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霸王别姬》里有一个桥段。
1937年七七事变前夕,段小楼和程蝶衣被一群游行示威的学生给堵住不让走了。
学生们说:眼瞅要当亡国奴,你们还在这唱戏。
但爱国学生毕竟还是too young too simple,两句话就被“经纪人”那爷带沟里去了。那爷说:“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学生们就跟着一起喊:“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然后就去下一站游行去了。
这个情节说明了一件事:人和人相处,有两种思维,一种叫对立思维,一种叫联结思维。
学生们受现代教育,反对传统,认为唱京剧是亡国之音,这时候他们用的是对立思维。此时学生们心中的位置是:我是进步学生,你们是落后戏子,我们是对立的。
那爷说“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用的是联结思维。此时学生们心中的位置是:你们是中国人,我也是中国人,我们是一起的。
王小波说:“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我们’,一种是‘他们’。”
“我们”是联结思维,“他们”是对立思维。人类活动中,对立思维随处可见,政治、战争、奥运会、高考、金球奖、选秀、商业竞争、企业内耗……统统都是对立思维。
这种思维在营销中的应用很普遍:只要你能组建两个群体,并让他们有竞争关系,后面就容易得多。
曾经合理利用“对立思维”做出杰出案例的是肯德基。
图片
2014年,肯德基推出新品“黄金脆皮鸡”,邀请了陈坤与柯震东分别来代言吮指原味鸡与黄金脆皮鸡 ,针对两款炸鸡口味发起网络投票,看谁更受欢迎。案例广受业界好评。
图片
2016年,电影《魔兽》上映前,负责宣发的小伙伴咨询该怎么办,我说《魔兽世界》有天然的“对立思维”,直接利用就可以。你可以让院线做两种票,一种是部落票,一种联盟票,然后在网上实时公布售票结果。如果联盟票卖得多了,你就去多玩上喊:现在联盟居然领先了!为了部落!大家快去买票!反之亦然。当时想法得到他们的高度赞同,但苦于周期太短没有执行出来。
大项目总是这样,囿于各种限制,执行起来太过麻烦。小项目就好得多——前两天看到一个民间“小项目”,就非常优秀。
图片
流浪汉的板上写着:“哪个宗教最关心无家可归者?”
这个流浪汉很懂对立思维,又洞悉人性:世界上的宗教不是都宣扬“付出”和“给予”吗?那么我就做个“排行榜”出来,穆斯林、无神论、佛教徒、基督教、不可知论、异教徒……让大家看看哪个宗教的拥护者最多,哪个宗教“更”舍得付出。他挑动起各宗教互相攀比的心态,让路人自己去站队,用钱投票。
看这个案例时不仅感慨,乞讨也“卷”到这种程度了吗?当然,内卷也是对立思维。
那么,有没有办法不那么“卷”,把“对立思维”切换成“联结思维”呢?
英国心理学家莱文请三组曼联球迷填写问卷,内容是写下他们最喜欢曼联的哪些方面。填好后球迷们走出实验室,会看见一个慢跑的人摔了一跤,而且看上去受伤了。慢跑者会穿三种衣服应对三组球迷:穿曼联球衣,穿白色T恤,穿死敌利物浦的球衣。
结果,穿素白T恤时他获得了三分之一曼联球迷的帮助,穿曼联球衣时几乎赢得了所有曼联球迷的帮助,而穿利物浦球衣时则只有极少数的曼联球迷帮助。这个很好理解:你能否得到帮助跟你的上衣有关——你的上衣决定了你是“我们”,还是“他们”。
那怎么才能让更多的曼联球迷帮助利物浦球迷呢?这就要把重点放在大家共同的身份上。
莱文又请一组曼联球迷填写了问卷,内容是“你为什么喜欢当球迷(而不是你喜欢曼联的哪些方面)”。
这次结果怎么样?愿意帮助穿利物浦球衣的人数翻了一倍。
你还应该看:还记得三里屯优衣库事件吗