、“精确”、“可视性”、“繁复”、“连贯”已成为我们现在很多人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的标准语言。

⑥ 第三人称自传

《帕洛马先生》

卡尔维诺生前最后出版的小说,读起来很像作者对本人的真实写照。

他坦言说这是“一部用第三人称写的自传”, 他一面观察生活的微末细节,一面进行形而上的遐思。

⑦ 读书随笔

《为什么读经典》

在开篇的同名引言中,你会发现对于“阅读经典”的种种经典定义,比如: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

推荐阅读
  • 小说推荐丨﹤古言﹥作者:李息隐《掌中宝》

    小说推荐丨﹤古言﹥作者:李息隐《掌中宝》

    小说推荐丨﹤古言﹥作者:李息隐《掌中宝》 文案:他是少年成名的元帅,驰骋沙场,威名赫赫。 她是长于市井的姑娘,温柔可亲,手巧人美。 小城初次相遇,他就把她看进了眼

    07-15

  • 山大春晖泗海承风支教队打包“清风化暑”项目物资

    山大春晖泗海承风支教队打包“清风化暑”项目物资

    7月14日,山东大学学生春晖社泗海承风支教队队员前往“微爱·泗水超市”打包“清风化暑”项目的清凉物资,三名负责队员分工明确、做事高效,顺利地完成了“清风化暑”项目

    07-15

  • 革命精神浸润童心,红色血脉铸魂育人

    革命精神浸润童心,红色血脉铸魂育人

    为进一步弘扬革命传统文化,赓续红色基因,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怀。2022年7月7日,“同心燃梦”社会实践队赴湛江市赤坎区银球幼儿园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 本次活动将分

    07-15

  • 传承泥塑文化,感受非遗魅力

    传承泥塑文化,感受非遗魅力

    吴川泥塑又称泥公仔,以当地盛产的陶泥和稻草为材料,后经着色而成。吴川泥塑一般以人物造型为主,是中国一种古老和传统的民间艺术,被誉为民间艺术的“三绝”之一。 为进

    07-15

  • 情系乡村发展,扎根基层调研

    情系乡村发展,扎根基层调研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近日,岭南师范学院商学院“飞跃鹰隼”社会实践队来到杨柑镇布政村开展调研活动,旨在以采访调研、实地考察等形式了解布政村火龙果产业的实际发展

    07-15

  • 社会实践心得5

    社会实践心得5

    昨晚带队老师和我们开了小短会,他提到了当地的农作物如何走出湛江、如何走到全国还有现在这边存在的许许多多问题,还有他的一个好朋友开厂遇到的包装袋风格、包装规格、菠

    07-15

  • 参加“暑假防溺水教育”班会有感

    参加“暑假防溺水教育”班会有感

    为期10天的“三下乡”活动,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日子,让我过得十分充实。在放假之前,每次放假回家,一躺就是一整天,在“三下乡”这段日子里,我们每天都会安排的满满的

    07-15

  • 点燃“馨星”之火,绽放时代光彩

    点燃“馨星”之火,绽放时代光彩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而“馨星”之火,可以让更多人感受到外语与党史相互交融魅力与新时代新青年的力量。我们作为新青年,在馨星这个队伍中,对未来的行动做出了进一步的规

    07-15

  • 齐心协力,开启下乡之行

    齐心协力,开启下乡之行

    7月4日上午,“朝阳行”社会实践队全体队员集合在宿舍苑区门口,队员们个个心怀憧憬、摩拳擦掌,一举一动无不散发着一股斗志昂扬的少年精神气。 迎着连绵大雨后的朝阳,展

    07-15

  • 关于神话故事的作文300字

    关于神话故事的作文300字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关于关于神话故事的作文300字,欢迎阅读与收藏。篇一:关于神话故事的作文300字吴刚伐桂的故事

    07-14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4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