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十地菩萨始终不离念佛?
“十地菩萨始终不离念佛”的教义源于《大方广佛华严经·十地品》第三十九·:
“佛子,是名略说菩萨摩诃萨第十法云地;若广说者,假使无量阿僧祇劫亦不能尽。佛子,菩萨住此地(十地),多作摩醯首罗天王,于法自在,能授众生、声闻、独觉、一切菩萨波罗蜜行,于法界中所有问难无能屈者。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诸所作业,皆不离念佛,乃至不离念具足一切种、一切智智(佛智)。复作是念:‘我当于一切众生为首、为胜,乃至为一切智智依止者。’若勤加精进,于一念顷,得十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佛刹微尘数三昧,乃至示现尔所微尘数菩萨以为眷属;若以菩萨殊胜愿力自在示现,过于此数,所谓:若修行、若庄严、若信解、若所作、若身、若语、若光明、若诸根、若神变、若音声、若行处,乃至百千亿那由他劫不能数知。”
学佛修道者,欲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历经三大阿僧祇劫,从初发心,经十住、十行、十回向,即‘三贤位’之菩萨;再从‘初地’至‘十地’,即‘十圣位’之菩萨,共四十阶位, 十地菩萨修至等觉、妙觉,方能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最后圆满成佛。
‘ 十地’是从欢喜地到法云地。登地后才进入修道位,因大地能生万物,能生诸功德,登地的菩萨有大慈悲,大神通,可以震大雷音,降大法雨,伏诸魔外,入诸佛位。《地论》云:“得大法身,具足自在,名法云地。” 法云地的菩萨是一生补处菩萨,修行功满,很快成佛,唯务化利众生,大慈如云,普能阴覆,虽施作利润,而本寂不动。
十地菩萨有什么境界? 请看《华严经》对十地菩萨的描述:
《华严经.十地品》第十地(法云地):
尔时,金刚藏菩萨摩诃萨告解脱月菩萨言:“佛子!菩萨摩诃萨从初地乃至第九地,以如是无量智慧观察觉了已,善思惟修习,善满足白法,集无边助道法,增长大福德智慧,广行大悲,知世界差别,入众生界稠林,入如来所行处,随顺如来寂灭行,常观察如来力、无所畏、不共佛法,名为:得一切种、一切智智受职位。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如是智慧入受职地已,即得菩萨离垢三昧、入法界差别三昧、庄严道场三昧、一切种华光三昧、海藏三昧、海印三昧、虚空界广大三昧、观一切法自性三昧、知一切众生心行三昧、一切佛皆现前三昧,如是等百万阿僧祇三昧皆现在前。菩萨于此一切三昧,若入若起,皆得善巧,亦善了知一切三昧所作差别。 其最后三昧,名:受一切智胜职位。此三昧现在前时,有大宝莲华忽然出生。其华广大,量等百万三千大千世界,以众妙宝间错庄严,超过一切世间境界;出世善根之所生起,知诸法如幻性众行所成,恒放光明普照法界,非诸天处之所能有;毗琉璃摩尼宝为茎,栴檀王为台,码瑙为须,阎浮檀金为叶,其华常有无量光明,众宝为藏,宝网弥覆,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莲华以为眷属。
“尔时,菩萨坐此华座,身相大小正相称可;无量菩萨以为眷属,各坐其余莲华之上,周匝围绕,一一各得百万三昧,向大菩萨一心瞻仰。
“佛子!此大菩萨并其眷属坐华座时,所有光明及以言音普皆充满十方法界,一切世界咸悉震动,恶趣休息,国土严净,同行菩萨靡不来集,人天音乐同时发声,所有众生悉得安乐,以不思议供养之具供一切佛,诸佛众会悉皆显现。……
佛子!一切诸佛所有智慧广大无量,此地菩萨皆能得入。
“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此地,即得菩萨不思议解脱、无障碍解脱、净观察解脱、普照明解脱、如来藏解脱、随顺无碍轮解脱、通达三世解脱、法界藏解脱、光明轮解脱、无余境界解脱;此十为首,有无量百千阿僧祇解脱门,皆于此第十地中得。
如是乃至无量百千阿僧祇三昧门、无量百千阿僧祇陀罗尼门、无量百千阿僧祇神通门,皆悉成就。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通达如是智慧,随顺无量菩提,成就善巧念力,十方无量诸佛所有无量大法明、大法照、大法雨,于一念顷皆能安、能受、能摄、能持。”
《大方廣佛華嚴經》:
出過於三世,其相如虛空。
寂滅佛所行,言說莫能及;
地行亦如是,難說難可受。
智起佛境界,非念離心道,
非蘊界處門,智知意不及。
如空中鳥迹,難說難可示,
如是十地義。
《密严经》:“出過於十地, 入如來地中。”
‘十圣’所以名为地者,有二体义:(1)能住持万德故;(2)地上者法身之菩萨故。此乃所谓‘三贤十圣’,四十菩萨阶位中之后十阶位,又称为‘地上菩萨摩诃萨’者也。进而继续悲智双运,经所谓‘等觉地(体冥大寂安心平等,照斋种智一相无二故,名等觉地,亦名无垢地,断烦恼垢习皆尽故,名金刚心断无明住地)’,直至福慧圆满之‘妙觉地(圆照内融穷鉴法性体无修始穷微尽极,故曰妙觉,亦名佛地,种智现前无上菩提)’。是故自金刚以后至极常果前等觉住中,断烦恼习除生死尽,名无碍道,又于此地得菩提证涅盘果外之果,名解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