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博物馆》是一本由[美] 扎克·罗克著作,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2021-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故事博物馆》读后感(一):为世间故事而探险世界
《故事博物馆》是一本很治愈的绘本。
它的故事不长,甚至让人觉得是“未完成”的绘本(荷马没把他的藏品介绍完)。它其实讲述的是珍品馆主人荷马·亨利·哈德逊(Homer Henry Hudson)——我抗议介绍里称他为“老狗”——自己过往探险时遇到的物品,每一件都有它们专属的故事,所以他把它们都当作藏品收集在他的珍品博物馆里,这大概也是译者要把Homer Henry Hudson's Curio Museum翻译成《故事博物馆》的原因。
《故事博物馆》是扎克·罗克的首部绘本,也是荷马首部自传绘本。这本绘本设定新书发布会时间在1981年1月13日,这不是什么特别的日子,但在这之前,美国正处于经济滞胀阶段,面临经济危机。尽管如此,大家依然为经济忙碌,精于世故,忘我而麻木地日复一日地生活着。荷马这本自传,正是试图唤醒人们的灵魂,重启去旅行去探险的步伐,重新发现生命的精彩。
一己之力去改变众人固定的生活习惯,自然很难。所以当荷马表示他要再度远行之时,引发一片热议:耄耊老狗再度远行……媒体还特意采访各界生物发表自己的意见,不过大家都倾向于不改变当下的生活节奏和状态。媒体还提到荷马自己假装是珍品馆里的藏品,他认为自己经历够惊险跌宕,比藏品更藏品,但他这样的“惊喜”举动变成了“惊吓”。他吓到了前来看闭馆展的观众。
如果不多加注意,可能真的不会知道荷马经营的这所珍品博物馆珍贵之处。里面的藏品看上去都是普普通通的,当然也会有一些古文物,价值连城的珍品。然而珍贵之处并不是这些藏品自身的价值,而是它背后的与荷马有关的故事。它们每一个都有自己的编号、名称、获取地点和时间,还有关于这个物品的来历说明等等,荷马用一个博物馆展示它们如同展示自己精彩的人生经历,所以他有把自己当作藏品的自信。
值得一提,里面附有彩蛋:为了说服读者们向荷马学习,勇于外出探险,探索自我,荷马还选中了一条btr设计的粉色连衣裙。具体情节在此就不提了,且留下个线索——为什么嫦娥要去奔月?因为“always me”。
哦对了,还有一个彩蛋,扎克·罗克与荷马在书中有同框一幕。
扎克没有说明,为什么主角荷马的设计用斗牛犬,不知道是不是由“荷马是一位四处流浪的诗人”和我们通常所说的“嗅到商机”一类言辞有关,书中这位荷马斗牛犬还称自己是用鼻子导航的麦哲伦。法国斗牛犬总是给人一种或凶或丑萌的感觉,扎克把斗牛犬画在绘本里,反而给人一种治愈的温暖感,荷马摸着他的藏品述说着他的故事,说着说着,他自己再次决定出发探险,他那看似稳重的形象竟让人放心他的出行。
《故事博物馆》是一本很治愈的绘本。它不止是给儿童看的,也是给麻木地为生活奔波的我们这些成年人看的。
《故事博物馆》读后感(二):《故事博物馆》你的故事结束了么?
扎克·罗克的《故事博物馆》是一本读过就无法忘记的书。
它讲述了一位叫做荷马·亨利·哈德逊的探险家(是的,你没看错,这位著名的探险家就是封面上的那只有点萌有有点忧郁的沙皮狗)的博物馆中一件件藏品的故事。
从一块小小的头骨(哦,你可千万别小看它,它可是来自侏罗纪晚期的恐龙头骨,而且他有个特别炫酷的名字——悬命龙头骨!),到一只柔软的毛绒玩具熊(它的故事更是惊心动魄,那个故事里有血腥的战争,有背叛和逃亡,有伤害和恐惧,还有感谢和离别……),再到一根看上去平平无奇的拐杖(它在荷马受伤的时候一直陪伴着他,和他一起分担身体的残疾和内心的痛苦……)每一件藏品都安静地在那座同样充满了历史和故事的博物馆中,等待着下一位观光者的到来。
与其说,这是那些珍奇的藏品的故事,不如说是荷马·亨利·哈德逊的历险故事,从年幼时偶然发现的龙头骨开始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和幻想,到长大后那一场场义无反顾的冒险;从智慧的较量和胜利到头脑发热带来厄运……荷马的故事让人感慨万千。
读到那句: 拐杖扭曲的凹槽呼应着我内心的痛苦,因为我知道那场事故让我永远残废了。每天,我都会费力蹒跚着走到岸边,看着飞机和轮船匆忙驶向异国他乡,却没有带上我。 的时候,我感受到了那种遗憾、无奈、失落又孤独的感觉。再回想前文,荷马在博物馆中静静地坐着,仿佛自己就是一件藏品,是这博物馆中悄然无息的一部分,我的心都揪起来了。
忽然想起了小猪佩奇里的船长狗爸爸,当他带着财宝回来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欢喜,当他讲述冒险故事的时候,我们感受到的是惊奇,他说他不会再离开,可是每每看到大海看到船的时候,他都会向往冒险,然后为了孩子为了诺言留下来。刚开始看到这些情节的时候是快乐和欢笑,但是在一遍遍地看到听到之后,则是落寞和遗憾。
荷马和他不同,荷马没有家庭的牵绊,但是却有冒险留下的身体的残疾,我能理解他选择的安稳生活,也能理解他的向往和不甘。仿佛日子就会这样一直过去,就像他的博物馆里那些安静的藏品,带着荣誉,供人瞻仰,却也失去了生气……
变化来自一件意外的礼物,那是英格玛国王的死亡雕像。那是一个有几百条薄布带组成的小雕像。当一个诺特兰人去世时,他的朋友和家人会聚集在一起讲述关于他的故事。每讲完一个故事,就会在雕像身上织上一条亮色的布带。
这个死亡雕像让荷马那颗沉寂的心中,再次燃起了火焰,让他开始思考,我的故事讲完了吗?我的雕像已经完成了吗?不,还没有!
他的行李可能已落满灰尘,但他的帽子仍然合衬! 他还可以再出发!再去冒险!
在多少人说着我已经看到了生活的样子,看到了未来每一天的样子,只期待快点退休的颓丧的现在,这样的一本书给出了一记重击。或许我们该问问自己,难道我的故事已经结束了?我的死亡雕像已经织好了每一个带子?
不!现在远不到认输的时候,故事远不到结束的时候!
《故事博物馆》读后感(三):这本暗黑绘本,让成年人和孩子探寻自我之路
这本《故事博物馆》,说是写给孩子的绘本。可我觉得,似乎是更适合成年人。
绘本复古画风,隐隐展现出略“暗黑”的味道。人到中年,经历着大大小小的事情,才略略理解绘本中隐藏的那些深意,也才能够深刻理解藏在“暗黑”中的勇气和力量。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在思索人生的沙皮狗。他的名字叫做荷马·亨利·哈德逊,他开了一家博物馆,其中的每一个展品都有独特的故事。而展品的每一个故事,也都折射出荷马的一生。
荷马的前半生,可以说是充满着惊险和刺激。他放弃了富足而安逸的英国多塞特郡泰克汉姆家庭农场生活,而选择了冒险的人生。
他去地中海做捞工,在沉船中发现了同心圆潮汐占卜器,收纳进自己的博物馆。这个展品也告诉了荷马,占卜器所做出的占卜也未必是正确的,未来并不是一成不变。他还曾经去过北方诺特兰王国,去过安迪斯山脉……这些难忘的冒险经历丰富了他的狗生,也给他的博物馆带来了不同的藏品和故事。
直到他在南美探险,遭遇飞机失事而残废,只能日日和拐杖为伴。他停止了自己的探险生涯,在自己的博物馆日日与回忆为伴。
还好,那个他曾经救出的诺特兰王国的小姑娘毕比公主所送给他的死亡雕像,让他开始重新反思自己的人生。他开始重新出发。
荷马所拥有的不同展品,勾勒出一个爱冒险的狗狗的一生。但我觉得这个故事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所展现出的起承转合,恰恰是一个人在寻找自我之路。
直到后来,我听说了这本绘本的作者扎克的故事,我才发现荷马的身上或多或少的带有作者的影子。
这本故事博物馆绘本的作者扎克,小时候也饱受着焦虑症的困扰,非常想走出家门寻觅世界,但却一度不能出门。
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可能或多或少的和扎克、荷马一样,我们可能受困于某种困境,因为害怕未知而不敢出发。可我们真的愿意在自己面临死亡的时候,回想一生却没什么可回味吗?
很有意思的是,我们也可以把这本书当做一个索引,去寻觅一些历史。
不过,这里有一个问题。展品中所提到的那些国家是真实的国家吗?
我在网络上搜索了很久诺特兰王国、毕比公主等关键词,才得知这个国家原本子虚乌有。后来我辗转才知道,原来这个名字谐音其实是夜之国的意思。
小女孩的故事,其实也暗合了勇气。诺特兰王国发生了战争。落魄的王国公主带着一只小熊坐上了热气球逃生,遇到了荷马侥幸逃生。多年后公主长大成人,重新找到了荷马,送给了荷马自己亲生父亲留下的死亡雕像,引发了荷马对死亡和人生的终极思索。
而南美的安第斯山脉则是真实的。在安第斯山脉,鹦鹉的羽毛象征着权力和威望。所以沙皮狗以一己之力劝服很有权力和威望的鹦鹉祭司,象征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不畏强权。
这些需要我们判断是否真实存在于历史长河的展品,无一例外都指向了勇气和冒险。
强烈建议译者写个“解码书”。不然,这些有意思的故事恐怕会被埋没了。
就像这本书末尾的荷马所说的:万物皆有故事。
看到所配的报纸,很多展品的前世今生跃然纸上。
听说,这本书的编辑为了给这本绘本“解码”,历时四个月白手起家设计了这份报纸,期间更是看了十几份报纸。又要能够揭秘“展品”中隐藏的文化,又要让报纸活泼有趣。在一个如此“速食”的时代,能耗费那么多时间和经历去做这样的一件投入和回报也许明显不成正比的事,真的说明对绘本是“真爱”了。
而这个绘本最前面的这一页是用特殊的材质制成的,放在灯光下照射30分钟,会显示出作者的自画像。
这张狗狗边付钱边思索使用的信用卡,上面写着“凤凰”二字,是不是有点凤凰涅槃而生的隐喻?
更多的彩蛋还有待于发掘……
我给4岁半的儿子粗粗的读了这本书,问了问他对这本书的感受。他说:他想养一只沙皮狗做宠物。
好吧,果然这本绘本对四岁孩子来说还是太深奥了。
那就等他慢慢长大读懂吧。
《故事博物馆》读后感(四):《故事博物馆》:要不要冒险,这是个问题
在我们的印象中,阅读绘本的乐趣主要来源于图文共奏,简单的故事不失趣味,丰富的画面恰如其分。如果调皮的作者再安插一些机关和彩蛋,就更是锦上添花了。读者得到的不仅是故事本身所带来的乐趣,还能参与其中,与作者隔空互动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毫不夸张地说,《故事博物馆》就是这样的绘本,作者兼绘者的扎克·罗克处处安插的机关和彩蛋,让读者把一本薄薄的小书越读越厚,越读惊喜越多。
叙事巧设时间陷阱
《故事博物馆》运用了绘本故事中很少见到双线叙事的方法。
故事的主角是一只斗牛犬荷马·亨利·哈德逊。作为一座古老的故事博物馆的所有者,他平日里的工作就是打扫打扫博物馆,偶尔假装博物馆藏品恶搞参观者,下班之后吃吃寿司散散步,似乎平淡无奇。
然而当故事开始讲述博物馆那些离奇藏品的来历时,我们发现同时呈现的还有荷马·亨利·哈德逊作为了不起的探险家曾经辉煌的过去。
他潜入深海发现了失落的卡吕普索文明,在战乱中拯救了诺兰特王国的公主,从破败的寺庙中获得藏宝图……原本波澜壮阔的冒险之旅终止于一场飞机失事,也斩断了他探索世界的翅膀,从此只能依靠拐杖过着平静如水的生活。
可是哈德逊并不甘心如此过完一生,公主送来的死亡雕像让他心潮澎湃。“万物皆有故事。而我的故事还没有结束。“哈德逊再次踏上探险之旅,未来还会有哪些藏品来丰富这座故事博物馆呢?
说实话,我第一次读到《故事博物馆》的时候,完全沉浸在了藏品的障眼法中,对于故事的时间线是一头雾水。多读几遍后发现,作者采用了插叙的方法讲述哈德逊的故事,通过人物的现在——过去——现在这样的时间线,串联了一个消沉——辉煌——复活的探险家的一生。
画中有话藏惊喜
《故事博物馆》复古色调的图画散发着诱人的神秘感,还隐隐约约地透着些许的压抑感。
读懂故事后,我们会深深感受到这种复古大地色非常契合故事人物的心境。哈德逊遭受打击之后,“每天,我都会费力蹒跚着走到岸边,看着飞机和轮船匆忙驶向异国他乡,却没有带上我。“
作为曾经上天入地的探险家,现在却被困在这日复一日的枯燥生活中,看着远去的飞机和轮船,心有不甘却又向往。我是否只能靠这些藏品带来的回忆度过余生?我是否还有改变未来的勇气?我是否能够经得起失败的打击,继续创造更多的故事?哈德逊的灵魂拷问也是诸多企图逃离忙碌单调的生活而不得的人们的心声。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孩子们,想必都对此深有感触吧。
《故事博物馆》中的藏品也大有深意。首先书的前后环衬有一个收藏品的集体照,其中有些藏品在故事讲述过程中堂而皇之地占有一席之地的,还有一些则散落在图画的各个角落,比如出镜率特别高的拐杖,等待着细心的人们去发现。
其次,有些藏品让我们极其眼熟。比如经常被绘本大师安东尼·布朗 “篡改“的画家勒内·马格利特的自画像《人类之子》中标志性的礼帽和青苹果;著名作家卡夫卡长出昆虫触角的照片,以此致敬他的作品《变形记》;引发全球寻宝行动的绘本《化妆舞会》中的宝藏纯金兔子,等等。
本书的扉页上还藏有作者的自画像,即便是《咄咄怪报》上提到 “月黑风高夜翻看扉页“这样的暗示,一般人也破解不了这个神奇的设计。我也是看了编辑的介绍才找到这个彩蛋。大家一定要在灯光下多照射一会儿,然后关灯,就能见证奇迹的诞生啦。
《咄咄怪报》见怪不怪
《故事博物馆》还有与众不同的一点——附赠了一份《咄咄怪报》。不要小看这份看似无厘头的报纸,它上面的每个字都饱含着编辑满满的诚意。这本图画书带给你的困惑与不解,在《咄咄怪报》中基本都能得到解答,甚至还有呼应。
比如故事中提到哈德逊恶搞访客的时候,“我就像珍奇物品那样静静坐着,让他们随自己的喜好在展品中穿梭。“
《咄咄怪报》对此就有回应,风趣地刊载了一条《一斗牛犬冒充展品,连连吓跑访客》,同时还为故事博物馆提供了生财之道,只要大家交付一笔展位费,都可以作为特色展品展出。
我很喜欢《咄咄怪报》特别报道部分对作者的专访这个设计。不仅能感受到作者的创作初衷和灵感来源,还能以如此幽默风趣的方式了解到莫里斯·桑达克、陈志勇和莉丝白·茨威格对作者所产生的影响。毕竟,作为扎克·洛克的首部绘本,《故事博物馆》能看到这几位绘本大师的影子。
采访的最后,编辑很巧妙地将《故事博物馆》探讨的主题以问题的方式留给读者,来引发大家的思考。
《咄咄怪报》的喜剧风格与《故事博物馆》的深沉内敛一对冲,可以为读者答疑解惑的同时,还缓解了故事带来的沉重感,毕竟故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引发思考,而不是致郁。
如此精彩好玩的故事一定要和孩子分享,除了大开脑洞,更重要的是能够收获愉快的亲子时光啊!
《故事博物馆》读后感(五):编辑手记:花4个月做一张报纸,为了还原原作我们做了哪些努力?
01 为什么做这本书?《故事博物馆》是我自己签下来的第一本书。回头翻合同,才意识到那已经是2018年9月的事了。
到现在才出版,我不能细数中间挥霍了多少日子。
这本书是作者自写自画的。能写又能画的作者,并不多见的。
故事的主角是一只老狗。
用作者的话来说,他有着半盲的忧郁的眼睛,拄着拐杖,穿着古板的衣服。
作者说,这只狗是一个underdog(根据朗文词典,underdog指的是:处于劣势的人; 弱者,弱方),很不起眼,谁都不会怀疑他的探险范围会超过附近的寿司店,谁都想不到他曾是一个探险家。
所以在图画里,这只狗几乎和其博物馆里的藏品融为一体,他与这些被丢失的、被忽视的物品无异。
之所以做这本书,是因为我认为, “待在原地,还是走出去?”是一个人不断会面临的两难困境,一个永恒被追问的问题。
这位曾经的探险家,如今守着自己的小小博物馆,安分过日子,内心却在经历自我拉扯。
在这一页里,左边是他的行李箱,“落满了灰“,就像他戛然而止的探险生涯;右边是他的帽子,他又不无欣慰地想“但我旅行用的帽子还很合衬”。
他身处卧室里,被笼罩在暖黄的温馨灯光里,墙上却挂着一幅轮船的海报,轮船冒着烟,在航行中,象征着与卧室相对的远方。真实和虚幻交汇。
但仔细一看,下方写着大西洋号,大西洋号轮船建于1931年,在当时是欧洲和南美航线上最大、最快和最豪华的远洋客轮,却在1933年起了一场大火,烧死了19名船员。
那么,这张海报是远方的召唤,还是灾厄的讯号?抑或两者兼有?
打动我的是他想通的那个瞬间。
他终于决定收拾行囊上路,重新走到未知的地方去看看。他想:我的故事还没有结束,我还要去书写我的故事。
这一页,左边一面墙上挂着的都是过去冒险的照片,作者用了黑白色,自从飞机失事后不离手的拐杖也被抛下了,好像主人公在和过去告别一样。右边,他打开门往外面走,色调由黑白转为了彩色。
这本书在选题会上很轻松就通过了。领导说这本书有独特的气质,是一本“高级”的绘本。
后来我才知道,公司对新入职的编辑的选题一般都会比较包容,给一定的试错机会,也想看看新人能不能碰撞出新的可能性。
直到正式策划时,我开始折磨自己,也折磨领导、设计、版权编辑、版权方、作者、译者,才久久地品尝到自己预先埋下的痛苦~(>_<~)
这本书细节非常丰富,藏了很多彩蛋,有一种“一个故事套着一个故事”的感觉。
我先是花了很多时间查阅资料,找出了一部分彩蛋,再向作者写邮件,请求他告知剩下的彩蛋。下面两张图是当时发给作者的部分彩蛋ppt。
在收到作者的回复后,整合全部46个彩蛋,我才发现其间跨度之广,涵盖民间传说、历史、文学、哲学、绘画、雕塑、音乐、影视等诸多领域。
这也和作者的经历和兴趣有关,他在去英国剑桥艺术学院主修童书插画专业之前,原本是学哲学的,阅读量很大。他说,书可以拓展现实的可能性。
冒险一定是更对的、更好的吗? 其实不止这一种声音,这一种选择。
书里的彩蛋,大部分都或多或少和故事的主题有联系,可以说是从不同角度在探讨这个话题,拓宽了问题的可能性。
比如这一页就有10个彩蛋。
右下角是卡夫卡的画像。
与这本书的探险家不同,他自白对旅行有种极度的恐惧,最理想的生活方式是待在地窖里,“穿着睡衣、穿过地窖所有的房间去取饭,将是我唯一的散步”(《卡夫卡书信日记选》,叶廷芳,黎奇译,百花文艺出版社)。
而右边,也有一个相框,里面有一片面包,上面印着存在主义哲学之父克尔凯郭尔的脸。
克尔凯郭尔认为不冒险是谨慎的,却容易让人失去自我。
在其著作《致死的疾病》中,他写道:
有同事说,如果用音乐来比喻,这本书就像在秘密演奏一首交响乐一样。它同时并存了多种独立的、甚至是互相矛盾的声音。这不是独奏,而是合奏。
但是这些彩蛋,如果不提示读者,如果不揭开一部分的秘密,读者可能难以注意到。
我和设计想,怎么把这些彩蛋更好地呈现给读者?
最后,我们做了一张好玩的报纸,一张属于过去的报纸,花了4个月的时间。
一开始,也就是在去年十月,我原本计划做一张护封,表面上看是护封,但拆下来展开后会发现背面是一张海报,就在上面揭秘彩蛋。
但后来,我和设计发现,无论怎么排版,这张海报都不会太好看,字太多又零散,更重要的是不符合我们的阅读习惯,没有人会拿着一张海报仔细看上面密密麻麻的文字,这不是海报的读法。
于是,设计提议说,既然书里反复在说“万物皆有故事,最闷声不响的蛤蜊里藏着最亮的珍珠”,我们不如用其中一页做一张立体的卡片,表面看是一幅完整的图画,但暗中有玄机,只要动动各处的机关,就会发现彩蛋。
设计花了不少心思做出方案。
这张立体卡片也挺有趣的。比如左下方的一截枯木,上面印的神秘符号是如尼文,对应英文“life”,也就是“生命”,如尼文被视为具有神奇的魔力,所以这截枯木每天仍在生长。
设计就做了一个抽拉的机关,按箭头指示抽拉纸条,木头会扭动,就像活过来一样,而在抽出的纸条上面,就可以用文字向读者介绍背后的故事。
还有很多有创意、且和图书内容结合得很好的机关设计,篇幅有限,不能一一展开来说。
但后来,我们还是没有用这个方案。考虑到这本书的图没有分层,是作者在纸上用水彩颜料画的,我们没有办法做出很震撼的立体效果,就会损失一些惊喜感,无奈之下,只好放弃。
我们再一次回到原点,再一次琢磨:到底怎么呈现,才能给读者好的阅读体验?
放在封底的二维码里,让读者扫码就可以看到?
可是,一篇推文并不能很好地为读者一一呈现这本书的隐藏彩蛋。在手机屏幕上,大概只能通过一幅图+一段说明文的形式向读者介绍,没什么设计感和氛围感,文章也会过于冗长,这样的阅读体验势必是枯燥乏味的、不友好的,也很难吸引人耐心读下去。
况且,如今越来越少人会在手机上阅读长文了。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短小震撼的资讯更容易吸引眼球。
设计说,不如做一张报纸吧。
他说:
我也很喜欢这个想法,报纸远比电子文章更有仪式感,可以营造出复古怀旧的气氛,给人一种“这间博物馆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感,让读者看完书后,还可以在这间博物馆里多停留一会。
在第一次版式会上,我们提出了这个想法,领导说:
然后,这件有意思的事就变成了一个沉重的负担,跟随着我上班下班。也是意料之中,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做原创,第一次做报纸,策划和写稿也只有我一个人,我本身又是做事很慢、特别纠结的人,所以花了很多时间,延误了出片,绩效也很惨淡。领导说,被我折腾出阴影了。
这件事对我来说最大的难点是策划,我不知道怎么做一张报纸,做成什么样子,走什么样的风格,怎么规划各个版块。
我是否应该把它做得很像生活中看到的报纸,正常的报纸?我应该怎么报道事件?为此,我买了十几份不同的报纸,又买了一堆新闻专业教材跳着读,比如《新闻写作教程》《新闻报道与写作》《<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南方周末特稿手册》等,虽然很多是无用功……
茫然之中,领导给了我启发,她说可以做一个好玩的、无厘头的、不正经的报纸。
于是我一边去读市面上被评价说“好玩”的书,让自己沉浸在氛围里,一边策划、写稿。
有很多很沮丧的时候,我跟领导说,我感觉自己写得不怎么好玩。领导说:“没关系,这肯定会是全公司最好玩的报纸。”(毕竟全公司也就这一份报纸啊!)
因为写得太慢,我们甚至边写稿边设计。因为版面位置不够,还有2000多字的稿子废掉了。
但无论如何,总算写完了,而设计为它做了非常酷炫的设计,如果拿到实物,相信一定可以感受到。
这份报纸就像这本书一样,隐藏了很多小心思。比如书里隐藏了一个长出触角的卡夫卡,隐喻人的变形。而这本书的主角不正是一只披着人类外衣的狗吗?所以我们在报纸上打了一个“卡夫卡变形中心”广告。
因为想到,前面提过的,卡夫卡最理想的生活就是待在地洞里面,每天穿过长长的拱廊去取餐就是唯一的散步;想到他的名字,“卡夫卡(Kafka)”在希伯来语中也意指“穴鸟”;又想到,他写的那篇神经兮兮的小说《地洞》,或许是在好意地提醒人们别以为在地洞里就可逃避冒险,高枕无忧——生存于世,实际一刻也不得安宁,随时随地有可能落入险境。
那就为卡夫卡的地洞招租吧。设计用了一个长长的圆柱形,代表深入地下、不见天日的地洞。
书和报纸还有很多细节,还是不一一展开来说了。希望如我期待的那样,可以给读者愉悦的阅读体验。
我很感激设计,我们一起坚持做了这个也许不能带来多少收益、但很有意思的事情。
作者和版权方也很喜欢我们做的这张报纸。
首先,我们请作者为中文读者制作了一个独家惊喜!
就在上图的无头相片里,我们请作者专门画了一个自画像,用夜光油墨印刷在上面,在黑暗中打开可以看到作者的真面目。
如果仔细看,会发现他右边的眉毛挑起来了,就好像作者在调皮地与我们对视。
这样设计,也是为了暗合书的主题之一“万物皆有故事,最闷声不响的蛤蜊里藏着最亮的珍珠。”
不过请注意,因为是吸光油墨,需要用手电筒照射5分钟以上才能发光。照得越久,就越亮。
再说说设计。
这本书全书以棕黄色调为主,整体是偏沉郁的、复古的。《科克斯评论》说,“扎克·罗克的图画采用柔和的水彩,渲染出层次丰富的大地色调,散发着谦逊的优雅气息。”
而字体也是偏复古的。
原版书书名用的是偏古典的衬线字体,中文版也选择了像碑文一样典雅的字体。
书中图画里的文字,我们都希望还原原书的味道,所以根据中文字的特点,一一重新做了设计和排版,细节经得起考究。
顺便一提,在这张银行卡上面,不知道读者会不会发现,除了象征“浴火重生”的凤凰,其实下面的visa,还被作者故意写成了vista,意为“景观”,又玩了一把文字游戏。
甚至,对中文版封底的条码,我们也精心做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复古的设计。心喜阅的所有书中,只有这本书对条码进行了设计。
最后说说翻译。
这是一本很好玩的书,而我们请了一位很好玩的译者——btr老师。
btr,生活在上海的作家、译者和当代艺术评论人。出版有《迷你》、《意思意思》等,关于当代艺术的短篇小说集《激烈的展览后我们占领了城市:一种观看意见》即将出版。译有保罗·奥斯特《孤独及其所创造的》《冬日笔记》及阿巴斯·基阿鲁斯达米《樱桃的滋味:阿巴斯谈电影》等。2014年起创办公号
原书文字是文绉绉、一本正经中带着诙谐的风格,btr老师用中文传达出了这种感觉。
这本书里,他有不少让我在工位上拍案叫绝的译法。
比如这一页,恐龙的名字Conatusaurus是作者的自创词,是conatus和saurus拼起来的。后者saurus在恐龙名字里是一个很常见的后缀,前者conatus指的是:
1.努力 an effort or striving.
2.驱动力 a force or tendency simulating a human effort.
3. (in the philosophy of Spinoza) the force in every animate creature toward the preservation of its existence.哲学家斯宾诺莎提出的“conatus”概念,有译为“奋斗”“生存意志”“自我完善力”“努力”等等。
看到这个词,我几乎认为是不可译的,但译者很巧妙地翻译为了“悬命龙”,一方面“悬命”有种“命悬一线”的意思,暗合了下文的“在史前努力生存”的描述,又有种“拼命”的意思,想到日本的短语“一生悬命”,意思正是“一心,努力,拼命”。
下文还有一句“No bigger than a chicken and as rubbish at flying”,译者翻译为“不比一只鸡大,飞行能力也很’弱鸡’ ”,不仅读起来很有意思,而且更加凸显了这只恐龙的弱小。
btr老师很会讲冷笑话,在报纸第二版的左下角,就藏了一个他贡献的脑洞“嫦娥奔月指定套装”。
最后回到这本书上。
《故事博物馆》是我们费了很大劲做的书。作者很用心,藏了这么多彩蛋,还要一次上色,作者形容“过程像是在走钢丝,没有回头路”。
译者做了很用心的翻译。我们也很用心地完成了中文版的呈现。希望大家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