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另一半》读后感摘抄

发布者:欸嘿嘿 2021-11-27 05:14 来自: 文章吧

《消失的另一半》是一本由(美)布里特·本尼特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2,页数:36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消失的另一半》读后感(一):德西蕾和史黛拉,她们的人生怎么就走成了那样……

在生物学意义上,双胞胎是指胎生动物一次怀胎而生下两个个体的情况,可分为同卵双胞胎和异卵双胞胎两个类型。其中同卵双胞胎指两个胎儿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成,异卵双胞胎是由不同的受精卵发育而成。通常情况下,如果双胞胎的性别不同,那么基本肯定他们是异卵双胞胎。相对来说,更具有故事性的,一般是同卵双胞胎。因为同卵双胞胎完全可以看做是和另一个自己共生的故事……

德西蕾·维涅和史黛拉·维涅就属于同卵双胞胎。而美国作家布里特·本尼特的小说《消失的另一半》就讲述了这对同卵双胞胎以及她们的子女一代之间的故事。当然,虽然《消失的另一半》讲述的是一对黑人同卵双胞胎的故事,但故事本身与2013年时兴起了BLM运动事实上没有什么关系,小说也和肤色歧视没有太大的关系——小说更多地是想要关注这样一个点:即在人们普遍的认知中,同卵双胞胎究竟会具有怎样一种差异幅度的异同?同卵双胞胎真的可以看做是和另一个自己共生吗?

德西蕾和史黛拉这一对同卵双胞胎,前者只比后者早出生7分钟。她们的性格却截然不同:少年时的这两位,前者活泼多话,好像挺有主见的样子;后者沉默少语,似乎是惯于逆来顺受的那一种。当她们在16岁那年,因为她们不想再当黑人,而且不满足于既有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由德西蕾提议,两人决意“逃离”自认为非常压抑、固执、保守的黑人小镇马拉德的时候,她们没有想到,在不久——这个时间并不算长——她们俩就分别活成了彼此:德西蕾带着自己的女儿裘德回到了小镇,虽然小镇上的人们普遍认为德西蕾在小镇只是短期停留,但事实上却并非这样;而史黛拉从此却宛如鱼儿回归了大海一般,再也无意于回到小镇,而且还竭力隐瞒自己的“原创”肤色,她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白人般生活……而她们的人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再无交集,似乎从此也不会再有交集!

小说《消失的另一半》没有仅仅满足于讲述这对同卵双胞胎的故事,而是继续往下发展。德西蕾的女儿裘德长大了,她是一个黑得发紫的“沥青宝贝”,从小被因为肤色太黑而备受嘲笑,但她却从没有为自己是个黑人而垂头丧气;史黛拉的女儿肯尼迪就像别的白人女孩一样金发碧眼,她自己都没有怀疑过自己有黑人血统。就一般的认为来说,毫无疑问肯尼迪会远比裘德感觉到幸福。但事实上却正好相反:裘德从跟着母亲回到小镇开始,其实是被爱包围着而长大的,她自己也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是幸福的——她的后来,包括遇到了爱她的里斯,都是属于她的美好日常;而个性敏感的肯尼迪很早就开始察觉到母亲的异样,所以她的个性更偏向于叛逆,总是想要和妈妈暗地里较劲:都是演戏,并且把这样一种感觉带到了自己的骨子里、带到了生活中。这两个“黑人二代”到底谁更幸福呢?答案好像也不言而喻。

发生在德西蕾和史黛拉身上的故事,为什么到了裘德和肯尼迪的时候,就好像发生了截然的逆转了呢?事情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一切都是有来由的。裘德和肯尼迪个性的差异性,实实在在与她们各自的母亲有着莫大的关系。肯尼迪的叛逆倒也不会怎么着,毕竟这只是一个少女成长过程中会经历的一段,她不会永远这样,终究会长大。而她的母亲史黛拉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水浒传》第六回上说有这么一句:“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意思是说,旅居的地方再好,也不能久留——只有家才是永恒的。发生在德西蕾和史黛拉、裘德和肯尼迪身上的故事,虽然并非有多么轰轰烈烈,但到底因为什么却最终成为了那样一种生活状态和人生轨迹,却无疑会给人以更深刻、更具建设性的思考。

《消失的另一半》读后感(二):双生子的命运之轮,握在她们手中

很早以前听一个导师说过,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榜单,里面的工具书一大半都是空谈,里面的小说也没什么太经典的,大都让人读过就忘。

所以一开始拿到《消失的另一半》时,我当时放了好几天。但是等我开始看的时候,我忽然发现,有些话还不能道听途说,还是要自己去看看才知道。

这本书的作者布里特·本尼特,一共写了两部小说,第一部《好女孩》即将被华纳公司改编成电影,而这边《消失的另一半》是她的第二部长篇小说,2021年2月为止占据纽约时报畅销榜前列长达37周,销量多达40万册。HBO已经买了版权,很快也要改编成影视剧了。

但是,这本书究竟好在哪里呢?

看完全书,你会发现,这是一本可以触达你内心的书,尤其是贯穿全书的双胞胎姐妹,她们更多的时候给我的感觉,像是一个平行时空里面的两个人,只不过你选择了A,而我选择了B。

消失的双胞胎

史黛拉和德蕾西是一对双胞胎,她们出生在一个黑人小镇上,她们的祖父一辈子最大的梦想,就是把自己这个皮囊给“漂白”。

其实,不仅是她们的祖父,镇上的每个人都力求将自己的孩子搞得更白,孕妇们在怀孕的时候,会非常的忌口,她们不吃巧克力、不喝咖啡的原因是,这些都会让她们的孩子变黑。

于是,在史黛拉和德蕾西降生的时候,她们的母亲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两姐妹的皮肤都很白,她们终于实现了祖父临终的梦想。

于是,姐妹两个成了镇上的焦点。然而在她们十六岁的时候,她们却忽然消失了。当然她们并没有遭遇什么不测,而是选择自己立刻小镇,姐妹两个都想走出去看看这个世界。

不一样的人生

德蕾西的性格是比较活泼的,她看上去更为有主见,相反的,史黛拉看上去更加沉默一些,人也更加温和一些。

两个人立刻小镇,就是德蕾西的怂恿,但是让德蕾西没想到的是,史黛拉竟然会不告而别,两个人的人生轨迹从相交,变成了两条平行线。

尽管德蕾西的肤色和白人差不多,但是她的真实身份还是被人一眼看穿。她嫁给了一个黑人,两个人一开始的感情还不错,可没想到她老公有暴力倾向,德蕾西不堪忍受家暴,选择逃离。

于是她重新回到了小镇,回到了母亲的身边。

她的女儿长得完全像父亲,尤其是黑色的皮肤。但值得庆幸的是,她的女儿同样继承了黑人的运动天赋,女儿没有像她一样,永远留在这个小镇上。

也许你会觉得德蕾西的人生,像是个笑话,小努力得想要逃离开,最后兜兜转转,没地方可去的她,还是回到了这个她最不想待的地方。

那么另一个史黛拉呢?

她似乎比德蕾西好运很多。

独自一人立刻后,史黛拉机缘巧合,被当成了白人,获得了白人才能做的工作机会。因为接触了上流的人,她也因此嫁给了有钱的老公。住进了富人区,以前遥不可及的东西,现在唾手可得。

按道理来说,她应该是很幸福的,但她真的快乐吗?

为了不被拆穿自己的真实身份,她和过去的自己一刀两断。她给自己写了一个完美的人物小转,里面包括了她的童年,亲人,还有那个跟她长得一模一样的德蕾西。

她的下半场人生,被谎言包围。哪怕她面对的是她的丈夫、女儿,她也不能告诉他们,真实的自己,究竟是怎样的。

现在,你还觉得史黛拉的生活,是幸福的吗?

小结:

作者并没有给出一个答案,明明白白的告诉读这本书的人,史黛拉和德蕾西两个人,究竟谁才是活得更加幸福的那个。

也许这正是她的高明之处,不给出答案,是想让你自己去寻找答案。

其实,这本书中所探讨的问题,并不仅仅是肤色问题,还有同. 性. 问题,这些都是当下的热门话题,所以也不难看出,作者对于内容、题材的把控,这也就难怪作者的书一上市,就广受好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的翻译本读起来也是非常丝滑,一些语句的翻译非常到位。

有时间的话,建议可以去读一读哦~~

《消失的另一半》读后感(三):消失的另一半:写给另外一个自己

1

《西游记》中有一段故事写的是真假美猴王。一些读者对这一段故事进行过仔细分析,认为从来就没有所谓的六耳猕猴,六耳猕猴只不过是孙悟空的一个分身,《西游记》中很多细节都在暗示这一点,比如第58回的章回名为“二心搅乱大乾坤,一体难修真寂灭”,六耳猕猴、孙悟空是一体两心!

为什么作者要着重写这段故事呢?其实作者已经明确告诉读者了,修道之人修行过程中也会心猿意马,生出二心,如何将二心合为一心才是关键,所以文中孙悟空和六耳猕猴“本领相同,面貌一致”。而最终孙悟空打死六耳猕猴则代表了将“二心”降服,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孙悟空从这章节之后再也没有做出违反修行之事,唐僧再也没有念过紧箍咒,赶走过孙悟空,此后,西行路上只有尽心尽力的师徒四人。

其实我们每个人内心中都会有另外一个我,在坚持与妥协,在勇敢与懦弱,善良与狡诈,正义与邪恶,真实与虚伪中左右摇摆,我们都想成为完美的人,成为别人眼中优秀的人,可是现实中,每个人都无法做到这一点,毕竟我们是凡人,是一个有七情六欲的普通人,也或许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自己。

2

今天与大家分享布里特·本尼特著的《消失的另一半》,作者是90后,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在密歇根大学取得文学硕士学位。她不定期于《纽约客》《纽约时报》《巴黎评论》发表文章,于2016年出版第一部小说《好女孩》,获得好评,并由华纳兄弟公司改编为电影。2020年,她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消失的另一半》出版。该书人物们各自不同的人生选择、身份认同问题引发了来自不同领域读者的强烈共鸣和热烈探讨。

布里特·本尼特是美国黑人作家,她的作品之所以能够跻身美国各大畅销书榜,这也与她所写的作品中所关注的种族歧视内容有很大的关系,随着美国黑人族群抗争浪潮加剧,抗争向各个领域推进。在文学出版领域,黑人作家群体则要求出版业整个系统做出更多改变,比如增加黑人作家的稿费,达到与白人作家一致等,让这个产业变得公平一些,以期增加黑人在文学界的话语权与艺术的包容性。

3

这部小说讲述的是美国一对双胞胎姐妹不同性格,不同境遇,不同人生,不同追求,不同命运的故事。

妹妹史黛拉想忘记自己的出身,想逃离自己的出生地,得到想要的一切,为了隐瞒身世,她一生都战战兢兢。而姐姐德西蕾也想离开出生地,也想闯出一片新天地,但是当她结婚生子后,毅然决然地带着年幼女儿裘德重回故里,一边和母亲隐忍度日,一边不停努力打听妹妹下落,希望两姐妹团聚,却始终没有结果。

多年后,裘德在一个派对场合见到了金发碧眼的富家女孩肯尼迪。当她看到肯尼迪的母亲之后,坚定地认为,肯尼迪的母亲便是自己母亲经常讲的从未谋面的小姨史黛拉。裘德一次次想证实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但是这个过程又是曲折艰难的。关于离开的,回来的;消失的,留下的;攫取的,遗忘的;挣扎的,释然的,每个人都在经历且承受着自己的选择。而想做出看似非常简单的选择,又是那么的不容易。

在这部小说中,包含了原生家庭、认同感、迷失、寻找自我、大城市打拼、年轻人的奋斗、改变身份、手足之情、与恋人如何相处、如何处理跟父母或孩子的关系,种种元素,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会产生许许多多的思索和讨论。

编者说,这是选择之书、认同之书、希望之书、回归之书、共情之书、开拓之书。小说中每一个角色,下定决心所作的选择带领他们前往一个新环境、一个人生新阶段,而这个环境又重塑了他们的内在。

书中不仅写了双胞胎的人生抉择,还写了众多角色在各自的人生经历中所面临的两难、失去与转变。读完这部小说,我们都会思考,消失的另一半,是比较好的那一半?还是比较坏的那一半?当初没选的人生,会不会比现在更精彩?作者将这些疑问的解答留给了读者。你的思考和答案或许就是作者想要告诉你的,好好地活着,不管自己做出了什么选择,选择后的生活有多艰难,都不要后悔,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卖后悔药的,只有放下过去,往前看,新的生活才会充满阳光。

4

这部小说并不是完全写种族歧视故事的,其中有这个元素,但是并没有重点写,更多写的是原生态家庭的困惑与成长。

我们都会觉得双胞胎姐妹兄弟,多半关系很好,因为他们看到对方就像看到另外一个自己,这层亲密的关系,要比非双胞胎的兄弟姐妹略有不同。我想在这部小说中作者不是想写双胞胎姐妹的亲情及人生,而是通过写这对双胞胎姐妹,来影射一个人的两面。因为这对双胞胎姐妹所有的一切都是反着的,我们看到的不是和谐的亲情关系,而是不同思维、不同世界观、不同人生境遇的对撞。在这部小说里,除了两姐妹长相相似,几乎找不到两人之间有太多的羁绊。

少年时,德西蕾活泼可爱有主见,史黛拉却是沉默少语温顺。而饱受生活之痛的德西蕾再次回到故乡时完全改变了自己对社会的认知,反而变得沉默温顺。在外打拼的史黛拉,却变成非常有主见之人。大人如此,两姐妹的孩子也是如此,史黛拉女儿的肯尼迪,酷似德西蕾。德西蕾的女儿裘德,又有些相似史黛拉。这一点大家应该毋庸置疑的,一般父母与孩子的性格确实是反着来的。比如我的父亲年轻时喜欢吸烟喝酒,而现在的我最不喜欢的就是吸烟喝酒,主要是小的时候,看到父母因此而不断争吵,所以对做这两件事深恶痛绝。

在这部小说中裘德是个黑姑娘,肯尼迪当然是个白人女孩。小的时候, 裘德备受歧视,而肯尼迪却一直被温柔以待。长大后的两个女孩都变了,备受歧视的裘德变得自信,可原来非常自信的肯尼迪却变得沉默寡言。

作者写双胞胎的故事,我理解为是写和另一个自己和谐共生的故事。在这个错综复杂的世界中,如果想活得清澈通透,就要学会拥抱自己,爱自己,爱这充满了无数可能性的现实生活。

《消失的另一半》读后感(四):当初没走的那条路,是否才是你真正的人生?

雪妮是个北漂,大学毕业后没有选择回老家考个事业单位,而是留在大城市中任职人力资源方面的工作,工作压力很大,也很辛苦。有些时候我们在一起聚会,她就说,每次压力大的时候,都想,要是当初回老家,是不是现在也能在那个小镇里面,悠哉悠哉的过日子,不用担心失业,不用担心房租,不用担心被客户骂。可是如果真让雪妮回家去,困在小镇中去按部就班的过日子,估计她也会痛苦难耐。

人哪,一旦选择Plan A,就会好奇Plan B有怎么样的结果。很多人都无法避免这样的想法,一旦发现自己的选择并没有想象当中那么美好,就会有那么一瞬间后悔,想着:如果当时选择另外一个会不会更好?

在一个黑人聚集的小镇上,一对16岁的双胞胎姐妹,一起逃离家乡,并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两条人生道路。那么到底那条道路会更幸福呢?

妹妹史黛拉假扮白人成了富太太,终于得到她想要的一切。而为了隐瞒身世,她不得不活得战战兢兢,即便是和女儿、丈夫之间也总是隔着谎言。

姐姐德西蕾因为婚姻破裂重回出生的小镇,守护他们年迈的母亲,日子虽然踏实,却从未忘记大城市里的精彩生活,更放不下从此失去消息的妹妹。

30年后,姐妹俩的女儿也离家远行,两位少女像她们的母亲当年一样,各自背负着创伤与愿望,当两个人遇上彼此,家族的秘密也就此被揭开……

这部小说是以黑人为主的小说,它里面并不是讲到种族的斗争,都是通过双胞胎的视角,全面向我们展示了,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身份问题。

从1619年贩卖进北美大陆的第一批黑奴开始,美国政府就开始了对黑人的种族歧视。在白人的文化中,白色象征着善良、纯洁和美丽,黑色象征着罪恶、腐朽和丑陋。虽然进入现代文明社会了,可是他们很多人仍然在思想上没有放弃这种种族歧视。

受历史、文化和宗教等众多因素影响,今天很多的美国人依旧歧视黑人。不仅白人,甚至一些黑人自己都讨厌自己的种族肤色。就如同妹妹史黛拉,她排斥自己的黑人身份,宁愿“装”成一个白人,哪怕生活的战战兢兢,也坚持以白人的方式去生活。因为她恼怒于自己的身份血统,她从心里不认同自己。

歧视并非只存在于种族之中,肤色,种族,生理性别,心理性别,到底什么才能真正定义一个人。而如果在这其中,连自己认同都无法达到,那么从何能谈到幸福呢?

《消失的另一半》故事横跨三代人,从种族、阶级到性别,人们永远在外界期待与自我之间拉扯,对未来茫然,对亲密关系给予渴望。而所有一切的茫然与拉扯,都牵扯到一个自我认同的问题。不管你是黑人也好,白人也罢,同性恋、甚至变性人也罢,当你对与自我认同的时候,你才能获得你想要得到的幸福。

蒋勋说过:“有自信的人,对于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是一种充满而富足的感觉,他可能看到别人有而自己没有的东西会觉得羡慕、敬佩,进而欢喜赞叹,但他回过头来,还是很安分地做自己。“

所以要提高自我认同度的前提,你要清晰地知道自己是谁。一个人要学会自我认同,不是成为他者,不是按照别人眼中的要求标准去塑造自己,而是尝试开始真实地接纳自己的脆弱和不完美,即使在异样的眼光里,也仍旧有拥抱自己的力量。

所以书中最后,裘德和她的男友一起,在家乡的河里畅快游泳。这对小情侣是难得的在外界的否定中坚守了自我认同,并不被身份束缚勇敢追求,所以也是最终寻得了自己的幸福的人。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你拥有的一切早在多年前已经埋下种子,剩下的只是开花结果而已。“

人的一生,选择很重要。你是要选择好的生活还是不好的生活,全凭你的那一刹那决定。我们的人生皆由自己的选择而来,当你做出这样的选择,你必然就要承担相应的结果。

荣格说:“人生的命运都是我们内在的潜意识造成的,而我们把他称呼为命运。“命运其实就是在你了解自己,掌握选择的重要性,你才会对自己真正负责。

妹妹史黛拉和姐姐德西蕾,分别代表着众多生活方式中的两种,她们选择了不同的人生道路,度过不同的人生。消失的另一半,是比较好的那一半?还是比较坏的那一半?当初没选的人生,是不是比较精彩?

我们可能没办法去评判哪个的人生更加幸福。但是,我们能够做的就是诚实的面对自己的选择,并且能够达到在选择下快乐生活,那么我们的人生才是美好的,精彩的。

《消失的另一半》“另一半”不仅是书中双胞胎的人生抉择,也众多角色在各自的人生经历中面临的两难、失去与转变。蕴含希望的开放式结局引人思考,也给与人们满满的正能量。

《消失的另一半》读后感(五):每个人都想逃离本来的自己,辛苦一生不过是回到原点

有个关于双胞胎的趣事,不知你听说过没有?据说有对双胞胎兄弟,分别叫赖安和列奥,他们的与众不同之处是,别的双胞胎长相很相似,而他们竟然完全不同。他们一个是白皮肤蓝眼睛,另一个则是黑皮肤棕眼睛。

为什么会这样呢?唯一可能的原因是他们的父母。他们的父亲是白皮肤的德国人,母亲是黑皮肤的加纳人。他们分别继承了父母的外貌,黑白分明。

小说《消失的另一半》中的主人公和这对双胞胎兄弟有些相似,她们是双胞胎姐妹。姐妹俩肤色一样,黑白分明的是她们女儿。故事就从肤色开始的,肤色代表不同的人生。

小说作者布里特·本尼特是1990年出生的年轻女作家,在密歇根大学取得文学硕士学位。2016年出版第一部小说《好女孩》就大获成功,不但被改编成电影,本尼特还因此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基金会评选的“在35岁以下发表处女座的优秀作者”之一。《消失的另一半》是她的第二部小说,甫一出版就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第一名,HBO更以百万美金高价买下小说影视改编权。

双胞胎姐妹德西蕾和史黛拉出生在一个叫马拉德的小镇上,这个位于新奥尔良附近的小镇,小到地图上都找不到它的名字。它就像马尔克斯笔下的马孔多小镇,由一个家族繁衍而成,孤独而又生机勃勃。

多年前一个黑人因为肤色太浅和周围格格不入而来到这里,他坚持娶浅肤色女子为妻。双胞胎姐妹是创始人的重重重孙女,在祖辈们一代又一代的不懈努力下,姐妹俩有着漂亮的奶油色皮肤,比祖辈肤色更浅。

但她们仍然是黑人,仍然很穷。多年前她们躲在壁橱里,看到父亲被闯入的白人处以私刑。没有父亲的姐妹俩在高中前辍学,到富人家打扫卫生。母亲说,她们没有别的选择。因为她们是黑人。

但姐妹俩想看看马拉德外面的世界。于是,在小镇纪念创始人的节日里,16岁的她们从镇子上消失了。

作为双胞胎,德西蕾和史黛拉长得很像,但性格却大相径庭。姐姐德西蕾活泼好动,性格外露,离开小镇的主意也是她首先提出来的。妹妹史黛拉则沉默内敛,学习成绩很好,尤其数学。对于母亲让她们早早辍学,失去上高中乃至大学的机会,她耿耿于怀。

她们是互补的两个人,都把对方当做自己的另一半。在看到父亲被伤害时,她们同时捂住对方的嘴巴;在父亲的葬礼上,她们互相搀扶;在新奥尔良的地下室里,她们互相依靠。

但有一天,史黛拉不见了。

她们终究是不同的人。作为双胞胎,她们并没有很难分辨。因为她们看待自己和外部世界的目光是完全不同的。姐姐德西蕾认同自己的黑人身份,而妹妹史黛拉则想隐瞒自己的身份。肤色会给她们不同的机会,造就截然不同的人生。

2020年的美国,因为疫情和大选,肤色和性别议题成为zz正确和社会撕裂的话题。小说《消失的另一半》于同年出版,同样也少不了这个话题。

首先是肤色问题。双胞胎姐妹是拥有浅肤色的黑人。从她们的祖先来到这里开始,他们就坚持一个原则,即选择比自己肤色更浅的黑人结婚,从而让后代的肤色越来越浅。到德西蕾和史黛拉时,仅凭肤色已经可以让她们和白人毫无差别。

但美国黑人遵从一滴血原则,哪怕你只有1%的黑人血统,哪怕你的肤色再白,你也是黑人。

姐姐德西蕾认可自己的黑人身份,而妹妹史黛拉想当白人。因为她们都知道,黑人和白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父亲葬礼结束后,双胞胎第一次讨论肤色问题。父亲的死是因为他违反了白人的规则,可白人会随时改变规则。她们知道这不合理,她们也知道,白人不讲理。

这次讨论让姐妹俩认清了现实。不同的是,姐姐认了就认了,而妹妹认了又不想认。那个年代,和史黛拉一样想改变现状的黑人有很多。比如马丁·路德·金。

但是,改变是要付出代价的。德西蕾生下女儿那年,她和丈夫一起看到了马丁·路德·金被枪击的新闻,丈夫抱着她失声痛哭。但很快,丈夫就把自己的无助化成拳头,落在德西蕾的身上。

德西蕾忍受不了丈夫的暴力,在离家14年后,她带着黑皮肤的女儿回到家乡小镇。镇子上的人都把这个黑孩子视为怪物。

镇子上的人看到德西蕾回来了,很诧异双胞胎怎么剩一个了。德西蕾也不知道妹妹史黛拉去哪了。史黛拉是突然消失的,她去的是另外一个世界,白人的世界。

史黛拉以自己奶油色的皮肤,找到了一份秘书工作,然后和上司离开新奥尔良并嫁给了上司。史黛拉随着丈夫进入白人上流社会。女儿的肤色随父亲,这让史黛拉长舒了一口气。

肤色问题是《消失的另一半》讲述的主要议题,跨性别话题好像是一个紧跟“时代潮流”的话题。德西蕾的女儿离家上大学后,恋爱对象是一个靠束胸来掩盖性别特征的人。为了挣够做手术的钱,两人吃了不少苦。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双胞胎的女儿们相遇。

看似走向不同人生的双胞胎,最终重新走到一起。她们的女儿都活成了姨妈的样子。

《消失的另一半》中,所有的人都在叛逆,都想活成另外的样子。

多年前双胞胎的先祖独自来到马拉德小镇,就是因为自己肤色太浅,和周围人格格不入。他的母亲甚至要他多晒太阳,把肤色晒黑点。于是,他逃离家园,独自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并且坚持和浅肤色女子结婚。这成了后世小镇居民的生存守则。

但是,德西蕾厌恶这些有肤色执念的同胞们。她逃离小镇,偏要嫁给一个皮肤黝黑的人,然后生一个黑皮肤的女儿。当她带着女儿回到小镇后,她的妈妈为了让外孙女看起来不那么黑,每天出门都要让她做好全套防晒措施。

前辈被要求多晒太阳,后辈要千方百计防止晒黑,是不是很讽刺?

更有讽刺意味的是,妹妹史黛拉在几十年时间里,拼命掩盖自己的黑人血统,却不料自己的女儿,虽然肤色很浅,但内心却和从未谋面的姨妈一样,要在舞台上追求自己的价值。

为此,她放弃家里优渥的物质条件,放弃父母为自己争取的名牌大学学业。尽管追求爱好之路始终坎坷,甚至无法养活自己,但她一直在坚持,似乎是在完成姨妈的梦想。要知道,德西蕾上学时多么渴望自己能在舞台上演一次女主角。

而德西蕾的女儿也不甘一辈子待在小镇上。她凭借跑步特长进入大学(随着时代的变化,体育成了很多黑人学生拿到奖学金进入名牌大学的捷径),并通过不懈努力,克服重重困难,攻下了大多数人认为她不可能拿到的医学学位。

她凭借自己的努力走出小镇走进大学,而这也是她从未谋面的姨妈史黛拉的梦想。

也许是双胞胎的宿命使然,德西蕾和史黛拉仍然是一个整体,她们彼此是对方的映照,从对方身上看到自己缺失的另外一部分。曾经她们以为可以独自行动,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但她们的下一代帮助她们重新找到彼此。

就像《分成两半的子爵》,人无法在失去另一半的情况下长久生存,她们最后还要走到一起。

推荐阅读
  • 小说推荐丨﹤古言﹥作者:李息隐《掌中宝》

    小说推荐丨﹤古言﹥作者:李息隐《掌中宝》

    小说推荐丨﹤古言﹥作者:李息隐《掌中宝》 文案:他是少年成名的元帅,驰骋沙场,威名赫赫。 她是长于市井的姑娘,温柔可亲,手巧人美。 小城初次相遇,他就把她看进了眼...

    07-15

  • 山大春晖泗海承风支教队打包“清风化暑”项目物资

    山大春晖泗海承风支教队打包“清风化暑”项目物资

    7月14日,山东大学学生春晖社泗海承风支教队队员前往“微爱·泗水超市”打包“清风化暑”项目的清凉物资,三名负责队员分工明确、做事高效,顺利地完成了“清风化暑”项目...

    07-15

  • 革命精神浸润童心,红色血脉铸魂育人

    革命精神浸润童心,红色血脉铸魂育人

    为进一步弘扬革命传统文化,赓续红色基因,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怀。2022年7月7日,“同心燃梦”社会实践队赴湛江市赤坎区银球幼儿园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 本次活动将分...

    07-15

  • 传承泥塑文化,感受非遗魅力

    传承泥塑文化,感受非遗魅力

    吴川泥塑又称泥公仔,以当地盛产的陶泥和稻草为材料,后经着色而成。吴川泥塑一般以人物造型为主,是中国一种古老和传统的民间艺术,被誉为民间艺术的“三绝”之一。 为进...

    07-15

  • 情系乡村发展,扎根基层调研

    情系乡村发展,扎根基层调研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近日,岭南师范学院商学院“飞跃鹰隼”社会实践队来到杨柑镇布政村开展调研活动,旨在以采访调研、实地考察等形式了解布政村火龙果产业的实际发展...

    07-15

  • 社会实践心得5

    社会实践心得5

    昨晚带队老师和我们开了小短会,他提到了当地的农作物如何走出湛江、如何走到全国还有现在这边存在的许许多多问题,还有他的一个好朋友开厂遇到的包装袋风格、包装规格、菠...

    07-15

  • 参加“暑假防溺水教育”班会有感

    参加“暑假防溺水教育”班会有感

    为期10天的“三下乡”活动,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日子,让我过得十分充实。在放假之前,每次放假回家,一躺就是一整天,在“三下乡”这段日子里,我们每天都会安排的满满的...

    07-15

  • 点燃“馨星”之火,绽放时代光彩

    点燃“馨星”之火,绽放时代光彩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而“馨星”之火,可以让更多人感受到外语与党史相互交融魅力与新时代新青年的力量。我们作为新青年,在馨星这个队伍中,对未来的行动做出了进一步的规...

    07-15

  • 齐心协力,开启下乡之行

    齐心协力,开启下乡之行

    7月4日上午,“朝阳行”社会实践队全体队员集合在宿舍苑区门口,队员们个个心怀憧憬、摩拳擦掌,一举一动无不散发着一股斗志昂扬的少年精神气。 迎着连绵大雨后的朝阳,展...

    07-15

  • 关于神话故事的作文300字

    关于神话故事的作文300字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关于关于神话故事的作文300字,欢迎阅读与收藏。篇一:关于神话故事的作文300字吴刚伐桂的故事...

    07-14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